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三

时间:2020-07-03

深意的睡前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7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0 分钟。

故事还没有说完,她是一个负责又热心的人,儿女多,抚养不易,但她都料理得很妥当;而且虽不再打坐,但早晚念经拜佛仍坚持不断。

几年后,大概是一九八○或八一年,她回到台湾,那时她的丈夫已去世一年了。她来看老师,说了过去的情况,并说,她的丈夫病了很久,她曾每日念大悲咒回向他,为他祈福消灾,临终并承诺继续每日早课念大悲咒回向他。所以这是她每天功课,一直如此。

令人费解的是,老师立刻问她:「你念到何时为止啊?」她说:「念到死呗!」老师未再说话。当时旁边有好几个人,老师问她的这句话,成为大家要参的话头,因为大家都不懂,我相信她也不懂。

转眼到了一九八八年,老师已在香港了。有一天她从美国打电话给我说,现在一开始念经咒,就有魔进入她的身体,而且是在小腹部位,所以现在连早晚课都不敢作了。因为这个现象已有一段时间,所以要我代她向老师请教。

那时我在台北,当然立刻打电话问老师。老师说:「不是魔,不要乱想,不理它就是了」。

但她过了些时候,又打电话给我,仍说是魔,我再问老师,老师的回答跟上次差不多,只多说了一句:「不必担心,这只是气的关系」。

又过了一段时间,她第三次要我问老师,仍说是魔。这次老师说了重话,老师说:「不是魔,她还没有资格入魔!」

老师的话她可能不信,也可能不懂。老师的意思大概是说:你的程度还不到,魔王还看不见你,你不是魔王的对象之类的。

最后,念佛念经都不敢了,尽管如此,她觉得魔仍然停留在她身体里。恰好有一个高僧喇嘛到美国,她去请教魔的问题,那个喇嘛说:「魔进不了我这个屋子!」

她却想:我离开这间屋子,魔不是又来找我吗?结果,家人都发现她有问题了,只好带去医院检查,原来脑子里长了一个很大的瘤,幸亏不是恶性。医生说,瘤长的地方,影响人的思惟和感受,只好开刀拿掉。

手术后她却中风了,记得大约是一九九○年,我去美国时到医院看她,她半身不遂,也不能讲话。可是她一见到我就流下了眼泪。

医生说她已没有意识,我说:为什麽看见我就流泪呢?医生说那是碰巧。我认为她只是无法表达而已,意识仍然是明白的。半年之后她离开了人世。

老师说了一句话:学佛是智慧的解脱,更要懂医药之理,就是「医方明」。

学佛难啊!怪不得禅宗大德说:「学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将相所能为」。

会反省的人

人活了一辈子,有没有人是会自我反省的?答案是不多,因为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好人,是没有错的。偶而因与人有争,或事情未成,也许会检讨一下是否自己没有处理好。这种人大概也不多,因为人多半是怪别人不对。

古人就有会自我反省的,孔子的门人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在三方面反省,检查自己有否做错。曾子是孔门的大弟子,应该列入贤人之内,所以才有反省的智慧,普通人是比不上的。

天主教也有反省忏悔的规定,教徒中总有人依教奉行吧!基督教则在每日睡前祷告,原本是为了反省每日的行为有否错误,但多半变成求上帝保佑了。

反正凡是宗教所设立的规章,都是要人自我反省,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标,这种作法,也是值得提倡并鼓励的。

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注重自省外,道家也有一种自我修炼的方法,叫做「内视观想」,好像是一方面对自我是一种内照反思,一方面是念头专一的修炼。我只是粗浅的了解,可能说得不太准确。

可是百年来西方发展的心理学,却切入结合了这个法门,用反观内照去发现并纠正自我的错误,也颇具功效。听说德国等用之于教育监狱刑犯改过迁善,极具功效……

佛法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典籍之中就有许多属于拜忏的活动,也是修行人的必需功课,如拜梁皇忏、地藏忏、消灾延寿药师忏等等。

看了这些拜忏的法本才发现,内容都是内在反省,自我检讨的法门。在一般人几十年的生命中,极少有人有这类的思考,所以不免使人吃惊。这个忏法,不但学佛法的人要修,即使是一个平常人,也是该有的训练吧!

前几天适逢药师如来圣诞,大家心血来潮,都说拜药师如来忏吧!于是相约熟人友好,共襄盛举;外加从上海、苏州、福建闻风而来的,共聚集了八十馀人,大家一同拜佛忏悔。

第一天拜忏上下午共约四小时,次日又共修呼吸法、唱念、静坐,还有易筋经的学习和锻鍊,大家都感觉身心轻快,安详愉悦而归。

记得多年前(大约八○年代初)在台湾时,有一次十方书院的同学们,要修药师如来忏法,请南老师先讲几句话,老师说:

一般只知道是「消灾延寿药师佛忏法」,不过也可以说是「消灾延寿发财药师佛忏法」。听起来像是说笑话,但也可以说是正确的,因为经典上说:「……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只是一般人觉得不好意思求财罢了。

老师说到发财,大家都笑起来,我心里想,如果专修一个发财药师佛忏法,一定有成群结队的人要来参加。可是大家还不知道,那是有条件的,因为先要修成「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

换言之,要能利他才行,所以先要自己忏悔,才能净化心灵,修法才有效果。这不是我说的,是经典上说的……

谁没有病

常常听到这个人病了,那个人住医院了,再看报导,打医生的,病人被忽悠的……种种令人难过的事,令人不安的事,就在身边,太多太多了。

先母常说的一句话,人的一生,能有三个院不进,才算有福之人。法院、医院、养老院,这三院不进,证明第一不与人有争,第二不害大病,第三到最终如何如何很难说。总之三院一生不进的人,恐怕少之又少了。先母一生只进过医院,而我已进过两个院了,医院和法院。幸亏在美国和台湾打官司,我都胜了,因为都是对方的错,但可笑的是,他们虽不对,还要告我。

说到进医院这件事,当然是因为有病;许许多多不进医院的人,难道都没有病吗?其实人人都有病,只不过大小病不同而已。

从前看到维摩居士说,因为众生病,所以他也病。我看到这句话,觉得不可思议,这叫什么逻辑啊!经过许多年才渐渐感到,众生的确是有病,先不管维摩居士说的是什么病,只看眼前就会发现,的确人人有病。

前几天拜药师忏法后,很多人才发现自己不健康,有毛病。所谓的毛病,有人是颈椎错一点位,有人一耳听不见,有人肠胃不适……总之,绝对没有一个人是百分百健康的,多少都有点毛病。

有一个好久不见的中年朋友忽然来了,十分高兴。他说病了十个月,最高明的中医西医都看过了,药也吃过了,都没有用。最后一气之下,跑到山上独自一人住在一个地方,拚命的练气。因为他的病不是太具体,只是吃东西会吐,浑身无力,睡也睡不好,有时心乱跳,呼吸不畅……反正整个机体不知哪里出了毛病。

