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木兰陂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莆仙戏版与其他故事版本的比较

时间:2020-07-15

有关莆仙戏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7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木兰陂故事在历史的推移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都体现了闽人坚韧、不畏艰险、勤劳智慧、无私奉献的美德以及敢于直面困难、改造自然的勇气,表现了闽人乐善好施,深受佛家“布施(向善)”思想的影响;凸显了闽人对伟大女性的歌颂。“木兰陂”故事版本 ① 众多,笔者选择所见版本中的4种:一是200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第16卷里的《李宏筑陂》(以下简称莆仙戏版)[1] ;二是1998年中国ISBN中心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中的《木兰陂》(以下简称集成版)[2] ;三是2000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莆田人物》里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宏》和《治水英雄钱四娘》(以下简称福建版)[3] ;四是200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闽文化经典故事》里的《钱四娘三筑木兰陂》(以下简称湖南版)[4] 。4个版本故事内容、篇幅大小虽有差异,但都将建造木兰陂的功劳归于钱四娘、林从世等人。在故事结构上,4个版本都有两个固定情节:钱四娘捐钱筑文章编号:1672 4143(2017)04 0062 04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木兰陂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莆仙戏版与其他故事版本的比较刘 雪(福建师范大学 文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摘 要: 厘清木兰陂故事不同版本的叙事结构和文化内涵,指出莆仙戏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4个版本的文本研读和对比分析,总结4个版本的文化内涵,探究莆仙戏版与其他故事版本叙事结构的差异性。认为相对于其他故事版本的单一叙事结构或循环叙事结构,莆仙戏版以多线连缀式的叙事结构将所有的情节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串联起来,内容最完整、人物最集中,并展现了丰富的民俗镜像和文化内涵。关键词: 木兰陂;故事;叙事结构;文化内涵;莆仙戏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Mulan Dam and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Comparison of Puxian Opera Edition with Other Versions of StoryLIU Xue School of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007, China Abstract: To clarify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Mulan Damstor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uxian Opera version is an excellent literary work. Through four versions oftext reading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summs up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four versions, andexpl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Puxian Opera version and other story versions.Compared to other versions of folk tales with a single narrative structure or circular narrative structure,Puxian opera version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multi line type will run