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时间:2020-07-10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玄奘(600 664年)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俗姓陈,名炜。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他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到印度取真经,并穷一生译经1335卷。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他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时年13岁,于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隋大业十二年(616年),玄奘随其兄长赴长安居留,后入汉川,北至益州,适逢空、景二法师,从之受学。继而至高僧大德云集的成都学习。武德五年(622年),玄奘于成都受具足戒。后玄奘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讲经说法。

通过多年来在各处讲筵所闻,他深感异说纷纭,无从获解。特别是当时摄论、地论两家关于法相之说各异,遂产生去印度求弥勒论师之要典《瑜迦师地论》作为依据,发扬法相唯识宗之根本理论。贞观元年(627)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

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长途跋涉五万余里。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在途中经兰州到凉州(姑藏),继昼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关,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哈密),至高昌国。

贞观二年正月玄奘到达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鲁番县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后经屈支(今新疆库车)、凌山(耶木素尔岭)、素叶城、迦毕试国、赤建国(今苏联塔什干)、飒秣建国(今撒马尔罕城之东)、葱岭、铁门。

到达货罗国故地(今葱岭西、乌浒河南一带)。南下经缚喝国(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揭职国(今阿富汗加兹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国(今阿富汗之巴米扬)、犍双罗国(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连的阿富汗东部一带)、乌伏那国(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区),到达迦湿弥罗国。

在此从僧称(或作僧胜)学《俱舍论》、《顺正理论》及因明、声明等学,与毗戌陀僧诃(净师子)、僧苏伽蜜多罗(如来友)、婆苏蜜多罗(世友)、苏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罗多(最胜救)等讨信纸佛学,前后共2年。

贞观五年,抵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受学于戒贤。玄奘在那烂陀寺历时5年,备受优遇,并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兼学各种婆罗门书。

贞观十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

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

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盘、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

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已佚),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

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已佚)。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已佚)。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祗长安,时年46岁,出游外达17年,历56国。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策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策、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玄奘法师回国后翌年,即贞观二十年(646年)即开始组织翻经译场,首先在弘福寺翻经院进行,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圆寂前为止,共19年,先后译出佛典75部,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

他还口述由辩机笔受完成《大唐西域记》。全书记述高昌以西玄奘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

不仅是是研究中亚、南亚地区古代史、宗教史、中外关系史的重要文献。此书传世版本很多,这三个古本,对校勘、研究《大唐西域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印度。

扩展资料

敦煌壁画现中国最早玄奘取经图,揭秘西行取经历程:

近日,敦煌研究院披露了敦煌壁画中现存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画面均象征性地表现了玄奘西行取经17年的艰苦历程。这些壁画都绘制在甘肃瓜州境内西夏时代的洞窟里,是目前中国最早的玄奘取经图。

据了解,敦煌壁画中6幅取经图都是以玄奘与悟空两个关键人物刻画的。玄奘取经的故事因神话小说《西游记》而家喻户晓,书中以唐玄奘法师西行取经为题材,结合民间传说故事,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善于斗争,无所畏惧的叛逆者“美猴王”孙悟空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

敦煌研究院认为,丝绸之路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路,后世民间的艺术画师和当地的一些佛教信徒,为了表达对唐僧西行取经伟大精神的敬仰,即以当时流传的唐僧取经的神话故事为素材,在佛教石窟、寺院壁画中,创作了多幅《西游记》还没有成书前的《玄奘取经图》。

据敦煌研究院分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关玄奘西游取经的事迹多有记载,玄奘西行取经路过瓜州时得到地方官吏和民众的冒险帮助,因此留下了一段广泛流传的历险故事。画师们发挥艺术的想象力,将这段故事画上了墙壁。

以榆林窟第2窟西壁北侧的“取经图”为例,身披袈裟的唐僧站在激流滚滚的岸边,双手合十,礼拜观音。他身后的孙悟空毛发披肩,头戴金箍,一手牵白马,一手举额前遥望观音,并不施礼,大为不敬之态跃然壁上,白马仅露马头。画家把猴子顽皮、机敏,野性未泯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惟妙惟肖。

敦煌研究院称,敦煌壁画中的六幅《玄奘取经图》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基本一致。大都不是独立画面,而是穿插在观音经变和普贤经变中的插曲。这跟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师徒路遇险恶,求助观音菩萨的内容相符合。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玄奘西天取经是怎样的故事?

