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论语》读后感:孔子其实是个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

时间:2020-07-14

其实这是误解,孔子从三十岁教学,一直到七十三岁去世,中间共四十多年,这些年得说多少话,不可能全是格言

提示:本文共有 162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里面全是格言,好像孔子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平常就专门说格言。其实这是误解,孔子从三十岁教学,一直到七十三岁去世,中间共四十多年,这些年得说多少话,不可能全是格言。《论语》不过是把他这四十多年所讲的话,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最后把这些精华集中起来,我们才产生了这样的误解。

其实仔细读《论语》,就会发现,其中有不少有趣的情节,让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真实的一面,他并不是一个古板的教书匠,而是一个爱憎分明、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一,他非常直爽。

《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不肯见,就推说自己病了。可是,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就又奏瑟又唱歌,故意让人家听见。意思就是说,我其实没病,就是不想见你!就是不给你面子。

二,他非常可爱。

孔子不但喜欢音乐,还会唱歌。如果别人唱的歌很好,他一定会请人家再唱一遍,心甘情愿给人做伴唱。《论语.述而》中说道: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孔子不会因为自己声望高,是老师,就端着架子,装模作样。他想唱就唱,无拘无束,哪怕给人家当伴唱,也心甘情愿,就这么率性,你说可爱不可爱?

三,他非常坦诚。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什么叫做“士”。《论语.子路》讲到: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孔子的回答是:爱惜自己,懂得羞耻,能够出使四方而不辱使命,这就可以叫做“士”。次一等的呢?孔子说:族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亲们称赞他敬老爱幼,这也可以称“士”。再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说:言必信,行必果。虽然是浅薄固执的小人,但马马虎虎也算是最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又问:那些搞政治的人又是怎样呢?孔子鄙夷不屑的态度马上溢于言表,从一个“噫!”字当中,就看出来了。孔子说:哼!那些人呀,算得了什么!意思是说还不如刚才那些“硁硁然”的小人呢!孔子对当政者的蔑视态度毫不掩饰,如此坦诚,还不算是性情中人吗?

四,他敢于哭。

孔子哭弟子颜回,场面可谓感天动地。《论语.先进》: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四十岁就不幸去世了,孔子那年七十一岁,白发人送黑发人。孔子痛哭流涕地说:哎!老天这是要我的命呀!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呀!旁边的人就说:先生哭的太悲痛了!孔子说:难道真的太悲痛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该为谁悲痛呢?

没想到,祸不单行,第二年,另外一个最喜欢的学生——子路,也不幸在战乱中丧生。据《公羊传.哀公十四年》记载:“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孔子再一次的悲痛欲绝,哭着说:哎呀!老天爷真是要断绝我的后路呀!欲哭无泪。

五,他敢于骂。

在《论语》中,孔子骂宰予,可以说是狗血喷头: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说:宰予这家伙,就是朽木,是粪土之墙,都不知道骂他什么才好!为什么骂?就是因为宰予白天睡懒觉。当然这只是表面情况,肯定还有其他原因。所以孔子后面又说:过去别人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别人说什么,我还要看他做什么。可能宰予以前就白天睡过觉,被孔子发现后,他就发誓说以后白天不睡了,结果今天又犯了,所以才气得孔子对他大骂。

其实很多学生,都挨过孔子骂,尤其是子路,骂的最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孔子骂这些学生,正是因为对这些学生非常喜爱,所以这些挨过骂的学生,最后都很优秀,都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通过以上五点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而是一个有情有义、坦诚直率、真诚可爱、有血有肉的性情中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论语》读后感:孔子其实是个爱憎分明的性情中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50字左右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50字左右

孔子,鲁国,教育,思想,冉有,大成,子路,学生,核心,影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伦理,儒家,功绩,历代,宋国,学说,封号,弟子,教育家,理想,纲常,统治者,著作,至圣先师,言论,论语,道德修养,道德

2020-01-18 #小故事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50字左右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150字左右

孔子,鲁国,教育,思想,冉有,大成,子路,学生,核心,影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伦理,儒家,功绩,历代,宋国,学说,封号,弟子,教育家,理想,纲常,统治者,著作,至圣先师,言论,论语,道德修养,道德

2013-04-09 #小故事

名人传记故事 孔子的读后感

名人传记故事 孔子的读后感

孔子,这本书,至圣先师,一起去,弟子们,一言一行,孔夫子,周游列国,万世师表,一生,世界,传记,丛书,人士,事迹,中统,伟人,先辈,同学们,国民,毕生,尊严,无遗,汇编,细述,科学,美誉,论语,教育,世界伟人

2020-06-12 #经典故事

孔子有句难懂的话: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孔子有句难懂的话: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史官,本意,就显得,孔子,大脑,性情中人,性情,样子,花纹,礼仪,行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君子风,一句名言,君子风范,我们把,然后君子,最高境界,质朴而,这句话,一本正经,不苟言笑,不顾后果,文质彬彬,肆无忌惮,谦恭有礼

2013-11-21 #经典故事

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孔子的道 就是我们的道——孔子其人与《论语》其书

论语,孔子,母亲,德行,知识,个人,人生,初心,妈妈,孩子,才能,时候,智慧,父亲,教育,中国,修养,兴趣,军队,君子,君子固穷,哲学,圣人,地位,子罕,弟子,道理,子曰,孟子,里仁

2012-06-17 #长篇故事

《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

《论语》故事:孔子的权变

孔子,权变,弟子,回礼,孔丘,回答道,个人,小猪,态度,老师,论语,教育,这样的人,这个故事,信必果,子曰,孔鲤,尔言,排场,回话,世人,不学,中阳,人为,仁者,决心,儿子,喜色,办法,前提

2012-09-20 #故事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论语》故事:孔子的家教

孔子,孔鲤,父亲,家教,百家号,儿子,私心,论语,作者,历史,父母,学问,意义,教训,聘礼,教育,生活,秦宓,若其,传统文化,对自己,给自己,故事,不学,三国演义,丧礼,人才,修养,国家,原文

2020-09-03 #故事阅读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论语》故事:孔子的考验

孔子,信念,考验,人生,弟子,涵养,庭院,修养,声音,手段,角度,误解,论语,道理,音乐,反应,不一定,就需要,有的人,乐为,公之命,傅说,和归,孔丘学,孔丘,子曰,来考,鲁哀,中师,新生活

2017-03-21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