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看戏”VS“吃瓜”——古人看戏的背后可不止凑热闹那么简单

时间:2020-07-04

没有故事不凑热闹是什么意思

提示:本文共有 35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看戏”VS“吃瓜”——古人看戏的背后可不止凑热闹那么简单“看戏”VS“吃瓜”——古人看戏的背后可不止凑热闹那么简单

大历史的小切面

发布时间:04 0818:24

看戏一词最早出自于明代,“对酒不妨同看戏”,说的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但是现在看戏被污名化,形容为幸灾乐祸,看人热闹。现代人说看戏如同吃瓜一样,而在娱乐设施缺乏的古代,每一个看戏的群众都是吃瓜群众,不过他们看的戏不是现实中的争斗戏,而是艺人们表演出的戏曲。看戏看似简单,其实在古代也蕴含着不少学问。

古人在哪看戏?

古人看戏的场所按地区分,有乡村和城镇;按场地分,有露天场地、堂会。寺庙、祠堂以演神戏为主,有时也演出一般戏曲。乡村民众看戏的地方比较随便,或坡地,或林边,如苏州地区二三月间,“里豪市侠,搭台旷野,男女聚观”,称为“春戏台”。陕西乡民也喜欢在开阔之地搭台演出,露天戏台装饰简陋,看戏时临时搭建,戏完拆除。艺人基本在观众中间演出,与观众的距离很近,交流方便。夜间看戏,戏场点燃火把,蜡烛或油灯,以供照明。

民众经常在一处看戏,往往会使该处成为相对固定的看戏地点,演出结束,并不马上拆去戏台,这些台戏经过不断增修改造,一般能保留较长时间。戏台样式也从原先的四面面向观众变成三面围墙,一面面向观众。古代民间这类戏台很多,晋北地区自明朝中叶开始,民众就大修戏台,到清朝乾隆年间,已是村村有戏台,民众看戏相当频繁。

南方一些地区的民众有在船上或河边看戏的习惯。明代苏州地区没有戏园,艺人就乘船在山塘河面表演,艺人的戏船称“卷梢”。观众另外雇船在环绕戏船看戏。为了让更多的人能靠近戏船,有人专门用船接送上岸的观众,不过绝大多数民众只能在两岸观看。江宁人也常在船上看戏,戏船蓬舱较大,观众可以坐在舱里观看,不管懂戏与否,只要坐进船舱,就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广东新会城外的河上,也曾每天有戏船供人赏戏。

随着戏曲演出的日益频繁和民众看戏兴趣的提高,戏曲演出的独立阵地—戏园应运而生了。戏园的繁盛期是明清两代,京师及地方著名市镇皆有,京师尤多。民众在戏园看戏的时间为午后到傍晚,因为戏园戏午后开场,傍晚收场,不演夜场戏。设有茶座的戏园,还可以喝茶聊天。演员登台后,各尽所能,鼓乐声、叫好声响成一片,有如“万鸦竞噪”。

京师为王孙贵族的聚集地,等级森严,攀比之风盛行,反映到戏园里,官宦及其子弟与普通民众的座次就有分别。戏园中建有戏台,台前平地称“池”,正对台子的为厅,三面有楼层环绕,楼上楼下均有座位。平时坐在池中的人多为普通市民,楼上的人讥之为“下井”,官宦子弟基本都是登楼就座。

楼上座位也有区别,靠右侧的为上场门,靠左侧的为下场门,以下场门最为尊贵。夹台基的座位称“钓鱼台”,也以下场门为尊,上场门“鸣钲聒噪,目眩耳聋,客不愿坐也”。清代苏州地区仅阁门、金门一带戏园就不下十多处,当地居民举行宴会,都喜欢选在戏园,“击牲烹鲜,宾朋满座”,让客人边享用酒撰,边欣赏戏曲。栏外围观的人也“累足骄肩”,民间称为“看闲戏”。

演戏场所与演戏人

乡村民众常看到的戏曲有这么几类:第一类为业余艺人的演出。最早的民间戏曲都为民众自演自娱,通常由一乡村里社的几个志趣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编剧表演。元代乡乡民就经常聚集百余人“自搬词传,动乐饮”。业余艺人的娱乐范围限于本村本社,有时乡村里社有集体集会,也可请他们去表演,但不向民众收取戏酬,一切都是义务的。

