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新华社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连续工作八小时 有的穿上尿不湿

时间:2020-07-03

关于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1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新华社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连续工作八小时 有的穿上尿不湿 发布时间:2020 01 30来源:宣传统战处已浏览:2261次

来源:新华社

链接:

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月30日电(赵宇飞 罗行)1月29日上午,重庆市中医院发热门诊,3位医护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接诊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医用防护服将他们包裹得严严实实,看不清任何一个人的脸。

医生孙文(左)、护士罗志芳(右)、护士梁娟(中)在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病人。(重庆市中医院供图)

三人中,梁娟是最早报名参加发热门诊工作的护士之一,已经在发热门诊上了五天班。特别是大年初一,一发热病人在医院诊疗时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整个过程,梁娟都参与其中。

“那个病人是我抽的血、做的咽拭子、采动脉血气和心电图……”交谈间,能听出梁娟语气中的紧张和不安,梁娟坦言,虽然病人在确诊后就转走了,但内心还是有些害怕。

但当被问道“既然害怕为什么还主动报名?”时,梁娟掷地有声地说了四个字:我是党员。

护士梁娟在为发热病人抽血。(重庆市中医院供图)

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通过医务人员自愿报名、医院综合筛选后,重庆市中医院抽调了20名医护人员到发热门诊不分昼夜轮班值守。每个班由1名医生搭档2名护士,8小时为一个班,24小时不间断接诊发热病人,截至1月28日,两院部发热门诊接诊发热病人745人。

南桥寺院部急诊ICU主任罗真春表示,“大家克服8小时穿戴防护装备带来的不适,只因为我们是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

作为一名在重症监护室工作了20余年的“老兵”,罗真春曾参与过“非典”防治工作,当第一次报道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时罗真春就敏感地开始关注疫情动向。

除夕前两天,罗真春正式接下升级发热门诊的工作任务后,他一刻也不敢懈怠,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待在医院超负荷工作,除了应对协调发热门诊的日常工作、给疑似病人会诊、应急情况处置等工作外,还要保证急诊科的正常运转。

“我们这个工作最重要的是不能漏掉病例,因为要对社会负责!”罗真春信心坚定。

重庆市中医院道门口院部急诊ICU主任邓扬嘉在微信上向领导请战。(重庆市中医院供图)

和罗真春一样,道门口院部急诊ICU主任邓扬嘉也主动请缨,接下了道门口院部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的运作工作。全院医生护士积极性都很高,主动报名参加的人一个接一个,很快就组成了专业、精干的医疗救治团队。

他们身穿防护服,工作强度比日常的临床更多更繁重,为了尽量不上厕所,他们日常不敢多喝水,8小时工作期间更是滴水不沾,有的队员甚至穿上了成人尿不湿。

“我很心疼我们的一线队员,但是我们必须做好自我防护。”邓扬嘉说道。(完)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新华社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连续工作八小时 有的穿上尿不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非一线医护人员连续做疫情保障工作 应该得到补贴吗?

非一线医护人员连续做疫情保障工作 应该得到补贴吗?

疫情,医护人员,医院,政策,补贴,补助,国家,奖金,表姐,防控,不一样,财政部,一线,中央财政,工作者,病例,规定,值班,医护,工作,每个地方,是怎样,冯阿,康平安,方政,工作人员,一家,人员,医务人员,保卫战

2013-05-25 #故事大全

镜头下的一线医护人员

镜头下的一线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肖艺,武汉协和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一线,记者,肺炎,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新华社记者,用镜头记录下,新华网,来源

2013-08-22 #故事阅读

春节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八方驰援投身疫情一线

春节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八方驰援投身疫情一线

医疗队,武汉,湖北,肺炎,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图片,军医大学,新华社,医院,来源,疫情,工作,救治,医务人员,援助,患者,湖北省,陆军,医疗救治,队员,呼吸科,人员,传染病,医疗,国家,机场,病区,空军,答案

2014-04-12 #故事大全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严丽,肺炎,病人,医护人员,疫情,丈夫,医生,医院,程敏,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突击队,请战书,新华社记者,留观室,同济医院,武汉,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

2020-06-25 #短篇故事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严丽,肺炎,病人,医护人员,疫情,丈夫,医生,医院,程敏,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突击队,请战书,新华社记者,留观室,同济医院,武汉,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

2020-07-03 #故事大全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严丽,肺炎,病人,医护人员,疫情,丈夫,医生,医院,程敏,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一线,孩子,急诊科,突击队,请战书,新华社记者,留观室,同济医院,武汉,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

2020-08-30 #故事会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医护人员,丈夫,医生,医院,程敏,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孩子,急诊科,突击队,请战书,新华社记者,留观室,同济医院,一线,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

2020-07-03 #长篇故事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武汉抗疫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我们会一直坚持

严丽,肺炎,病人,疫情,医护人员,丈夫,医生,医院,程敏,工作,发热门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孩子,急诊科,突击队,请战书,新华社记者,留观室,同济医院,一线,人员,呼吸困难,备注,女医生,患者,梯队,症状,病毒,科室,铁娘子

2020-07-0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