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8:金银潭院长张定宇 身患绝症的抗疫英雄

时间:2020-07-08

作者简介孙魁,中共党员,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甘肃省第 12 届人大代表,中国

提示:本文共有 20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作者 | 孙魁 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是个具有多重人格的抗“疫”勇士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

人们耳闻目睹了他的许多事迹

其中让人难以忘怀的是——

他率领的传染病专科医院

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最早在医院建立起隔离专区

最早送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最早打响全民阻击病魔战“疫”

仰望他忙碌的身影

我似乎明白了他的伟大和不易——

原来他是用“五重人格”

即院长、医生、党员、丈夫

和病人的力量

在奋力书写着抗击疫情的大爱故事

作为一院之长

他表现出超常的沉着和果断坚毅

全院上下无不感到——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只要他在心就踏实!”

当首批7名“不速之客”入住金银潭

他的职业敏感马上告诉他:

“这不是普通病,绝对不能大意!”

于是当天果断决策

展开紧锣密鼓的备战

第一时间腾建隔离病房

第一时间穿上防护服装

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会诊

次日又紧急提速

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挑选最强医疗力量

调配所需各种物资

进行严格清洁消毒

为接收大批患者到来

积蓄了可持续的能量和耐受力

在之后的日子里

他带领全院600多名医护人员

紧张而有序地推进这场“战疫”

不间断地接打着电话

又不间断地发出一道道指令

没有白昼,夜以继日

收治多少人,重症多少人,出院多少人

他都要搞得一清二楚、不漏点滴

当看到第一批20名患者集体出院

他才露出初战告捷的笑意

其手下医生张丽则不无感慨:

“张院长个性是‘粗糙’了点,

幸亏靠了他的果断和暴脾气!”

作为一名医生

他表现出特有的冷静和仁心大义

他从没忘记过当初立下的誓言

“献身医学,热爱祖国

忠于人民,恪守医德”

他对病人细致入微

总是那句口头禅“莫急、莫急”

他对病人家属也是耐心开导:

“不必恐慌,请相信科学,

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

他曾代表国家援助阿尔及利亚

和巴基斯坦的经历告诉他

虽然新冠病毒暂时没有特效药

但有些类似药物也可辅助治疗

譬如他率先使用的克力芝药物

就大大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力

一段时间里,他从一个病区

到一栋楼,再到三栋楼

对重症患者逐个把脉治疗

忙碌的身影高速运转

从去年12月29日起就没休息过

终于有一天,他累垮了自己的身体……

作为一名党员

他表现出使命的担当和严于律己

张丽等医生深有感慨:

“像张定宇这样的党员干部总在一线,

让大家感觉特别有主心骨!”

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一度人手紧缺

一个党员曾管理三个病区

一对夫妻党员把小孩丢给父母

坚守一线30多天

还有一个小个头主任

从首批患者入院

到自己被感染隔离才下火线

没有迟疑、没有退缩

只因为“性命相托,健康所系”

这就是张定宇党员团队的天之力

作为一名丈夫

他表现出对妻的心疼和无比爱意

在抗“疫”战斗正紧张的时刻

得知夫人感染病毒心痛不已

由于工作抽不开身

三天后,他才到十多公里外的

另一家医院去探视心爱的妻

只待了半个小时

他又回到了自己工作的位置

他曾很内疚地对记者说----

“我也许是个好医生,

但不是个好丈夫!”

而每一次与妻子视频时

眼眶里都止不住弹出泪滴……

这是一对人所皆知的英雄夫妻

他妻子程琳治愈出院后

参与捐献血浆救治患者的情景

一时间,被网络火爆刷频

感动了亿万国人

也感动了上苍天地

作为一名病人

他表现出乐观的态度和坚强毅力

之前谁也不知

他本身是一名绝症患者

两年前就被确认为罕见的渐冻症

他的臀大肌已经开始萎缩

日常步行下楼都需要搀扶

大战来临,他反而精神抖擞

“渐冻的生命也要发光

有限的时间必须珍惜!”

