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时间:2020-07-03

带故事的诗歌

提示:本文共有 170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5 分钟。

诗歌,作为文明发展的产物,在 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 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诗才被视为衡量人材的重要标准 ;在文学 的诸般形式中,诗歌也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 。到了唐代,甚至 有 以诗取士的制度,上 自帝王将相,下至僧道商贩,无不有擅 长诗歌者。因而诗歌成了文学殿堂中的骄子,它与传 统的散 文一起被视为正统文学,而后起的词、曲严格说来词、曲也是 诗的一种形式、戏剧、小说等文学样式在传统 的眼光里是无 法与诗相提并论的。因而,当我们翻开一部中国历史,会惊异 于那么多的王侯将相、志士仁人竟然都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 缘 ;当我们检视一部中国文学史,会发现那简直是一条茫无际 涯、万怪惶惑的诗的长河, 因而,不少研究 中国文化的学者将 中国称之为“诗的国度”。 诗歌之所 以在 中国有异常的地位,这与中国人对诗的认 识有关。 《论语》中载孔子 的话说 :“诗可 以兴, 可 以观, 可 以 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就是 说诗能激发人的意气,反映社会的现实,有助于人们互相之间 传递感情,促进 了解,还可作为针砭时事的手段。因而从远的 方面来说诗可 以用来事君治国,从近的方面来说可 以奉养父 母,至少还可 以丰富知识,增加见闻。孔子主要从诗的社会作 用上肯定了它的价值 。千 百年来这种视诗为经 国大业、不朽 盛事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的诗人们 。曹操、曹植父 爱国主义教育 子的诗就是汉魏之际时代风云的实录,杜甫、白居易的诗则是 唐代 由盛转衰的真实写照,至如南宋末年文天祥、林景熙、汪 元量等人及 明末遗 民顾炎武、黄宗羲、屈大均等人的诗更是记 录了时代的脉搏,表现了极高的民族气节 。因此在 中国,诗歌 又与历史携起手来,那些能反映现实,表现时代精神的诗作被 称为“诗史”,它是中国诗人心 目中对诗的最高品第 。 同时,古老的 《尚书 ·尧典》中就提出了“诗言志”的说法, 它从诗歌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这一特征上肯定 了诗的价值 。 后来的论诗者也大部沿袭这一传统,所 以朱 自清 以为这是 中 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诗言志辨序》 中国诗人将诗作为一 种抒发胸臆的手段,如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屈原,就 以他的诗作 后人称之为“楚辞”或“屈赋”,寄托 了自己对家 园的忧患与 哀伤 。到了唐代的韩愈,就直接把诗称作为诗人心中的“不平 之鸣”,强调了诗的抒情作用。因而,诗之所 以历来被广大 的 知识分子所重视,是因为他们在此 中寻找到了宣泄个人意志 和感情的途径,而这正是现实社会 中难 以实现 的。从这个 意 义上说,一部诗歌史是一部记录感情和思想的历史,它较之那 些 《二十五史》中由史官秉笔而书 的事实来,更生动地展现 了 一代人的思想情绪,它是时代潜在意识 的遗迹 。因而诗具有 特殊的价值,在 中国人的心中,它甚至超过了历史。 正是这种对诗歌的认识,促使了中国诗歌的繁荣,历代出 现了无数成就卓著的诗人,形成了璀璨的诗国,所 以称 中国为 “诗的国度”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诗歌的由来 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 诗歌一直是文学史 的 诗是怎样产生的呢 ? 原来在文学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 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 播,就将其编成了顺 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 志原是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 心上, 实际就是记忆。文字生 以后,有 了文字 的帮助,不必再死记 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 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 的呢 ? 诗和歌原不是一个 东西,歌 是与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 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是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 啊、哦、兮、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 同一个音 :“啊”。歌是形声 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把在劳 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 以“诗歌”并称呢 ? 这只要弄清它们 的关系就 明 白了。歌,最 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后,人类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 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 实词, 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 生之后,诗与歌 的结合又前进 了一步,用文字书写 的歌词 出 爱国主义教育 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 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 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歌唱,歌就是诗, 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 的结合, 我 国古籍 中很早就有论述 。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 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 咏歌之,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 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 言。”