他在无办法之下,上了山,自己就用呼吸的方法,练了几天,还用清水洗鼻通脑的瑜珈修法,折腾了几天下来,渐渐好起来了。他还说了一句很自信的话;他对我们说,什么知息入,知息遍身……观出散啊…一下子全到了,圆满了。

克服了自己的病,他神采飞扬,也多了一番经验。他说,人生开始了新的一页。他并且说,身体要靠自己,有病也不能全部依赖医生,因为病人是各个不同的个体,医生对病人,多数是一律同等对待。治疗的方法一样,结果是有人有效,有人无效。

这些所谓的病,是身体方面的,更有的病是精神方面的,那就太麻烦了,而且是很难判断的。就像美国吧!有人到学校开枪打死很多学生,各地也常见到奇奇怪怪的事情。无法解释,只能说精神不大对劲吧!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精神病的世纪,现在人人似乎生活在虚幻之中,随时随地,只见人人低著头看手机。人生在幻象中,幻象在人生中。佛经说得对,人生如梦如幻,似真非真……只有犹太人教孩子不同,听说规定每天看电脑不能超过三小时。

刚说到这里,忽然接到朋友从台湾打来的电话说,电视台正在讨论医药消息,说到治癌症,有一个八十岁老人,忽然暴瘦,拿到南怀瑾的治疗癌症秘方,服后就好了,并说明不可卖钱,但他并未公布秘方内容。

老师讲课时经常说,道是天下的公道,他知道后一定公开。那位拿著老师秘方的人,大概没有看过老师的书,不知道老师是绝不藏秘的;老师懂医是真的,但从未听说有癌症秘方啊!

不久之后,一定有人会说:南老师能飞檐走壁之类的……难怪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精神病的世纪……

理性与感性

好像是十几年前,英国要拍一部电影,是英国名著《理性与感性》这本书改编的。很妙的是,英国特别邀请李安担任导演,因为这本书牵涉到太多心理情绪,英国人认为,只有中国人的细微心理,才能了解。

电影拍完后,参加演出的英国著名明星休格兰曾说,从李安导演处学到很多,当然电影也很得好评。

其实我不是要说这部电影,只是偶尔想起这两个名辞,因为双十一这天是个大日子,网路大廉价,创造了三百多亿元的销售成绩。

在这天之前,就听说网路上流传一个笑话,许多男人在设法,使他们的妻子购物时刷不了卡,以免把钱花光。可见女士们的行为太感性,缺乏理性。

人本来各自性向不同,大原则来讲,男性比较理性,女性比较感性。男女性向不同,不涉及好坏的问题,所以有严父慈母的区别,当然也有少数不同的,是父慈而母严的家庭。

记得很多年前有一次,利用中午办公室休息的时间,去衡阳街布店,要找一个特殊颜色的布料。女同事们三人,也陪同去逛街。结果我是无功而返,但是陪同去逛街的一个女同事,却看到可爱的料子,买了好几块。

回到办公室后,这个女同事却说:「唉!我又买这麽多干什麽呀!家里已有一大堆还没有用!」言下之意有点后悔。

许多女士们都有这个现象,行为被感觉牵著走,大概像苏芮唱的那首歌〈跟著感觉走〉,这是女性的特点,感性较重。感性是很美好的,但是仍要有理性的基础才不至如脱缰之马。

有人说男人去买东西,直奔目标,买了就走;女性东看西看,货比三家,看起来很理性,结果买起来不顾后果,也就是买些不需要的东西,变成家中的问题。更有些女性,看见东西便宜打折,分明不需要,为了便宜就买。有人称她们这类女性,不是感性,简直就是糊涂性。

由于女性感情丰富,小事记得特别清楚,芝麻绿豆十分计较。最有趣的是,有个男同事说,半夜妻子忽然对沉睡中的他又打又骂,因为她作了一个梦,梦见丈夫交了一个女朋友,于是醒来就对丈夫打骂起来,不可理喻!令人忍俊不止。

感性氾滥不是好事,可是理性坚强也是问题。举例来说吧,包公是个最理性的典范,在历史上个个赞扬,认为他了不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谁愿意跟他一起生活啊!那个铁面无私的样子,给人的压力太大了,那会使人度日如年。

这时情愿有个男人前来,捧了一束玫瑰鲜花送你,紧张的神经才会松弛下来。

所以,连法院判案,也要顾及感受,叫做法律人情,根据法律的原则,但要合乎人情才算圆满。

理性也好,感性也好,大概以不太偏比较合适,如果再与唯识结合研究,一定十分复杂,这里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想起前两年,因常听见老师咳嗽,我就很想劝老师戒烟,于是就说了一句很理性的话,我说:

「老师,你从前闭关时,山上清净无人,空气好,下山闻到人味,觉得难闻难受,所以吸烟,以避人的味道。经过了六十年,人味大概也习惯了吧!」

话说到这里为止,下面一句「烟可以不抽了吧!」我没有说出来,老师当然心中有数。我自觉说得很漂亮,又理性,又没有劝他戒烟,心中正在得意,岂知老师说了一句很感性的话回答我:

他说:「这个问题就不必讨论了吧」。

真小人和伪君子

世界上的事,真真假假,是是非非,好好坏坏,不管你有多聪明,反正都弄不清,原因很多,最根本的问题是动机和立场。

举例来说,一个情治人员,就是特务份子,由于工作的关系,必须常说假话,他们的妻子会不会有烦恼呢?因为不知道丈夫说的话,做的事,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这类事不必管,这类人的真真假假是与任务有关,假事假话只是方法。有时候医生也说假话,目的是安慰病人;有人为了减少别人的烦恼,也会说假话。

英文有一句「白色谎话」的说法,就是指这类的假话,动机是善心,不过结果是好是坏就不一定了。

但是,如果做事说话是为一己之私,为名为利为怨,那就牵涉到人品问题了。

不过,为私为公,为善为恶,也是很难判断的,因为又牵涉了时间,就是俗话说的,日久见人心,日久天长才能证明动机的善恶,事情的是非。

说了一些废话,是由于一个老朋友,大老远的来看我,大家聊来聊去,又聊到二十年前台湾的一个人,一个有名的通俗杂志的老板,此人文笔十分要得,每期撰写社评。

当时是李登辉执政时代,这个杂志每期的,固定批评李登辉,说得很有道理。后来李登辉托人送一笔钱给他,他收到钱后,就开始帮李登辉分辩,大意是说,李也有不得已之处,大家应该给李时间,使他能转变过来等等。

妙的是,他承认李登辉送钱给他,认为帮李说话,是符合一句古话「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他还是正人君子的作法呢。

更妙的是,过了不久,他又开始骂李登辉了。有人好奇问他原因,他说,钱花完了嘛!自然恢复原状。他的话很坦白,没有假藉什麽名义,等于承认自己是个小人,所以大家认为他倒也真实不假,是个真小人。