即使剩下的生命时间不多了

他才更加奋发地去拼搏进取

在最初投入战斗的日子里

他一天能睡上两三个小时

就是难得的奢望和安息

后来他病倒了住进医院

也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工作

这让我们看见

他的不甘心、不舍弃

折射出的——

不仅是那一瘸一拐的身影

还有那影踪闪闪发光的善意

那是与病床赛跑、与死神竞速

与人间所有美好相伴的白衣天使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专栏文章,1号纪实将陆续推出,敬请关注。

作者简介

孙魁,中共党员,武警总部原军事(政策)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总队原副司令员,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甘肃省第 12 届人大代表,中国军事科学学会理事,武警知名人士,军旅作家,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从军40载,坚持一手持枪习武,6次荣立三等功,一手握笔耕耘,曾组织和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法》、作为副主编组织编纂《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武警两个分册,先后著有数百万字理论著作及文艺、新闻作品,并屡获各级各类优秀成果评选和有奖征文大奖;2016 年出版《母爱伴我行》,是继著名作家张洁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又一个单人作者用一本散文集来歌颂伟大母亲的力作;2017 年以来,开展“感恩母爱·孝行天下”主题全国公益巡讲,已在 19个省区市演讲 120余场次,赢得广泛受众群体的高度赞誉和普遍欢迎,众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也纷纷予以报道。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1号纪实自媒体矩阵,入驻12个媒体平台,作品累计访问量超过5.4亿人次,刘德华《爱你一万年》词曲原创故事作者创办。曾先后推出中国第一个APEC设计师、中国第一睡眠师、中国第一个横渡琼州海峡少年等全国有影响力作品。欢迎点赞并关注@1号纪实,欢迎有故事的人物邀约访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8:金银潭院长张定宇 身患绝症的抗疫英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3:奋战在抗疫一线倒下的英雄院长 刘智明!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3:奋战在抗疫一线倒下的英雄院长 刘智明!

病人,病毒,疫情,纪实,院长,救治,作者,医院,甘肃省,肺炎,组织,他没有,就这样,副司令员,一去不回,武警总部,专科,个人,原军,医生,政策,总队,患者,武警,母爱,英雄,重症,工作,中国第一个,刘院长

2019-10-01 #短篇故事

女儿眼中的空军一级战斗英雄 追忆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

女儿眼中的空军一级战斗英雄 追忆空军原司令员王海上将

王海,父亲,王小华,空军,敌机,飞机,大队,飞行员,战机,一级战斗英雄,一代人,司令员,志愿军,战斗英雄,技术,朝鲜,记者,战场上,打下来,上将,副司令员,副参谋长,航空学校,女儿,一等功,个人,中国,国民党,小时,战友

2014-03-17 #长篇故事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41:严丽 撕毁出国度假机票回到抗疫一线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41:严丽 撕毁出国度假机票回到抗疫一线

疫情,严丽,武汉,防控,急诊科,纪实,作者,一线,医生,岗位,患者,甘肃省,组织,副司令员,武警总部,同济医院,中国,原军,政策,总队,家人,孩子,平台,急诊室,战场,机场,武警,爱人,民众,母爱

2019-03-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53:雨衣妹妹 率百家店免费为医护送盒饭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53:雨衣妹妹 率百家店免费为医护送盒饭

武汉,盒饭,雨衣,妹妹,医护人员,医护,疫情,纪实,作者,分店,医院,四川,甘肃省,广泛地,怎么就,副司令员,武警总部,大美,一线,人生价值,人心,原军,全国,厚德,政策,总队,团队,善举,志愿者,成都

2019-07-16 #长篇故事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100:钟南山 引领抗疫战斗的专家风向标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100:钟南山 引领抗疫战斗的专家风向标

钟南山,专家,疫情,武汉,中国,全球,患者,病毒,风向标,作者,国家,甘肃省,科学,纪实,副司令员,武警总部,传人,人们,原军,决策,政策,总队,广东省,武警,母爱,病患,经验,组织,视频,高级别

2016-07-15 #小故事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2:支援火神山的黄文杰 被誉为“定海神针”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2:支援火神山的黄文杰 被誉为“定海神针”

患者,黄文杰,病情,纪实,作者,甘肃省,人民军医,武警总部,原军,政策,总队,司令员,女士,座右铭,武警,母爱,病区,老兵,组织,工作,救治,中国第一个,研究室主任,非典,刘德华,员武,张洁,才肯,施治,生民立

2012-02-16 #小故事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46:王国辉 三送爱心菜到武汉尽显军人本色

司令员眼中的抗疫英雄46:王国辉 三送爱心菜到武汉尽显军人本色

王国辉,武汉,蔬菜,沈丘,一线,沈丘县,江城,爱心,老兵,纪实,作者,人民,全国,甘肃省,疫情,组织,贫困户,副司令员,武警总部,爱的,个人,原军,全县,初心,军装,政策,总队,家人,战友,战士

2015-08-14 #故事阅读

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

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

孙生禄,敌机,司令员,副司令员,志愿军,彭德怀,机群,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区,英雄,机身,飞机,梁兴初,故事,军长,大队,师长,战役,敌人,文档,称号,王海,38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海南军区,滨海军区,兵团,团团长,战机

2017-11-3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