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观看《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最新精选

时间:2020-07-03

生命的故事纪录片第一集观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50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1 分钟。

《国家荣光》是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弘扬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社会正气,让英雄精神薪火传承。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国家荣光》,供大家参考。

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1

是一个国家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决不会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身在此山中,上下而求索。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深沉地追问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灵魂栖于何处。

新时代中国的更加精彩,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当讲信仰、讲情怀、讲担当,把握时代脉搏,走进人民群众,立德立言立功。

人民是的创造者,一切成就和荣耀都属于伟大的人民群众。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明白了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才能让自己的作品和研究成果有吸引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到群众去,面对面“望闻问切”调查研究,找出病根对症下药;扎根人民,真正做到“角色扮演”,创作的作品才不会曲高和寡、无关风月;拜人民为师,与群众同劳动共思考,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就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要明大德、立大德,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拿起笔,就有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就要起到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作用。所以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共和国红色的基因一代代延续。二要在作品里生动形象的告知世人美与丑、善与恶、对与错。最重要的是在有了影响力后保持洁身自好、抵住诱惑,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有了大作品,才有大家大师。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远离浮躁,笃定恒心、倾注心血,才能创作出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优秀的文化作品要与人民群众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优秀的文化工作者要勇于发出时代的心声。只有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广泛凝聚共识、牢固价值认同,才能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新时代的文化创作者,如果不能在舞台中心发出中国声音,不能为新时代的奋斗者鼓与呼,那么就将有愧于这个时代。

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2

在全社会形成致敬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这是对英雄们的最好纪念。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调研期间,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

8月,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期间,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5月,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期间,面对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和静静流淌的于都河水,凭栏远眺,伫立良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革命老区,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他深情讲述共产党员夏明翰、长征路上的“军需处长”等英烈故事,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正是为了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他引用屈原《九歌》中的诗句“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向英雄表达崇高的敬意。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杨靖宇、江姐、黄继光、赵一曼……这一个个用生命书写信仰的英雄人物,激荡过多少人的心田,点燃过多少人的热血青春。

在这个开放而多元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英雄的故事勉励年轻一代,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从中国革命史中汲取养分,坚定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共识与力量。

2014年,我国设立了烈士,每年9月30日都要以国家的名义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以庄严的法治名义保护烈士名誉和尊严。这几年,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充分发挥了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正持续转化为人们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脚步和目光,各地群众以不同形式缅怀英雄。全国各类烈士纪念设施达103万多座,遍布祖国大地。在江西瑞金“红军村”,当年17位红军战士栽下的17棵青松被乡亲们取名“烈士林”;在江苏镇江丹徒区,8座无名桥梁以烈士名字命名,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爱国主义;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寻亲热线”帮烈属寻亲、帮烈士找家……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行者无言,青史留名。英雄的气质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英雄的丰碑永远屹立于祖国的天地之间、人民的心灵深处。

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3

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工作者,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中国强大了,在世界事务中就会发挥更大作用。

——郭永怀

对于我来说,郭永怀这个名字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名字了,他除了是“两弹一星”元勋之外,更是我的舅姥爷。所以,对于郭永怀,我不仅有着对他身份和对我国科学事业贡献的敬佩与向往,更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

从我记事起,奶奶和父亲就在我面前多次提起郭永怀这个名字,那时的我,混沌初开,少不更事,觉得郭永怀就是我的舅姥爷,跟任何人的舅姥爷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阅历的增加,对于郭永怀这个名字,我逐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开始觉得,他不仅仅是我的舅姥爷了,他更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一生追随的楷模。

1999,舅老爷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从那时起,郭永怀这个名字就更加深刻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这个仅仅走过59年的生命,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成为塑造我心灵世界、承载我理想信念的精神丰碑。

2016年10月16日,郭永怀陈列馆在荣成博物馆隆重开馆,这不仅是荣成人民的大事,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大事。今天,中共荣成市委、荣成市人民政府号召大家学习郭永怀,学习郭永怀献身科学,大力弘扬郭永怀一心为国的精神,必将激发人们向往文明、尊重教育、崇尚科学、爱党立功的道德能量。

据父亲回忆:舅姥爷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仅仅五十岁的时候,就已满头白发。他曾偷偷问过舅姥李佩先生,舅姥笑而不答。父亲说:现在想来,那一定是你舅姥爷为新中国科学事业日夜操劳的结果吧。

舅姥爷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他是我永远学习的光辉榜样。他是我的榜样,不仅仅是他身上“两弹一星”的荣耀,更因为他对科学事业的那份执着,那份专注。这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来说,那是一辈子的楷模!