这便形象地指 出 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 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诗歌何时称“首” 在古代,诗歌最初称“篇”或“章”,而不称“首”,例如我 国 最早的 《诗经》,叫“三百篇”。屈原的诗作 叫“九章”。诗歌称 “首”,最早出现于东晋初年,当时有个名叫孙绰的诗人,在 《悲 哀诗序》中写道 :“不胜哀号,作诗一首。”一个名 叫支通 的人, 在 《咏禅道人诗序》中写道 :“聊著诗一首。”从此, 人们普遍称 诗为“首”。 诗类概述 二言诗 以二字为句 的古诗,非常少见。据 《吴越春秋》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记载,越王欲谋伐吴,范蠡进善射者陈音。王 问曰:“孤闻子善 射,道何 由此 ?”对 曰:“臣闻弩生于 弓, 弓生于弹, 弹起于古之 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啄所食,故作弹 以守之。歌 曰:‘断竹 。 续竹 。刘勰 《文心雕龙 ·章句》说 :“二言肇于黄世, 《竹弹》之 谣是也。”这首二言诗歌写出从制造工具到用它狩猎的完整过 程,当是远古民谣,但 由于二言过于短促,不便叙述,后世很少 试作。仅见陶宗仪 《辍耕录》载虞伯生 《咏蜀汉》一首。 三言诗 以三字为句的古诗。刘勰 《文心雕龙 ·章句》: “三言兴于虞时, 《元首》之诗是也。”今考 《尚书 ·虞书》, 《元 首》实为 四言:“帝庸作歌 :‘股肱 喜哉 。元首起哉 。百士 熙 哉 。’皋陶乃赓歌 曰:‘元首 明哉 。股肱 良哉 。庶事康哉 。’”除 去语助词,可看作三言诗。古乐府有三 言诗,如 :“五杂俎, 冈 头草。往复还,车马道 。不获已,人将老。”三言诗也因音节迫 促,后世作品甚少。有鲍照 《代春 日行》,其中多有佳句 :“春 日 茂,春月明。园中鸟,多佳声。梅始发,桃始青 。泛舟舻,齐棹 惊。奏采菱,唱鹿鸣。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 。”写出 了春游的乐趣 。后变为词牌三字令与三字韵文。 四言诗 以四字为句 的古诗。刘勰说 :“四言广于夏年, 《洛汭》之歌是也。”《文心雕龙 ·章句》原始歌谣 中已有 四 言。如 :“屯如遭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 。”《易 ·屯》 四言是 《诗经》的主要诗句形式,经常联合成句,更易表达丰富的思想 感情。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 思,雨雪霏霏。行道 迟迟,载渴载饥 ;我 心 伤 悲, 莫知 我哀。”《诗经 ·小 雅 ·采 薇》但 四言句式仍然较短,不好 驾驭。钟嵘说 :“夫四言文约 意广,取效 《风》、《骚》,便可 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 习 焉。”《诗品 ·序》汉魏作四言者,唯曹操为佳。其 《短歌行》、 爱国主义教育 《龟虽寿》、《观沧海》, 抒情、言志、写景,均感情真挚,气势恢 宏,为稀世佳作。后世四言演化为铭、诔之类的韵文。 五言诗 以五字为句 的古诗, 由乐府诗演变而成。成熟 于汉末 《古诗十九首》。其后,魏晋文人诗,唐代古风、新乐府, 均用五言写作。近体诗中也有五律、五绝。钟嵘 《诗品 ·序》: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胡应麟 《诗薮 ·内 编》:“四言简直,句短而调未舒 ;七言浮靡,文繁而声易杂。折 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盖莫 尚于五言。”中国古代五言诗创作 丰富,名家众多。练习写诗,当以五言为基础,待有成绩,可旁 涉它体 。五言诗一般为二、三 断读 。如王维 《鹿柴》:“空山不 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六言诗 以六字为句的古诗。刘勰认为 :“六言、七言,杂 出 《诗》、《骚》。”《文 心雕龙 ·章句》今存最早的六言诗为孔 融所作。如 :“汉家中叶道微 。董卓作乱乘衰。”“百姓惨惨 心 悲。郭李分争为非。”“瞻望关东可哀。梦想曹公归来。”等句, 叙事别具风采 。乐府有 《回波乐》,为六 言绝句体 。后世刘长 卿、王安石有六言佳作。六言两字为组,韵律特殊,现代讽刺 诗人多以诗配漫画的形式讽刺世态人情。如池北偶 《国际倒 爷画像》:“有客 自远方来,不怕风吹 日晒。并非探亲访友,亦 非旅游出差。随身携带巨款,专程莅临采买。金银珠宝首饰, 套装夹克皮鞋。各种畅销商品,装满大包 小袋 。一律低价购 进,回去高价倒卖 。长途贩运一回,赚个一两万块 。乌拉国际 倒爷,个个大发横财 !” 七言诗 以七字为句的古诗。严羽 《沧浪诗话》:“七言起 于汉武 《柏梁》。”柏梁诗为君臣联句,并非一人所作。楚歌、乐 府 中已有七言诗句。古代第一首完整 的七 言诗是曹丕的 《燕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歌行》,到南北朝时期,宋诗人鲍照大量作七言诗,从此七言诗 才趋于成熟。七言诗句子较长,轻便宛转,便于描写、铺陈、抒 情,常为歌行体所采用,至初唐为极盛。沈佺期、宋之 问后,律 诗大行。五律、七律,并驾齐驱,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体裁 ; 而绝句尤其爱用七 言,多婉转流丽,光彩夺 目。七 言一般为 二、二、三断读,如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 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 八言诗 以八字为句的古诗。 《汉书 ·东方朔列传》说东 方朔有八言诗。其诗不传 。 《诗经 ·十月之交》有“我不敢 效 我友 自逸”,乐府诗 《妇病行》有“不知泪下一何翩翩”等八言诗 句。后世诗人也有偶尔诗中有八言句者,如李贺有“洒不到刘 伶坟上土”,李端书有“不爱尔井泉 百尺深, 不爱尔庭树干 丈 阴”《题王循书院壁》但通首均为七言。可见八言句子过长, 类似散文句式,不易驾驭。惟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十三引 《旧 唐书》得八言诗一首, 曰:卢群在吴少诚席上作歌讽之,其歌 为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 。太平须得边将忠臣。但得百僚师长 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九言诗 以九字为句的古诗。挚虞 《文章流别论》:“古诗 之九言者,‘洞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之属是也不入歌谣之章,故 世希为之。”严羽 《沧浪诗话》谓九言起于高贵乡公 曹髦,但 有 目无诗。鲍照、沈约、李 白、杜甫诗篇 中均有九言诗句。