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35张照片 最美逆行者 你看到哪张泪目了?疫情医务人员

时间:2020-07-05

看一本小故事最美逆行者

提示:本文共有 19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20年春节假期,举国上下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期而遇。

疫情形势严峻,医护人员是奋勇无畏的“逆行者”:他们担起了治疗一线的感染风险,付出了大量辛劳汗水,为的是救治更多生命、早日战胜病毒。

这场新型肺炎阻击战持续进行中,乐约健康(ID:leyijk)希望通过以下照片,让我们一起致敬白衣天使,并向他们道一声:辛苦了!

1

志愿书也是请战书!

2

男子汉从没“求”过别人,现在救护一线缺人手,只求让我冲在前!

3

虽然发型换得有些“秃然”,但整个大武汉都记住你了——人美心善有担当!

4

留守本院与带队出征的医护人员含泪告别、下达最“狠”工作命令:每一个队员都要给我带回来,每一个都要好好的!

5

6

截至1月30日,29个省市区和部队的52支医疗队,超过6000名医疗队员驰援一线,协助湖北17000名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来自全国的白衣天使、专家团队此刻心系湖北,而他们只说自己是换了个地方看病而已。

7

几块零食年夜饭,举起酸奶干个杯,不能再简的“简餐”完毕,继续争分夺秒病房穿梭。

8

精忠报国。

9

更多的时候,吃饭是个让他们纠结的事。

10

11

在岗每一秒,满心期盼的都是患者好转康复,防护面罩一戴十几小时,雾气和汗水交织,但就是没有一滴泪!

12

脱下防护服,汗水早已浸湿衣背。

13

鼻夹磨破皮肤,口罩勒出血痕。确认过眼神,是参与疫情防控第一线的人。

14

因为洗手过勤,红肿裂口、奇痒无比。就是这双“糙汉子”般的手,拯救了一个个宝贵的生命。而她才22岁,“95”后。

15

手背裂口干痒,翻过来却被汗水浸得褶皱变形。

16

面对采访镜头,她一句也说不出来,因为嗓子哑了!

连日安慰病患,反复嘱咐“不要怕、别担心,我们尽最大努力救你”……重复无数遍的一句话也许就能为病人撑起精神支柱。

17

东倒西歪的睡姿暴露了真相:他们太辛苦了,能多睡片刻也好!

18

办法总比困难多,护目镜不够,文件夹拆开凑。为了战胜疫情,智囊团没你真不行!

19

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钟南山院士,确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一定能够闯过难关,接受采访时他的眼中闪着泪光。

钟院士是专家,也是一位84岁的老人,抗击疫情奔波劳苦,人民百姓心疼他。

20

这位也许不“脸熟”,但是同样值得崇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赴武汉考察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为国内首位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的专家组成员。

好消息是,王主任已于1月30日下午治愈出院了。接下来,如需再赴前线,请务必保护好自己!

21

86岁的医生董宗祈,在武汉封城以后依旧在出诊。行医一辈子不过是为了尽己所能多救人罢了。

22

奋战在各个医院的医护团队,不乏曾经参加过抗击非典疫情的战士,国有难,召必回,战必胜!

23

名字就别播了,怕妈妈看了电视会担心!

24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擦擦眼泪,再洗一次手,继续和死神抢人。

25

26

即使见惯生死,忽闻至亲亡故,千言万语只能化成一句“对不起”,因为还有病人等着救治。

27

上阵父子兵,隔着门窗互报平安,就是每天最大的安慰。

28

疫情攻坚战如火如荼,小小尴尬惹人一笑,想来没毛病:全副武装以后,每个人长得都一样嘛。

29

“长相”一样,必胜的信念也一样,并肩作战,互相打个气!

30

在打败病毒的路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目光所及皆是临危不乱。

31

看不到你的脸,却看得清你真诚的双眼,过年好!

32

本是素昧平生,现在心意相通,一个手势胜过千言。

33

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犹如重生,第一件事永远是感谢。

34

啥也不用说了,比心、胜利、你真棒!

35

大合照上不分你我,抗疫前线不分你我,兄弟姐妹们加油!

35张照片,你看到哪一张眼眶湿润了?

