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巴东县寇准文化公园

时间:2020-07-09

寇准在巴东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7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巴东县隶属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鄂渝交界地。是三峡地区少有的土家族聚居区。据考古资料,巴东地区是探索人类起源的热点地区之一。史前时期,有巨猿臼齿化石和繁荣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西南地区最早的农耕文化和影响了江汉平原楚文化发展壮大的大溪文化。历史时期,特别夏商时期,是早期巴人的重要活动区域,在考古学上属独特的一种文化类型。商为禀君国地,西周至春秋初属夔子国。东周,楚势发展到巴东,迫使巴人西迁。楚、秦、巴、蜀的影响在这里此消彼长。秦夺取这一地区后设郡置县,汉至晋为郡地,南朝设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巴东县。北宋,寇准在巴东任县令,留下了精美的秋风亭和劝农、以及清廉美誉。

巴人后裔在这里由巴而蛮、由蛮而夷、由夷而土历经了几千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影响,创造了灿烂的土家族民族文化。其中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最具特色。

传统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物质遗存和现代社会的根基,解读古建筑的自然环境、建筑布局、内外结构、装饰文化,就是解读我们民族文化的演化史。

巴东县寇准文化公园,是以三峡文物保护为基础建设的。在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中,经专家精心筛选了11栋最具三峡地区及土家族传统特色的古建筑,在新县城的营沱小区集中复原,占地面积50亩。整个复建工程是三峡文物保护的重点工程,得到国务院三建委、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移民局、省民宗局的大力支持。历经5年的艰辛努力建设完成。

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三峡文物保护要求、县委政府建文化大县的发展战略,在古建筑群基础上,扩建成民族文化公园。增建文物展厅和寇公祠、北宋寇准任县令时的县衙,全方位的展示巴东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

展示的主要内容:

一是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为主体。承载着寇准文化的文物建筑秋风亭、寇公祠、寇准县衙;具有土家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吊脚楼、天井屋等;反映三峡航运血泪史的宗教建筑;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工艺作坊;精巧的古代单拱石桥等等。

二是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展厅的文物陈列。巴东有三万余件文物和标本,精品倍出。有传递人类起源信息的巨猿化石和南方古猿、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品、长江中上游地区乃至中国西南地区最早农业文明遗址出土的楠木园文化遗物、有神秘的巴人文化遗物、巴楚经济与战争文化遗物、宋代官窑瓷器、民族民俗文物等等。

三是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歌舞的展示演艺。包括峡江纤夫文化、“撒尔嗬”、“巴东堂戏”、“峡江纤夫号子”、民族民间歌舞、民俗风情精选等等。

四是游客参与的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民俗演艺等。

秋风亭,又称寇公亭。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寇准任巴东县令时亲建于江北旧县坪,同建的还有白云亭,后毁。南宋末随县城迁至江南。建筑面积146平方米。歇山顶楼阁式木质结构建筑,重檐二层,高10.76m,平面方形,屋面灰筒瓦,瓦当有“万古不朽”铭文。正脊中间置宝瓶,两端用吻兽,垂脊端头用垂兽。结构类型采用抬梁式,下檐檐柱四根、金柱四根,金柱同时又是上檐的檐柱。飞檐四角钻尖顶,翘角抬梁雕饰龙头含珠。上下层有格扇门窗。其历史久远,建筑艺术精致。其中翼角作法、结构方法、雕刻工艺具有江南典型工艺及技法特征,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巴东县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标志性建筑。

历代称颂此亭风光胜迹为巴东古八景之一:古亭秋月。

1992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寇公祠,北宋一代忠臣名相寇莱公之纪念祠堂。原建江北旧县坪(宋代县城)、南宋移至江南老城,后毁。与秋风亭、寇准县衙建在同一中轴线上。建筑风格采用民间祠堂建筑,穿斗结合抬梁结构,封山。