玄奘西天取经是怎样的故事?

玄奘,王祥,天竺,公元,佛经,西游记,佛学,寺院,唐僧,唐太宗,二哥,兄弟,叶护,国王,朝廷,梵文,法师,沙漠,真经,突厥,西天,西域,著作,讲经,不擅长,西天取经,于贞观,今兰,佛理,四子

2019-08-15 #短篇故事

观音下凡选择取经人 玄奘身世揭开 奉旨西天取经

观音下凡选择取经人 玄奘身世揭开 奉旨西天取经

唐僧,金蝉子,佛祖,观音菩萨,孙悟空,西天取经,佛法,西游记,功劳,西天,真经,孩子,缺点,贼人,给大家,这个故事,吴承,唐皇李,如来佛祖,玄奘法,高强,金蝉,陈光蕊,主人翁,世民,中国,丝绸,个人,人选,俗家

2010-09-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游记》《大唐玄奘》讲述的西天取经!谁是第一个西天取经人?

《西游记》《大唐玄奘》讲述的西天取经!谁是第一个西天取经人?

法显,玄奘,西游记,佛法,大唐,真谛,磨难,行程,唐玄奘,黄晓明,佛经,佛祖,公元,普度众生,我国,汉语,西天取经,经典之作,唐僧,孙悟,沙悟净,徐峥,慧景,慧嵬,白龙马,白龙滩,罗晋,蒲巴甲,莫比,中印

2020-06-04 #经典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唐三藏,玄奘,印度,唐僧,向西,伊吾,佛教,学说,西游记,高昌,大唐西域记,于贞观,唐王,马尔汗,鸠摩罗什,翻译家,丝路,公元,中心,习俗,事迹,亲身经历,信仰,佛像,传闻,佛典,俗家,佛经,僧人,偃师

2020-09-05 #短篇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唐三藏,玄奘,印度,唐僧,向西,伊吾,佛教,学说,西游记,高昌,大唐西域记,于贞观,唐王,马尔汗,鸠摩罗什,翻译家,丝路,公元,中心,习俗,事迹,亲身经历,信仰,佛像,传闻,佛典,俗家,佛经,僧人,偃师

2010-02-16 #长篇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玄奘,印度,老人,佛经,故事,佛教,人们,佛学,毅力,民间,真经,皇帝,老马,是一位,中历,唐僧,吴承恩,慈恩,玄奘求,里沙,家和,佛学研究,向西,名的,越高,长安西,写成了,高僧,学者,伙伴

2020-07-10 #故事阅读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玄奘,印度,老人,佛经,故事,佛教,人们,佛学,毅力,民间,真经,皇帝,老马,是一位,中历,唐僧,吴承恩,慈恩,玄奘求,里沙,家和,佛学研究,向西,名的,越高,长安西,写成了,高僧,学者,伙伴

2020-07-10 #故事大全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西天取经的玄奘故事简介

玄奘,印度,老人,佛经,故事,佛教,人们,佛学,毅力,民间,真经,皇帝,老马,是一位,中历,唐僧,吴承恩,慈恩,玄奘求,里沙,家和,佛学研究,向西,名的,越高,长安西,写成了,高僧,学者,伙伴

2020-09-05 #故事会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西天取经的玄奘的故事

玄奘,印度,那烂陀寺,敦煌研究院,地区,贞观,阿富汗,敦煌壁画,因明,声明,多国,理论,瓜州,西游记,观音,长安,研究,多罗,孙悟空,隋大业,玄奘西,中国,三藏,中论,中观,佛典,佛教,旅行家,历程,参考资料

2020-07-0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