类似事件,台湾更早时(大约五○年代末),也有一桩。一位报业大老板某某某,将要为母亲九十大寿庆祝。有一个人把他杂志封面标题的样本,拿给这位大老板看,说准备当天印送,标题是「某某某过他妈的寿」。

这人应属刀笔之徒,摆明是来敲诈的。大老板立即说,你印了多少本,我统统买。此人开口三十万元,那时的公务员月薪只有三五千元,大老板很爽快,给了全数。

有人对大老板说,这人只是个小混混,给他一点钱就打发了,何必给他那麽多。老板却说,母亲的九十大寿,我希望一切圆满,大家都高兴。

此人堂而皇之敲诈,也应该归入真小人之列。

最麻烦的是伪君子,因为此类人外表谦谦君子,而内藏祸心,不容易识破;不像真小人,至少一看就明白了,他自己也承认。所以古人都说过,不怕真小人,只怕伪君子。

前不久发生在英国BBC媒体的丑闻,尽人皆知,媒体组织庞大,就算你是一个君子,也会在这个组织中,不知不觉的同流合污了。国际媒体势力大,操纵政治,也成为一阀;从前军界有军阀,学界有学阀,现在更有媒体阀。一言以蔽之,世界上的伪君子比真小人还可怕,可能就在我们身边。

忽然想起那个真小人,多年前曾拜托人带他去拜见南老师,老师看见他的相片就说:此人酒色财气,千万不要带他来。

感恩节的话

十一月第四个礼拜四,是美国的感恩节,就在上周四,亚洲各处也有人庆祝,大陆台湾也不例外。

其实这是美国人的日子,是基督文化的节日,起源于十七世纪。当时有一百多位爱好自由的清教徒,搭乘一艘五月花号的帆船,从英国启行,航向新大陆(现在的美国),在新大陆的东部登岸。

这些人经过了千辛万苦,种种挑战,春天的播种,在秋天有了收成,终于可以在这个新地方居住下来了。所以庆祝收成时,他们虔诚的表达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是感恩节的由来。记得有一本书说到这次移民的壮举时,曾说五月花号等在那里,待确定可以居留后,才回航的。

加拿大也有感恩节,日期较早,据说十六世纪已有从欧洲渡海到加拿大的移民了。

感恩节吃火鸡,因那时只有野生的火鸡,美国的习俗,总统在感恩节要赦免两只火鸡,有趣的是,欧巴马前四年赦免的火鸡都死了。

美国和加拿大的感恩是认为,由于上帝的恩典,他们才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得以在新大陆生存下来。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宠和安排,所以要感谢上帝。

感恩,永远是一件好事,是一种美德,有人认为那是一个人的基本修养。中国文化的传统,最重视孝道,孝道就是对父母的感恩,所以古话说:「百善孝为先」。

除了感恩父母之外,中国人对万物也有感激之情,常说:「谢天谢地」。又如中国人熟知的一些话:「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以及「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等,都是教导年轻人,要感谢许多人的辛苦,我们才有衣穿,才有饭吃。

有一句大家平常说的话,「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这虽是一句笑话,但指出来自己的基本最重要,也是重视自己家园的意思。国家民族的观念也在于此,外国花花世界无论有多好,那是人家的,与自己无关。

印度的佛教文化,更有「上报四重恩」的教导,与中国的传统,不谋而合。四重恩的第一条是「父母恩」,父母养育之恩,这正是中国人所重视的孝道。

第二条是「国家恩」。民族主义、爱国主义都是国家恩的范围,而中国文化最重视的是,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要对国家尽忠,因为有国才有家,这正是报国恩的选择。

第三条是「师恩」,中国自古就重视师道,授业解惑是师长对自己的大恩大德,所以古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说法。当然,这个传统文化中所界定的师道,与现在学校只传授知识的老师是有区别的。但不管如何,对师长应该恭敬。

第四是「众生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夫耕田多辛苦,我们衣食住行都要依赖众生的努力生产,所以要感恩一切的众生。

为什麽大乘佛法到了中国就被认同呢?因为与中国文化类同,所以很快就彼此融合了。

西方的基督文明,除了感恩上帝外,对众生恩也是有作为的,重视环保问题,是西方首倡的,这与一切众生都是有关系的。

东方文明,对感恩更表现了积极的意义,不但感恩,还要报恩。中国传统的教化中,有一句感人肺腑的话:「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有一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们的南老师,对于曾经帮过忙的学生,真的是涌泉以报啊!」

《禅海蠡测》的故事

南老师亲自撰写的《禅海蠡测》(一九五五年),很少有人看过吧!那本书不能算是白话,所以多数人看不懂,自然流通就不太普遍了。

其实,这本书也不能算是古文,只不过言辞有些古典而已,却因此不能广为流传,实在是一件憾事。由于大家古文程度的退步,所以许多来向南老师求教的人,太半未曾看过《禅海蠡测》这本书。

好几年前的一天,有一位吕老板(松涛),前来见南师,并自称看过《禅海蠡测》。老师听后当即双手擦眼,吕君不解师意,却问道:「老师眼睛不舒服吗?」老师回答说:「我是刮目相看」。意思是说,你能看《禅海蠡测》,我对你当然刮目相看啊!当时在座的人都笑了起来。吕老板是哲学系毕业的,程度当然不一般。

为什麽现在又提这本书呢?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白话翻译的《禅海蠡测》,最近就要由「东方」出版了,书名就叫《禅海蠡测语译》,而翻译的人正是在下我。

请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我在吹牛自捧,其实,我只是趁此机缘,说明一下奇特的经过罢了。这本书是一九七六年就完成的,一九七七年南老师也已审阅订正完毕,但却拖到三十八年后才出版,而且是先印简体字版,真够奇怪的。

说起来要从一九七五年开始,那年秋天,从美国来台湾的一位天文学博士,向南师求教。此君学禅有年,但《禅海蠡测》一书,他只看懂了一半。

说看不懂这本书的人很多,但看不懂又奈何!而且,所看懂的一半,也只是认识文字而已,不是内容。

于是南师就有了想法,他说,顶好翻译成白话!