如 李 白《蜀道难》:“上有六 龙 回 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 折之 回 湍。”元天 目山僧 明本有九言 《梅花诗》:“昨夜东风 吹折 中林 梢。渡 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 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蓓蕾。欲开来开数点含香苞。纵 使画工善画亦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潮 。”后杨升庵 改作一 爱国主义教育 首,但也因句子过长,难入佳境。 杂言诗 杂 以不同字数为诗句的古诗。汉乐府 中的杂言 诗多接近 口语 。如 《古歇》:“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入 亦 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 ? 令我 白头 !”《东门行》:“今非。咄 ! 行 ! 吾去为迟 。自发时下难久居 !”文人杂言诗 以三五七言杂 用者最为常见。三 言、七 言杂用者多见于歌行体 。也有三、 五、七言二句为组依次排列者,如李 白《秋风清》:“秋风清,秋 月明。落月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 日? 此时此 夜难为情。”这种有规律的长短句 已十分接近小词,可 以看成 诗向词的过渡 。 骚体诗 诗句中带“兮”字 的古诗, 因诗人屈原用这种诗 体创作长诗 《离骚》闻名后世而得名。又因流行于古楚 国,又 称楚辞。骚体诗语言比较 自由。如 《九歌 ·少司命》:“秋兰兮 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 目成。入不言兮 出不辞,乘 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 知。”“兮”字舒缓语气,兼 以抒情 ;可在句 中,也可在句尾 。如 《离骚》:“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 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骚体诗长于抒情、铺陈、夸张,故又称赋。 乐府诗 汉魏乐府机关收集的民歌 以及文人模仿乐府 民 歌的创作。 《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 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 以观风 俗、知薄厚云。”乐府诗 以五言诗为主体,也有杂言形式。题 目 中的“歌”、“行”、“吟”、“曲”标 明音乐性质 ;诗篇 中的“艳 ”、 “解”、“乱”、“趋”等用语分别表 明前奏、分段、尾声、和声。乐 府名篇有 《上邪》、《有所 思》、《东门行》、《孤 儿行》、《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木兰辞》、《西洲 曲》等 ;文人乐府名篇有杜 甫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的 《三吏》、《三别》,和 白居 易的新 乐府 。宋郭茂倩的 《乐府诗 集》收集了从汉魏经南北朝到唐代的乐府 民歌及文人创作。 古体诗 相对于近体诗的诗歌名称, 又称为古风。如李 白有古风五十九首。唐 以前,诗无古体、近体之称 。自唐初沈 佺期、宋之 问创作律诗,时称“近体”,又称“今体”;遂称唐 以前 的诗为古体诗,一般 也把乐府诗包括在 内。后来仿照古体诗 的创作也称古体诗。古体诗分五 言古诗、七 言古诗、歌行体 等。古体诗随情而发,不讲排 比对偶, 不必平仄对称 ;歌行可 以转韵。宋姜夔说 :“体如行书曰行,放情 曰歌,合之曰歌行。” 《白石诗说》薛雪 《一瓢诗话》:“放情 曰歌,流走曰行,兼曰歌 行。”虽有望文生义之嫌,却大致道出了古体诗 自然抒情的特 色。汉魏文人五 言之作,唐代 古风、歌行篇什, 以及 山水、边 塞、田园诗派,大多用古体诗进行创作。 近体诗 相对于古体诗的诗歌名称 。实指唐宋 以来的格 律诗。诗的格律创于梁沈约,至唐代沈佺期、宋之 问又加 以改 进 。 《新唐书 ·宋之 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 指六朝,诗律 屡变 。至沈约、庾信, 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 宋之 问、 沈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崇之。” 可见,近体诗是在沈约提出的作诗是不讲四声,不忌八病的基 础上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从此,不讲 四声、不忌八病, 用语较 为 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 ;讲究字句声韵,用语有严格 限制 的 诗,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与绝句两仲 。所谓“近体”, 是唐代人当时的称谓,遂成定名。就中国诗歌的整体而言,近 体诗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与 六言律诗两大类,简称“五律”、“七律”,此外还有十句 以上 的 爱国主义教育 排律,五律和七律均为八句,每两句一组, 依次称为首联、颔 联、颈联、尾联。双句押韵,讲究平仄,颔联、颈联必须严格对 仗 。排律除首尾两组不讲对仗外,无论篇章多长, 中间各组必 须对仗 。讲对仗是律诗的重要特征。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 格对偶,如 :“向月穿针 易,临风整线难 。”祖咏 《七 夕》;宽对 只要大体相对即可,如 :“文 章千 古事,得失寸心知”杜甫 《偶 题》 。另外还有句中对 :“青山簇簇水茫茫”、隔句对 :“缥缈巫 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 曲,留在十三 弦。”以及错综对 :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等特殊对仗形式。 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又称绝诗、截句、断句、短句。每首 四句,双句押韵,讲究声律对仗 。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两种,称 为“五绝”、“七绝”。绝句来源于魏晋民歌,唐 以前的绝句不讲 对仗,称为古绝。如 :“家本青山上,好上青山上 ;青山不可上, 一上一惆怅。”何逊等 《拟古联句》近体绝句严格讲究声律, 称为律绝。如王之涣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搂 。”律绝平仄押韵与律诗相 同,但对仗 较为灵活。常截取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表现作者刹那 间的印 象、感受,更为凝炼、集 中。