寇莱公(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名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进士出身。初以大理评事赴任巴东知县(980—983),后擢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开府仪同三司,授太子太傅,封开国公、莱国公。晚年(1020—1023)遭奸臣陷害远贬道州(今湖南道县)、雷州(今广东雷州市)。卒谥“忠愍”,曾著《巴东集》,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巴东是寇莱公发迹之地。公在巴东传播中原正音与农耕文明,迁移县治,建秋风、白云双亭,留下很多胜迹与动人传说。

巴东寇公祠,初建于宋仁宗皇佑年间(1049—1054),历宋元明清至今,累废累兴。现为第六次复建,与秋风亭、北宋县衙相联,基本还原北宋巴东县治部分风格原貌。

祠内供汉白玉寇准座像,陈列寇准任县令时的生平事迹、寇准诗词文章、历代著名诗人咏巴东和寇准诗词、传说故事和与寇准相关的文物,悬挂寇准工作、生活、劝农、廉政等画像,供人们祭拜。占地面积1264.64m2,建筑面积875.94m2,为四合院式单层砖木结构建筑。

寇准县衙,仿古代县衙建筑。与秋风亭、寇公祠置于同一中轴线上,形成空间层次。采用古代衙署建筑风格,建筑中置仪门、正堂、六公房等,为抬梁结构五开间单檐歇山,外檐五铺作斗拱。北宋巴东县衙,原址江北旧县坪北宋县城遗址。县衙座南朝北,回廊环绕,明镜高悬,庄重典雅,正气浩然。系北宋巴东知县寇准于太平兴国年间(980—983年)监修,历代巴东县令在此接待民众、处理政要与司法审判。其中陈列寇准任县令时的北宋巴东县衙物品,包括堂前审案的文具、刑具、令牌和出行仪仗等。全面还原宋代县衙功能。占地面积760m2,建筑面积550m2。

王爷庙,又称镇江阁,原位于巫峡内右岸江边高台地上。清嘉庆16年(公元1811年)兴建,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扩建镇江阁主殿两侧的配房。主殿供奉王爷塑像,配殿供奉火神、财神。庙面阔3间,进深用12檩。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为七架梁加前后双步梁,两山构架为穿斗式,共用5根落地柱。两山及后檐为页子砖墙封护,两山出马头墙,为小式硬山建筑。建筑面积138平方米。长江航运多凶险,人们便从供奉王爷、烧香许愿中来寻求安全感(在巫峡上游的王爷庙烧香许愿后,船若安全出峡,就到巫峡口龙王庙还愿;若船毁人亡,尸首起水于西陵峡地藏殿江段水域,地藏殿负责打捞、掩埋死者)。王爷庙是三峡中很有特色的庙宇,故在长江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本身的建筑艺术水平较高,雕刻、彩绘细致,整体保存完好,金石文献记载齐全,因而本身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地藏殿,原座落于西陵峡左岸江边的高台地上。殿创建于清乾隆30年(公元1765年)。殿西阔3间,明间为砖牌楼门面,两山以弯曲马头墙封护。建筑面积156平方米,占地面积425平方米。原地藏殿的建立与地理位置有关。原殿内供地藏王菩萨,后毁。地藏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主司救治地狱中的“罪鬼”,在中国是民间信仰的冥神,地位居阎罗王之上。“地藏”原意是如同大地一样,含藏着无数善根种子。照佛教说法,地藏受佛祖委托,在现世佛入灭、未来佛尚末出世这一段时间掌管世间之事。因为地藏的特殊职责,他的法相和打扮与其他菩萨不同,他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持锡杖,身边有一怪兽坐骑,名叫“谛听”又叫“善听”,它似虎似豹,双目神光闪烁,耳朵极为灵敏,刹那里能听到四大部州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的动物及各种生物、神仙的动静,地藏王靠它收集情报,照鉴善恶、察听贤愚。地藏王的大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相传农历七月十五日为地藏生日,七月三十日则是其成道日。中国各地奉祀地藏菩萨,还有不少信徒远道到地藏殿进香,到塔下膜拜,有些虔诚的善男善女还要通宵为地藏王“守塔”。三峡的地藏殿是历史上人们依赖长江与长江相处的产物,它是历史上长江航运及以长江为谋生手段的民众多凶险多不幸的写照,同时也反映了峡江地区人民的质朴与善良。地藏殿建筑做工精美,在建筑艺术上也富有特色。其建筑本身无论外表还是内部处理上都突出了沉重的气氛,是建筑处理上的成功范例。

