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国人一直在误解的论语

时间:2020-07-07

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代理学家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

提示:本文共有 113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要理解《论语》的每一句话,单独看是不以的,你需要把全篇读完后细细细品,《论语》这本书总共有20篇小短文,每篇都是一篇文章。我们手里的书中,现在看到文句中的一圈一圈,是宋代理学家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后来成为一句一句的话,像皇帝的命令和圣旨。这样就给人们理解造成困难,会断章取义。在国家大师南怀瑾说整个20篇《论语》应该是一整篇文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复学习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现在《学而》这篇里,儒家的授课的目的、态度、中心思想、方法等等。过去国人学习把它断开分成一条一条理解,这是错误的。这话直接翻译过来,学问是要大家经常复习它。“不亦说乎”,“说”是高兴的“悦”字,孔子说我们经常复习知识,我们还要很高兴,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那这个人就在是说风凉话,因为他太不通达人情世故了。但根据字面的意思就是这么说的。所以自古以来,很多人对论语厌恶。因为它变成没有人性的硬性的法律,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你完全把论语读完,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才能理解孔子真伟大。

如果果你读完所有孔子著述,了解了孔子的全部思想,孔子对“学问”的认识。一般人都理解为“读书就是学问”,不对。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光指读书。这个解读在第一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字,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什么都懂,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你种地种的特好,这也是学问,你放牛放的好这也是学问,哪怕你伺候月子特别有心得这是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会做人,会做事,这就是学问。

一个人的学问不能仅仅是文字,更不能是无聊无聊的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生活是我们的学问,是我们教育。所以孔子在后面紧跟着就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一个过错,马上自己吸取教训,不要犯这个错误,现代有句话说,愚蠢的人从自己身上总结教训,聪明人从别人的事情吸取经验,就是这个意思,观过而知仁。

我们随时随地有这个意识,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别人一犯错,自己就反省,也不容易,但慢慢形成习惯,便有了进步,我们平日也有这个经验,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情况时把你自己人从别的过错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来约束自己、引导自己、对于自己认识的道理,在做人做事人也会更进一层,事情变得很顺,你自己就会微笑——“说”,悦,不是哈哈大笑。悦者,会心的微笑,有心得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国人一直在误解的论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十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经典成语故事之十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知识,过程,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家,不是很,古体字,子曰,好的,东西,书本知识,典籍,在实践中,副词,品德,君子,学上,时机,成语,弄懂,时间,有朋自远方来,春秋时期,温故而知新,朋友,疑难问题,语气,经验,误解

2018-10-31 #故事阅读

论论《论语》:学而时习之 缘何不亦说乎?

论论《论语》:学而时习之 缘何不亦说乎?

朋友,孔子,君子,生气,人生,学生,论语,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真理,知音,经典,结果,演习,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孔老夫子,有问题,不亦乐乎,曹操,孙权,刘备,子曰,小鸿,得理,老燕,范仲淹,范文正,许心,不惑

2014-03-19 #故事会

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孔子,读者,意思,学说,我心,道理,修养,君子,品德高尚,圣人,境界,学问,小说,所学,有朋自远方来,毕生,论语,传播,教育,人不知而不愠,日复一日,钱穆先生,义中,一理,乐就,其学,子曰,子之学,孟子,孔门

2010-08-30 #经典故事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论语》开篇 大多数人都没读懂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论语》开篇 大多数人都没读懂

学问,孔子,时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时间,不亦说乎,如何是,学而时习之,这句话,乐乐,君子,修养,做学问,论语,朋友,知识,知己,很多人,真的是,没有人,都知道,子曰,在真,容卿,梵高,连贯,马云,人乐

2015-04-17 #经典故事

论语求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深意是什么?

论语求义‖“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的深意是什么?

儒家,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性情,修齐治平,儒者,君子,经常地,有朋自远方来,时机,本义,理想,应季,人不知而不愠,和谐相处,很重要,这句话,不亦乐乎,不学,个体,代表,体量,内圣外王,基础,境界,字典,意义,朋友,格局,深意

2008-10-18 #故事会

颠覆《论语》!“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教你做牛人 别吹牛皮

颠覆《论语》!“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教你做牛人 别吹牛皮

论语,太极,本性,传统文化,有学问,君子,有朋自远方来,本事,过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很多人,学而时习之,意思是,绝不是,这句话,这个学,不亦乐乎,志同道合,身体力行,才可,人和,四书,初中,东西,书本上,书生,佛学,佛性,儒家

2009-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论语》1.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

《论语》1.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

生气,君子,老师,不了解,公式,四声,有朋自远方来,意思,时间,释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也是,从远方来,了一件,做一个,按一定,很高兴,意思是,都喜欢,不亦乐乎,志同道合,孔子,数学老师,又生,好朋友,好的,下子,一时半会儿,东西

2012-03-06 #经典故事

论语旁解之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段落什么意思

论语旁解之一: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段落什么意思

学问,国学,智慧,知己,不了解,有学问,周游列国,上文,都会,论语,东西,个人,内涵,做学问,千百年来,君子,学富五车,段落,日常生活,感觉,志同道合者,待见,心无旁骛,成就感,朋友,有朋自远方来,知己者,胸襟,酒逢知己千杯少,工作

2015-04-13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