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背后的惊天秘密

时间:2020-07-10

关于孙悟空出生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6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西游记》有趣故事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人生哲理。第一回中,孙悟空的出生地安排在花果山,有什么奥妙呢?

我们看到很多善男信女到佛寺行香礼佛,第一件事要考虑的就是供品问题了。我的妈妈是一个典型的敬佛者,她说你求神拜佛,神佛得到你什么东西呢?无非是供品等等。

事实上,老妈说的也没错,只是不知道供品背后的意义。难道佛祖真的要收下你的“礼品”吗?说到底,很多善男信女专心诚意奉献的供品,很多在购买之前都是考虑供完佛祖之后能不能“供奉”自己的嘴巴。

在各式各样的供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花”和“果”:在佛门中,若献于佛或菩萨前,称为“献花”;若同天女一样则称为“散华”。最简单明了一件事,善男善女鲜花来生会换来靓丽的身材和外貌,可谓“本小利大”。按照佛经所说,鲜花有十种功德,如处世如花、身无臭秽、福香戒香等。

如果水果供佛,也有很多功德,简言之,就是能够有好的果报。因此,水果供佛已经成为中华佛教的传统,几乎每家每户供奉神灵都有各种水果,因为水果供佛算是人们对佛祖菩萨神仙表达一种恭敬心,放点水果在神台容器上,还可以起到装饰和营造神圣气氛的效果。

但是,这不是主要原因和内涵。我们知道,有花才有果,无花也没果。佛家用最简单的“花果”问题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花”是说明原因,“果”是表明结果,用来说明世界上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从“因”而生,随“缘”而化,因果而成。由果生因,循环往复。

因果,全面来说就是因缘果报。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因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也简称因果。

现在就明白了,西游记第一回让孙悟空出生在花果山,就是说一切事物的生起、形成、发展都离不开因缘果,这是认识世界最基本的东西,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没有好的“因”,没有遇到好的“缘”,就很难结出好“果”。从石猴出世,到最后成佛,也是一个因缘果的过程。

著名的《心经》一开始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是说明了因缘果关系,当一个人之“行”能够“深”达到“波罗密多”的时候,就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可以简单理解为修行,或者是道行,再简单为工作吧,当你的工作做到家了,你就能得到“波罗密多”即高级的智慧就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不被声色所累,不会被人世间的种种烦恼来拖累自己的心情,因此也就做到了真正的放下,不执著,所以你就不会不开心了。

因,是你要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积极做好基本功的工作;缘就是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我所用,加大因的积累,从量变实现质变;果,就是要努力获得好的结果。

因此,这个因是最基本的条件。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绝不会种豆得瓜,或者种瓜得豆。关键是要培植好的“因”,这就叫善因,善,简单来说是最好的东西。行善积德的善,善良的善。

我们要明白一个事情,就是孙悟空为什么必须拜唐僧为师,才能得道成佛。很多人很奇怪,唐僧那么迂腐,那么昏庸,如果取经事业让孙悟空来当领头人,什么困难都没有,看来是佛祖和观音菩萨不会用人。事实上是不对的!

孙悟空从一块石头出世以来,从地狱闹到天宫,从海里闹到灵山,这颗浮躁的心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善”字,包括念头、行为等都是不善的。你觉得成道成佛成圣那么难吗?其实也不难,你也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为什么?这个善字确实很难做到。日行一善不难,千日行善很难,终生行善,包括举止动念都是善的,难上加难!

唐僧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中,每一打教“一善”,就将善字的课程教给孙悟空了。他说,“出家人时时常要方便,念念不离善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每一次都是说一个善字。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之说。这就是因缘果的关系的最好说明。

有了善因,再结善缘,就会有善果。

西游记从花果山的故事开始,以花果山为孙悟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立身处世,要有好的底子,就是这个“地”,它要起点好、心胸广、眼界宽,再加上西游取经的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积累,勇于面对前进中的艰难困苦,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争取社会上各方力量的帮助,让内因更加成熟,使外因更加优化,那么你就能在人生西游取经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取得真经!

所以说,一部西游记的故事,告诉你:一切从因缘开始!