如李 白 《赠汪伦》:“李 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杂体诗 古诗中在语言形式上立异出奇、以逞才思的诗, 如 :回文诗、离合诗、辗轳诗、镶嵌诗、神智诗、宝塔诗、集句诗、 和韵诗、字谜诗等。这种诗虽过于讲究形式,近于文字游戏, 但构思巧妙,可发人智慧,故亦能流传后世,作为 中国诗歌 中 的文化现象,不可不知。如相传乾隆皇帝为北京一名为“天然 居”的酒家吟出一幅回文对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意 境高雅,顿使店堂生辉 。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回文诗 杂体诗的一种 。一般指正读、倒读 皆成篇章 的 诗。如苏轼 《题金山寺》:”朝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 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 霞晚 日晴。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倒读 亦成篇 章。另有一种十字回文诗,可 由十字巧妙 回环构成一首六 言 四句的小诗。如用“香莲碧水动风凉月 日长”十字可成诗 :“香 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月 日长 ;长 日月凉风动水,凉风动水 碧莲香。”回文诗起于汉代,历代 皆有人作。著名 的回文诗有 汉代苏伯玉妻的 《盘 中诗》和晋代窦滔妻苏蕙所作 《璇玑图》, 武则天称其“五彩相宣, 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 言,纵横反复, 皆成文章。”见 《璇玑图诗序》 离合诗 杂体诗的一种 。借文字结构的离合成诗。 《文 心雕龙 ·明诗》:“离合之发,则明于 图谶 。”黄叔琳 以例注 曰: “有赤虹下化为黄玉,长三尺,上刻文云:‘宝文出,刘季握 。卯 金刀,在轸北。字禾子, 天下服 。’合 卯金刀为刘, 禾子为 季 也。”任昉 《文章缘起》说孔融作四言离合诗,其诗见 《古文苑》。 赵翼 《陔馀丛考》载南宋 《苕溪集》有一首拆字离合诗 :“日月明 朝 昏,山风岚 自起。石皮破乃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 当来, 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辘轳诗 杂体诗的一种 。其特点是 :将一首律诗 的首句 分别用于四首律诗的韵句之 中。这样,五首诗均有一句相 同 的诗句如同辘轳辗转而下,故名。如用“满城风 雨近重阳”为 起句作辘轳诗,则须在意境相近的五首七律中,分别将这句诗 用于一、二、四、六、八句的位置,可 以想见,重阳风雨的意境便 会层层深入 。辘轳诗常用于文人相聚吟咏场合, 可 以看出作 者的敏思与才华。 爱国主义教育 镶嵌诗 杂体诗的一种 。其特点是把表 明真意的字句分 别镶嵌于 内容不相干的诗句之中,有头嵌、腰嵌、底嵌、斜嵌等 方式。一般为头嵌,故又称“藏头诗”。如相传唐伯虎在华府 画观音像时曾题有一首藏头 《西江月》:“我闻西方大士,为人 了却凡心。秋来明月照蓬 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 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观音, 仆仆何嫌 荣顿。”将每句第 一字连读,即为 :“我为秋香屈居童仆。” 神智诗 杂体诗的一种 。神智诗是一种借助联想才能破 读的诗体,据宋桑世 昌 《回文类聚》载,苏轼作 《晚眺》诗,只用 长形、短形、缺笔、大体、横形、瘦体、反写、断形、斜形、曲笔、倒 写、侧写等写字方法,依次写 出:亭、景、画、老、拖、筇、首、云、 暮、江、蘸、峰十二个字,“以图写意,令人 自悟。”苏轼持此请北 朝使者解意,使者迷惑不解 。轼 曰:“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 拖瘦竹筇;回首断云斜 日暮, 曲江倒蘸侧 山峰。”使者声言 自后 不复言诗。这种诗 以其设想新奇, 可启人神 智,可开拓思维。 又称神智体 。 宝塔诗 杂体诗的一种 。原称“一至七字诗”。因其形式 是从一字句至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排行后形如 宝塔,故名。后有增至八字、九字者。严羽 《沧浪诗话》:“有一 至七字 诗,唐张南史 《雪》、《月》、《花》、《草》等篇是也。”其 《雪》诗为 :“雪。雪。花片,玉屑。结 阴风,凝暮节 。高岭虚 晶,平原广洁。初从云外飘,还 向空 中噎。千 门万户 皆静,兽 炭皮裘 自热,此时双舞洛阳人,谁悟郢中歌断绝。”作这种诗, 需围绕一个中心,逐次开掘概念 的 内涵与外延,才 易缕清 思 路,写出篇章。 集句诗 杂体诗的一种 。其特点是将前人的现成诗句集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合成诗。沈括 《梦溪笔谈》:“王荆公始为集句诗, 多者至 百 韵。”赵翼则认为晋傅咸 已有“集经诗”。作集句诗需多记、熟 记古人诗句才能运用 自如。这对积累学识不无好处 ;但易囿 于因循,妨害创作才思。与集句诗类似的有联句诗与续句诗。 联句诗 由二人 以上,每人一句或 多句缀成全篇。续句诗 由一 人先作一半,再 由他人续作成篇。 《唐诗纪事》:开成三年夏 日,文宗吟诗 曰:“人 皆苦炎热,我爱夏 日长。”学士柳 公权续 吟:“熏风 自南来,殿 阁生微凉。”受到称 赞。另有韦蟾在宴席 中吟诗 :“悲莫悲兮生别离, 登 山临水送将 归。”武 昌妓答 曰: “武 昌无限新栽柳,不见杨花扑面飞。”这种即景抒情的联句创 作 比纯集古人诗句更为活泼。 和韵诗 杂体诗的一种 。依据别人诗的意境和韵脚写一 首意思相近的诗。此体唐代盛行。起初用韵不限。如贾至有 七律 《早朝大明宫》。王维、杜 甫、岑参都有 同题和诗,但各用 一韵。后来发展为“和韵”、“用韵”、“次韵”几种逐趋严格的形 式。和韵依原作的韵部押韵即可 :用韵需用原诗韵中的各字 ; 次韵不仅需用原诗韵中的各字,而且要次序相 同,故又称“步 韵”。吴乔 《答万季禁野诗 问》:“步韵最困人,如相殴而 自挚手 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于命意布局,最难照顾 。今人不及古 人,大率 以此。”和韵诗多为上层社会应酬之作。 字谜诗 杂体诗的一种 。其特点是 以诗句为谜面,常用 离合字体的方式构成可供 思索猜想的诗谜如 :“有土 能种庄 稼,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走遍天下。”打一字,为 “也”。这种诗妙趣横生,不仅 引人 思索,且可开发智力,常在 节 日联欢的谜宫中应用。 试帖诗 唐代 以后科举考试 中采用的诗体, 因题 目常冠 爱国主义教育 以“赋得”二字,又称“赋得体”。如清路慎庄 《赋得万户捣衣 声》得声韵:东西深不辨,空外但闻声。共捣三更月,谁知万 户情 ? 褰衣新浣出,密线 旧缝成。远近惊秋早,光 阴入夜争, 力微拼用尽,辛苦说分明。凉意生双杵,繁音满一城 。深 闺今 日寄,绝塞几人征 ? 