当时的我,好像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答应做这件工作,真是不可思议,因为我并不是学古文出身的,只是稍有涉猎而已。

岂知工作开始后,才知道太不容易,因为这不但是一本份量极重的文化典籍,还是一本参禅用功的指导,所以其中遣辞用字就极需斟酌了。后来更在工作进行三分之一时,南师认为不够白话,只好再重新开始,舍弃一句一句翻译,而改用意译,与原句不必相对应。

反正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总算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而最有趣的是,老师在一九七七年闭关之中审阅书稿时,忽然心有所感,就在《关中记妄》中,写了一段自我赞美的话,太有意思了,现抄录如下:

「正月初六(一九七七年二月二十三日)……近日因审阅刘雨虹译《禅海蠡测》文稿,趁此拿起此书,自我阅读一遍,准备清理修订一遍。此书自民国四十四年秋初版以后,二十二年中,自己从未再看一次。平生写作任何文字,作成以后,即怕再看一遍,觉得丑陋不堪。等于自己听自己录音,自己看自己照片,愈看愈丑。只有此次被迫需要校对,方仔细重读一次,竟然暗暗叹息,几欲为之拍案叫好。自忖如他生来世再来,读到此书,不知如何低首归心,敬重供养而礼拜之」。

这本书当时虽然已经南师审订完毕,但老古出版社刚成立,只有古国治和李淑君二人支撑,他二人还要负责给老师护关,又要照顾东西精华协会的事务。而其他帮忙的同学,只能业馀前来,所以出版的事就搁下了。

后来老师出关,又忙著讲课,一九七九年又忙著筹办十方书院……一直忙到一九八五年又去了美国,大家早把这本书稿忘得一乾二净;直到二○一二年老师辞世后,在台湾的追思纪念会上,陈世志学友提及此事,才又将书稿找出来。

但在印制的过程中,又有藏密人物的翻译问题,政体变革问题,都需要核实,因为古今说法不同,繁简用字也不同,一波三折,这本书命运实在多舛,不过,虽花费了一年时间,现在终于完成了。

感谢东方出版社编辑方面的认真和辛劳,以及许多同学朋友们的参与校核资料,大约在四月中旬,可以与读者见面了。谢天谢地!

自知之明

记得是老子说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能知人的,是有智慧的人;能自己了解自己的,才算是明白人。知人的意思,不是此人姓甚名谁,什麽学历,什麽爱好,习惯作风之类的,而是了解他是什麽材料,什麽根性,能够做什麽事。

知人很不容易,一般都掺加了个人情感,以致所托非人,委人不当,事情就难了。自知之明就更难了,芸芸众生之中,不自知的人太多了,如果自我反省的话,常会发现许多事都是因为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才变糟的。我也常常如此。

另有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更为滑稽可笑,分明不是老大,偏偏要扮演老大的角色,案情也没有弄清,就要当调停人,自认一言九鼎。北方人骂人刻薄有趣,骂这种人:??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意思是没有镜子照自己,就撒尿,那一滩尿水就是你的镜子。你照照看,你算老几?你没啥了不起。

日常生活中没有自知之明的事太多了。有一个女士,媳妇给她生了一个孙子,她兴奋万分,跑去照应媳妇坐月子。岂知才三天的功夫,媳妇请来了自己的妈妈帮忙,这个婆婆很不高兴,只得黯然撤退,为了不能做主又气又闷。

更可笑的还有一个朋友的朋友,移民美国多年,儿子从美国大学毕业后,工作、恋爱、结婚、生子,一路顺风,只可惜婆媳关系不热反冷。虽然媳妇也是中国留学生,听说因为婆婆对独生子管控很严,当然又想管控媳妇。我相信也是她的爱心,以致爱得过度就变成了干涉自由。

在美国那个崇尚个人自由的地方,如果还想把中国古老时代子孙满堂共处的家风,施展到现在小家庭中,不但在美国行不通,就是在大陆或台湾等地,恐怕也行不通。

可笑的事还没说完呢!这个婆婆听说媳妇带了新生的孙儿从医院回家了,这个婆婆就驾车前往看自己的孙子,当然是人之常情。令人喷饭的是,儿子没有请她进家门,却叫她停车马路边,儿子只把奶娃抱出来,给她看了一眼而已。

真有点气人!这个婆婆能不气吗!所以她气得到处抱怨,骂媳妇,反正儿子是好的,只怪那个媳妇,还说??那奶娃是我的孙子啊!??

对啊!是你的孙子,可那是媳妇的儿子啊,你不过是个奶奶,与孙子中间隔了一个媳妇啊,你怎麽没有自知之明呢!

这是我在美国的朋友告诉我的,我这个朋友是山东人,说话很好玩,她说,本来想骂这个婆婆一句:??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这奶娃是你孙子,不是你儿子,连儿子也都不属于你了。??后来想到那婆婆是女的,撒了尿也照不见自己,就改骂她自私自利。别以为什麽都属于你,儿子、孙子……天天都是说??我的,我的??。都是你的,等那天来到,什麽都不是你的。

我这个山东朋友电话中说了这麽一件事,大家都笑了起来,因为她说的很激昂慷慨,也很可笑。

她又说,许多中国人到了美国,美国人的礼貌习惯没有学到,反而学了些不伦不类,尤其中美文化背景不同。如何调合,取长补短,也是很费思量的。这又让我想到一个大学老同学,曾在美国西屋公司任高级工程师,太太是德国移民的第二代,很有修养,有礼貌。多年前有一次买水果时,她想买芒果,因为是进口的,很贵,于是她就对他的丈夫(就是我这个老同学)说:??我可不可以买啊???我这个老同学立刻说:??你想买什麽都可以,尽管买!??真是相敬如宾。

中国古老传统,夫妻守则是:??上炕的夫妻,下炕的君子??,虽是同衾共枕,但要互敬互谅,保持君子风度。古人不是说过吗?君子绝交不出恶言。如果古人看到现在的有些夫妻,不但口出恶言,还加上动手互殴,把傍边的小儿女吓得惊哭连连,真可怜。我们中华文明古国的子孙啊,怎麽办!

最近因为检阅南老师所讲的《孟子》各篇,在 告子 篇中(尚未出版),孟子讲到修养。修养包括养身与养心二者,养身当然包括了养气等等。但是说到养心时,老师解释说:放下就是放心,也就是养心。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放心的也不放心,该放下的也不放下,其实就是不该管的也要管,都是自找麻烦!连孟子说的人乘的修养还没有做到啊!大家一同加油吧!

炉鞴和病患

古人有句很有意思的话:「炉鞴之所多钝铁,良医之门足病人」,用白话来说,就是冶炼炉旁都是钝铁,良医门前都是病人。

先说良医吧!好医生当然门前大排长龙。这个医生真可怜,一天到晚看到的,都是愁眉苦脸的病患,如果没有一些定力修养的话,日子真不好过。当然,把病人医好,心中高兴,也算是一种安慰。

记得很多年前,看到一份美国的资料,说美国医生中自杀率最高的是牙科医生,其次是心理科医生。牙医为什麽有的会自杀,很难了解,但心理医生,天天听这些想法有偏差的诉说,听了一天、两天,三年五载,恐怕自己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吧!所以,行医救人,固然是爱心救世的伟大胸怀,但真是太不简单了,太不容易了。

再看这个钝铁的问题。说句难听的话,钝铁大概就是笨蛋,如果不是笨蛋,这块铁早已炼成刀或剑了,不会仍是冶炉旁边的一块钝铁。

就以孔夫子来说吧,这位有教无类的圣人,大教育家,门下弟子三千,还有七十二贤,究竟有几个炼成了刀剑,光芒四射呢?当然,门下的曾子写了《大学》,孔子的孙子子思写了《中庸》,但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孟子,才算接了孔门的棒子。

