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丨《开始写吧!

时间:2020-07-08

以第三人称视角写人物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特征与人物

好的回忆录可以提高讲故事的技巧。而要写出好的回忆录,作者应该有能力知道在何时终止某一行为,插入一段说明来解释、描述、分析前面发生的这个行为。这是将事实升华为艺术的重要能力。

“独特的见解和特别的细节”应该对讲好故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想自己描写人物的时候无非就是:这个人高矮、胖瘦、美丑等等。关于人物性格也不过是:这个人脾气好不好,外向还是内向之类的。

相比之下,利用细节来描写人物,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如:

这个人的状态,坐着还是站着?站或坐在什么地方?多长时间?这个人面部表情什么样?有什么动作吗?

《红楼梦》里面细节描写是非常丰富的。衣食住行无所不包。简直就是一部细节描写的百科全书。看来最近读《红楼梦》真是读对了。

好吧。这一次来一次精读《红楼梦》。相信这才是把讲故事升华为艺术的必由之路。

练习

练习下面的句型:

是个 的人,他或她 。

第一个空格写人物身份。如:

职业、姓名之类的。

第二个空格写人物的某一个方面。如:

性格、脾气、特长等等。

第三个空格写人物独特的,值得别人注意的细节。

扩写。把句子变成段落。

扩写在初中时候就挺喜欢的。觉得好玩嘛!所以老师一旦留扩写的作业,要求300字,我每一次都写500多。没想到这本书里的练习居然是初中作文老师留的作业。

呵呵!

一部好的回忆录,作者应该知道如何才能在故事和分析之间、在故事情节的进入和跳出之间做到灵活转换。

《红楼梦》在讲故事的时候,基本上是以每一个人物的视角在讲故事。之前有人跟我说过“代入感”这个词。

其实他说的是我写的东西没有“代入感”,当初还不服气,觉得我写的还是不错的。

现在想来还是人家说得对。

连续八个月写公众号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开始学习写作才明白自己写的要多烂有多烂。

今天学到的这个“作者应该知道如何才能在故事和分析之间、在故事情节的进入和跳出之间做到灵活转换”才知晓曹雪芹真是一个讲故事的天才。

至于我吗?

也不过是个菜鸟,只会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菜鸟。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了解自己内心,从自身角度回忆过去;同时,尽可能头脑冷静的与自我保持距离客观地讲故事。

我写东西的时候,经常就是我这样、我那样的。基本上跳不出来。更别提头脑冷静了。我写东西很容易感情用事的。

这就是有的散文作家说的:

诀窍在于,要一直做你自己,但又永远不是你自己。

非虚构文学创作不是写博客,必须将自己处理成一个人物。

人物,是啊!自己应该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这样才可能有代入感。

隔绝感情,以多重视角讲故事。

我是在《30天写小说》里知道全知视角这个词的。书中说全知视角就好像有好几个摄像机在拍摄。就是每一个人物都是一部摄像机呗!

关于用第三人称讲述,甚至于连故事中的自己都用第三人称,我从来没有想过。

单用“我”来写故事。有局限性。这个飞翔在北方跟我说过。所以他建议过我用第三人称。不过他没说怎么做。我知道在以“我”来讲故事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个人情感、怨恨、浪漫想法的影响。

我在讲故事的时候影响我最严重应该是怨恨吧。虽然说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但这在我每一次会看我的自传的时候都能感觉得到的。

我没有用过第三人称来讲故事,不过看过《马丁·伊登》。据说马丁·伊登的原型据说杰克伦敦。据说有一本杰克伦敦传记就曾经大段大段的抄《马丁·伊登》这本书。

回忆过去的画像

这一课是关于照片的,最后作者提到一张照片,他的一名学生的照片。一张圣诞节拍的全家福,拍照的时候他这位学生的父母还没有离婚。他父母离婚之后,他外婆就把他父亲从这张照片上剪掉了,之后他外婆又把照片重新粘贴起来,就好像他父亲从来没有出现在照片上一样。

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是作者认为,可以根据这张照片写出一篇深刻有力且略带心酸的故事。

“深刻有力”我以前不太理解。倒是经常听见这个词,不管是语文老师还是在文学评论里面,但是具体什么是“深刻有力”就没见谁说清楚过。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笨。

这个案例让我突然想到了,是不是关于这种离婚、或者死人一类比较惨的故事都属于“深刻有力”哪?