水磨坊,晚清建筑,原建于神农溪龙船河段的阶地上,是三峡地区传统水动力磨坊。全木质构架结构,石碾盘。采取导引溪流或山泉入水房,推动水轮。水轮为立、卧式水轮各一台,水轮与其地坪上的石磨、石碾同轴。这是峡江地区保存极少的原始传统生产工具类作坊建筑,是研究土家族地区民族历史、生活、生产发展等方面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实物。建筑面积62平方米,占地面积320平方米。

顾家老屋,原建于巫峡内杨家棚。为巴东清代传统豆制品作坊。穿斗式构架,四合天井院式建筑。围护结构用干打垒夯土墙。装修用什锦格扇,作工精细,雕刻艺术优美,为不可多得的民间传统建筑精品。无论从建筑结构设计到装修艺术都有极高的价值。是巴东历史上最早最悠久、工艺及生产技术最先进的豆制品作坊,生产的豆腐干曾远销省内外,在长江沿线闻名遐迩。其传统制作豆腐干的技术到今天仍有众多传人,以至于现在生产的豆腐干仍传销和闻名于三峡地区。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占地面积175平方米。

李光明老屋,原建于巫峡内楠木园,清代传统民居,为土家族典型的天井屋(拆迁保护前仅剩正房一栋)。李光明老屋,布局根据地场、地形情况巧妙建造,别拘一格,在建筑构架上又富于变化,以求满足使用上的要求,建筑面积444平方米,占地面积356平方米,是巴东保存最典型的砖木结构建筑。

万明兴老屋,原建于巫峡楠木园,清代传统民居,属典型的吊脚楼式建筑。其方向、高度依山就势,前有庭院,并建有门楼,主体建筑平面成“L”形,后部为吊脚楼。部局根据地形巧妙建造,造型别致,在建筑构架上富于变化,以求满足使用要求。当年,万明兴及其父辈为农户兼商贩,其房为前店后寝,明间为厅,东西两次间为商铺,于前檐设柜台。建筑面积440平方米,占地面积268平方米。

王宗科老屋,原建于巫峡内楠木园,清代传统民居。结构为穿斗式吊脚楼建筑,木板围护,歇山布瓦。建筑平面呈“Z”形,据地形而布局,真正因地之宜。内部铺盖木地板隔潮,装修简洁,临江坡地一面为吊脚楼。建筑面积184平方米,占地面积172平方米。是保存完好的木质结构传统建筑,是研究土家族和峡江地区传统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毛文甫老屋,原建于楠木园晚清时期的传统民居。该屋前部梁架为六檩二柱,后部为四檩毛石砌筑墙体。装修用板门或直棱窗,为当地另一种比较普遍的代表性建筑。该建筑内部隔断准确,科学合理,最受建筑专家推崇,专家评价“在有限的平面上有效的利用最大空间的典型之作”。在建筑设计上最具学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建筑面积164平方米,占地面积130平方米。

济川桥,为明代单拱石桥,原建于江北旧县坪川鄂沿江驿道上。该桥依山势而建,采用古桥中常见形式,矢高于跨度的二分之一,使拱券呈抛物线型,承重合理。桥跨宽5.5米。造型典雅古朴,用料、技术水平、建筑形式等独具特色,是峡江地区保存较少的明代石桥建筑。建筑面积88平方米,占地面积138平方米。