on all the plots according to thetime sequ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events together. It is the story of the most complete,most charactersand it show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folk custom and cultural image.Key words: Mulan Dam;stories;narrative structure;cultural connotation;Puxian Opera第24卷 第4期 莆 田 学 院 学 报 Vol.24 No.42017年8月 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 Aug. 2017收稿日期:2017 06 12作者简介:刘雪(1989 ),女,湖南凤凰人,2015级硕士研究生。万方数据第4期 刘 雪:木兰陂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木兰陂;筑陂遇困难,最终克服困难。4个版本总体上虽是相似,但叙事结构与内容有许多差异。一、集成版与福建版、湖南版的叙事结构集成版的民间故事《木兰陂》叙事结构为:木兰溪的由来及造成的灾害 — —钱四娘积钱筑陂 — —陂成被两夜叉撞倒 — —林从世助四娘再筑木兰陂— —陂成被两夜叉再撞倒 — —民众凑钱 — —在鲁班爷帮助下第三次筑陂 — —4人以身殉河化为铁柱抵御夜叉和龙王太子撞击 — —4人成仙。集成版将筑木兰陂的功劳主要归于钱四娘、林从世、鲁班爷、神仙李铁拐,内容上没有李宏、冯智日的筑陂情节。此版添加了猪母石的故事:鲁班爷赶着一群猪, “他用拐杖朝猪屁股轻轻打一打,叫声: ‘困倒!困倒!’一只母猪就躺在地上变成块大石头了……余下一只母猪被老人放生到囊山去,直到现在,莆田囊山还有一块大石叫‘猪母石’”。 [2]293 母猪因用处多、憨厚、繁殖能力强、能带来福利而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故常见于民间传说故事中。福建版将木兰陂的故事单独分两个篇目去写。 《水利工程专家李宏》以李宏为主角,叙事结构为:介绍木兰溪 — —李宏在僧人冯智日的协助下,总结经验教训 — —8年筑陂成功,造福百姓 — —李宏因劳累而亡 — —人民为纪念他,为其建庙 — —后人的赞美。此版还记录了郭沫若途经莆田,参观木兰陂,撰写了《木兰陂诗碑》,勒石竖在庙内。另一篇《治水英雄钱四娘》以钱四娘为主角,叙事结构为木兰溪泛滥成灾,四娘积钱建陂 — —百姓冬天建陂受冻,四娘做梦得警示,在蝴蝶带领下成功找到陂头的“温泉”,解决民夫用热水之难 — —发放工钱 — —三年陂成却被洪水冲垮,四娘愧疚以身殉河 — —百姓在山腰处找到四娘散发香味的尸体,由此这座山取名为“香山” — —四娘提双灯巡陂。 《治水英雄钱四娘》里虽然没有龙王太子、夜叉、山神等神怪人物,但多了陂头“温泉” “香山”“四娘提双灯巡陂”的传说内容,丰富了木兰陂的故事内涵。四娘冬天受蝶指引找到温泉,其尸体比花还香,人们在夜晚看到四娘提双灯巡陂,都是钱四娘故事传奇化的呈现。这使其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传奇女英雄。此版本,较少神幻类的故事,尤其是《水利工程专家李宏》无神幻内容,多为历史事实,但两篇都有明显为两人做传的意图。湖南版《钱四娘三筑木兰陂》的故事主体框架和内容与集成版一样,只是语言表达有细微差别。此版故事结尾处加了议论部分,得出“这显然是对民间治水工程艰巨性加以神化的一则传说”[4]100 的见解,并根据《闽南文化志》的记载,再次详述木兰陂的历史记载:长乐人钱四娘和林从世先后来到木兰溪筑陂,均因选址错误而功败垂成;第三次侯官人李宏偕僧人冯智日,应朝廷之诏,到莆田筑陂,陂成李宏因积劳成疾而卒。湖南版在集成版原结尾后面,增加议论和史实部分,将传说和历史结合,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传说的由来。故事的叙事结构则完成了一次循环:以民间故事开头,讲述了“木兰陂”的民间传说,紧接着以作者身份直接对此传说发一顿议论言辞来过渡,后以《闽南文化志》的记载为开头又详细交代了木兰溪水灾泛滥、三次筑陂的具体过程,再以作者身份歌颂闽人精神,结尾又回到作者的议论视点,从而完成一次叙述的循环,可谓前虚后实,扩大了读者的阅读视野。总体而言,集成版、福建版是单一叙事结构,情节结构上一环紧扣一环,按筑木兰陂的单线结构和事情的发展顺序逐步展开描述,层层递进;而湖南版则是循环式叙事结构,给人虚实相生之感。二、莆仙戏版的多线连缀式叙事结构莆仙戏中的李宏戏,主要有两本,一为《捐金筑陂》,二为《李宏筑陂》。前者《莆仙戏传统手抄本录》中有著录,在此不做研究,而后者笔者选择的版本是根据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收藏的仙游县编剧小组1956年抄送本(陈锺贤1964年2月过录本)校注的本子。 “此剧产生的年代为清末”。 [5]414 据考证,莆仙戏是早期福建南戏的一支,演唱形式多样,各色角色都可以演唱,不仅有独唱、对唱,而且还有合唱, “莆仙戏的唱腔音乐称为‘兴化腔’,结构的主要形式是曲牌联套体。”