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国小故事

时间:2020-07-01

民国故事大全

提示:本文共有 37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故事一

奉系军阀汤玉麟曾在张作霖手下当军长,后任热河省主席。此人嗜色成性,妻妾成群。

平泉县警察局长单某投其所好,在平津搜罗多名手段出众的交际花做姨太太,然后送到汤府应酬,陪酒陪睡。

汤的两个儿子知道后,也给单打电话或直接派车去接,将单的姨太太请来自家陪着抽烟喝酒打牌睡觉,一玩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回家。

后来汤的孙子也知道了,单的这几个姨太太又去伺候汤家的孙少爷。

如此祖孙三代争着和几个美人欢聚,却不闻醋海风波。这在当年,是一桩热河全省尽人皆知的凤流闹剧。

故事二

抗战期间,曹聚仁作为战地记者,跑遍了大半个中国。

一天深夜,他在皖南一个小镇的饭铺和伙计攀谈,伙计说镇上没旅馆,楼上有一个房间,只能和别人搭铺,曹也只能答应下来。

他后来回忆说:“房中有两张床,右边那张床,住着中年妇人,带着一位16岁少女······我走得很疲乏,吃了晚饭便睡了。哪知到了半夜,那妇人一定要她女儿睡到我的床上。那少女一声不响,真的睡到我的身边来了。也就糊里糊涂成其好事了。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欠了饭店六块大洋,身边又没一文钱,只好听伙计的安排,走这么一条路了······第二天早晨我便替她俩付了房钱,叫了一辆独轮车,送她俩上路,还送了十块钱。她俩就那么谢了又谢,把我看作是恩人似的。临别时,那妇人暗中塞给我一方手帕。我偷偷地看了,原来是猩红血迹的白手帕,我当然明白是什么了。”

晚年,曹聚仁在回忆之余总结说:“希望读者不必用道学家的尺度来衡量这一类的课题。在战时,道德是放了假的。”

故事三

白云观住持安世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

他的日常生活之阔绰和奢靡,丝毫不逊于京城的显贵们。他常把情妇从白云观后花园的暗道经夹壁墙引人其住室过夜。

固定的姘妇有五个:一个是新街口的康太太;一个是西单古玩铺老板的女儿赵二姑娘;一个名赵小叶;一个是他表妹,住安定门;还有一个住西直门。

安不仅自身多犯清规,平时更多行不义,抗战胜利后,被36名道众火烧于观内。

故事四

名号瑞蚨祥的销售对象多为豪门贵妇,送货到宅,是瑞蚨祥的一种“非常”促销手段。

所谓送货,也搭着有“送人”的意思。送货人员是一水的翩翩少年,伶牙俐齿,修饰整洁,与一般送货工是两码事。

他们出入豪宅,贵妇、小姐们不仅看货,顺带也看人,人既顺眼,货自然也中意,得利的最终还是商家。

碰上不安于室的贵妇,打起送货人的主意,也是难免的。

日伪时期,北平伪商会会长邹泉荪有一爱妾,藏娇于中南海内。

邹因有数处公馆,加上“公务”缠身,不能天天莅临妾处。邹妾便利用在瑞蚨祥购物之机,与一个姓孟的送货员勾搭成奸。

孟某一次离去时将大衣遗忘在邹妾处,被邹发现。隔了几天,邹打电话到瑞蚨祥,询问是否有人送货到家,答有孟某已去。邹遂匆匆赶回,撞个正着,气急中扬起手杖就打,孟自知理亏,只得抱头鼠窜而逃。

邹泉荪后以几千伪币将妾打发出门,邹妾便带着孟某去上海同居,不久又另有新欢,弃孟如遗。

故事五

抗战期间,顾祝同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长官部位于距屯溪十多公里的梅林。1938年夏天,长官部派汽车从温州接来一个戏班子,两个女角是姐妹俩,大的叫美素娟,小的叫花秀琴,两人曾是杭州大世界的二等角儿。

美素娟唱了十来天戏,突然销声匿迹,去向不明。两个月后,花秀琴也悄然离开。

原来,美素娟到屯溪不久,去长官部唱了两天堂会,被顾祝同一眼相中。上官云相、邹文华等投其所好,从中撮合,将美素娟纳为顾祝同的外室,在铅山找了一栋小公馆,并派一个叫吴宝书的少校副官不时去照料。不久,美便怀孕。

这事免不了传到身在重庆的顾妻许文蓉耳中,许闻后兼程赶到上饶此时三战区长官部已迁至上饶,直接找吴宝书,施以压力,吴被迫吐实,并把许带到小公馆。

许文蓉一见美素娟,先来一通甜言蜜语,张口闭口以“妹妹”相称,嗔怪说:“墨三顾祝同字墨三也太不应该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通知我,委屈了妹妹。现在你又怀了孕,真是我们顾家的福。。”说得美素娟心花怒放。