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郭永怀同志是一位优秀的应用力学家,他把力学理论和火热的改造客观世界的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了。其实这也不只是应用力学的特点,也是一切技术科学所共有的,一方面是精深的理论,一方面是火样的斗争,是冷与热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里没有胆小鬼的藏身处,也没有私心重的活动地;这里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献身精神。郭永怀同志的这些贡献,我想人民是感谢他的。是的,人民感谢郭永怀同志!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人民的感谢就是一生最好的评价!其实,我觉得,舅姥爷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的北京城,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亮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凌晨6点左右,西郊机场传来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我的舅姥爷和他的警卫紧紧抱在一起,两个烧焦的身体中间一个皮质的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人们发现: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雷锋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60年前,舅姥爷郭永怀以对党的无尚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历尽磨难,辗转回国,为年轻的共和国的两弹一星事业,为我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48年前,1968年冬天,北京西郊机场上的那漫天火光,不正是我的舅姥爷一生奉献科学的勋章吗?

舅姥爷郭永怀把自己短暂的一生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他的这种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年轻的共和国提供了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树立了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今天,处于战略机遇期与矛盾凸显期的转型中国,更需强大的精神力量破浪前行。永不褪色的郭永怀精神,正是我们建立自信、增强认同、激发热情、积聚能量的源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郭永怀、弘扬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而奋斗。

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4

我和同事们走进黄继光生前所在连、空降兵某部二营六连这支英雄的部队,感悟英雄精神,触摸这支用英雄精神锤炼出的“随时能上、到处能降、降之能战”过硬部队的点点滴滴。

缓步走进纪念馆,一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无数倒下的生命让我们扼腕痛惜、肃然起敬。60多年前,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黄继光用他惊天动地的一扑,诠释了一个军人的血性。在黄继光的雕塑面前,我们心潮澎湃地重温入党誓词,坦露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解说员告诉大家,每次连队执行重大演习任务前夕,连队官兵总会在黄继光的雕像前集体宣誓,这种做法已经成为连队不成文的规定。去年初的一次例行武装5公里越野训练,官兵身背25斤装备负重前行,距终点不到500米时,许多战士感到筋疲力尽难以继续前行了,这时队伍中有人大声喊“黄继光!”这一声像一针强心剂,全体官兵一边喊“到”,一边咬牙继续前进,那场面实在感人。

一支部队的传统,只有血脉相承,才能薪火相传。无论这个连的人员如何变化,英雄精神一直是他们连队凝心聚力的传家宝。在黄继光身前所在宿舍,在战士的洗脸架前,连队的战士告诉我们,每年新兵入营后他们听的第一堂课是黄继光的故事,参加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参观黄继光荣誉室,看的第一部电影是《上甘岭》,学的第一首歌是《特级英雄黄继光》。我们坐在黄继光烈士的床前,听着现任“黄继光连”连长给我们解说,他说自己心里充满自豪,自从走进这支英雄的部队,他就感到浑身有力量。黄继光虽然离开他们连队一个甲子了,但连队的战士们从来没有把黄继光忘掉。 当我们了解到60多年来,连队一直保留着黄继光床铺,在每晚点名时,总是第一个点名“黄继光”,全连官兵齐声应答,他们用最有力的声音表达对英雄的崇敬。

走出连队宿舍,我们遥望着空降兵的训练场,这是一个过去很少让外人进入的场地,在各种器械林立的训练场上,连队百十号人正操练得热火朝天呢。连长告诉我们,黄继光战胜死亡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就是他们连队的战魂。

我的思绪仿佛飞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耳边又响起了嘹亮威武的红色经典——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这个时代呼唤黄继光精神!需要有黄继光的这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这种战斗精神,是我们从容面对一切强敌、敢打必胜的底气。

