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时间:2020-07-12

改写小马过河的新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9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14 小马过河 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讲述了小马在帮妈妈驮麦子到磨坊的途中遇到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的故事。 本文以“过河” 为线索,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懂得做事不能只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 亲自去试才行的道理。 教学设计中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 通过朗读让学生自 己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感悟文本的内涵。同时,注重语言 运用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多次设计口语表达, 鼓励学生个性阅读, 掌握按照先后 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复述故事的方法。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教师 2.准备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图片及头饰。 教师 3.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 出示小马的图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于小马的童话故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是怎样过河的?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4.小结: 学贵有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出示小马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尽快把学生带到故事情境 中。鼓励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阅读效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1.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好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 音多读两遍。2.学生读课文,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师: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你有哪些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把你的好 方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吧!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师: 你认为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大家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呢? 学生汇报,教 师相机指导。 加一加法识记:木+朋=棚 想象法识字:一只大马驮着很重的东西。 驮 形声字识记:挡、伯、蹄、坊。 同偏旁归类识记:哩、唉。 借助图片识记: 出示磨坊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磨坊是用来磨面粉等的作 坊。 换一换法识字:线——浅。 字理识字: 出示 “ 突”的字理图 上边的“穴”表示洞孔, 下边的“犬”代 表狗。这个字表示猛犬从洞孔中猝然冲出。 出示 “既 ”的字理图 “既”字左边为一食器, 右边是一个跪坐的人, 头向 背后扭转,不再看摆在面前的食物,表示完毕。 5.学习多音字“坊”。 师: “坊”是本课要掌握的一个多音字。请你来选一选。 课件出示:坊 ①f ānɡ ②f ánɡ 书坊 磨坊 6.指名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1 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2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 3 小马跑到河边,刚刚抬起前蹄,松鼠又大叫起来。 4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7.抽读词语卡片。 磨坊 挡住 伯伯 深浅 突然 马蹄 既然 8.游戏:小马过河。 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石头,每读对一个生字,小马就 可以越过一块石头。读对所有生字,小马就可以顺利过河了。 石头上的生字有:既 驮 磨 坊 哩 挡 伯 蹄 唉 突 浅 棚 设计意图: 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识字,在集体交流识字方法中,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机进行指导,识字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创 设多样情境复现生字,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过渡: 生字我们已经学会了,现在这些生字宝宝又回到了文中,你还能 正确读出它们吗?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圈一圈文中出现的 动物。 2.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3.指名汇报文中出现的小动物,教师板书动物的名字。 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 4.课件出示填空,引导学生口头补充完整。 老马让小马 ,路上要过一条河, 老牛说 ,松鼠说 。 小马没了主意, 只好跑回家去问妈妈, 妈妈要他 。小马又回到了河边, 。 1 自己独立说一说。 2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逐段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弄清课文中的主 要人物到口头填空补充内容, 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整体把 握课文主要内容。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愿、意、麦、突。 2.指导书写“愿、意”。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1 说一说记住这两个字的好方法。 加一加法识记:原+心=愿,音+心=意。 顺口溜识记:原来心里一直有个愿望。 愿 2 请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3 全班交流,怎样才能把这两个字写好? 4 教师示范,重点讲解心字底的书写要领。 5 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指导书写“麦”。 1 出示麦子的图片,帮助学生识记“麦”。 2 课件演示“麦”的笔顺。教师强调“麦”一共有七笔。 3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麦”。 4.指导书写“突”,强调下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5.投影展示,评价学生书写的生字。 6.把自己写得不好的,或者认为比较难写的字再写一写。 7.请学生练习书写词语:愿意 麦子 突然 设计意图: 分类对比指导书写,以便于学生掌握这一类字的写法。从笔顺、 间架结构、 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等几方面对于重点字做以详细的指导, 突破书写 难点。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1.抽读词语卡片,检测词语掌握情况。 马棚 驮运 磨坊 挡住 伯伯 深浅 立刻 突然 试试 马蹄 既然 愿意 麦子 应该 掉下来 2.回忆课文中都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老马 小马 老牛 松鼠 3.学生汇报,教师贴上相应的动物卡片。 设计意图: 检测词语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复习生字、词语。通过回忆课文中 出现的小动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架起新旧课之间的桥梁。 二、研读课文,解疑感悟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 一 学习第 1、 2 自然段。 1.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读一读第 2 自然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抓住“连蹦带跳”来体会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 妈妈做事。 3.课件出示对话,指名分角色朗读。 老马对小马说:“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儿事吗?” 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老马高兴地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吧。” 师: 你准备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读出小马兴奋的样子,读出老马看到小 马很懂事自己很高兴的感情。 二 学习第 3 自然段。 1.小马驮起口袋,飞快地往磨坊跑去,可是他却停下了脚步。小马遇到了 什么困难?他是怎么想的呢? 2.课件出示: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 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可是他离家已经很远了。 1 理解“为难”。小马为什么感到“为难”了?他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2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为难的事,请你说一说。 3 指导朗读,感受小马因为不知道能不能过河而感到为难的心理。 三 学习第 4、 5 自然段。 1.正在小马觉得为难的时候,他遇到了谁?粘贴老牛的图片。 2.出示对话,引导学生加上提示语。 小马嗒嗒嗒跑过去, 地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 能蹚过去吗?” 老牛 地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师: 加上了提示语,再来读一读,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马和老牛。 