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陈家祠的这只小黑猫 开启了石湾陶塑的新天地

时间:2020-07-08

但在欧洲,由于传统上认为它们是女巫的宠物,常遭到一些人的歧视

提示:本文共有 26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清 石湾窑素胎黑猫陶摆件

石湾窑黄炳塑素胎金丝猫

曾良作品 鹰

黄炳制陶塑卧鸭

黑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据说它有镇宅、辟邪、招财的能力。但在欧洲,由于传统上认为它们是女巫的宠物,常遭到一些人的歧视。

中国最出名的猫,是一只黑猫——黑猫警长。而在广州陈家祠,也就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中,也有一只大名鼎鼎的黑猫。有人说把它摆在案头,能吓退老鼠。这惟妙惟肖的艺术品,是清代石湾陶塑大师黄炳的代表作。

文、图/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 卜松竹(署名除外)

用“胎骨出毛”做出的陶猫据说能吓退老鼠

为了了解这只黑猫的详细情况,记者采访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江宝仪女士。

馆藏的这件陶塑,塑造的是一只卧在地上,前后爪内屈,抬着头,圆睁双目看着前方的黑猫。猫的耳朵放平朝向两边,尾巴柔软地弯曲着,略微翘起。专注的眼神,略紧张的颌部,告诉我们它正在盯着一件感兴趣的事物。江宝仪评价:“黄炳塑猫,尤重眼睛的表现,其搓珠、镶眼、点睛等技法,传神地刻画了猫的眼神。据传,其所塑黑猫,置之案头,老鼠见而逃避。”这真的是和当年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这件猫塑,黑色的猫毛根根清晰,纹路又极为细密,沿着猫身体的自然起伏波动弯曲,极富真实感。这就是黄炳的开派绝技——胎骨出毛,简称“胎毛”,通常用于动物雕塑中,这是石湾陶塑特有的技法。专家详解:这种做法,是采用石湾本地一种含铁成分很高的红土,经过沉淀去除其中的杂质,再加一些微细瓷土和少量的东莞黏土混合,捏塑成形后,在陶胎八成干的情况下,在其表面一丝一缕地雕琢出鸟兽的羽翎、皮毛。陶器烧成后通常不施釉,称为“素胎”或“胎骨泥”。

以这种技法雕刻的动物,羽翎纤毫毕现,细腻逼真。黄炳通常还会在动物的蹄子或角上涂上石墨,配以用白瓷泥搓捏成的爪子、牙齿,质感强烈。结合深邃古朴的陶胎色,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有专家如是评价:“胎毛技法以独特的神韵,迷人的风采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展示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了石湾陶艺工匠对泥性的灵活运用,以及书画技法与陶塑艺术的完美结合。”

走科举 他是个落第秀才

玩泥巴 他成了开派宗师

黄炳天赋异禀,不但首创石湾陶塑胎骨出毛技法,更率先将中国传统文人情致引入石湾陶塑当中,从而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实际上,胎毛技法本身就是文人书画与陶艺结合的产物。自宋代苏轼等提出文人画与民间画的分野,数百年来“文人书画”和“民间艺术”各行各路。虽然顶尖的民间艺人亦可登堂入室,为皇族贵胄,达官巨族,乃至文化名流呈现作品,但限于主流评价体系的标准,终被认为难臻至善至美,难及“大道”。但黄炳的出身则使这两个领域的融合成为可能。关于他,历史上留下的资料不多。根据佛山文博专家黄卫红的说法,他是石湾七星岗黄家庄人,生于一个陶艺世家,在父亲和石湾陶艺氛围的熏陶下,从小就对陶塑艺术情有独钟。他也是个落第秀才,可见曾经在科举之路上很用功,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教育。