当孔子逝世后,不知道有没有门人以接棒人自许的。那时是两千多年前,人们的生活比较简单,既没有媒体,更没有网路,也没有什麽粉丝之类的。但是,想必也有自封为接棒传人的吧?因为不论古今,好名好利的人都是一样存在的。

天下事很妙,真的传人当然不会是自封的,更不会宣扬,相反的只会谦恭。只有那些自封的接棒人,才需要吹嘘宣扬,自吹自擂一阵子,发现响应认可的人不多,连抬轿子的小猫三只五只也不见了,只好偃旗息鼓,另做打算了。

其实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没啥稀奇,因为热衷名利的心是相同的。就说六祖门下那个神会吧,自己品行不太端正,仗著六祖的招牌,也有些抬轿子的人众,著实招招摇摇的,风风光光的,颇有一些时光。六祖虽然说他是知解之徒,但他能知解,也算不简单了。

最近南师家属子女辈,有被邀请与大众结缘,讲些南师的家教之类的话题。我虽未恭逢其盛,但却令我想起前几年的一桩事。

记得南师常说:「视天下人如子女,视子女如天下人。」对于这句话,我是十分怀疑的。因为事实证明,老师对待家人子孙辈,是非常严格的;而对待门人学生友朋辈,却是有求必应的。

大约三年前,南师家中晚辈一个少年,请求南师(他的太爷爷)写一封信,推介他入某大学的科系。南师不但没有答应,还告诉这个曾孙子要顺应自然,不可强求之类的话。

可是,就在同时,一位女士,同样的情况,请南师写信推介她的儿子入学,南师立刻答应,马上写信,她的儿子也如愿入学了。

此事的经过,我们大家都是亲眼目睹的。说实话,当时我心中很为南家这个少年抱屈!你不是我的太爷爷吗?为什麽连这一点点的小事都不肯帮我啊?

我这样说,不是在怪罪南老师,我们都深知老师的立场,他在六十年前,当《禅海蠡测》初次出版时,书的背面已印上「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了。这是老师一生的奋斗目标,为挽救命如悬丝的民族文化,始终如一,至死不休。

老师的支持者,有学生,有常随众,也有许多有识之士,有人出钱,有人出力,都是为文化的同一目标而努力,有志一同。不过听说也有人别有用心,这也在所难免。

现在,民族文化的种子已遍地花开了,南师八十年来,一切毁损诬蔑不计,奋勇向前,雄伟的气魄!不朽的灵魂!五百年来的一个人啊!

一个少年来客

有一个少年,转弯摸角找到了我,令我大吃一惊,一问之下,原来是一个亲戚家的孙子,年方一十六岁。

现在的年轻人真勇敢,天不怕地不怕,大概家中长辈对他也没办法,只得任由他前来向我问话。

他说因为偶然看到你(指我)的博文,觉得有些奇怪,有三个疑问,问他爷爷,爷爷不但不回答,还骂他糊涂。

第一个问题,他说:为什麽你们的南老师对别家孩子帮忙,对自己的孙子不帮忙?孟子不是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

这孩子真厉害,一句问话,一时把我也搞糊涂了。不过,姜是老的辣,我略停一下就问他:你小时候跟同学打过架没有?他说上小学一年级就打过架,因为他欺侮我,回家爷爷和爸爸反而都骂我不该打架,应禀告老师处理。

我说,你爷爷爸爸骂过你之后,有没有去骂你那同学啊?他说当然没有,我那时真希望爸爸去骂那个同学。

我反问他:你不是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吗?怎麽不先骂你,再骂那同学呢?他听了我这句话好像真糊涂起来了,只傻傻的看著我。

我说现在你明白了吧!同样的事情,因对象不同,作法就不一样,长辈对子孙是家教,培养晚辈不可依赖身世背景,应该自强独立站起来。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文化传统。孟子有一句话你大概不知道。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意思是好环境,太顺遂,有依靠,会变成花花公子,不求长进,所以对子孙教育要严格。

至于对别人的孩子,也是帮助,但不是家教的范围,对不对?都是爱护,方法不同而已。

我说的一番话,他听明白没有,不知道,反正他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他说:你们南老师要「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他要跟谁开战啊?

我说当然跟破坏民族文化的开战啊!这不是用刀用枪的战,而是作人做事,身体力行的。其实就是努力的意思,只是用一个战字表示决心和坚定意志罢了。南老师因为自幼喜读古典书籍,比我们了解古书和传统文化,现在大多的人都不了解古典,学校也少读古书,南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言辞解释传统文化,使人容易明白,减少误解,这就是为保卫民族文化而战了。你不要看到战字就想到机枪大炮。

他的第三个问题非常妙,他说:你说的,你们南老师是五百年来的一个人,这是什麽意思啊?我爸爸也说不知道是什麽意思,我爸爸还说为什麽不说一千年?曾经有人说你们南老师是一千年才出现的,像他这样的一个人。

这个少年真有意思,大概年纪轻,好奇心重,他口口声声说「你们的南老师,你们的南老师」,好像与他无关,我不免问他:你为什麽对「我们」的南老师那麽关心啊?你真要想弄明白的话,就先去看《论语别裁》吧!顺便也知道一些历史上的故事,如再有问题,就再看「我们」南老师的其他的书去找答案,你自己就能解答了,不必问别人。

他听了我的话立刻说:「可是你还没有回答我五百年的一个人的问题啊!这也是我爸爸想知道的呀!」

这孩子的头脑真够灵光的,没有忘记他的问题。我说:关于这个问题,我对你也说不清楚,如果你有兴趣弄明白,将来看了《孟子与公孙丑》大概就会明白一些……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中国,独生子女,看电视,玩手机,吃麦当劳、德州炸鸡,不看古书,不学《礼记》……回想我的十六岁,那年的年底(一九三七年冬)参加抗战,在前线的后方,时而三餐不继,但天天唱著:「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那时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

转眼到了今天,面对著这个少年,忽觉人生如梦如幻,许多伟大的人物都过去了,许多人生的惊心动魄也过去了,环顾四周,只看到书,古的书现代的书,回头再看这个少年,一个对祖先文化充满求知和好奇的少年……

私塾和儿童读经

前几天看到一个消息,说北京朝阳区有一个黑私塾,因为用戒尺打学生而被查处。这位私塾老师自称是南怀瑾老师的弟子。

这件小事却涉及好几个问题。首先是弟子的问题,早年的台湾在老师去美国后,就有人出面讲经说法,自称是南师的弟子,所以此事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况且,如果读了南老师的书,虽未谋面,也可自称为私淑弟子的。问题是,他是否藉名招摇。

再说有关私塾的问题,事虽小,影响却大。有些私塾,如果是收几个学生,下课后学习读经,倒也罢了;如果是不正式入学,专读私塾,那就大有讨论的必要了。

记得是二○一○年,有个来访南师的客人,对老师说,他有一个朋友要办私塾,因为是南老师提倡的。

老师听了客人这句话,大声问道:「我什麽时候说过提倡办私塾啊?我是说过古人读书,多是自学而成,或在私塾学习,那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啊!」