揭西游记中孙悟空成佛以后的真实年龄 有多大?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每遇上一个妖怪都会说一句:“吾乃五百年前大闹天空的齐天大圣是也。”遂给人错觉悟空只有500多岁。其实不然,在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的时候悟空的年龄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西游记》一书中处处都有时间的表明,若细读,便可寻出其中的蛛丝马迹。孙悟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即:一、出生及拜师时期;二、做天官及大闹天空时期;三、被压五行山及取经时期。下面,以每一时期为界,细看悟空在这一时期所经历的时间。

一、出生及拜师时期

悟空在拜师前,乃水帘洞中的美猴王。搬入水帘洞后,过了“三五百载”,忽为不能长生而忧恼,于是有了外出拜师之意。从“三五百载”四字可看出,悟空外出求道之前在水帘洞待了一年有余,两年不足。及至外出拜师学艺,悟空先于南瞻部洲待了“八九余年”,然后才去了西牛贺洲。

在这里,他遇到了“猴生”中最重要的人之一,也是他的第一位师父: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在祖师处悟空先是“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这样过了7年。然后再得菩提祖师真传,学习日后大有用处的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至被赶回花果山,又过了3年。

所以悟空外出求仙访道共经历了20载左右。书中另有一处悟空的原话也从旁证明了这一点。第二回时,悟空因在众师兄弟前表演七十二般变化而得罪了菩提祖师,祖师欲差其回花果山,悟空求道:“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但此处仍有疑问。

成美猴王后的“三年五载”只是待在水帘洞中的日子,并没有算以前在洞外过的日子。但是经推算,洞外这段时间应该是在10年左右。第二回末,为解救猴子猴孙,悟空迎战混世魔。混世魔初见悟空便道:“你身不满四尺,年不过三旬…”云云。由此可断出悟空做了10年左右的美猴王,后又学了20年的艺。当他再次回到花果山是,已经30岁了。

二、做天官及大闹天空时期

回到了花果山的悟空,成了一方之王。为了寻见趁手的兵器,他大闹龙宫。后又来到了幽冥界,弄得十殿冥王不得安生。在森罗殿上,悟空亲自检阅生死文薄,“直到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

所以去天上做官以前,悟空在花果山实际待了三百余年。后文千里眼和顺风耳的话也可作证。龙王、地藏王将悟空告上天庭后,大天尊问悟空的出处,千里眼和顺风耳便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三百年和三百四十二年这两个数字之中。后者更有说服力。

一来冥界的鬼差锁魂都是严格按照生死簿上记载来执行的,要是出错必会受到重罚,因此可信度较高。二来千里眼和顺风耳对于猴王的出生并没有详细的记录,此处的“三年五载”应该只是一个虚数,是他两大概估计后的结果。

由于玉帝的一纸招安令,悟空便开始了天庭官员生涯。先是弼马温做了“半月有余”。天上一天,人间一年。“半月有余”若换成人间的纪年法应该在15年以上。回到花果山,众妖王、猴子猴孙给他接风是也说他“上界去十数年”,于是天上和地下基本吻合,因此悟空做了15年左右的弼马温。然后是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掌管蟠桃园时期。这一管,时间可就长了。

直至偷吃蟠桃与仙丹逃下界是,悟空原话是“半年光景”,四健将道是“百十年”。天上的“半年光景”相当于地上的180年左右,而“百十年”则为110年左右。两个数字都只是个大概,但毕竟天上的日子太长,多过几天少过几天悟空未必会记得清。所以此处可折中看待,齐天大圣约是150年。

大闹天宫其实是很长的一段时间。显示天兵天将轮番上阵,然后又是惠岸使者木叉助阵。接下去才是二郎神上场。这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事情,但文中并没有具体描述,也不可妄加揣测。但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我们讯息:在八卦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老君的四十九天,人间应该过了四十九年了,加上之前的和天兵天将斗法和之后的和如来打赌输后被压五行山,这天空一闹就是50多年。这样算来,在被压五行山等唐僧之前,悟空已经差不多560岁了。