寅宾桥,为清代单拱石桥,原建于江北巴东与秭归交界的川鄂沿江古驿道上。据碑刻记载,该桥为巴东与秭归两县合建,当时没有图纸,各自先建半边,直至中心合垄。故拱券中心呈“^”形。所以桥的两边建筑工艺不同。一边条石横向砌筑,一边直向砌筑。桥长50.2米,宽5.8米,高11.14米。其造型优美,雕琢精细,其体量、用料、建筑工艺、技术水平、建筑形式、装饰手法等都可算是峡江地区古单拱石桥建筑的典范,是峡江地区跨度最长、券拱最高的桥梁建筑。建筑面积292平方米,占地面积353平方米。

〔景区地址〕: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营沱社区沿江大道

〔邮政编码〕:444300

〔售票热线〕:0718 4335435

〔传真号码〕:0718 433543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巴东县寇准文化公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预订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价格 去哪儿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预订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价格 去哪儿

寇准,巴东,文化公园,巴东县,县衙,寇公祠,公园,古建筑,大堂,居民,诗词,门票,民族文化,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仪门,公房,历代,小区,巫峡,建筑风格,文化,景区,文章,文物,西陵

2020-07-09 #故事会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攻略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多少钱 在哪好玩吗?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攻略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门票多少钱 在哪好玩吗?

寇准,巴东,巴东县,县衙,寇公祠,公园,古建筑,大堂,居民,文化公园,诗词,民族文化,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仪门,公房,历代,小区,巫峡,建筑风格,文化,景区,文章,文物,西陵,沿江路

2020-07-09 #故事会

恩施旅游景点寇准文化公园介绍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简介

恩施旅游景点寇准文化公园介绍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简介

寇准,巴东县,县衙,巴东,寇公祠,公园,古建筑,大堂,文化公园,居民,诗词,民族文化,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仪门,公房,历代,恩施市,恩施,小区,巫峡,建筑风格,文化,简介,湖北省,沿江路

2020-07-09 #故事大全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

巴东寇准文化公园

寇准,巴东,巴东县,县衙,寇公祠,公园,古建筑,大堂,居民,文化公园,诗词,民族文化,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仪门,公房,历代,小区,巫峡,建筑风格,文化,景区,文章,文物,西陵,沿江路

2020-07-10 #小故事

巴东寇准公园旅游攻略 巴东寇准公园好不好玩→MAIGOO百科

巴东寇准公园旅游攻略 巴东寇准公园好不好玩→MAIGOO百科

寇准,巴东,巴东县,县衙,寇公祠,公园,古建筑,大堂,居民,文化公园,诗词,民族文化,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仪门,公房,历代,小区,巫峡,建筑风格,文化,景区,文章,文物,西陵,沿江路

2020-07-09 #故事阅读

恩施巴东寇准文化公园

恩施巴东寇准文化公园

寇准,居民,寇公祠,地藏殿,文艺广场,丰功,业绩,中心,任县,公园,古建筑,文化公园,巴东县,小区,巴东,建筑风格,西陵,沿江路,民俗,王爷,规划设计,活动,表演,为纪念,地方特色,民族文化

2020-07-09 #故事会

巴东:寇准的发迹地

巴东:寇准的发迹地

寇准,巴东,巴东县,县衙,秋风,旧县,劝农,大堂,知县,百姓,诗词,宋太宗,宋仁宗,寇公祠,张逊,景德,东瀼口镇,三峡,县城,口岸,陕西,巫峡,朝廷,由来,稼穑,老百姓,长江,丁谓,任盐铁,于景德

2020-07-09 #短篇故事

巴东:寇准的发迹地

巴东:寇准的发迹地

寇准,巴东,巴东县,县衙,秋风,旧县,劝农,大堂,知县,百姓,诗词,宋太宗,宋仁宗,寇公祠,张逊,景德,东瀼口镇,三峡,县城,口岸,陕西,巫峡,朝廷,由来,稼穑,老百姓,野三关镇,长江,雕像,雕刻

2020-07-09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