露布频闻捷, 绕歌报太平 。”以李 白 《子夜 吴歌》诗意成篇。但意境 比“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 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远为逊色,其原 因是试帖诗形式严格, 要足五言八韵,有破题、承题、起 比、中比、后 比、束 比, 依规定 的韵字押韵。很难不失诗 味。书写时,题 目与诗均低二格平 写,留上二格为颂圣抬头书写时用。 对联诗 以双句独立存在的诗句,孕育于古代,脱胎于近 体 。律诗中的中间两联均为“对联”。但实用的对联,字数长 短不拘,许多对联类似格言警句,超出了诗 的范 围,但其创作 规则如词义相对、内容相连、字数相等、情调一致等,仍属于诗 歌范畴。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青山有幸 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柳暗 花明春正半,珠联璧合影成双”等,或写 山水,或慰忠魂,或讲 传统,或颂喜庆,均为优美诗句。对联有名胜、古迹、喜庆、哀 挽、题赠、格言、居室、殿宇、行业、艺苑等 门类,可 自撰,亦可集 句。书写时,要讲求书法艺术。俗用喜庆对联有横额,一般为 二字或四字,起点题作用。 打油诗 一种通俗、风趣的诗歌形式。起源于唐代 。宋 钱易 《南部新书》:“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 皆能为诗。”《升庵外 集》载张打油 《雷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 白,白狗身上肿 。”打油诗用语通俗诙谐,为讽刺诗的先河 。现 代讽刺刊物中常见这种诗作,如帅莫国 《某女三报》:“投我 以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立柜,报之 以约会 ;投我 以‘三洋’,报之 以表扬 ;投我 以电视, 报之 以婚誓。”马丁 《十全十美 图》新民谣:“生个儿子 当官 的,接个媳妇看病的,养个女儿卖票的,找个女婿开车的,认个 舅子割肉的,收个干儿抬轿的。”都是借打油诗讽刺世态 。 民歌 民间流传的口头诗歌创作, 乐府诗、民间词、曲属 于古代 民歌。流传至今的有五更调、凤 阳花鼓、无锡景、杨柳 青、马灯调、盘歌、信天游、爬山歌等。民歌短小 明快、清新 刚 健,富有生活气息。常用重叠、铺陈、排 比、问答、比兴、双关、 连琐等表现手法。如 :“忆梅下西洲,折梅 寄江北。单衫杏子 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 ? 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 吹乌 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 门郎不至, 出门采红 莲。”《西洲 曲》 。中国民歌南北风格不同。北方民歌多质朴 刚健,南方民歌多缠绵细腻 。民歌对诗人创作有重要影响。 叙事诗 以叙述人生故事为 内容的诗歌。其特征是具有 生动的生活场景和完整 的故事情节 。如杜 甫 的 《三吏》、《三 别》, 白居易的 《长恨歌》、《琵琶行》,元稹 的 《连 昌宫词》,韦庄 的 《秦妇吟》,吴伟业的 《圆圆曲》,古代 民歌 《孔雀东南飞》、《木 兰诗》,现代诗人李季 的 《王贵与李香香》, 贺敬之 的 《雷锋之 歌》等,都是叙事诗。叙事诗有史诗、英雄颂歌、故事诗、童话 诗、寓言诗、诗剧等类别。 《格萨尔王传》藏族 、《江格尔》蒙 古族、《玛纳斯》柯尔克孜族为英雄史诗 ;《阿诗玛》为优美 的爱情叙事诗。 抒情诗 以抒情为主的诗歌,不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目 的也不在塑造人物形象,而在于直接抒情。抒情诗是诗歌 的 主体 。屈原的 《离骚》是中国古代第一首长篇抒情诗。历代如 蔡琰的 《悲愤诗》、陶潜的 《归园田居》、李 白的 《将进酒》、杜 甫 爱国主义教育 的 《咏怀五百字》、陆游的 《关山月》、张维屏的 《三元里行》, 以 及现代诗人郭沫若 的 《凤凰涅盘》、艾 青 的 《大 堰河, 我 的保 姆》、贺敬之的 《三 门峡———梳妆台》等都是风格不同的优秀抒 情诗作品。从广义上看,中国的词、曲也属于抒情诗的范围。 白话诗 “五四”新文化运动 以来用 白话 口语 写作 的诗 体 。徐德邻 《白话诗的研究》:“白话诗的第一个发起人,就是 胡适先生。”白话诗全用 口语, 形式 自由,利于表达 思想与感 情。如胡适 《人力车夫》:“‘车子 ! 车 !’/ 车来如飞,/ 客看车 夫,忽然心中酸悲。/ 客 问车夫,‘你今年几岁 ? 拉车拉了多少 时 ?’/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 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 我心惨凄。’/ 车夫答客,‘我半 日没有生意,我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 不了我的饥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 自由诗 形式比较 自由的诗,与格律诗相对的诗歌名称 。 每一诗行的字数和音组没有 限制,诗行划分没有规则,分节、 押韵都比较 自由。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楼梯式”诗歌是 自由诗的著名形式。贺敬之的 《雷锋之歌》即用这种形式创 作。艾青的诗大多是 自由诗。自由诗 虽然形式 比较 自由,但 形散神聚,凝聚着诗人 的高度智慧,许 多优秀作 品,更为贴近 生活,清新 隽永。如 闻捷 的 《秘密》:“姑娘从泉边汲水 归 来 了,/ 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 ;/ 欢笑盛开在眼睛、眉毛上,/ 心啊, 要从嘴里跳出 !/ 方才,饮马的那个小伙子,/ 对她嘀咕了些什 么 ?/ 只有从 白桦树上溜下的风,/ 能把这个秘密道破……”/ 散文诗 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散文诗具有散文 的一般 特点,如 :题材广泛,篇幅短小 ;形式多样,手法灵活 ;直抒胸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臆,以意为主 ;形散神聚,博而不杂。但 比散文更为凝炼。散 文诗不分行,句子整散不一 ;不必有严格的音节、音步,也不一 定押韵 ;但语言凝重,隽永,情景高度统一。苏联高尔基的 《海 燕》,鲁迅的 《野草》及郭沫若的 《雷 电颂》话剧 《屈原》中的篇 章都是优秀的散文诗。散文诗 既有散文情趣,又有诗 的精 髓 。如石祥的 《月下情 思》:“月,有 圆, 也有缺 。缺———是花 瓣 ;圆———是硕果。”常写散文诗,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构思、 抒情、语言表达能力。 哲理诗 富有人生启示的诗。其特征是 :借诗歌形象说 明事理。如王安石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 鸣 见 日升。