三、被压五行山及取经时期

一般都认为悟空五行山被压了500年。这个数字的的来是因为如来在盂兰盆会上的一句“料凡间有半千年矣”和观音菩萨在去往东土大唐路过五行山时,悟空对菩萨说的“把我压在此山,五百余年了”。其实不然,真正的时间要比500年长得多。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贞观十三年。正文里面多处记载唐僧“于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由唐太宗率百官送出长安关外。也就是说唐僧出发的时候是贞观十三年。有意思的正是这个“贞观十三年”。第十二回、十三回以及最后一回都清楚明了记着是“贞观十三年”出发,可在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中的描述却与正文中有极大的出入。

先不细究为什么要将交代唐僧出生及家世背景如此重要的情节写在附录中,光看文字,问题就出来了这“贞观十三年”上。附录中第一段写到:贞观十三年,因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魏征上奏称应“开应选场、招取贤士、擢用人才”。这才有了唐僧的生父,海州陈萼表字光蕊去应试、得状元、娶娇妻的后文。

也就是说在贞观十三年这一年唐僧还没有出生,其父母也才刚成亲,何来西行取经之说?唐僧长到十八岁才替父母报仇,然后在洪福寺修行,这十八年哪里去了?所以说唐僧到底是贞观十三年出生还是贞观十三年西行取经?从全书的行文安排来看,贞观十三年这年应该是唐僧出发取经之年。

原因有三。第一,文中多次言明唐僧出发之日,而且是一个具体的日期: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月;第二,唐僧的出身及身世背景的介绍以附录的形式出现书中,在文章结构上不如正文重要;第三,若唐僧出生于贞观十三年,待他长成18岁之时,唐太宗仅有两年阳寿崔判官在贞观十三年这年给他加了20年,根本等不到唐僧取经归来。所以唐僧应是于贞观十三年这年出发西行取经。

这样悟空被压五行山的日子就可被推算出来了。第十四回刘伯钦与唐僧行至五行山,刘伯钦介绍说:“此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这必定是他。”据《汉书》记载,王莽“以戊辰直定,御王冠,即真天子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新’。”

其中戊辰年为公元8年。唐太宗于公元626年登基,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所以贞观元年为公元627年,贞观十三年为公元639年。悟空在五行山下实则待了632年。但这里的“王莽篡汉”说的不是王莽登基这一年而是那段时期,保守估计,悟空被压了约630年,远长于所谓的500年。

接下来便是悟空保唐僧取经的岁月了。《西游记》最后一回中有多处写到唐僧归来的日子。先是唐僧道:“途中未曾记载,只知经历了一十四遍寒暑。”再是唐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所以毫无置疑,取经共用了14年。但是问题就出在“贞观二十七年”这个地方。

“贞观”这个年号持续了23年,所以唐僧回来的这一年已经是唐高宗永徽4年,何来贞观二十七年之说?不过作者在前文已有铺垫,在贞观十三年的时候唐太宗还有二十年阳寿,进才过去十四载,所以书中唐太宗的贞观二十七年这个时期应该是可以存在的。由此可得,在经历了三个时间段被封为斗战胜佛的时候,悟空至少已经是1100岁了。

《西游记》中的十大绝世高手排名:谁是第一

第一名:菩提老祖孙悟空的师父。武力:100。《西游记》前面的章回中,菩提老祖的徒弟们的武功可谓五花八门,有气功高手如小道童中指喷火,孙悟空的一群师兄弟武功皆不一样。

而且孙悟空学成后归花果山,闯龙宫时,龙王的十八般兵器孙悟空样样精通,无论是刀枪剑戟还是铁锤棍子,舞得无与伦比翻江倒海。

可见,作为师父的菩提老祖武学之精深广博,天地间不可造次。孙悟空在菩提门下才修炼了10年不到依据:猴子离开花果山时,小猴子们给他送行,代王代王叫个不停;而孙悟空回花果山后,那些猴子,尤其是那只马猴,都还健在,根据生物学,猴子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0年,所以孙悟空学艺不过十年。

孙悟空学艺仅仅十年,就能大闹天宫,菩提老祖修炼千年,那么其武功和内力何人能挡?