从前,几百年前,千年前,都是如此,自学而后参加考试,才有工作,为公家工作。直到清朝晚期,因为受了洋人的欺凌,才开始废科举、办学堂,使一般人民都能读书受教育,因为西洋人已经发明了火车轮船、洋枪大炮……这些科技我们什麽都没有,连不识字的文盲,都还是我们人口中的大多数。

到了民国初年,许多用庚子赔款到欧美留学的中国青年,已陆续回国了,向西方学习,提倡民主与科学,要迎头赶上西方。这当然是好事,但却把传统文化一刀切了。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事,当然应该切除,可惜的是,珍贵的部分也被切掉了。

说到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事项,实在不少,就以孝道来说吧,孔子去世后子贡守墓三年,《史记》说六年,这种事能不废除吗!还有葬礼的复杂和奢侈,当时的墨子都反对了。另外还有男女授受不亲这件事,现在已成了笑话,现在的男女,一经介绍就拥抱起来了。

其实,「孔子的思想是延续传统文化的精神,不赞成复古,主张适应时代的潮流,把握时势的变化,参酌古今之变,而建立人道文化的社会。但也不同意完全否定传统文化的作法。」

孔子这段我用引号,因为这是南老师说的。

说到这里,使我想到一件很妙的事,听说佛教比丘尼戒律中有一条戒,比丘尼与男性说话,不可超过六句,所以有一个尼师说,她天天在犯戒。

所以说,是非对错说不清,因为随时代环境而变,佛教中这类戒律属于遮戒,是可以修改的。

说到私塾不免想到儿童读经,记得是二、三十年前吧!王财贵教授首先倡导儿童读经,南老师很赞扬,也加以提倡推行。当初在五十年代的台湾,中小学教科书中,仍有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章,给年轻学子培育传统文化的基础。但到了陈水扁主政时代,即逐渐取消,因为他主张台独,所以切断传统文化。

现在儿童读经,已经很流行了,有些孩子会背诵很多经典,也就骄傲起来。所以南老师说正常适当即可,以免过犹不及。

另外在读经之外,也要孩子们读些《朱子治家格言》或《增广昔时贤文》之类的,有人家中的孩子会背《朱子治家格言》,晚上不睡觉,玩电脑游戏,妈妈对他说,朱子说「既昏便息」,去睡吧!岂知那孩子说:那是朱子不是我!

我猜,有些父母可能是逼孩子读经的吧?难怪南老师常说,教育要知道学生的性向,是诱导,不是强迫。

其实南老师是提倡职业教育的,常常建议想办学校的人办专科学校,更鼓励办女子专科学校,培养未来的母亲,以充实并加强母教,使孩子们都能有好的家庭教育,为了办女子教育之事,记得老师为此还捐了一百万元,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刚收到消息,台湾六月新书有一本是《东拉西扯》,书店介绍作者刘雨虹,使我大吃一惊,因为说我「一九六九年认识南老师,是南老师的入室弟子」。天哪!南老师心目中连弟子都没有,何来入室弟子?这些常见的类似的话,都是捧人的好听话,外行人信以为真,内行人暗笑。我虽认识老师四十多年,但只是一个旁听生,后来也只能算是一个抄誊文字的学习人罢了,所以立刻通知书店删除这句话,这句话真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这本繁体字新书,是由「南怀瑾文化公司」在台湾出版的(不是老古公司出版)。除了这本《东拉西扯》,还有《云深不知处》《南师所讲呼吸法门精要》,另外还有南老师讲述的《孟子与尽心篇》,这本书与《东拉西扯》同时由东方出简体字版,可能晚一个月才印好。最近有人在感谢我出版《宗镜录略讲》,这本《宗镜录略讲》与我无关,因为南老师始终不许出版这本书,而且南老师去世后二十天(二○一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就正式离开老古公司了。老师在世时,我作了几十年的编辑义工,勉力追随学习,现在我已是九十四岁的人了,精力也大不如前了。

果报来了

最近半个多月以来,每天都工作六七小时,忙于校正两本《禅海蠡测》。一本是老师原著,大家看不懂的古文那一本,另一本是拙译白话文版。

说到为什麽忙这两本书,不但我自己忙,一同做这件事的另外几个人,比我的工作时间更长,如彭敬、牟炼、宏忍师等,真是人仰马翻,因为同时还要校阅东方将出版的老师的书。

我这不是诉苦或表扬,我这是向大众发露为什麽会如此神魂颠倒的忙。那一天,我在似梦似醒之中,忽然灵光独耀,大澈大悟了。

但我悟的可不是什麽禅宗之类的悟,我悟的是我的果报来了,是四十年前偷老师一本书的果报,那本书就是《禅海蠡测》。今日为这本书忙碌,为老师的书忙碌,都是偷老师书的果报。

老师不是说过吗?人老了,喜欢想过去的事。自从老师仙去,我常常回想往事,回想从前与老师相关的事,想到许多老师不经意说过的话,想到老师许多的作法,对人,对事……现在点点滴滴连起来,似乎都有了结论,正是古诗所说:「当时只是寻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先说一说我偷老师这本书的事吧。一九七○年春,我和行廉姐一同去拜访老师,那时老师办公室在青田街巷内一所平房,也就是当年七月开办禅学班的地方。那个时代,也不流行事先约定,就直接去了。

我俩走进老师那间小办公室,发现老师不在,但却赫然看见书桌上的三本书,不是整齐放著的,好像随便丢到桌上的,仔细看去,原来是《禅海蠡测》!

我二人喜出望外,因为那时老师的著作很难买到,现在竟然「得来全不费工夫」,于是毫不犹豫的,各自拿了一本就走了。此时大概有一两个人在后面办公室(可能有李淑君),并不知道我们拿走书的事。

当时心中总以为「偷书不为贼」,顶多是个雅贼,最不该的是,之后我们也没有对老师说明,还以为老师不知道呢!真笨!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一定是有人替老师找来了三本书,丢到桌上,老师回来看见只有一本,就知道两本被雅贼拿去了,再问谁去过他的办公室,当然就知道是我和行廉姐把书拿走的。

但老师也不问我们,直到五年后,那个美国来的方博士说看不懂《禅海蠡测》时,老师就看我一眼。现在回想,当时老师心中一定想,你这个刘某某!偷拿我这本书,你不是已经看了五年了吗?应该会背了吧……所以老师立刻看著我说:「顶好翻译成白话」,果报!果报!当时我就莫名其妙的自告奋勇了。

这是四十年前的往事,现在才明白,但却无法向老师当面悔过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好果报,也想偷老师的书,如果那样想,可是大有问题的。至少我之偷,不是预谋,而且是为读书求知,为对老师的仰慕;如果为了有价值,当作财物而占有而偷,那个果报一定是大大不同的吧!