第二类是乡村土班演的草台戏。土班成员起初都是乡村业余艺人,后来逐渐以演戏作为谋生的手段之一,农忙种地,农闲唱戏成为了这类人的生活状态。演出的高峰季节大致是春节到春耕前,秋收后到年底。土班演戏时,音节、装饰简陋,因此也叫“草台戏”,古代民间小戏乃至许多大戏基本都是由民间草台班创作表演,在草台戏基础上形成的。

古代经过专业训练,从事职业演出的多为投身梨园的优伶乐户,从官府乐舞机构裁减出来的艺人,民众在许多公共场所都能看到他们的演出。北宋东京就常有一些教坊艺人被裁减出坊后,仍继续温习技艺。他们的技艺颇高,在公共场所摆场作戏,围看的观众很多,技艺超群的,观众给的赏钱也高。东京的白玉乔父女来到郸城,在勾栏里摆场演戏,只因白秀英色艺双绝,“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合棚价众人喝彩不绝”。演到高潮处,故意卖关,打住不唱,其父便拿起盘子向观众收费。

职业艺人演戏质量高于普通艺人,甚至能根据时节的变化变更不同的曲目。清代江南艺人在戏园演戏,中元前后可演神戏,称“青龙戏”;到了深秋,则能增演“灯戏”。灯戏出场先有灯座,接着“彩画台阁人物故事,驾山倒海而出,鱼龙曼衍,辉煌灯烛,一片琉璃”。不过职业艺人的政治地位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低于平民,明清时的乐户在雍正帝下令豁除乐籍以前,就被法律划为贱民阶层。上自士绅,下至平民都以看优伶的戏为荣,所以他们的政治地位虽低,社会地位却很高。

戏幕起,戏幕落,谁是客?

古代民众看戏不分性别,何处有戏,男女均可前往观看。尤其是乡间,因为演戏的场所不太正规,很少有正式设置的固定看戏座位,村头坡前,寺庙广场演戏,民众自带板凳,可随地就座,或站立围看,等级身份并不十分森严。妇女终日从事体力劳动,娱乐生活贫乏枯燥,看戏是她们难得的娱乐机会之一,所以每当听到某处有戏,便喜不自禁,赶忙换上干净或新制的衣服,梳洗打扮后相约姊妹、邻居,带着儿女,成群结伙地去看戏,常常从开场看到终场而不觉厌烦。

有时这村戏演完,另外一村又开演,则转到另一村观看,沿途嬉笑闲聊,十分开心。但名门闺秀或讲究诗书礼教之家的妇女则不大抛头露面,很少象乡野村姑那样随兴所至,沿村看戏,从而难以体会到普通妇女自由自在的生活乐趣。

城镇妇女到戏园或堂会看戏一般要瞻前顾后,遮遮掩掩。戏园等多为男人出入的地方,妇女轻易不会光临,但不少妇女禁不住戏曲的诱惑,千方百计,打听到何处有堂会戏,并且设置女座,搭有女桌,才敢涉足。一些堂会楼上右边常设女座,妇女可入座看戏,但座前要挂一稀疏的帘子以避男女混杂之嫌。入戏园堂会看戏的妇女以富贵人家的妻女为多,洁身自好者往往裹足不前。

妇女能否出门看戏在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观念之间一直是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妇女到公共场所看戏,在正统之士眼里无疑犯了礼教大忌,不时有人跳出来干预。道光时,京师官绅家妇女常去戏园看戏,某御史发现后,认为有伤风化,疏请严禁,将禁令张贴到戏园门前。咸丰时,曾任河南知府的张观华一向以道学之士自居,下车伊始,即禁止当地妇女进庙看戏。

怎样才算是“一出好戏”?