第二名:镇元大仙武力99。一位之拜天地之神仙,据说玉帝都和他同辈??这里有点争议,有人认为镇元大仙胜过菩提老祖,请容在下稍候讲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位一体围攻镇元大仙不下,且三师兄弟被镇元大仙收入“乾坤袖”中,可见镇元大仙武功之高。

要知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当时天地各界最强的阵法,就现代战争来看,属于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攻防孙悟空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适合10万8千里的超远程洲际作战,迄今为止都没有战斗机能与之相提并论;猪八戒曾是天宫10万天兵的“元帅”,可见统领步军有一定的经验,九齿钉耙横扫千军;

沙僧曾是天界8万海军统领“卷恋大将”,海军作战经验和水下本领沙僧当属奇才。

这种情况下,三人力战镇元大仙而不下,可见镇元之实力。话又说回来,镇元大仙比菩提老祖略输一筹:镇元大仙自己承认,他也拿孙悟空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困住悟空,所以镇元不得不扣押唐僧等人要挟孙悟空找人弄活那人参果树。

从镇元子用出“油锅”“鞭刑”后,不但拿孙悟空无奈且被悟空嘲笑,镇元毫无办法。

菩提老祖可就不同了。悟空是他徒弟,悟空一身的本领都是他传授的,他必然知道悟空武功的弱点。

中国有个“传统”,师父教徒弟总会留一手绝活,免得徒弟以后和师父抢饭碗。菩提老祖必留有超必杀技以留后路。故,镇元大仙严格的说在武力上并不一定能战胜悟空他运用了法术取胜,而菩提老祖却能搞定悟空。

第三名:老狮王魔头武力:98。西域某国,孙悟空师兄弟三人的兵器被狮子怪掳走了。孙悟空铲平了狮子洞,可哪知狮子怪的祖师老狮子怪出来报仇。这个魔王可遮天蔽日,瞬间乾坤挪移掳走唐僧八戒沙僧和国王的三个儿子。孙悟空侥幸逃脱。

老狮子的偷天换日功了得,悟空不得不请菩萨出来搞定老狮子……

四大部洲之一的西牛贺洲上有座临仙镇,此镇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往北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往南则是八百里狮驼岭。狮驼岭,据说曾有数万妖魔盘踞在此,为害一方,即使狮驼洞中三个魔头被取经人消灭之后,也还有不少余孽在此出没。

此地平日鲜有人烟,在那些妖魔余孽作恶之下,却苦了居住在此的一众寻常魔族,直至狮魔王来到此地为止。

第四名:二郎神兵器:三尖两刃刀,武力+2;啸天犬,武力+4。武力合计97。大家注意到没有?二郎神战悟空时,看似平手,其实二郎真君可是压着悟空在打。二郎神早在封神演义中就打遍天下无敌手,若论武功,封神榜中各神魔很少有他的对手。

且在与悟空交锋时,悟空处于被动。悟空武力上见无法战胜二郎神,便使出72变想蒙混过关,哪知那二郎神会73变多一变,孙猴子变水蛇,二郎神就变吃蛇的鸟,孙猴子再变老鹰,二郎神就变弓箭……二郎神有3只眼,始终能见破孙悟空的法术,而悟空的火眼金睛只针对低级的妖怪有效对牛魔王都失效了,所以对神仙无效。

再说二郎神的飞行术不亚于悟空。悟空打不过他一个跟斗云逃了108000里,二郎神竟然能随后追到。莫说二郎神本人,就是他那只狗都够悟空折腾半天……

二郎神杨戬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曾经力抗天神劈山救母,也曾出手阻挠其外甥沉香救母。杨戬也是中国神话中第一得力的一位战神,作为玉帝的外甥,他与玉帝的关系并不好,“听调不听宣”便是极度的个性的表现,这与他的对手孙悟空有几分相似。

玉皇大帝封杨戬为“英烈昭惠显圣仁佑王”,道号“清源妙道真君”,但他始终对这个舅舅不理不睬,坚决不在天庭居住,而是在下界受香火,帐前有梅山七圣相伴,麾下一千二百草头神,对于玉帝是“听调不听宣”,就是说只服从命令,没事别套近乎。

这就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杨戬在古典神话中被描述得‘清奇秀气’,和《封神演义》中的‘扇云冠,水合服,腰束丝绦,脚登麻鞋’的杨戬并不迥异,只可能是麻鞋换了锦靴。杨戬也是个高傲之人,“我输与他,列公不必相助;我赢了他,列公也不必相助。”