次日,许端来一碗药,说是自重庆带来的安胎药,极其名贵,妹妹吃了对胎儿很好。美自然深信不疑,当即喝下。许见状说了声:“好好休息,我再来看你。”

这其实是一剂加料的堕胎药,美素娟服用后很快就和腹中胎儿双双被毒死。许文蓉没和顾见面就回到重庆,并向蒋介石检举此事。蒋后来给顾去电,称淫伶美素娟有重大敌特嫌疑,“仰速查明具复”云云。

故事六

战后,“党国大员”们纷纷携眷来逛北平,成为一时的风尚。素有“桃色将军”之名的孙元良也带着爱妾跟风而来。

当时京沪一带女装以翻穿灰背大衣为时尚。孙妾是南方人,想趁北游之机,挑一款顶级的灰背大衣穿回去,名号瑞蚨祥自然成为首选之家。

一日,孙元良挈妇坐小卧车直驱瑞蚨祥,店中一看来客势头不小,便格外殷勤,优礼有加。

孙等登楼环顾,见货品琳琅满目,自恃有钱,任意挑选。店中也将最好的灰背大衣一一陈列。不料这两位顾客并不识货,挑来挑去,也只是凭价码判定货色高低。他们逐一看价,从500万、600万看到800万,无一件过千万者,心犹不甘,便问:“还有价值更高的没有?”店员已看出买方并不识货,也识破了他们的心思,不免想冤两人一把,他答:“柜上佳品,已尽于此,如要更好的,须到仓库去取,可否请您稍等。”

孙点头后,店里即派人出门,但并没去仓库,而是到附近祥谦益取来一件灰背大衣。这件大衣标价600万,在橱窗里摆了大半年也没卖出去。瑞蚨祥拿过来,换上自己的标签,加码至1200万,送到楼上。

店员告诉孙元良,这是无上妙品,不遇识家是不轻易拿出的。孙听后甚为满意,仿佛自己真成了“识家”,欣然付账而去。

孙元良后来官至兵团司令,败逃台湾后解甲从商,一直活到104岁,2007年才去世。其子秦汉曾是台湾当红一时的电影演员。

有意思的是,这位当年在瑞蚨祥被涮了一把的将军,晚年居然成了台湾一家绸布公司的董事长。

故事七

1934年12月,鲁迅在回答萧红和萧军的一些提问时说:“我的孩子叫海婴,但他大起来,自己要改的,他的爸爸,就连姓都改了。”

1935年6月7日,鲁迅致信萧军:“寓中都好。孩子也好了,但他大了起来,越加捣乱,出去,就惹祸,我已经接受了三家邻居的警告——但自然,这邻居也是擅长警告的邻居。但在家里,却又闹得我静不下,我希望他快过二十岁,同爱人一起跑掉。”

故事八

段祺瑞讨过几房姨太太,这与当时的军阀政客们看似无二,所不同者,是段已经有了尊重女性的意识,他娶姨太太,从不采取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的手段。

他的第四位姨太太人门时愁眉不展,段一打探,原来她已经有了意中人,段便吩咐妻子要像嫁女儿一样,成全她和意中人的婚事。

段祺瑞让姨太太出嫁,一时传为佳话,也多少能体现出段在私生活上较为检点的一面。

故事九

荷兰人司比门本是个混混加无赖,后来混了个法国籍,当上上海万国储蓄会董事长,娶一上海歌女为妻。

歌女出身的司比门夫人后来成了上海头号的阔绰太太。她头上装饰用的假发,天天花样翻新;鞋能堆满两间屋子,每双鞋鞋尖都可以镶嵌钻石,每次换鞋,必嵌上两颗价值连城的巨大钻石;其家有两间房子储藏衣服,上千件衣裳都依照巴黎最时髦的款式花色缝制,每件只要在宴会等场合穿过一次,即废弃不穿;她的珠翠宝石更是多得堆积如山,不计其数。司比门太太每天用掺着香水的牛奶洗澡,每顿饭动辄数十上百元上世纪20年代,所食白塔面包只在南京路沙利文食品店出高价定做,面包上刻着司比门的缩写字样。