小马感 到很为难,老牛感到很轻松。 3.指导学生看图理解“刚没小腿”在哪里? 4.听了老牛的话,小马是怎样做的?快读一读。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课件出示: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师: 你能给“立刻”换种说法吗?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连想都没想,就要 蹚 过去。 这句话该怎样读呢? 5.过渡: 老牛觉得小马能过河,可是有人不同意,你知道是谁吗? 松鼠 粘贴松鼠图片。 6.课件出示句子:突然,从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他大叫:“小马!别 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 的!” 1 看到小马就要下河,准备蹚过河时,松鼠的心情怎样? 紧张、着急、担 心 2 指导朗读。 7.听了松鼠的话,小马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叹了口气, 说:“唉! 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1 给“连忙”找一个近义词。 2 小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老牛和松鼠的话完全相反, 小马不敢过河 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办。 四 学习第 7 自然段。 1.小马是怎样和妈妈说的呢?用横线画出小马说的话,体会小马的心情。 2.学生汇报,相机出示句子。 1 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①引导学生抓住“难为情”来体会小马的不好意思。 读好省略号, 体会小马 由于难为情而说话断断续续的样子。 ②指导朗读。 2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①小马为什么低下了头? 小马为自己没有动脑筋思考而感到不好意思。 ②指导朗读,读好省略号。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3.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呢?用波浪线画一画。想一想,妈妈的话是什么 意思?你从她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1 课件出示句子: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 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2 指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 一定要自己 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 人。别人说得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 学习第 8 自然段。 1.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试,结果和老牛、松鼠说的一样吗? 请你读一读第 8 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2.课件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3.同桌讨论:同样的一条河,为什么老牛、松鼠、小马对水的深浅的看法 会不一样呢? 4.出示小马、松鼠、老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老牛、小马和松鼠 三者之间的高矮关系。 5.课件出示补充填空,引导学生完成: 因为小马不像 ,也不像 ,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 ,也不像 。 因为小马不像老牛那样高, 也不像松鼠那 样矮,所以他觉得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6.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恰当语气。 设计意图: 逐段进行品析感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 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小马的内心活动。 注重朗读训练,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好人 物说话时的语气, 读出文中特殊标点符号的提示, 通过朗读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 认识。 三、表达训练,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说一说: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 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多 观察,多思考 ……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自己动手试一试,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的经历呢?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3.小结: 当我们遇到为难的事时,不能只听别人说的结论,要动脑筋想一 想,有的时候还要在长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把难题解决, 把事情做好。4.复述故事。 师: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故事呀!你能试着用上下面的词语,讲讲这个故事 吗? 1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 筋 小心 2 独立思考,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3 用上这些词语, 在班级里讲一讲这个故事。 住在马棚的小马很愿意帮妈 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他的去路,小马感到很为难。 他向老 牛请教,老牛说河水很浅。就在小马要过河时,松鼠突然拦住了小马,并且告诉 小马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小马很吃惊,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河。小马 只好难为情地回到家里,妈妈告诉小马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 亲自去 试一试。小马跑到河边,小心地过了河,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 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5.小结: 我们在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按照记叙的顺序,抓住重要词语, 连成通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设计表达训练,引导学生想象小马过河后会说些什么,从而促进 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复述故事的训练, 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掌握复 述课文内容的方法。 四、指导书写,完成练习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该、伯、刻、掉。 2.指名口头组词。 3.观察这四个生字,说一说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4.指导“该、刻”的书写。 1 “该”是左窄右宽,“刻”是左宽右窄,注意“亥”中有两个撇,最后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一笔是长点。 2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3 学生练习书写。 5.指导书写“伯、掉”,强调这两个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伯:右边是“白”,不是“自”。 掉:右边是“卓”,不是“桌”。 6.学生练习书写。 7.投影展示学生写的生字,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8.完成练习:我做小法官。你同意下面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 1 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所以老牛和松鼠对小马撒谎了。 2 小马向很多人请教,是对的。 3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可靠,得自己去尝试。 4 什么事都要自己尝试,别人的话不可信。 设计意图: 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字的书写要点, 培养学生观察字形的能力。在写字指导中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提高了识字和写字的效率。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以读代讲,注重朗读训练。故事中的角色有老马、小马、老牛伯伯和松鼠。这些角色的语气、 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 我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恰当语气。 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这 (根据新使用的部编版教材编写)样训练朗读, 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2. 巧妙解决难 点。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进行观察,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从而使学生知道: 老牛和松鼠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 据,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他们说法不一,是因为他们自身的高度不同。了解 了故事中的道理后, 请学生结合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把语文教学与实际应用 结合,学生兴趣盎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4《小马过河》教案设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感悟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教学设计感悟