[6]莆仙戏版《李宏筑陂》的出目分为6个板块,即捐金筑堰、功败身殉、再筑不成、神佛指点、李宏兴工、大功告成,讲述了一个有头有尾的激动人心的完整故事。其叙事结构为:皇帝与臣子商议兴修莆63万方数据莆 田 学 院 学 报 2017 年 8 月田水利工程,林从世、李宏、钱四娘出场讨论筑陂,四娘决心捐钱筑陂 — —天目山总管与龙太子斗法冲毁木兰陂,钱四娘与婢女投水而亡,四娘魂勾黎典史 — —林从世筑陂再遇洪水而陂塌 — —四娘鬼魂在黄妙应的协助下面见妈祖,得到神佛指点,两人在人间变换样貌开悟李宏 — —李宏兴工,卜卦重获民心 — —再遇艰难,神灵相助收孽龙,木兰陂终大功告成。此剧以筑木兰陂为事件中心,以人与神怪抗争的方式构成全篇的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情节基本上以“钱四娘筑陂 — —林从世筑陂— —李宏筑陂”的三条明线与三条暗线相结合的多线连缀式的叙事结构来安排的。莆仙戏版与其他版本的叙事结构的不同与其文体本身的差异有关。莆仙戏作为戏曲的一种,其叙事结构注重情节的完整性、戏剧性以及人物设置的独特性。剧名虽为《李宏筑陂》,但钱四娘的内容篇幅最多,可谓剧里的旦角,为一条女性主线;而李宏在最后两出目中担当主角,林从世则独占一个出目的主角,在其他两个出目中也有出现,李宏、林从世可谓剧里的生角,为两条男性主线。三条主线在开场和结尾处交叉汇合。一旦两生是此剧人物设置的独特性。由于这种独特性,按照一人一事的戏曲结构原则必然会导致三条明线的出现。剧中钱四娘,林从世、李宏为主线,其中还隐含着剧作者歌功颂德的情感线索、东海龙太子与天目山总管的斗争线索以及人与自然(剧中将大自然洪涝灾害想象为神怪斗法)的抗争线索。多条线索不是散漫、毫无章法的排列而是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相互连缀,波浪式推进情节发展,做到“起、承、转、合”,构成戏曲“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叙事脉络。此版内容上充分融合了民间传说和历史文献的内容。开头点明林从世和钱四娘的身份,赋予四娘当地富豪之女的身份,指明林从世出身进士,家道富豪。由于两人家财万贯,戏中便没有了筹钱之难的情节,而其他版则强调他们积钱艰难,他们的身份和财力也没有戏曲里那么高。集成版和湖南版更是将四娘描述为酒楼老板。莆仙戏版人物最集中,多了许多传说故事里没有提到的人物,如黎畛、妈祖、黄妙应、宋英宗、司马光等,虽没有冯智日的出现,但有一处,李宏将神仙黄妙应喊为冯智日,应是剧作者有意将冯智日神化的缘故。此版还多了四娘与龙太子斗法,在黄祖师帮助下斩杀孽龙,放陂上镇压水源以及李宏功成名就,得好报,福及家人等内容,更是以皇帝的诏令褒封钱四娘为惠烈夫人,赐金建庙春秋二祭,作为陂神永镇木兰陂。这种大团圆结局显示了中国传统民间戏曲的审美观念,而此剧最后一出也唱出因果报应、福禄双全的词,具有明显的教化意义。此版常设有紧张的情节、集中的矛盾冲突,如前两次的筑陂终因神怪斗法而失败,面对失败两人的心理活动以及和他人的对话,四娘与龙太子的斗法等都营造了紧张的气氛,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这种由每次筑陂产生的危机感弥漫在剧中主要人物以及观众的心理之中,使木兰陂的故事更具有生命力。三、木兰陂故事叙事下的文化内涵4个版本的叙事中都塑造了以钱四娘等为代表的闽人的崇高美德,以及敢于挑战困难、改造自然的勇气。 “木兰陂工程既体现了八闽人民的聪明才智,更体现出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4]102 莆仙戏版第六出有一大段参与筑陂老百姓的唱段和对话,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精神面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摘录以下部分作为分析文本, “(甲)汝不敢擵加数十来唠。(丙)钱是天地啰个,瓦伓持吓。(嫂)哄那正,瓦去擵一把来。(乙)汝给擵许価去?(甲)数看有 外?(嫂)好,好,瓦来数,一双,二双,三双,四双,五双,六双,七双,八双,九双。是 吓。(乙)九双许是十八,汝会数耽吓,要我给汝数。嗳,真那十八,要行,瓦伓哉汝会要 外!(嫂)无死,会那有圣礼好。”[1]150 整段的意思为“(甲)你不敢多抓数十来个。(丙)钱是上天赐予的,多的我不要。(嫂)说的多么正经,我去抓一把来。(乙)你抓走那么多?(甲)数数看有多少?(嫂)好,好,我来数,一双,二双,三双,四双,五双,六双,七双,八双,九双。是对的。(乙)九双会是十八,你会数错的,要我给你数。嗳,真是十八,拿走,我以为你会拿很多!(嫂)怕死人,怎么那样灵圣。”这里很明显就能观察到古代莆田民众诚实善良又信奉神鬼的性格特征。李宏、钱四娘等人筑陂是真人真事,这在北宋64万方数据第4期 刘 雪:木兰陂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内涵探析方天若《木兰水利记》、南宋林大鼐《李长者传》及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古代莆田人民感激他们建造如此伟大的水利工程,故将其故事神化成为民间传说和戏曲在后世流传,形成了木兰陂神信仰。