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枫桥派出所的警察故事:这里治安好到商户晚上不上锁

时间:2020-07-11

宝宝睡前是警察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1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是“狗不叫的民警”——常年走村串户,连村民家的狗对他都很熟悉了。如今,在“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的同时,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诸暨,枫桥派出所再出“新传”。

老杨的“本事”:

从警30多年作135本笔记,书写万件“家长里短”

出生于1950年的杨光照是绍兴枫桥镇的老民警,镇上的民众一见他都倍感亲切,称他为“老杨”。

杨光照是绍兴枫桥镇的老民警。杨泉 摄

55年前,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坚持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自此,“枫桥经验”走出枫桥、走出浙江,在大江南北落地生根。15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要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

“老杨”在枫桥算得上是名人,这主要得益于他参与群众调解工作30多年。30多年来,杨光照累计成功调解数千起纠纷,调解率高达98%。

1986年,老杨从部队转业归来,在枫桥派出所干起民警工作,一辆自行车和一本笔记本成了他扎根当地的“秘密武器”。

老杨告诉记者,自己做了很长一段社区民警工作,当时要求每个月有25户家庭的走访任务,但自己会加任务,于是,骑着车到各个小区去,与群众建立感情,“人熟地熟情况熟,让我做工作更顺畅”。

很快,他成了许多人心中的老娘舅。在枫桥镇很多人都会把“家长里短”向他倾诉;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镇上的居民发生矛盾,都乐意接受他的调解。

2010年8月5日老杨60周岁,光荣退休脱下了警服换上了便衣,成为了枫桥派出所老杨调解中心的调解员,继续奋战在调解工作的“第一线”。成立于2008年7月老杨调解工作室,也改名为“老杨调解中心”。

老杨开展工作有个特点,喜欢做笔记,从业至今,已写下了135本工作笔记。老杨介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的方式也让自己对群众的情况更为掌握,“我笔记本至少记录了上万人的情况,许多民众的情况,我也都很清楚”。

谈及“笔记本”的作用,老杨举例说,之前有个知青返乡回上海,因为要办理相关手续需要开具相关工作证明,以往的材料都找不到了,知青当时一筹莫展,后来找到了“案头工作扎实”的老杨,经过一番寻找,最终从笔记本找出了知青当年的工作说明。

“这本笔记本就像纪录片一样,记录了许多群众的生活经历,以及枫桥当地的综合治理情况。”老杨说。

从这本笔记本来看纠纷矛盾发展,老杨表示,过去老百姓常因操场晒谷、农田排灌起争执,现在,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成了矛盾的“重头戏”。

“时代在变化,矛盾的类型也在变化,我们调解的手段当然也需要一直更新。”杨光照说,以前的矛盾纠纷多用情感去调解,带一张脸、一张嘴,说得双方握手言和,就可打道回府;现在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调解是关键,这要求调解员不断学习各类法律知识。

当前,老杨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包括换位式调解、联动式调解、分合式调解和借助式调解。在调解时,老杨始终把握4个原则:依法,当事人自愿,公正、公开,人性化疏导。在与群众沟通时,老杨采取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案件实例,比较疏导;依法疏导,以理说服;以情感人,用行动感动当事人。

此外,老杨调解还有自己的“得力助手,杨光照手里有很强大的通讯录,他们来枫桥自社会各界,是一群愿意为枫桥调解纠纷出力的热心志愿者。

“他们有的是主动申请加入我们志愿团队,帮助化解镇上的矛盾;有的则是我们上门邀请后对方积极参与的热心肠人士。这里既有企业职工,也有政法部门工作者。”杨光照说,目前他所在的调解志愿者团队成员共上百名。

90后干警

孵出一支“新警力”,商户“晚上不上锁”

人称“小绍兴”的赵信是老杨的新同事,也是其“学生”。2015年,这位90后从警校毕业,来到了枫桥镇派出所工作,从“片警”干起,通过基层锻炼,很快闯出了一片天。

赵信从警校毕业,来到了枫桥镇派出所工作,从“片警”干起。孙超 摄

在当片警之前,赵信其实是立志当一名破大案的刑警。他2015年从浙江警察学院治安专业毕业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去破大案,5年内干出点名声”。在他看来,“警察与坏人打打杀杀”才有血性。

后来,赵信考到诸暨市公安局后,分配下派出所时,和近50名新警坐立不安地挤在会议室外。当时他跟朋友凑在一起,嘀咕着去个案子多的派出所,但最终分配到了案件较少的枫桥派出所。

原本还有一些“不甘”的赵信,很快就铁下心,乐意从片警干起。赵信说,“我其实打听过,所里当时分管社区工作的吴嘉军,是个老刑侦,办案民警基本都被他骂哭过,跟着他,学到手,那就是"发财"了。”

不过,在下社区前,赵信的第一位老师不是吴嘉军,而是“老杨”,按照枫桥派出所的传统——新警不论分工,都要上“老杨”的课。

从老杨身上,赵信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便是基层工作要“多迈腿、多张嘴、多动脑”。

如今,扎根基层、勤走社区的赵信是当地群众眼中“那个总是骑着小黄车的好民警”,据了解,当初,为了能和百姓打成一片,这个年轻的片儿警不仅专门购置了一辆黄色自行车,方便下社区拉家常,更是欣然接受了群众给的昵称“小绍兴”。

诸暨市公安局副局长、枫桥派出所所长杨叶峰介绍,像赵信这样“不在社区,就在去社区的路上”,早已成为枫桥派出所民警的日常。特别是从2017年开始,枫桥派出所开展了民警“大走访”活动,同时综合指挥室也跟踪落实了“三问百姓”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民警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平安,也化解了一处处险情。