再说校对这两本书的困扰,读者能先行了解一些也好,因为六十年前写书的时候,参考资料少,而老师所写的,并非全凭资料,大部分是老师「智慧如泉涌」写出来的。那是证悟后的言语文字,不是书生之谈,更不是学者之论。

但是,笔误或排版有误,都是在所难免的,资料不实更属平常。所以一九七三年,老师又重加修订再版,其中有增有删,这个版本(老古的)一直流行至今。但是其中错误仍然不少,比如:把老师的话误列入《指月录》灵云禅师所说之类的,而其中最严重的不同是〈禅宗与禅定〉篇中有一句:「即一切相,离一切法」,但在佛典中则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诸如此类的不同,另外还有几处。

更麻烦的是,一九七七年老师在审阅语译文稿时,又有对原文的修定和加添,像此类的差异,最近在修订时,都必须参酌经典,或增加或修改,或并陈,其中的思考和斟酌,费尽脑汁。只因老师不在,吾等无才无德,不敢任作判断修改。

更更加困扰的是,简繁体的问题,引用资料版本不同的问题,古今文字的问题,古今言辞表达的问题,环境变化的影响等等,真是一言难尽。除了尽力而为,别无他法,难怪东方出版社收到《禅海蠡测语译》稿子已经一年多了,本说四月份可出版,到了现在已七月中了,仍在说「快印好了」。

西方古人说:「凡走过,必有痕迹」,所以不能忽略痕迹,一切所言、所写、所行,都是痕迹,都是显现真相的证据,不能忽略。

再说一句废话,由于种种痕迹显示,感觉老师的佛法似乎已有传人,猜想三年五载后,可能冒了出来。马祖门下八十四位大善知识,但传人是传人。不过,这只是我的胡言乱语罢了。

迟来的醒悟

「五十而知四九之非」这句话,是圣人说的,因为他是圣人,所以五十岁就知道四十九以前有错误之处了。可叹的是,我到了九十四岁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现在总算惊醒了一点,差一点弄得至死不悟。

这事起源于对《禅海蠡测》和此书「语译」稿的校对,一时忙得颠三倒四,因为要把老师各书的说法和用辞,加以统一,以减少矛盾,避免造成读者们的误解与困扰。但现在却忽然发现,这个作法像是向学院派靠拢,违反了老师的作风。

学院派引经据典当然是对的,但是遇到了禅宗就麻烦了。禅宗当然是根据经典的意义,但说法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一个澈悟的禅宗大师,有时说「即心即佛」,有时说「非心非佛」,谁能把他的话统一合乎经典?

校对《禅海蠡测》及语译稿时,老师引用了《楞严经》:「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句话,但把第四句「见不能及」说成了「非见所及」,于是就照经典改了。类似的不同还有几处,都改了。

后来改到四禅八定时,老师说的是:

空无边处定

色无边处定

识无边处定

非想非非想处定

很多经典,没有「色无边处定」,而有一个「无所有处定」。

把「色无边处定」取消,加上了经典文句以后,不知何故,我心中浮起了犹疑和不安。忆起一九七○年禅学班的时候,老师说的是「色无边处定」,一九七三年讲禅学讲座时也是如此讲,一直到一九七七年老师审阅语译稿时,仍然是「色无边处定」,难道老师都是口误吗?

夜梦乍醒,忽然想到整理老师所讲《瑜伽师地论》的一幕(二○一一),当时把老师所讲五方佛改成了经典中的说法,在我念稿给老师听的时候,也说明了一下改的原因。

岂知老师一听,怒目瞪著我,一边握拳敲桌子,大声说:「照我说的写!」

这一幕突然又出现在脑海,惊醒了我,出了一身冷汗,想来想去,都是自己的愚蠢,不解师意。

「非见所及」不就是「见不能及」吗?可见平日读书都是死脑筋,不求甚解,只死抱经典,根本没有活用,也不解其意。

再说四禅八定,自己连门在哪里都不知道,为何认定老师说的不对一定要改成经典说法?目的只是怕别人批评罢了,反正自己也不懂!(真笨)

老师是禅宗澈悟的大师,也是被认定密宗各宗派的上师,老师不是经常说吗,他是脱掉宗教外衣而说法的,在讲《金刚经》时,老师开头就说:「今日研究《金刚经》,先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要点与精神,这样才会得益」,要大家不要执著宗教形式,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不是只在宗教中。

尤其是禅宗,气吞河山,禅宗大师说:「举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那是遨游天地内外的解脱自在。而现在,我们却要给老师穿上和尚衣,坐在庙堂里……我们是在局限,又矮化老师的精神和教化啊,怪不得老师总在倡导儒家学说,那是作人的基本,而我们,连基本的作人都有缺陷……

走笔至此,不免又联想到一桩旧事,许多年前,老师的一位资深学生,说了一句话:「我是依法不依人」。那是当有人批评老师的时候。

老师的答覆是:「我的法怎麽啦?我这个人又怎麽啦?」

老师这句话是我亲耳听见的。

三十六岁

昨天,八月三十一日,南老师所撰写的《禅海蠡测》,经过久久的仔细校订后,终于重新在台湾出版了。是由南怀瑾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的。

前一阵子我曾提到,为了校订这本书,我们这几个人――古国治、宏忍师、牟炼、彭敬,还有我,大家折腾得人仰马翻。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书稿交给了出版社,哪知道又有些七荤八素的罗嗦事,问题出在登琨艳大师设计的封面上。

登大师的封面设计,是一个怀旧的理念,除了书名仍用原来的四个字外,又采用了一些旧书上的资料,更妙的是,把老师三十六岁那年的照片,放在封面上,因为这本《禅海蠡测》,就是老师三十六岁那年写的。

我说的罗嗦事,就是这张照片引起的。

这张照片,老师穿的是西装,还打了一个红色领带,猜想老师写好了书,松了一口气,照张相庆贺一番吧!那时拍摄彩色照片是很贵的。

不过,这张彩色照片,是在基隆詹阿仁先生开设的照相馆,由詹氏亲自拍摄的。而这位詹老板,则是老师在基隆最早结识的道友。

老师一九四九年再次到台湾后,初期就在基隆居住。有一天,一位本地人士来访,老师问他,本地有没有对学禅有兴趣的人,结果就引来了这位詹阿仁先生。之后詹老板即与老师常相往来。

登大师设计的怀旧封面,特别是老师这张六十年前的照片,颇有深意。但是,当出版社看到这张照片时,大概觉得太旧了吧!不免好意加以修饰,改造成像新照片的样子。当然这是他们的美意和热心,但却违反了登大师的「思古之幽情」。

于是又反反覆覆,改来改去……反正,最后封面上老师的照片,是比较旧一点的,好像有些回忆往事的韵味。

而今,多年后,再读这本《禅海蠡测》,仔细读,用心读,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跃然于字里行间。所以,这本禅宗的书,并不是一本普通禅宗的书。

令人惊叹的是,本书作者竟然是一个只有三十六岁的人,但却在叙说著炎黄祖先的智慧和德业……回想自己的三十六岁,再想到千千万万人的三十六岁,我们何其有幸,能生在这个时代,能看到这本书……。