从这句话就可看的出来.由于他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战神,民间对其恭敬之盛,可说是数一数二。有关他的出身传说之多,在民俗中可是少见的。

第五名:红孩儿兵器:火灵枪,武力+7。武力合计:96。红孩儿兵器使用技术平平,但是那三昧真火太无敌了。悟空八戒加沙僧都被他烧得半死,我们的美猴王还被烧得“急火攻心”差点挂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没有这么猛烈啊……就连观音菩萨这样的超重量级人物来了,也只是用计降伏了他,都不和他正面交锋。

第六名:六耳猕猴武力:95。大家看到这里也许不解了:为什么不排孙悟空?因为,悟空的武力有一部分是金箍棒加上去的,而六耳猴子竟然随便找了根棍子就能和飞舞“定海神针”的齐天大圣打平手。

而且,六耳猕猴和孙悟空大战数日,实力绝对的持平。我本人怀疑六耳猕猴是菩提老祖的又一高徒,既悟空的师弟。菩提老祖修练化功大法,乾坤大挪移等武功法术已经到了顶峰,到头了,他瞄准了西天的高层武功和法术。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本来想自己的徒弟悟空可以在取经回来的半路上倒戈,哪知孙悟空竟然背叛师门投靠唐僧。

大怒之下,在某动物园找来了六耳猴子,传其武功,干掉悟空并取而代之《人参果》中有一段证据:悟空找菩提老祖复活人参果树,结果菩提老祖故意视而不见,见死不救。推断:等镇元子干掉了悟空,就可以实现“6耳猴子”计划了。

第七名:孙悟空兵器:金箍棒,武力+8。武力合计:95。悟空深得菩提老祖真传,会十八般武艺,腾云驾雾,一去108000里绕地球大半圈,且有金刚不坏之身。大闹天宫,力战千军万马,保唐僧西天取经过五关斩六将。

孙悟空封号齐天大圣,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角色,自开辟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孙悟空刚出生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号称为 “美猴王”。

在西牛贺洲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武艺;从东海龙宫抢得的兵器如意金箍棒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能大能小,随心变化,小到绣花针塞入耳朵,大到顶天立地,上伸可到三十三重天,下伸可以至十八层地狱;

身穿一副锁子黄金甲,头戴一顶凤翅紫金冠,足踏一双藕丝步云履;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被兜率宫炉中之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孙悟空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弼马温,因感觉职位低,认为受骗离开天庭,回到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并迫使天庭承认该封号。因酒醉大闹天宫,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练得金刚之躯,阴差阳错间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就火眼金睛。

与天庭较量中十万天兵天将不能将其打败,然与如来佛祖斗法中失利,被压在五行山又名两界山下五百年悔过自新。经观音菩萨点化,被唐僧救出,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孙悟空一路上保护唐僧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在《西游记》目录或书中诗赋里,孙悟空也常称作心猿或金公。别称也有者行孙、行者孙、大猿王、七爷弼马温等。

第八名:大鹏金翅坐狮驼国势力中第三把交椅,而实际上他大哥和二哥最怕他。兵器:方天画戟,武力+5。武力合计:94。

此人不但和孙悟空打平手,展翅高飞十一万三千里,且在西天众神面前大闹佛殿。500罗汉硬就拿他没有办法。

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鹏竟敢大闹西天,可见其本事。另,狮驼国是妖怪中势力最大的。其他的妖怪势力都是什么山代王,什么洞主,属于土匪级别的;而狮驼国却是一个政权机构:“国”。

第九名:牛魔王武力:92。某神仙好像是土地老人??说:“牛魔王耐魔界魔头,法力无边”。他曾是悟空的结拜大哥,正所谓虎父无犬子,老牛的儿子红孩儿那么猛烈,老牛也不会差。

牛魔王大战悟空师兄弟三人数百回合不落下风,可见其勇。哪知道那牛脾气犯了,好好的他非要变回牛样,中计了吧?被三太子哪咤扔了两乾坤圈砸晕了。

老牛的一世英名啊……谁叫他几百岁大的老头子了还到处沾花惹草,玩了铁扇公主还包二奶狐狸精?你瞧,这不精亏力减了?