黄炳的时代,是珠三角文化大昌、书画日盛的时代。这一时期本土的许多书画家都是科举出身,深受文人画理论的影响。因由他们的日常交游和生活雅趣,令作为民间工艺重镇的珠三角地区民间工匠也颇受文人气质沾染。而黄古珍、黄炳叔侄就是当中最为突出者。黄炳少好学,善书画。广州博物馆藏有黄炳画的山水、禽鸟画。黄炳绘画重视师承宋代名家,师法造化,同时又借物寄情。画禽鸟,往往以工笔作翎毛,精细严谨,一丝不苟,这正是两宋时期花鸟画的特点。黄炳小叔黄古珍亦能绘画。广东民间工艺馆所藏的黄古珍山水挂画,是其代表作,画中有诗,书画同体,为典型文人写意画风格。在器皿题识中,他常常公然宣称“仿白阳山人”(即明文人画大家陈淳),此种做法,当世仅见,足可见出他对绘画的刻意追求。受国画工笔翎毛技法的启发,黄炳与黄古珍以时钟发条改制成刻刀,以勾勒动物毫发、羽毛,纤毫毕现,创始出流传至今的石湾胎毛技法,被后人视为宗师。

石湾陶塑早期仅限于屋脊装饰之用,后来渐渐走下屋脊走进民间成为家庭装饰品。而早期也做过工程匠人和“包工头”(据说他曾率队参与佛山祖庙屋脊陶塑创作)的黄炳则迈出了更大一步,将石湾陶塑从装饰品推进到艺术品的层次。有人认为正是他开创了石湾陶塑的艺术时代。

黄炳晚年与佛山深村倚松园梁澄里等书画家交往,书画用章亦为梁澄里所赠。可见在其内心深处,仍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文人”情结。或许正是因为这份情结,令他在探索陶塑变革之时,有一份不落俗套的跳脱眼光,有一点异于常人的轻灵思路。在“技”和“艺”之间,他维持了一种优美的平衡。

胎毛动物作品成收藏界珍品

据说黄炳有过目不忘之能,世人称为“神眼”。这双“神眼”还特别强调写生。除了猫之外,他的胎毛鸭也是闻名遐迩,一直备受民间推崇。为了塑好鸭子的形象,黄炳经常到邻近的乡下,划着小艇在荷塘上细心观察嬉戏的水鸭,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象特征。黄卫红评价,他塑造的鸭子两眸生华,“无论是扑翅引颈,还是戏水穿莲,又或游弋觅食,俱有法度,生气奕奕。尤其是一片片、一圈圈有规律又似不经意勾勒的羽毛精细而繁密,毛茸茸的质感很强”。他的胎毛动物作品,特别是猫和鸭,是收藏界的珍品。

江宝仪称,黄炳早期的作品不署名,中晚期后才开始在作品上刻名字或者钤印“云屿氏制”。

著名文博专家罗雨林指出,长期的艺术实践,使石湾窑形成“工塑”与“意塑”两种风格。“意塑”是写意传神,看重表现对象的灵魂精髓。石湾早期意塑代表是明代杨升、杨名、可松。工塑是用木批工具精雕细刻,既塑又雕。适于表现文难、温柔、俊美的文人雅士一类题材,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入微,严谨生动。黄炳是工塑名家,但又吸收了意塑的优点,加上他深厚的写实功力,所塑造的对象从而具有非同寻常的形神兼备的艺术魅力。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弟子陈祖把意塑推向了高峰,而弟子陈渭岩则在继承和发展了黄炳的工塑风格的基础上,对历代名窑的釉色和造型的优点兼取并蓄,特别是吸取了景德镇瓷塑的精华,别树一帜。

黄炳的胎毛技法影响很深远,如后代名家潘玉书的仿作“寿星鹿”,廖荣的胎毛狮,霍津的胎毛牛,区乾的胎毛鹌鹑,曾良的胎毛狗和鹰都是继承了黄炳的胎毛技法。胎毛制作的工具也在不断变化,发条磨制的小刻刀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改进为一次可刻画四五条毛的梳齿刀,80年代后又改进为“碌毛法”,即用带有不规则齿状条纹的带柄小铁轮在泥坯表面滚动,压制出胎毛线条和旋涡状纹理。这些技术都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除了陈家祠,在广东省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以及故宫博物馆等地,都可以看到黄炳的胎毛动物作品。有心的朋友,不妨去感受下大师鬼斧神工的技法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陈家祠的这只小黑猫 开启了石湾陶塑的新天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

