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嫌弃到怀念 北方正在消失的一种年味:大秧歌哪去了?

时间:2020-07-11

早在八九十年代,大秧歌是北方一带农村人过年的必备品,如年三十必须吃肉一样

提示:本文共有 9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在北方人"年"的记忆里,一定有种大秧歌的情节。早在八九十年代,大秧歌是北方一带农村人过年的必备品,如年三十必须吃肉一样。那时的人们,初二过后就是去各村中追着看走在村中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的大秧歌,20人的秧歌队中后面得有200个孩子大人在后面追着看。

在小编生活的北方东北部农村,最早的大秧歌是村民们自发形成的,是早期的"广场舞",所有演职人员上到80岁老人,下到5岁孩童,不管你会不会,只要你有勇气就成了。锣鼓是村民们找来的,服装穿的是自己平时穿的,淳朴而充满农村乡土气息。

早期的秧歌队,是村民自发的,所有演职人员没有任何报酬,全凭爱好。后来的秧歌队表演越来越专业及商业化,从穿自己服装到有专业秧歌服装,从地秧歌发展到高脚秧歌,表演难度加大,成本提高,年龄要求相对年轻化,促使一些秧歌队开始转型搞商演。

史料记载,我国最早有秧歌历史追溯于南宋时期,2006年5月,秧歌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发展了900年的北方传统民俗大秧歌,近年由原来的正月初一扭到十五,一个秧歌队走遍几个村,到如今想看都难了。老年人问,大秧歌哪去了?

原来,传统自娱自乐的大秧歌与时俱进已成功转型商演。从免费看到收费看,秧歌队由路过谁家门口时主人为表达感谢在门前准备茶水点心,发展为村中附近厂矿为图吉利热闹主动付费邀请,到后来不请自已主动去村民家中,使得不想让进门的还必须给个红包,村民看到秧歌队赶紧把家大门锁上。

究其传统秧歌濒临消失的两种主要原因,一是现代科技电视与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秧歌慢慢失去观众,看的人没有扭的多,使秧歌队面临尴尬;而另一个灭顶之灾,是从免费到收费看,使本来还有些老年观众的秧歌市场路越走越窄。在农村的街头巷尾,甚至有村民称有5年没见过过年扭秧歌的了,有人称还有点想念它。

那么大秧歌真的在北方消失了吗?村民感慨被包装的都有点不认识了。如今的北方秧歌队大多已转型为演艺公司,哪里有商演邀请哪里去,演员们都挣工资了。

在东北的黑龙江冬捕活动开幕式中,看到东北大秧歌老年队化身宫廷舞女翩翩走来。

这位年过七旬的东北大妈说她从小喜欢扭秧歌,扭了一辈子了,现在是职业秧歌队的主力。你老家过年有扭秧歌习俗吗?说说你那里的年俗故事。【照片原创实拍,版权所有严禁盗文盗图,违者必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嫌弃到怀念 北方正在消失的一种年味:大秧歌哪去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爷爷辈眼中的年味 90后只沾了点边

爷爷辈眼中的年味 90后只沾了点边

那时候,糖葫芦,鞭炮,新衣服,过春节,王者荣耀,何叔,新一年,都会,集福,车站里,一角钱,出远门,压力,吃鸡,车票,天儿,图案,图片,大秧歌,大餐,春联,定点,时候,寓意,宝宝,年画,年味,年夜饭,手机

2013-06-06 #经典故事

《凌源高跷大秧歌》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凌源高跷大秧歌》入选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凌源,高跷,大秧歌,红山,影像传媒,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影友,家乡,评委,曹新,肖景,名记者,展位,故事,朝阳,服务,影友们,燕都,国记,广播电台,晨报,传统,全国,全世界,团队,因素,团队精神,国际,大众,大学

2018-08-19 #故事大全

浅谈民俗文化:元宵节近起秧歌

浅谈民俗文化:元宵节近起秧歌

秧歌,沈阳,大秧歌,活动,表演,娱乐活动,时代精神,秧歌队,群众,舞蹈,东北大秧歌,乡土艺术,历史,元宵,人们,地方,国家,广场,开幕式,折扇,时候,文艺表演,民间,节庆,舞姿,艺术,节日,风俗,辽南,锣鼓

2018-12-13 #长篇故事

「新春走基层」喜迎元宵节 枣园街道办秧歌排练忙

「新春走基层」喜迎元宵节 枣园街道办秧歌排练忙

秧歌,枣园街道,村民,汇演,双拥,水船,人民,书记,大秧歌,枣园,村支部,记者,行政村,秧歌队,表演,张天河,袁波,程双,赵永东,黄胜利,枣园街道办,主场地,人员,基层,场子,内容,共叙,全市,军民团结,广场

2017-02-21 #故事大全

民间传统娱乐活动扭秧歌 如今依旧被世人传承

民间传统娱乐活动扭秧歌 如今依旧被世人传承

秧歌,村田,人们,歌舞,大头和尚,农神,大秧歌,时期,活动,柳翠,神农氏,山东胶州,小城市,中老年,娱乐活动,先民,农作,动作,大场,妇女,广场,情绪,我国,披红挂绿,清人,男童,舞蹈,边舞,锻炼身体,农业生产

2007-08-26 #小故事

「源源讲故事」“我这一辈子 把胶州秧歌扭明白 学明白 就很好了!”

「源源讲故事」“我这一辈子 把胶州秧歌扭明白 学明白 就很好了!”

吕文,胶州秧歌,秧歌,胶州,老师,全国,舞蹈,艺术,胡志,视频,和发,元素,动作,基础,大秧歌,学生,山东,文化馆,民间舞,歌舞剧,省市,集成,工作,统一,校对工作,于园园,出生于,刘洁,各大,和光荣

2018-10-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延安特色文化

延安特色文化

表演,秧歌,延安,动作,陕北,腰鼓,创作,秧歌队,窑洞,陕北说书,场子,大秧歌,表演者,表演形式,陕北民歌,活动,包头,场地,小调,民间,秧歌剧,群众,道情,霸王鞭,安塞腰鼓,延安精神,书本,内容,剪纸,新书

2020-06-24 #短篇故事

密云 花会灯会闹元宵!高跷 秧歌 小车会……想看的全都有!

密云 花会灯会闹元宵!高跷 秧歌 小车会……想看的全都有!

花会,密云,地点,大城子镇,时间,活动,传统,表演,灯会,东田各庄村,中幡,民间,精彩表演,高跷,霸王鞭,南沟村,大城子,墙子路村,大鼓,石马峪村,闹元宵,金叵罗村,停车场,喜气,大秧歌,山西,小车,民俗,溪翁庄村,移民

2010-10-3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