“《李宏筑陂》所宣扬的是一种人与自然抗争,并服务于社会的人文精神。但在古代人们无法理解这种人文精神的内质,而只能以传统神话传说的逻辑思维以诠释之,莆仙戏即是以戏曲形式诠释这种神话传说逻辑的最佳途径……莆阳平原之木兰陂传说及其人文精神的传扬即与莆仙戏的演出分不开。”[5]416从莆仙戏版里的祭祀、祈神的叙事中,可体察到闽人多神崇拜的民间信仰以及重教的价值取向。其中,妈祖作为闽人的女神在剧里地位最高,并成为筑木兰陂的必要力量。4个版本对于钱四娘的形象塑造,表现了闽人对伟大女性的歌颂,丰富了闽地的女神形象。妈祖与钱四娘都是闽人心中的女神, “这种女神形象,打破中国传统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文化的格局,丰富了中国女神群体的文化形象”[7] 。莆仙戏版里,丫鬟劝四娘以施舍筑木兰陂的方式万古传名,林从世也唱出通过捐钱筑陂的方式建立功勋,这种通过慈善方式来获得功勋是佛家布施(向善)思想的彰显。作者在戏里宣传事功观和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如剧中不但李宏因筑陂得以升官,且弟与子俱中进士,反映了闽人儒家积极进取的事功观。莆仙戏版以当地方言莆仙话为主,有独特的用字方式,如“来”是莆仙戏里“伙计”的别称;“六公尺”是莆仙话对流氓、痞子或无所事事、一无所有的人的特称; “呷”是莆仙戏人物内心思考、斗争的惯用词。 “古老” “鼻头神”都有特定涵义,透漏出当地民间文化的趣味性。 “古老”为孤老,旧时莆仙人对麻风病人的称呼, “鼻头神”是民间对贪淫好色者的戏谑。李宏筑陂前,面见地保,被地保劝说莫赴四娘、从世后尘。李宏再三坚持,地保提出“卜 ”以测试事成与否。 “卜 ”应是“卜筊”, “乡老公”是指里社中公推一位乡老,主持里社祭祀等事务,为莆田民俗。相对于其他版本所展现的民间文化,莆仙戏版里有着更为丰富的民俗镜像和传统文化缩影,展现了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传达的集体情感和文化内涵“以简单凝练、内涵丰富的语言符号概括,便是‘求真、向善、重教、崇德’”[8] 。四、结论木兰陂故事是莆仙地区重要的民间故事,在文本形式上主要通过传说故事、人物介绍以及戏曲的形式实现。集成版与湖南版是传说故事,以讲故事为主,篇幅较短,内容简单;福建版虽也是民间故事,但主要是人物介绍,带有立传的意图,人物单一;莆仙戏是戏曲,内容最完整,人物最集中。集成版、福建版采用单一的叙事结构连接故事情节,而湖南版以循环的叙事结构发展情节。莆仙戏版则采用多线连缀式叙事结构,扩大叙事的内容和张力,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利于传承莆仙文化。4个版本文本形式、叙事结构、内容有差异,但传达的集体情感和文化内涵是一致的:都是歌颂钱四娘等人筑木兰陂的功德;歌颂当地民众的美德,不畏艰难、勇于改造自然的行为;对神仙的崇敬,对妖魔鬼怪的憎恨以及对伟大女性的赞美。注释:① 本文所指的故事版本,是指同一个木兰陂故事在不同的文字载体上所表现的不同样子,但其本质都是在讲建造木兰陂的故事。参考文献:[1] 吕品,王评章. 莆仙戏传统剧目丛书:第16卷 剧本[M].陈纪联,校注.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2]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福建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8.[3] 郑国贤. 莆田人物[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4] 李晓洁. 八闽文化经典故事[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5] 叶明生. 莆仙戏剧文化生态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6] 徐蔚. 莆仙戏的地域文化特色[J]. 莆田学院学报,2002,9(2):77.[7] 甘满堂,杨珊珊. 女神与家事·国事:临水夫人与妈祖的比较研究[J]. 莆田学院学报,2013,20(1):12.[8] 黄俊燊. 莆仙文化传承与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J]. 莆田学院学报,2016,23(6):93.[ 责任编辑 林振梅 ]65万方数据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木兰陂故事的叙事结构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莆仙戏版与其他故事版本的比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罗德里格兹,纪录片,影片,故事,观众,音乐,方式,作者,悬念,南非,叙事结构,生活,过程,选题,结构,讲故事,导演,影像,情怀,苦难,题材,本杰,马里克,人们,人生,创作者,20世纪,有价值,纪录片创作,唱片