不为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言志诗也可给 人 以启示。如文天祥 《过零丁洋》:“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 里叹零丁。人生 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但哲理诗是 以理明人,言志诗是 以志感人,二者存在区别。现代也有哲理 诗。如屠岸 《树的哲学》:“我让信念,/ 扎入地下;/ 我让理想,/ 升向蓝天。/ 我———/ 愈是深深地扎下,/ 愈是高高地伸展 ;/ 愈 是同泥土为伍,/ 愈是有云彩作伴。”/ 用树 的根与 叶的形象关 系讲出了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朦胧诗 在抒情写意上含义朦胧的诗。如现代诗人徐志 摩的 《偶然》:“我是天空里 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 的波 心 ———/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 似乎在讲爱情, 又像在谈人生。朦胧诗如水 中之月, 雾 中之 花,易牵人情思,引人遐想,体验到别有滋 味的朦胧之美。它 不是晦涩,而似含蓄,却比含蓄 的意境更为广泛, 带有更多可 供思索回味的迷离成分。如当代诗人顾城的 《远和近》:“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 云。/ 我觉得 :/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 云时 爱国主义教育 很近 。/ ”朦胧诗常以黎明、黄 昏、月夜、雨雾等朦胧景物为背 景,抒写人生之情,特别是情与爱的波折,往往容易感人。 儿童诗 儿童创作或为儿童创作的诗歌。其特 点是 :篇 幅短小,形式活泼,节奏明快,韵脚响亮,常用夸张、拟人手法, 叙述故事,深入浅出地为儿童讲述道理,反 映儿童 的生活、情 趣、向往 。如郭沫若 《天上的街 市》:“远远 的街灯 明了,/ 好像 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 的明星现 了,/ 好像是 点着无数 的 街灯。/ 我想那缥缈 的空 中,/ 定然有美丽 的街市,/ 街 市上 陈 列的一些物 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 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 的天 河,/ 定然是不甚 宽广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 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街上闲游 。/ 不信,请看那 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儿童诗有儿歌、童谣、童话 诗、寓言诗、儿童故事诗、科学故事诗等。 诗坛巡礼 诗三百我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如若追溯它 的最初源 头,可一直上溯到原始人共 同劳动时所呼喊的劳动号子,也就 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杭育杭育”。当然,这种“诗歌创作”还仅 仅停留在 口头上。最早见录于文字的诗歌是刻在动物 甲骨上 的 卜辞。如 :“女承筐, 无 实 ;士刲, 无血。”《易经 ·归妹 上 六》“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易经 ·中孚六三》前一 首写牧民的劳动场面,男的剪羊毛,女的用筐接着,只用 10 个 字,显得简练而淳朴 ;后一首写战斗归来后人们 的各种情态 。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也只 10 个字,写得形象而概括 。即使如此。 卜辞的文学色彩 毕竟有限,它们至多只能说是古代诗歌 的萌芽。古代诗歌名 副其实的源头应该说是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 了自西周初年至春 秋中叶大约 500 年间的诗歌创作,共 305 篇,约称三百。本称 “诗”或“诗三 百”,孔子 曾说 :“诗三 百, 一言 以蔽之, 曰:思无 邪 。”见 《论语》墨子也 曾说 :“诵诗三百, 弦诗三百,歌诗三 百,舞诗三百。”见 《墨子 ·公孟》汉代 以后,诗三百被儒家奉 为经典,所 以称作 《诗经》。 诗三百原本是乐曲的歌辞,按其所从属的不同音乐门类, 可分成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诸侯 国的风土歌谣,又 叫 国风,共有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周 南、召南这 15 国风。国风大 多产生于黄河流域, 是各地带有 乡土色彩的民间乐调,这是与周天子所处的王畿之雅 乐相对 而言的。雅是宫廷音乐,雅即正 的意思,雅 乐也就是正声,是 被贵族统治者奉为正宗 的音乐,多用于朝会和 宴饮 。雅又分 大雅和小雅,从歌辞来看,大雅全是西周诗,所属之乐可能较 早 ;小雅里有东周诗,所属乐曲可能较大雅晚。颂是贵族祭祀 宗庙用的乐歌,据说还伴有舞蹈 。清人阮元 《释颂》说,颂就是 “容”字,跳舞有各种模样,所 以叫“容”。颂又分周颂、鲁颂和 商颂。周颂是周王室祭祀祖先的诗歌,鲁颂是鲁 国的宗庙祭 祀乐歌。商颂实际上是宋国的颂,周灭商后,封商的后裔在宋 今河南商丘,所 以叫商颂。 三类诗中,国风最多,共 160 首,反映 的社会生活面也相 当广阔。 《豳风 ·七月》叙述了农奴一年四季的劳作生活,他 们历尽辛苦,却过着“无衣无褐,何 以卒岁”的日子,反 映出当 爱国主义教育 时人民所承受的沉重剥削。 《魏风》中的 《伐檀》和 《硕 鼠》,则 表示了人民对剥削者的愤懑,指责奴隶主“不稼不穑 。”是不劳 而获的寄生虫、剥削者,并希望 能摆脱压榨,到没有剥 削和压 迫的“乐土”去生活。其他如 《唐风 ·鸨羽》写人民因参加徭役 而废弃农事、不能养家糊 口的苦痛, 《王风 ·君子于役》写长期 的徭役使夫妻离散, 《豳风 ·东山》写兵士厌恶战争, 向往和平 安定的生活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状 。国 风的作者都是当时的下层人民,因而,风诗有着“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的特征,与人民的生活 内容、生活感受和生活愿 望紧相关联,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国风中所 占比例较大、在艺术表现上也较为成功的,是有 关爱情和婚姻 的篇章。著名 的如 《邶风 ·静女》、《郑风 ·狡 童》、《卫风 ·氓》、《齐风 ·鸡鸣》、《郑风 ·将仲子》、《秦风 ·蒹 葭》等。 《狡童》是女子失恋后写的情歌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 兮 ! 