语气,妈妈,同学们,老师,教师,全班,关水,句子,同学,效果,让我学,龙头,妈妈说,不一样,故事,一巴掌,下课后,命令,场景,小孩,学生,板书,谚语,阿姨,钢琴,分组,考试,一进门,今天我们,只有一个

2020-08-05 #故事阅读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教案《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和感悟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教案《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和感悟

课文,童话,交流,沙滩上,生字,词语,学生,多音字,全班,朗读课文,大意,意思,教师,板书,本课,读音,重点,课题,合作,指导,有感情,怎么会,用自己,识字方法,解其意,建城,课时,目标,同学们,上下文

2020-07-29 #长篇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注意说话的语气》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注意说话的语气》教案设计

语气,同学,老师,办公室,小女孩,情境,时候,课时,交流,对话,口语交际,不小心,礼貌用语,解决实际问题,版二,年级,下册,同学们,小组讨论,教案设计,教学,方式,板书,语文,表情,重点,进学,课题,课本,难点

2020-08-04 #经典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贝壳,特点,形声字,故事,词语,结构,饰品,起源,字形字义,课件,大家好,版二,年级,下册,作用,价值观,偏旁,兴趣,同学们,图片,外表,学生,导语,技能,意思,情感,态度,形旁,情境,推衍

2020-08-1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贝壳,特点,形声字,故事,词语,结构,饰品,起源,字形字义,课件,大家好,版二,年级,下册,作用,价值观,偏旁,兴趣,同学们,图片,外表,学生,导语,技能,意思,情感,态度,形旁,情境,推衍

2011-04-19 #小故事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贝壳,生字,学生,故事,课件,偏旁,A.,B.,方法,特点,甲骨,词语,老师,自然段,饰品,课文,有关,钱币,钱财,指导,句子,形声字,教师,汉字,本课,笔顺,笔画,起源,重点,可以用

2020-06-25 #小故事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小羊过桥》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设计《小羊过桥》教案

幼儿,儿歌,故事,表演,教师,独木桥,西边,小白羊,小桥,小羊,河中,念儿,两只羊,小朋友们,座山,小结,情景,挂图,老师,过桥,提问,小羊们,河对岸,懂得了,大家乐,乐趣,东西,个人,他用,内容

2020-08-16 #经典故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贝”的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贝壳,生字,学生,故事,A.,B.,方法,特点,老师,自然段,课文,偏旁,饰品,钱币,指导,有关,古人,句子,形声字,本课,教师,汉字,目标,笔顺,笔画,起源,重点,钱财,可以用,作用

2020-06-26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