浅谈:粤剧对佛山石湾陶艺的影响

粤剧,瓦脊,陶塑,公仔,人物,佛山,艺术,石湾,石湾陶塑,作品,广东,形象,戏班,戏服,刺绣,图案,影响,陆游,服饰,艺人,造型,题材,建筑装饰,人们,内容,屋脊,屋顶,特色,红船,表演艺术

2007-02-26 #短篇故事

漂洋过海“三连展” 石湾陶搭起“交流桥”

漂洋过海“三连展” 石湾陶搭起“交流桥”

谭红,曾鹏,作品,瑞士,中国陶瓷,传统,文化,西班牙,石湾陶,芬兰,石湾,纪录片,观众,展览,陶艺,工作坊,中国,石湾陶塑,考夫曼,陶塑,艺术,金砖,陶瓷,交流,师傅,项目,陶艺家,国家艺术,艺术家们,展品

2015-05-13 #长篇故事

漂洋过海“三连展”石湾陶搭起“交流桥”

漂洋过海“三连展”石湾陶搭起“交流桥”

谭红,作品,曾鹏,瑞士,中国陶瓷,传统,文化,石湾陶,西班牙,芬兰,石湾,纪录片,观众,展览,陶艺,工作坊,中国,石湾陶塑,考夫曼,陶塑,艺术,金砖,陶瓷,交流,师傅,项目,陶艺家,国家艺术,艺术家们,展品

2020-02-21 #故事阅读

梅山陶:石湾陶瓷的海外亲戚

梅山陶:石湾陶瓷的海外亲戚

瓦脊,陶塑,越南,石湾,会馆,堤岸,梅山,黎丽,生产,产品,陶瓷,华人,宝源,广东,窑场,19世纪,20世纪,同和,工场,胡志明市,工匠,广府,店号,庙宇,穗城,刘金钟,先生,咖啡,正殿,石湾窑

2013-01-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非遗丨佛山“石湾公仔”: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非遗丨佛山“石湾公仔”:一部浓缩的中国民俗文化百科全书

陶塑,石湾公仔,石湾,陶器,人物,艺术,佛山,公仔,作品,时代,陶艺家,价值,传统,盆景,艺术品,陶瓷,创作,生产,巴夏礼,南风古灶,石湾陶瓷,中国,产品,人民,全国,元素,创作者,可达,岭南,收藏家

2008-03-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非遗璀璨 薪火相传”第二届黄志伟师徒作品展已在顺德拉开帷幕

“非遗璀璨 薪火相传”第二届黄志伟师徒作品展已在顺德拉开帷幕

黄志伟,大师,作品,师徒,曹锋,陶塑,佛山市,徒弟,研究院,陶艺,传统,广东省,石湾,艺术,文化传承,石湾陶塑,作品展,艺术馆,容桂,副会长,创作,展览,石湾陶瓷,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文化艺术,陶瓷艺术,中国,分会,作品集

2010-10-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讲好文化传承故事

讲好文化传承故事

黄志伟,师徒,作品展,石湾陶塑,五子登科,文化传承,称号,老鼠,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生肖鼠,志伟,陶塑,现代雕塑,精品荟萃,越来越好,作品,中国,佛山市,传统,五福临门,广州日报,容桂街道,农历,全家福,出镜,分力,场面,宝宝,拉开序幕,弟...

2014-04-24 #故事会

流浪的小黑猫被救 遇到了好主人 从此开启崭新的喵生

流浪的小黑猫被救 遇到了好主人 从此开启崭新的喵生

主人,小黑猫,黑猫,都会,游泳,胆子,夫妇,感觉,猫咪,是非,很多人,两个人,常喜欢,特别喜欢,道因,发现了,体型,原因,动物,大海,好消息,威风,小家伙,怕水,恩人,意识,通身,气质,时候,教会

2011-08-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