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时间:2020-07-03

防控期间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他们是这场疫情防控战的逆行者。疫情面前,他们的选择令人动容。

一场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战役正在进行。许多打动人心的故事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涌现。

1月22日,医护人员宣誓成立突击队。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铁娘子”落泪: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从医22年。因为行事果敢、性格爽直坚毅,她是急诊科医护团队眼里的“铁娘子”。武汉发现新型肺炎后病人骤增。急诊科下夜班后,严丽还要去支援发热门诊,白天黑夜连轴转。

“说不怕是假话,但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春暖花开。”严丽说,“面对新疾病,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失去信心。”

穿上隔离服,坐在一个地方,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坐诊10到12个小时,是坐发热门诊的常态。“呼吸也会受影响,时常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说话明显费力。写病例也会变慢。”

1月5日,严丽发现自己发烧了。“当时最害怕的不是自己发烧,第一反应是我去过哪里,有没有可能给别人带来危害。”严丽说,“非典”时,她还年轻,老师们怎么说,她就怎么执行。如今,她成了那个“说”的人。

所幸严丽患上的并非新型肺炎。退烧后第三天,严丽返回工作岗位。“病人太多,医生很紧缺。我多休息一天,同事们就要多承担一些,而他们已快到身体极限了。”

三个月前,为了兑现对丈夫和孩子的承诺,严丽提交了休假申请,获得医院批准。疫情严峻,但考虑她是肿瘤患者,开过4次刀,长时间连轴转没有休息,科室建议她按原计划正常休假。

20日,严丽带着丈夫和孩子来到机场。临近登机时她却改变主意,决定重回医院,与同事们一起继续抗击新型肺炎,“去机场的路上心就慌慌的,回到医院内心才平静。”

“孩子不理解,抱着我哭,说我从来就没有兑现过承诺。”严丽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备注:同济医院第二批志愿报名一下就报满了。“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有医生写下这样的申请书!

1月22日,医护人员宣誓成立突击队。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呼吸科女医生:不告知丈夫写下请战书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型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

本次新型肺炎疫情以来,她一开始就奋战在一线,并随手记录下所行所思。

“周日夜班……要兼顾发热门诊和二楼留观室。凌晨5点到上午10点45分,一共24个医疗电话。精神一直处在高度紧张之中,体力也是极大的消耗。”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都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

“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

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写下请战书。

“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一步分检,这样可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I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备注:人民医院已组建起3组共350余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治梯队。全院人员放弃春节休假,专家团队和应急救治梯队人员春节期间随时待命。

1月22日拍摄的加入突击队的呼吸内科副教授周琼。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隔离病房里的“拄拐大夫”:把对女儿挂念压在心底

饶歆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在重症监护室工作9年,负责重症隔离病房的工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携手战“疫” 贡献兵团力量——兵团医护人员赴武汉一线抗击

救援队,兵团,武汉,医院,方舱,国家,医学,队员,工作,客厅,摄于,队员们,杨涛,妈妈,防护服,患者,疫情,王甲,医护人员,救治,第一附属医院,刘畅,一线,力量,口罩,图片,影像,护目镜,病区,江汉

2016-07-10 #经典故事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11-12-11 #长篇故事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致敬武汉防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您们,医护人员,全国人民,医学专家,武汉,一线,叔叔,病毒,阿姨,最值得,刘智明,李文亮,李兰娟,黄钰,钟南山,作者,人群,中国,冠状,时间,医生,小学,名字,地方,团圆饭,奶奶,家门,孩子,安危,家人

2014-08-25 #小故事

阳光保险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 各省支援医护人员及家属捐赠每人50万保额保险

阳光保险向武汉一线医护人员 各省支援医护人员及家属捐赠每人50万保额保险

...务,防控,全体,肺炎,阳光,新型冠状病毒,国务院,人员,家属,武汉市,物资,融和,全国人民,为客户,工作者们,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习近平,李克强,一直以来,党中央,第一时间,阳光保险集团

2019-03-24 #短篇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5-10 #经典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5-28 #故事会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来自武汉抗击疫情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丈夫,医生,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武汉,请战书,留观室,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应急,救治,危重症医学

2020-06-12 #短篇故事

给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给武汉一线医护人员的一封信

一线,武汉,医护人员,疫情,病毒,肺炎,医生,钟南山,非典,护士,战役,舅妈,防护服,祝福,新型冠状病毒,此致敬礼,先锋,人类,军医,前方,您们,医院,天使,安危,我国,时刻,时候,爷爷,第一线,病人

2020-07-03 #小故事

途家向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一线人员非常需要休息”

途家向武汉医护人员免费提供住宿 “一线人员非常需要休息”

疫情,民宿,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订单,防控,武汉,提供免费,指挥部,升级,政策,全市,房源,武汉市,范围,工作,周先旺,爱彼,马伯庸,工作人员,新闻,专业,医院,房东,携程,日期,机场,武汉地区,湖北省,社会

2013-03-2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