司比门夫妻每举行一次宴会,仅餐室里用于装饰的鲜花的价值,据说就可抵普通人家一两年的伙食费。

故事十

陈寅恪在清华任教时,一次在侄子陈封雄陪伴下到西单一家西药店买胃药。

药品都为洋货,店员取出几种,有德国货、美国货和日本货,没有中文说明书。陈寅恪将每种药药瓶上的说明及盒内说明书都仔细看过后,选购了一种。

店员见状,以为陈寅恪是精神病患者,陈封雄忙解释:“他懂各国洋文。”店员及顾客皆抱以奇怪的目光。

故事十一

抗战时期,敌机经常空袭后方,西南一带有所谓“跑警报”一说。

雷海宗是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授课内容已烂熟于胸,无需备课,讲到哪算哪,每回上课现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了?”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讲下去。

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话不落。雷海宗一次上课前问她:“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

该女生打开笔记本看了看说:“你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故事十二

丰子恺一向蔑视权贵。住在缘缘堂时,家乡的县长慕名求见,事先带话来,丰便在门上贴上“谢客”两字。

抗战期间,丰住在贵州遵义,当地豪绅罗某几次上门求画,都被挡了回去,某日罗突然袭击,丰正吃午饭,不及回避,只得倒了杯清茶,敷衍了几句,即起身进卧室了。

抗战胜利后,孔祥熙想出高价买丰子恺的西湖套画,杭州市长也曾亲自到家中求画,都被丰拒绝。

1948年春节,丰子恺时居杭州葛岭,一时书兴大发,欣然为附近村民大写春联,一村人家,不留虚户。但村民不知珍爱,写了也就写了,多年后,已不剩片纸。

故事十三

抗战期间,宋美龄和蒋介石闹别扭,一度借口在香港养病,拒绝回重庆。

1941年1月26日是旧历除夕,宋美龄在香港不归,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夕为旧历除夕,孤单过年,世界如此孤居之大元帅,恐只此一人耳。”

??摘自《去趟民国:1912 1949年间的私人生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国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从民国到解放战争中炮兵的一个小故事解放战争民国大炮

从民国到解放战争中炮兵的一个小故事解放战争民国大炮

大炮,C.P,民国,火炮,解放战争,重炮,第一时间,主意,小部,炮兵,湖北,派系,美式,证据,阵地,通用,战争中,战场上,步兵炮,张灵甫,粟裕,美帝,中一,关系,中国,事情,博物馆,军火商,内战,咋办

2020-07-26 #小故事

从民国到解放战争中炮兵的一个小故事解放战争民国大炮

从民国到解放战争中炮兵的一个小故事解放战争民国大炮

大炮,C.P,民国,火炮,解放战争,重炮,第一时间,主意,小部,炮兵,湖北,派系,美式,证据,阵地,通用,战争中,战场上,步兵炮,张灵甫,粟裕,美帝,中一,关系,中国,事情,博物馆,军火商,内战,咋办

2020-07-27 #故事会

民国小故事上

民国小故事上

评论,民国,小故事,总资产,时间,向前走,小礼,满川,字数,专题,内容,唯美,古风,功能,大树,小狗,小说家,微信,房子,成虫,房租,收入,毛玻璃,效果,果实,服务器,时候,粉丝,界面,省点

2020-05-06 #长篇故事

民国时期小故事

民国时期小故事

薛涛,藏剑阁,师父,牛车,小师叔,花灯,徒弟,李曼,爱郎,师兄,朱雀大街,师叔祖,烤肉,兄弟,长安,宋心,杨雨,不一样,向南,偷笑,东市,个头,主流,人情,公孙大娘,商家,回纥,大街,小口,抿嘴

2007-05-20 #小故事

民国小故事

民国小故事

故事,瑞蚨祥,姨太太,大衣,店员,长官,丰子恺,孙元良,许文蓉,顾祝同,陈寅恪,上海,伙计,妇人,妹妹,邻居,重庆,宋美龄,曹聚仁,段祺瑞,花秀,蒋介石,萧军,邹泉,陈封,鲁迅,一带,上饶,不识货,仓库

2013-06-18 #小故事

民国小故事之一

民国小故事之一

阎锡山,看戏,省长,卫兵,戏台,戏班,年轻人,家乡,山西省,轿车,长官,三月初八,卫兵们,悔不该,别多,人海中,那小子,阎锡,马拉,回家乡,和民,里和,五台县,乡镇,习俗,东冶镇,乡亲们,乡里,会上,众人

2016-12-26 #经典故事

民国时期的小故事100字

民国时期的小故事100字

康有为,郑文焯,郑家,一面,名气,主意,南海,人物,价格,圣人,演技,影帝,窃喜,黄金,争议,中国近代史,他知道,非常高,去世了,珍藏着

2010-10-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民国时期的小故事100字

民国时期的小故事100字

康有为,郑文焯,郑家,一面,名气,主意,南海,人物,价格,圣人,演技,影帝,窃喜,黄金,争议,中国近代史,他知道,非常高,去世了,珍藏着

2014-01-2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