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 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 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因情人不再爱她,竟然寝食不安,可见 一往情深 。 《静女》则写一男子与情人约会,写他 收到情人信 物后的愉快心情和约会前“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急躁行状, 写得活泼可爱。其他如 《王风 ·采葛》写“一 日不见,如三秋 兮”的刻骨相思, 《卫风 ·木瓜》写“投桃报李”的缠绵情意, 《秦 风 ·蒹葭》写“溯回从之”的执著追求。 《卫风 ·氓》写女子被 弃后的悔恨与觉醒……悲欢离合、忧喜得失,情感 内容虽不尽 相 同,但情感形态却都坦率诚挚,惜真意切,颇为感人。 雅诗的作者大部是贵族士大夫。总体成就不如风诗,但 也有一些篇章写得较好 。如 《小雅》中的 《采薇》和 《出车》写征 伐猃犹归来的情景 ;《巷伯》、《北山》写对谗佞小入和劳逸不均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的诅咒 :《何草不黄》反映兵士埋怨长年奔走不息,无法与妻子 团聚;《大雅 ·生民》叙述后稷的出生、成长及其在农艺上的出 色天赋,都值得一读 。 颂诗大体上是对祖宗功德业绩的歌颂,带有 明显 的阶级 印记和浓厚的宗庙色彩,文字干枯 乏味,文学性与风、雅不可 同日而语 。 赋、比、兴,是 《诗经》的 3 种 艺术表现手法。与风、雅、颂 一起,合称为“诗经六义”。所谓赋,朱 熹说是“敷 陈其事而直 言之”,也就是直接陈说。所谓 比朱熹说是“以彼物 比此物”, 包括我们今 日所说的比喻和 比拟 。所谓兴,朱熹说是“先言他 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 《周南 ·关雎》先写“关关雎鸠,在河 之洲”以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遐思。因为兴常用于诗 歌开头,所 以又叫起兴。 《诗经》的句式基本上是四言比较整齐 。不少篇 目的各段 落之间,往往只更换极少的几个字,有 的句子则完全相 同,有 “重章叠句”的结构特点,辞意复沓、反复咏唱。给人 以一唱三 叹,循环往复的感觉。 《诗经》是我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 。它反映现实、 针砭时事的精神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后世 的诗歌 创作影响极大深远 。汉魏乐府及历代 民歌受它的影响 自不必 举说,即便是各朝各代的杰出诗人,如屈原、陶潜、李 白、杜甫、 白居易、陆游等等,也无不从中汲取营养,采撷精华而融会进 自己的诗歌创作。影响所及,竞至使风、雅二者被人们纵联成 一个专 门词语“风雅”,以褒扬那些契合中国文化传统的诗作。 屈原与楚辞 继 《诗经》之后,我 国诗歌史上 的又一块里 程碑是楚辞。楚辞是战同时期 出现于楚国的一种新兴文体, 爱国主义教育 是 由楚国诗人屈原在当地 民歌 的基础上改造、提高而奠定体 制的。屈原名平,字原,是楚武王之子瑕的后裔。屈原年轻时 就担任要职。当时正值战国后期,七雄 并峙,争斗纷乱,屈原 满怀希望,想辅佐怀王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 。然而怀王 昏聩 不明,疏远屈原,继又听信 小人 的谗 言,将 屈原放逐。怀王之 子继位后 顷襄王,又再次将屈原放逐。屈原有心报 国,却一 再遭到排挤和打击,心中十分痛苦。在此期间,楚国国势江河 日下, 日趋衰落。面对 国家败亡, 理想破灭,屈原痛心疾首而 又无法回天,62 岁时,满怀悲愤, 自沉于汩罗江中。 在长期的流放生涯 中,屈原 眼看楚 国政 治 昏暗不 明 , 人 民惨遭苦难不幸,而 自己又身处逆境、有志难伸, 无法抑制胸 中的悲愤,于是发而为诗,倾诉他对祖 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 心,指责小人的奸佞和楚王的昏聩,表达他对理想的追求和对 人格的坚持,留下了许多辉煌的篇章。 班固 《汉书 ·艺文志》说屈原的作品有 25 篇,但未列具体 篇 目;王逸 《楚辞章句》列为 : 《离骚》1 篇, 《天问》1 篇, 《九歌》 11 篇, 《九章》9 篇, 《远游》1 篇, 《卜居》1 篇, 《渔父》1 篇。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 誉的伟大诗篇。全诗很长,有 370 余句,近 2500 字。一般认 为, 《离骚》写在屈原被怀王放逐后不久。作者从 自己的身世 说起,历历数说了自己怎样修身养性,磨炼才能, 准备为国效 力却横遭谗害的经万,抒发了自己想报效祖 国却又无路可达, 想远走高飞又于心不忍,想一死了之而又心有不甘的思想痛 苦,情调虽然沉郁悲愤,但却浸透着诗人的爱国热忱和高洁情 操,读来十分感人。是我国爱国主义诗篇的开山之作。 《人间》是篇非常奇特的作品。作者采用 《诗经》的四言句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 式。对天发 问,提了 170 多个 问题, 内容包括天体构造、神话 传说、宗教信仰、人生观念、历史传统等诸多方面,显示了他对 宇宙 自然和人类社会 的关心, 也显示出他沉潜 多思、思想活 跃、想象丰富的个性。 《九歌》本是楚地的传统歌 曲名称 。王逸说,楚国民间“信 神而好祠 祀”, 《九歌》这种歌 曲大概就是楚人的祭祀 乐曲。 屈原借取 旧题,写了 11 首诗, 以适应 民间祭祀 的需要。其 中 《东皇太一》是迎神 曲, 《礼魂》是送神 曲, 内容是铺叙祭祀时的 礼仪过程 。其他九篇各有所主 : 《湘君》、《湘夫人》、《河伯》是 祭水神, 《山鬼》是祭山神, 《少司命》、《大司命》祭星神, 《东君》 祭太阳神, 《云中君》祭云神, 《国殇》则祭奠为 国捐躯的将士。 《九歌》的风格与屈原其他作 品相 比略有不同,但在爱 以香草 美人作喻、富有神话色彩及遣辞造句方面,依然不变 。 《九章》九篇,不是作于一时一地, 内容 比较 复杂,但大 多 是写失意后的苦 闷,情调与 《离骚》若相仿佛。其 中 《哀郢》、 《橘颂》、《涉江》等篇比较出色。 拿屈原的作品与 《诗经》比较,可 以发现楚辞在形式上或 艺术上有 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郁的地方色 彩。所谓“书楚语”,是指楚辞 多用方言,如 多用语气词“兮”、 “些”,发语词“羌”、“蹇”等 ;所谓“作楚声”,则是指一些字的读 音或吟诵时的声调有其地方特色,如“降”字读“轰”音等 ;所谓 “纪楚地、名楚物”,则是指楚辞 中多有当地地名及 当地物名。 凡此种种,都呈现出强烈的地方色彩。 二是句式增长,篇制扩展。 《诗经》基本上是四言句,且篇 幅一般较短,而楚辞 的句式增长 了。如 《九歌》是 以五 言为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诗歌,屈原,形式,诗经,古诗,诗句,创作,中国诗歌,民歌,诗人,故事大全,爱国主义教育,古体诗,律诗,乐府,楚辞,七言,乐府诗,人们,后世,对仗,对联,离骚,绝句,音乐,宋之,中国,内容,思想,文人