看戏得听戏,听戏先听调,古代民众看戏时对戏曲的腔调反应敏感,要求颇高。一个剧种要长期适应民众的欣赏口味,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腔调,否则就会失去活力。其中昆腔“流丽悠远”,听起来足以荡人心魄,在民间很受欢迎,不过昆腔的命运也为民众不断变化的看戏情趣所主宰。

昆腔经明末魏良辅加工成水磨腔后,风靡一时,拥有众多戏迷,一度形成“市井鄙夫及乡曲细民,虽一字不识者亦能拍板高唱一二折”之风。可是,昆腔的成熟、与定型也导致了它的僵化保守:乐声清侧婉转,台步亦步亦趋,妆饰不容苟且,内容囿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遗事,离乡下人的情趣越来越远,从而被民众疏远。

民众看戏看多了,听多了,对唱腔自然也熟悉多了,这就相应提高了对艺人的要求,演唱时,出现丝毫差错,观众马上就有强烈反映。清代皮黄戏在京师特别流行,进戏园看戏的民众对该戏唱腔的一板一眼都能分辨得一清二楚。艺人唱得好,喝彩相报,唱得不好,则高声叫骂,数以千计的观众常常异口同声。偶尔个别“有身份”的人专门看戏捧场,明明唱得不好,他却故意喝彩,其余观众便会轰然嘲笑。

民众看戏注重看剧情,看情感戏时,民众常把自己的情感与戏中反映的道德内容对照起来,对真善美的热爱,对假丑恶的憎恨,都能在看戏当中流露无遗,剧情与感情系为一体。真正的情感戏,民众是用心在欣赏和回味,有些人竟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与剧情等同起来,看了悲剧戏之后,忧世伤身、投水自杀、恸哭失声者所在皆有。

民众看历史剧,明显带着对忠臣义士的颂扬和对乱臣贼子的痛恨的情绪。传统的家、国、天下三位一体的观念使他们对两类人物的界限一清二楚,象经常演出的水浒、杨家将等剧目都是因讲义士仁人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精忠报国的故事而为民众所喜爱。有些戏曲剧本写得再好,但忠奸立场不鲜明,与民众的道德天平不相称,还是不能为民众所接受。

古代社会,广大民众处于被压迫的地位,要改变自己的不幸命运,就要不断与恶势力作斗争,许多戏曲因讲述正义战胜邪恶的历史故事而令民众百看不厌。戏一折,水袖起落,唱不尽的是这喜怒哀乐,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古人看戏,并不是为了凑热闹,更是为了寻找精神的寄托,戏中人的经历何尝不是每个普通百姓的境遇。

04 0818:2603 2316:3203 2217:52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看戏”VS“吃瓜”——古人看戏的背后可不止凑热闹那么简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梦幻西游看戏1

梦幻西游看戏1

难度,暗器,感觉,字幕,意思,环节,看戏,倒数第二,前面有,很简单,实在是,回门派,然后呢,高一些

2020-06-07 #小故事

陪爷爷看戏600字小学生敬老故事作文

陪爷爷看戏600字小学生敬老故事作文

爷爷,莆仙戏,看戏,头顶,凤凰山,想法,戏台,爸爸,生活,得大,老吾老,上嘴,和堂,习作,下子,乐器,头发,五一劳动节,以及人之老,剧种,剧中,古人,天色,天气,大雨,天空,小鸟,妈妈,帷幕,幸福感

2015-01-06 #长篇故事

梦幻西游飞升五开赚钱看戏奇谭技巧最后一篇

梦幻西游飞升五开赚钱看戏奇谭技巧最后一篇

战斗,难度,坐标,地图,对面,九色鹿,剑灵,右路,大唐,任务,怪物,凌云翰,右键,动画,分支,吸血鬼,地方,宝宝,宝箱,木材,机关,沈唐,小技巧,最简单,维摩诘,里面有,奇谭,下关,主线,双城记

2015-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故事:矮子看戏 矮子看戏的故事

小故事:矮子看戏 矮子看戏的故事

小矮人,比喻,喝彩,何曾见,矮子看戏,好坏,短长,矮人看戏,评论,锣鼓声,见识不广,那个人,赵翼,真热闹,都说好,编辑,主见,个子,个人,人云,矮个子,喝彩声,声音,定语,小镇,情况,论诗,贬义,镇上,身高

2020-08-13 #故事阅读

每次看戏都好忧伤啊 梦幻西游看戏的剧情做的也太好了吧

每次看戏都好忧伤啊 梦幻西游看戏的剧情做的也太好了吧

家庭,疑似,山河破碎,姻缘,屏幕,悲情,温情,时候,系统,能感,违规,和执念,梦幻西游,真的好难受,颠沛流离

2020-06-05 #短篇故事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8-11 #经典故事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8-12 #长篇故事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成语故事:矮子看戏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