2020央视《国家荣光》观后感篇5

赵一曼,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1905年——1936年8月,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爱国女诗人。文章讲述了她被捕后的经历。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为了掩护别人,自己被捕。赵一曼真是女中豪杰!日寇担心她死去得不到口供,就带她去医院监视治疗。在监视治疗中她仍不忘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而且的帮助赵一曼逃出了哈尔滨。我为赵一曼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感动。

但事情并没有我们想得这么好,在她们逃的第三天,日本鬼子追上了她们。赵一曼再次被捕后,她说:“你们可以让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但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我为国家有这么坚定信仰的优秀共产党员感到自豪。

赵一曼被日寇审讯时,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日寇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即使她几次昏死过去,也坚不吐实。可见这些日寇是多么残忍,又可见赵一曼的意志是多么坚强,她真是英雄的女人,女人中的英雄!

她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我们应该以她为学习的榜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观看《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最新精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精选5篇

大型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精选5篇

英雄,精神,国家,荣光,中华民族,纪录片,总书记,向英,时代,民族,生命,烈士,观后感,习近平,先锋,人们,天下,以身许国,气概,祖国,群众,鲜血,夏明翰,生活,中华儿女,力量,历史,情怀,思想,长征

2020-07-04 #小故事

关于《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关于《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英雄,精神,郭永怀,国家,荣光,民族,中华民族,妈妈,敌人,发展,赵一曼,观后感,央视,时代,灵魂,祖国,黄继光,中华儿女,中国,人们,人民,儿子,情怀,母亲,科学家,研究,习近平,宁儿,黄继,一个国家

2020-07-04 #故事会

关于《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关于《国家荣光》纪录片观后感心得5篇

英雄,精神,郭永怀,国家,荣光,民族,中华民族,妈妈,敌人,发展,赵一曼,观后感,央视,时代,灵魂,祖国,黄继光,中华儿女,中国,人们,人民,儿子,情怀,母亲,科学家,研究,习近平,宁儿,黄继,一个国家

2019-02-20 #故事阅读

观看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

观看央视纪录片国家荣光观后感5篇

郭永怀,张太雷,国家,荣光,事迹,文档,观后感,摄制组,精品,闽西,荣成,陈树湘,韩伟,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全国,后卫,将军,才能,红色,时期,民族,湘江,精神,红军,英烈,两弹一星,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是怎样,红三十四师

2020-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家荣光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心得体会三.docx

国家荣光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心得体会三.docx

赵一曼,妈妈,敌人,儿子,母亲,宁儿,日本人,国家,荣光,心得体会,汽油,观后感,辣椒水,抗日,血沃中华,子宁,赵尚志,在今天,利的,一生,伤口,刑具,共产党人,信仰,倒地,医院,医生,名字,国土,将士

2014-03-22 #经典故事

2020纪录片《国家荣光》英雄事迹观后感大全5篇

2020纪录片《国家荣光》英雄事迹观后感大全5篇

英雄,国家,杨根思,民族,精神,荣光,英雄事迹,中华民族,事迹,纪录片,赵一曼,群体,英烈,观后感,记忆,习近平,岗位上,中国民航,四川航空,中华儿女,人物,人民,先锋,历史,家乡,摄制组,总书记,机组,母爱,母亲

2008-01-22 #故事大全

观看纪录片第一季《国家荣光》观后感最新大全5篇

观看纪录片第一季《国家荣光》观后感最新大全5篇

陈树湘,国家,荣光,英雄,郭永怀,明志,纪录片,事迹,观后感,人物,断肠,道县,故事,摄制组,民族,红色,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事业,人们,元勋,党和人民,后卫,基因,将士,烈士,精神,纵队,英烈,之光,习近平

2020-07-04 #故事阅读

2020《国家荣光》第三集《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

2020《国家荣光》第三集《血沃中华赵一曼》观后感

赵一曼,初心,使命,敌人,党员干部,国家,信念,荣光,儿子,妈妈,疫情,血沃中华,中华民族,意志,情怀,日寇,观后感,胜利,防控,医院,共产党人,母亲,特务,环境,生命,部队,宁儿,坚如磐石,始终不渝,工作

2019-03-2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