2020-06-16 #故事阅读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诗歌,屈原,形式,诗经,古诗,诗句,创作,中国诗歌,民歌,诗人,故事大全,爱国主义教育,古体诗,律诗,乐府,楚辞,七言,乐府诗,人们,后世,对仗,对联,离骚,绝句,音乐,宋之,中国,内容,思想,文人

2020-09-07 #故事大全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中国诗歌故事大全.pdf 免费在线阅读

诗歌,屈原,形式,诗经,古诗,诗句,创作,中国诗歌,民歌,诗人,故事大全,爱国主义教育,古体诗,律诗,乐府,楚辞,七言,乐府诗,人们,后世,对仗,对联,离骚,绝句,音乐,宋之,中国,内容,思想,文人

2017-01-28 #短篇故事

智慧故事集锦一.pdf 免费在线阅读

智慧故事集锦一.pdf 免费在线阅读

大王,集锦,刘邦,智慧故事,大臣,东方朔,田婴,齐国,张仪,项羽,齐景公,汉武帝,晋灵公,景公,栗姬,秦国,楚国,吕后,徐公,甘茂,天下,怀王,晏子,桃子,计划,相国,吕不韦,孙息,许绾,皇后

2020-09-23 #经典故事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老百姓 燕国 事事 语语 诸葛亮 吕不韦 秦始皇 田单 吴国 时候 齐国 乐毅 刘备 燕军 人们 军队 比喻 淳于髡 刘邦 管仲 齐桓公 国家 皇帝 秦国 老师 老马 周景王 周景 山戎 张飞

2020-05-01 #故事会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老百姓,燕国,事事,语语,诸葛亮,吕不韦,秦始皇,田单,吴国,时候,齐国,乐毅,刘备,燕军,人们,军队,比喻,淳于髡,刘邦,管仲,齐桓公,国家,皇帝,秦国,老师,老马,周景王,周景,山戎,张飞

2020-07-28 #故事阅读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精选.pdf 免费在线阅读

老百姓,燕国,事事,语语,诸葛亮,吕不韦,秦始皇,田单,吴国,时候,齐国,乐毅,刘备,燕军,人们,军队,比喻,淳于髡,刘邦,管仲,齐桓公,国家,皇帝,秦国,老师,老马,周景王,周景,山戎,张飞

2020-08-09 #故事阅读

寓言故事 丛书.pdf 免费在线阅读

寓言故事 丛书.pdf 免费在线阅读

寓言,中华,经典,读本,传世名著,伯乐,寓言故事,创作,九方皋,秦穆公,千里马,列子,历史,墨子,文化,马者,孟子,庄子,传统文化,典籍,吕氏春秋,礼记,笑林,读者,夏雨虹,景公,秦穆,穆公,艾子,韩非子

2020-05-1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