第十名:哪咤三太子兵器:混天绫,武力+4;乾坤圈,武力+5。武力合计:91。虽然说三太子丢翻了牛魔王,那胜之不武啊。

试想,老牛苦战孙悟空体力大减,且冷不防被哪咤偷袭。哪咤的武功的确毋庸置疑,封神演义中,他大闹四海无人能力,也是蒋子牙手下仅次于二郎神杨戬的大将,后任天界重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背后的惊天秘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背后的惊天秘密

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背后的惊天秘密

悟空,孙悟空,唐僧,贞观,武力,花果山,菩提老祖,镇元大仙,二郎神,西游记,兵器,时期,武功,因缘,好的,猴子,大闹,唐太宗,师兄弟,杨戬,菩提祖师,供品,天庭,时候,日子,水帘洞,牛魔王,狮子,齐天大圣,东西

2020-07-10 #小故事

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惊天秘密和成佛后真实年龄

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花果山惊天秘密和成佛后真实年龄

悟空,唐僧,贞观,孙悟空,花果山,时期,因缘,好的,唐太宗,西游记,供品,时候,日子,东西,佛祖,水果,水帘洞,问题,石猴,菩提祖师,大闹,故事,人间,供佛,关系,公元,千里眼,因果,天空,成佛

2007-05-11 #故事会

惊天秘密 孙悟空大闹天宫竟是被小人暗算

惊天秘密 孙悟空大闹天宫竟是被小人暗算

孙悟空,悟空,弼马温,原著,属下,玉帝,工作,多大,养马,都会,人家,位置,副手,官职,年纪,手下,猴王,神仙,职位,错误,御马监,任弼,孙悟,张天师,管征,马可,马温,马监监,主任,一把手

2010-02-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搞笑漫画:为何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只因铁扇公主藏了惊天秘密!

搞笑漫画:为何孙悟空打不过红孩儿?只因铁扇公主藏了惊天秘密!

牛魔王,铁扇公主,老君,老牛,孩子,爱妻,童子,点拨,媳妇,样子,漫画,耕地,搞笑漫画,就这样,刚出生,孙悟空,下小,开心就好,下期,妻子,后庭,全身,动力,好吃好喝,心尖尖,怎么回事,怨言,红孩儿,时刻,法宝

2009-01-24 #小故事

《西游记》二郎神火烧了花果山 为何孙悟空不找他报仇?

《西游记》二郎神火烧了花果山 为何孙悟空不找他报仇?

孙悟空,二郎神,花果山,二郎,本领,猴子,西游记,孙悟,天庭,八岐大蛇,这是为什么,哮天犬,大闹,都会,文章,上数,中指,个头,保存实力,兵器,大闹天宫,大哥,手下,观点,看法,时候,朋友,花果,精光,神会

2010-08-15 #故事阅读

西游记|学到归来回到花果山的孙悟空 是神仙还是妖怪

西游记|学到归来回到花果山的孙悟空 是神仙还是妖怪

孙悟空,下界,天庭,玉帝,妖猴,太白金星,妖怪,仙人,凡人,称呼,天仙,因为他,动物,当面,成仙,拜受,生命,请进,编制,西游记,告御状,是这么,周天,地藏王菩萨,孙悟,如来佛祖,封为弼,封为齐,石猴,高强

2011-10-11 #长篇故事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老家为什么叫花果山?原来大有深意

《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老家为什么叫花果山?原来大有深意

六祖,思想,花果山,伽叶,舍多,孔子,佛教,古人,禅宗,衣钵,过程,六祖惠能,中土,佛法,后世,西游记,白马,觉悟,一花,吴承恩,悟空,如来,惠能,猴子,标志,祖师,莲台,部分,达摩,专利

2018-02-08 #故事阅读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成佛以后 花果山到底是由谁接手呢?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取经成佛以后 花果山到底是由谁接手呢?

孙悟空,花果山,唐僧,这个时候,水帘洞,猴子,时候,很多人,所以说,五指山,大王,指点迷津,猿猴,花果,著作,变化,因此说,新主人,孙小圣,孙晓晨,老仙,黄袍怪,名的,人间仙境,东海,主人,伤病,仙水,任务,使命

2013-03-09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