在救治肺炎患者的第一线,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医护人员每天都在感动着全国人民。他们离开小家,直面风险与挑战,保卫的是祖国大家。

致敬医务工作者,知危险而逆行!期待每一位白衣天使平安归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也不断被旧事重提。

非典疫情之后,相关资料分析指出,全国累计确诊病例的职业分布中医务人员比例最高,占15.2%,医院感染、医院暴发是常见的流行方式,医务人员是首当其冲的高危人群。

17年后,“新冠肺炎”和“非典”有一件事如出一辙:医学专家、医生、护士组成的医务人员团队始终战在抗击疫情的危险前沿,他们依然是感染疾病的高危人群,也依然是冲锋在前的白衣战士。

守护百姓康宁,他们无怨无悔,但是每一滴辛勤汗水,能否换来大众的理解与支持?

1月29日,两名参与新冠肺炎救治的医生,疑因患者死亡遭到患者家属殴打、撕扯防护服……医生受伤,能否返岗尚未可知,小乐只知道,病房一线流汗的医生,这次也流血、流泪了。

致敬医务工作者,一句话即可。而白衣天使们亟需的包容和理解,他们还未曾轻易获得。

今日互动

大疫当前

请对白衣天使、医学专家们说点什么吧

*文中图片来源见水印,侵删

让更多人看到最美的逆行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35张照片 最美逆行者 你看到哪张泪目了?疫情医务人员”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最美逆行者|6岁儿子用拼音给抗疫一线父亲写信 这位父亲的回信让人泪目……

最美逆行者|6岁儿子用拼音给抗疫一线父亲写信 这位父亲的回信让人泪目……

吴辉,一线,大宝,爸爸,急救中心,任务,疫情,长沙市,回家,隔离,彭甜,罗悦,沈青,母之言,汝愿,长沙晚报,圭塘,圭塘河,草坪上,掌上,值守,一段时间,医生,医务人员,华夏,医者,同事,图片,弹弓,妻子

2014-03-18 #长篇故事

@所有人 致敬最美逆行者!逆行者疫情

@所有人 致敬最美逆行者!逆行者疫情

一线,医务人员,网络,斗争,习近平,网络活动,中国医师协会,总书记,勋章,战斗力,要务,精力,疫情,英雄,面孔,活动,医务工作者,小程序,广大网友,重要指示,每一位,国衡,小欣,张佳,郑芳芳,雷火,医护人员,中国传媒大学,工作委员会,腾讯

2020-07-05 #故事大全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疫情 医护人员 一线 人们 坚守岗位 武汉 白衣战士 工作 虽然我们 坚守在 平安归来 工作人员 封家 最前线 医务人员 人员 人群 出处 口罩 发布者 国人们 大我 天使 小我 小家 春节假期 战士 恢复健康 敲门声 故事

2020-04-29 #经典故事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疫情 医护人员 一线 人们 坚守岗位 武汉 白衣战士 工作 虽然我们 坚守在 平安归来 工作人员 封家 最前线 医务人员 人员 人群 出处 口罩 发布者 国人们 大我 天使 小我 小家 春节假期 战士 恢复健康 敲门声 故事

2020-04-29 #短篇故事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疫情,医护人员,一线,人们,坚守岗位,武汉,白衣战士,工作,虽然我们,坚守在,平安归来,工作人员,封家,最前线,医务人员,人员,人群,出处,口罩,发布者,国人们,大我,天使,小我,小家,春节假期,战士,恢复健康,敲门声,故事

2020-05-14 #小故事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致疫情逆行者的一封信200字 致疫情最美逆行者的话

疫情,医护人员,一线,人们,坚守岗位,武汉,白衣战士,工作,虽然我们,坚守在,平安归来,工作人员,封家,最前线,医务人员,人员,人群,出处,口罩,发布者,国人们,大我,天使,小我,小家,春节假期,战士,恢复健康,敲门声,故事

2020-07-05 #经典故事

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

社区,医院,隔离,人员,回家,宋琪,星沙年轮骨科医院,防疫工作,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志愿者,时候,长沙县,隔离区,刘恋,区的,应是,罗曼,胡建军,一锅,医务科,好点,想家,我得,泉塘街,医务人员,体温,一线,供应商,凉风

2011-05-26 #故事大全

春节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八方驰援投身疫情一线

春节最美“逆行者”医护人员八方驰援投身疫情一线

医疗队,武汉,湖北,肺炎,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图片,军医大学,新华社,医院,来源,疫情,工作,救治,医务人员,援助,患者,湖北省,陆军,医疗救治,队员,呼吸科,人员,传染病,医疗,国家,机场,病区,空军,答案

2014-04-1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