枫桥派出所民警勤走基层的工作获得百姓赞誉,被形容“多了两个喊少了一个叫”,即:民警喊的出群众名字,群众喊的出民警名字,少了一个狗叫。

此外,在工作过程中,赵信还带出了一支新警力。2017年3月,赵信在走访集镇天竺街陈荣周等20多名店主后发现,这些人生活条件较好且都有参加公益活动的想法。于是,赵信积极与他们交流沟通,随后成立了以陈荣周、赵信等人为核心的“红枫志愿者协会”。

但没多久赵信就发现,由于方向不明、主旨不清,志愿者们什么活动都参与,这让团队成员疲惫不堪的同时也不利于品牌树立。为此,枫桥派出所及时开展对口指导,根据成员特点和能力,引导队伍帮助派出所开展警务活动,率先开展治安巡逻、法治宣传等辅助性警务活动。2017年7月21日,“红枫志愿者协会”正式改名为“红枫义警”,成为枫桥一支“新警力”。

赵信介绍,如今,“红枫义警”已有队员119名,他们都是义务参与的。如今,每天晚上7时,义警们都会穿着红背心,准时参加“红枫义警”组织的治安巡逻,除此之外,他们还负责帮忙宣传各类知识。而主要的一些警务工作,诸如抓小偷等,还是由警方负责。

陈荣周介绍,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我在枫桥做生意26年了,受惠于当地的环境,生意一步步做大,而在此之前,我曾在一些省份做生意,因为治安问题,生意并不好做。也因此,很多人和我一样,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想为社会做些工作。”

陈荣周说,“枫桥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如今,许多商户不再无事打麻将,而是更多参与志愿工作,服务社会。现在,治安环境使人安心,很多商户晚上都不上锁了。”

记者关注到,在枫桥刷新警务新模式的当下,浙江多地也创新警务模式,力创“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景象。在嘉兴嘉善,当地以联勤警务站为依托,建立街面快速反应智能新机制;在嘉兴港区,当地治保110即时处理化解矛盾纠纷不升级很灵;在湖州,当地实施“家园卫士”提升工程,3400多名公安争当“家园卫士”。

有媒体指出,时至今日,百姓的需求和期待在变,群众之事无小事,警务工作始终要围绕民意转。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枫桥派出所的警察故事:这里治安好到商户晚上不上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南方都市报:枫桥派出所的警察故事:这里治安好到商户晚上不上锁

南方都市报:枫桥派出所的警察故事:这里治安好到商户晚上不上锁

老杨,赵信,枫桥,派出所,工作,民警,群众,杨光照,社区,笔记本,警务,枫桥经验,陈荣,基层,情况,枫桥镇,笔记,百姓,红枫,片警,义警,商户,干起,治安,老娘舅,90后,老民警,家长里短,工程,报料

2020-07-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浙江枫桥派出所新“警察故事”

浙江枫桥派出所新“警察故事”

老杨,赵信,枫桥,工作,派出所,群众,民警,警务,杨光照,陈荣,基层,情况,社区,百姓,笔记本,红枫,片警,义警,治安,老娘舅,笔记,干起,志愿者,枫桥镇,环境,警力,镇上,活动,吴嘉,杨光

2020-06-27 #故事阅读

南充:警察讲述“我的枫桥派出所”故事

南充:警察讲述“我的枫桥派出所”故事

故事,民警,西城,新时代,婚戒,居民,张红萍,枫桥经验,公安分局,南充市,公安局,代表,共和国,故里,报告会,新人,派出所,顺庆区,社区,百姓,公安部长罗瑞卿,余人,王军,江敏,聂子,副所长,和美,和发,西城街道,分享了

2015-06-15 #故事会

枫桥派出所:阿福的故事

枫桥派出所:阿福的故事

阿福,蒸笼,派出所,枫桥,人家,所里,手工,村民,邻居,工作,生活,梓坞,事情,农作物,山顶,情况,收入,日子,村里,民警,警情,男子,警官,问话,错误,鸡鸭,改头换面,三都,小村子,微微

2012-11-25 #故事会

我与“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故事

我与“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故事

群众,王某,人员,双方,老人,辖区,吸毒,社区,枫桥,工作,检测,公安派出所,东西,利益,动态,同事,消防设施,职责,问题,始终坚持,我发现,枫桥经验,范翔,年年,习近平,得累,李某,郭婕,调解员,禁毒大队

2012-02-24 #小故事

“枫桥式派出所”拍短片 讲述警民温暖故事

“枫桥式派出所”拍短片 讲述警民温暖故事

魏光,群众,居民,枫桥,民警,辖区,张红萍,南充,短片,派出所,小魏,罗兴,老罗,一家,人员,刑满,小事,故事,怀抱,社会,社区,纠纷,老魏,老张,西城,工作,岁月静好,社区居民,警民,迷途知返

2007-09-18 #小故事

「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他们的故事你一定要听听

「创建枫桥式派出所」他们的故事你一定要听听

派出所,群众,工作,服务,民警,公安部,邯山区,公安,小巷,枫桥,治安,宣传,新时代,年度,基层单位,小事,安全感,小区,小企业,小节,措施,社会治安,辖区,防控,安全防范,小街巷,治安防范,习近平,于心,并多次

2010-01-29 #长篇故事

“八闽第一站”故事:“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保障旅客和谐旅途

“八闽第一站”故事:“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保障旅客和谐旅途

旅客,杨仁,民警,警务室,治安,公安部,车站派出所,福州火车站,双方,福州,派出所,站区,精神,车票,问题,服务,丁榕,仁德,徐某,陈善,施先生,英模,工作人员,公安派出所,三等功,人物,值班员,刑事案件,基因,对讲机

2008-02-1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