紧接著出版的,是本书的白话译本,书名是《禅海蠡测语译》,繁体字版在台湾九月中旬前发行上市,分为上下两册,因字体较大,每页字数较少之故。其实在大陆,简体字版已由东方出版社先行出版了。

在新书出版之际,回忆一年前,从打字,查资料,校对开始,最辛劳的,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个人外,另外还有在台湾的一个年轻朋友吴小佩小姐,她平日工作忙碌,但却在下班后,参与将原稿输入电脑的工作。我常常想,若非大家的协助,这本书是无法出版的。此刻,除了感谢他们之外,不免想到「上报四重恩」中的众生恩,人生在世,离不开众人的帮忙,一个人是孤掌难鸣的。所以老师常说,要多结人缘,更要多结善缘。

秋风

「二八月乱穿衣」,这句话是说,在农历的二月和八月,天气不冷不热,穿衣可厚可薄,这是外界的天候,对人们身体感觉的影响。

但是,外界的人和事,对人的影响是偏重心情方面的。今年八月中秋节前后,有些事还颇使人感觉不错的。

首先是江西洞山的普利禅寺,在中秋节前二日(九月六日),举行了复建落成典礼。这是禅门曹洞宗的祖庭所在地,在禅宗发展流行的过程中,曹洞宗是很兴盛的一系,诸如日本、韩国,甚至嵩山少林寺,都是属于曹洞宗的法脉。

二○○六年三月,南师怀瑾先生,特派古道师前往江西该区域,想对各祖庭的现况,加以了解。听说只有普利禅寺尚未重修,仍保持大概的原状。

古道师每日写报告给南师,后来还集结报告出版,书名《禅之旅》。为了修复洞山禅师的祖庭,南师花了不少心力,原因无他,只希望祖庭重修成一个禅门学人修习用功的道场,不要弄成一个观光之地。

修复工作艰困难言,历经七年之久,现在终于告一段落,举行落成典礼。参加典礼的有千人之众,来自各方,盛况空前。洞山溪水依旧,山峦仍然,真正修学求证的行者,应该多一个可选择的道场了。这是南师的希望。

说到禅宗,自五祖开始,改用《金刚经》印证学习的成果。古来禅门教化,禅堂不供佛,不念佛,想必是要参禅的人,不被形象所困,要先解脱内心的枷锁,而直趋无上之道吧!南师在讲《金刚经》时,也是脱开宗教的立场而讲的。

说到《金刚经》,刚巧国外友人来电,讲到他七十多岁的祖父,曾读《金刚经说甚麽》一书,后因眼疾无法继续而耿耿于怀,但又念念不舍,家人随即轮流每日念给他听,终于在他去世前读完。听其家人说,他是有所感悟的。

听到这件事,正值皓月当空,我替这位老人高兴,既有所感,必有所悟,人生最终有缘得此,一定是安然而去的。

告别人世而去,宇宙浩瀚无涯,去到哪里啊?美国一位物理学家莱特曼(Alan Lightman)最近有一本新书出版,中文书名《偶然的宇宙》(The Accidental Universe),两月前台湾有中文译本了。这个物理学家也是文学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物理,也教小说创作。他多年前的一本书《爱因斯坦的梦》,是诗人周梦蝶送给我的。他的书,令科学人爱读,也令不懂科技的人感动,很美妙。

在最近这本《偶然的宇宙》中,谈到的有:偶然的宇宙,瞬息的宇宙,灵性的宇宙,庞然的宇宙,对称的宇宙,合律的宇宙,和无形的宇宙。作者有一句话令人深思,他说:宇宙是我们永远无法了解的。

现在的我们,就生活在一个无形的宇宙之中。他说,有一次与女儿和她友人外出晚餐,她们各有一个手机在桌上,每隔一两分钟,眼瞄一下,有时终止谈话,查看信息……等等情况我不必多说。作者说了一句很妙的,又很无奈的话:「我们全成了网路上串流的百万位元资料,言谈与脸部表情,仅只是众多频道里的两个」。

这就是我们现在生存的无形宇宙,不知是该欢喜还是愁!应该说,有人欢喜有人愁吧。(来源:刘雨虹)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

老师,唯识,问题,佛法,法师,老师说,研究,歧路,禅宗,文字,才能,书院,咖啡,有关,老古,同学,学者,这本书,佛学,台湾,意思,方面,法门,阴阳五行,办公室,个人,君子,学生,易经,果报

2020-07-01 #故事阅读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

老师,唯识,因果,问题,法师,书院,佛法,老师说,研究,坏人,果报,歧路,禅宗,办公室,文字,有关,好人,才能,有一天,台湾,咖啡,意思,方面,出家人,老古,个人,同学,学生,学者,结果

2013-11-02 #故事会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二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二

老师,医院,医生,台湾,老师说,编辑,文章,医师,问题,这本书,先生,同学,沙弥,法门,身体,张中行,个人,佛法,作者,情况,方法,现象,美国,检查,悟道,香港,多年前,有一天,这句话,一生

2020-08-03 #长篇故事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二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二

老师,医院,医生,台湾,老师说,编辑,文章,医师,问题,这本书,先生,同学,沙弥,法门,身体,张中行,个人,佛法,作者,情况,方法,现象,美国,检查,悟道,香港,多年前,有一天,这句话,一生

2020-08-05 #经典故事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四

刘雨虹:关于南老师的事四

老师,先生,孩子,老人,南怀瑾,怀瑾,王正谊,中庸,历史,问题,维摩,特异功能,美国,有人说,有关,个人,花生米,孔子,蒋仲苓,人士,台湾,年谱,报纸,方面,消息,父母,父亲,社会,神通,精舍

2020-07-11 #故事阅读

刘雨昕张国伟舞蹈比拼 两人一言不合就劈叉 刘老师表情太逗了

刘雨昕张国伟舞蹈比拼 两人一言不合就劈叉 刘老师表情太逗了

刘雨昕,张国伟,舞蹈,大长腿,派对,原地,比拼,综艺,冲击,一面,乱舞,刘老师,感觉,看点,胜负,身高,一字马,何老师,喜欢吃,这一期,何炅,奇大,练舞,郭敬,那奇,女艺人,一直以来,明和,堆里,大家来

2008-03-13 #故事会

刘雨Key

刘雨Key

刘雨,我的心,向南飞,北风,那大,季薇,一个机会,一滴眼泪,会让你,你给我,我心里,永相随,这一生,制作人,和声,音乐,李小,马飞,编曲,和音,是与非,原版,伤悲,厂牌,十字街,录音,唱片,封面,寰宇,录音室

2011-05-01 #长篇故事

刘雨Key

刘雨Key

刘雨,我的心,向南飞,北风,那大,季薇,一个机会,一滴眼泪,会让你,你给我,我心里,永相随,这一生,制作人,和声,音乐,李小,马飞,编曲,和音,是与非,原版,伤悲,厂牌,十字街,录音,唱片,封面,寰宇,录音室

2016-06-1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