“略带心酸”这个意思我懂。电视上的真人秀节目经常见到。生活中我也遇到过。比如哪位网友知道了我是残疾人,就会发现公众号文章赞赏标志下面就会多出来一个头像。

看来得仔细琢磨一下这个“略带心酸”了。

学生时代很多同学都说我“死要面子活受罪”。不过一直就没想要去跨过这个门槛,以后也没准备跨过去。

不过这个“略带心酸”让我眼前跳出来一个字:

度。

对嘛!

掌握好度就好了。毕竟“令人感动”与“博取同情”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既能写出好文章也不至于让人感觉你在犯贱。

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丨《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丨《开始写吧!”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丨《开始写吧!

特征与人物 从生活到叙述:以第三人称探索人物与故事 回忆过去的画像丨《开始写吧!

故事,人物,时候,第三人称,作者,讲故事,红楼梦,马丁·伊登,好的,这个人,东西,回忆录,细节,空格,视角,分析,杰克伦敦,非虚,代入感,这个词,特征,作业,初中,外婆,大段,头脑冷静,摄像机,故事情节,文学创作,照片

2020-07-08 #经典故事

知识分享: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告诉读者人物在某个时刻正想什么

知识分享: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告诉读者人物在某个时刻正想什么

故事,人物,作者,场景,细节,结构,对话,百家号,主人公,读者,叙述者,时刻,高潮,故事线,元素,引语,文章,第三人称,语言,心理距离,主题,次序,猎枪,符号,结尾,记者,话题,距离,小愚,莱恩

2020-07-08 #小故事

知识分享: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告诉读者人物在某个时刻正想什么

知识分享: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告诉读者人物在某个时刻正想什么

故事,人物,场景,作者,细节,结构,对话,主人公,高潮,故事线,元素,引语,读者,语言,心理距离,主题,叙述者,结尾,时刻,次序,猎枪,符号,记者,话题,距离,事情,三脚架,事物,内心独白,作用

2008-09-13 #故事阅读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虽然以第三人称形式出现的全知视角在叙述故事和描述人物的过程中有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虽然以第三人称形式出现的全知视角在叙述故事和描述人物的过程中有

视角,结果,人物,优势,优点,作品,形式,时间,故事,漏出,第三人称,过程,伟大的作家,值得我们,叙述视角,叙事方法,注意的是,灵活应用,不可否认,唐格,彼得,在追,公园里,中国,态度,份额,午餐,女孩,妈妈,实时性

2020-07-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曲艺的本质特征

曲艺的本质特征

曲艺,说唱,口语,故事,本质特征,表演艺术,艺术,说法,戏曲艺术,人物,乐器,感情,台大,大异其趣,戏曲,本质,本质属性,歌舞,特点,第三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思想,话剧,角色扮演,门类,表演,口头语言,即所谓,小型乐队,因为是

2020-07-02 #故事阅读

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当使用第三人称时 叙事者不是故事里的人物 他

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当使用第三人称时 叙事者不是故事里的人物 他

人物,小说,常识,叙事者,主题,故事,形象,旁观者,角度,视角,有关,不正确,不是故事,第三人,环境描写,里的人物,讲述故事,事件,主题鲜明,作品,作业,包孕,场景,因素,思想,心理,方面,用户,言行,路数

2020-07-08 #故事阅读

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当使用第三人称时 叙事者不是故事里的人物 他

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当使用第三人称时 叙事者不是故事里的人物 他

文章,语句,句子,答题,作者,论据,内容,作用,主旨,语言,题目,原文中,分析,答案,论点,顺序,修辞手法,事实,全文,表现手法,现代文阅读,命题,感情,表达方式,角度,关键,词语,语境,一句话,中心论点

2020-07-07 #短篇故事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

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

记叙文,事件,文章,人物,焦点,表达方式,线索,特点,状物,蜜蜂,语言,作者,感情,时间,插叙,结构,第一人称,变化,藤野先生,中心,事情,事物,伏笔,内容,动作,场景,心理,抒发感情,方法,第三人称

2020-06-1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