2014-04-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纪录片故事化 叙事方式探析——以《寻找小糖人》为例

纪录片故事化 叙事方式探析——以《寻找小糖人》为例

罗德里格兹,纪录片,影片,故事,观众,悬念,作者,方式,南非,选题,叙事结构,结构,音乐,人们,题材,有价值,创作者,要素,过程,面目,发展,好的,纪录片创作,唱片,导演,张唱片,态势,范本,面纱,冲突

2020-09-08 #小故事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式探析

罗德里格兹,纪录片,故事,影片,选题,方式,南非,观众,题材,世纪,年代,音乐,叙事结构,有价值,创作者,奥斯卡,张唱片,态势,范本,要素,过程,音乐史,龙源期刊网,纪录片创作,音乐发烧友,好的,人民,价值,元素,唱片

2020-09-07 #长篇故事

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特色与话语策略探析

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特色与话语策略探析

话语,人物,王继才,文章,读者,地方,结构,故事,视角,作者,内心,心理,方式,文本,事件,受众,形式,王仕花,叙事者,策略,叙事结构,直接引语,典型人物,因果,引语,王开山,冲突,人们,作品,作用

2020-08-29 #长篇故事

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特色与话语策略探析

典型人物报道的故事特色与话语策略探析

话语,人物,王继才,文章,读者,地方,结构,故事,视角,作者,内心,心理,方式,文本,事件,受众,形式,王仕花,叙事者,策略,叙事结构,直接引语,典型人物,因果,引语,王开山,冲突,人们,作品,作用

2020-08-30 #短篇故事

莆田木兰陂传奇故事:长乐钱四娘变卖家产治水患

莆田木兰陂传奇故事:长乐钱四娘变卖家产治水患

木兰陂 钱四娘 莆田 灌溉工程 百姓 冯智日 世界 公元 南北洋 平原 水患 长乐 遗产 灌溉 防洪 重要作用 北宋仁宗 大爱 宋治平 宋朝廷 李宏 李伟强 王安石变法 郭沫若 诗赞 钱夫人 马俊杰 海都 母亲河 年历

2020-04-30 #短篇故事

莆仙戏特点艺术

莆仙戏特点艺术

莆仙戏,兴化,曲牌,民间,歌舞,刘克庄,芦笛,宋元南戏,乐器,故事,杂剧,梅花,莆仙,音乐,综合,表演,张协状元,吴歌,刘鸿,刘文龙,刘知远,宋林,宋大曲,崔君瑞,张洽,王魁,王祥,王十朋,艾轩,相呼

2020-07-16 #短篇故事

莆仙戏

莆仙戏

莆仙戏,兴化戏,仙游,兴化,地区,艺术,动作,剧种,形态,杂剧,表演,福建莆田,刘知远,宋到清,王魁,蔡伯喈,戏曲艺术,经三,原名,中国,一带,中国戏曲,人才流失,余姚,传统,傀儡戏,剧目,弋阳,声腔,因素

2020-08-2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