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洛阳纸贵的故事

时间:2020-07-16

洛阳的故事都有哪些

提示:本文共有 2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洛阳纸贵”是一句成语,形容优秀作品风行一时,深受读者欢迎。那么,是什么作品造成了洛阳纸贵?它和纸的发展与普及又有什么关系呢? 成语的起因 自从我国汉代发明造纸术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各种原因,中原地区的书写材料仍然处于以“简帛为主、纸张为次”的状况。不过,到了东晋元兴二年403年,太尉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因此,纸作为一种书写载体,才慢慢地被人们所认识,并逐渐用于抄书了。 距今1600多年前的西晋,那时还没有发明雕版印刷,书籍靠人拿毛笔抄写,然后折纸装订成册,即成“写本”。于是社会上便有“抄写人” 自称“学生”这一职业产生。据1970年新疆的考古发现,从晋朝至唐代都有写本出土,如唐景龙四年710年抄写的郑玄《论语注》,纸上落款是学生卜天寿。抄写人某某落款有以示负责之意,类似现在书籍的责任编辑一样。 正当社会流行抄书之际,在当时的洛阳发生了一件众人关注的“”。当地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名为《三都赋》的文章。一时间《三都赋》轰动京城,“豪贵之家,竞相传抄”,于是洛阳城里的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上涨。这便是“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起因。这件事最早出自《晋书??文苑传》第92卷中的记载。 左思与《三都赋》 《三都赋》的作者左思约250年~约305年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他出生于洛阳城,年少时家境宽裕,不过左思貌丑口讷,不好交游。他曾学书法、鼓琴,皆不成器,常被人奚落。后来,在其父多方督促、严加激励下,左思发愤勤学、博览群书,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左思曾用一年的时间写了一篇《齐都赋》,初露锋芒,可惜的是这篇文章没有流传开来,不久便佚失了。直到《三都赋》问世,左思才一举成名,成为西晋的大文学家之一。 《三都赋》的全文约7000字,若译成白话文,则有10000字以上,描写了前朝三国魏、蜀、吴国时期的三个都城洛阳、成都、南京的历史、风土、人情、物产以及繁荣的景象。《三都赋》包括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其中以蜀都赋最见功力、最具特色。 “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集诗、韵、文于一体,堪与唐诗、宋词媲美。汉赋较早,晋赋是汉赋的继承和发展。“赋”这种文体也称“四六体”,句式上规定必须四个字、六个字成句,最多加一个“于”或“而”之类的助词。 正当左思奋力提笔创作《三都赋》的时候,这件事被当时的大文豪陆机知道了。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他与其弟陆云以文著称于世,被人称为“二陆”。那时,陆机正当风华正茂,势大气粗,也正准备写一篇“都城赋”。陆机到了洛阳后,听说此地有个名叫左思的人在写歌颂都城类的文章,便不屑一顾地说:此人要是写好了,至多也只配拿来当盖酒罐的盖子。这话传到了左思的耳朵里,他虽然心里很难过,但毫不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了。就这样前后构思十年,几经删改,终于把文章写成了。 左思带着他的《三都赋》文稿去求见洛阳城的大名儒皇甫谧。皇甫谧215年~282年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古城镇人,是魏晋著名作家、医学家。他一生著述甚丰,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盛名,尤其在医学上,他是我国中医领域“针灸疗法”的创始人。皇甫谧读罢《三都赋》,击掌叫绝,当即提笔给《三都赋》作序,对左思的作品大加赞赏。接着,中书侍郎、文学家张载,还有大学士刘逵等也纷纷推荐介绍、题序作感、撰文赞扬。陆机读了也自愧不如、惊叹不已。 洛阳纸何贵? 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在《三都赋》没有问世之前,纸价大约是每10张卖1000钱。在正常年景下,西晋时的米价一般是每石100~120汉斤10000钱左右。也就是说,每斤米与每张纸差不多是等值的,可见纸价之高,这也是其难以推广的原因之一。而在《三都赋》被传出以后,纸价至少上涨了3倍,即每张纸达到300钱,一张纸可换3斤米,这个涨价的幅度是不小的。 《三都赋》一文推出后,社会上不少人纷纷解囊买纸,并请人传抄佳篇。“物以稀为贵”,供的少了,价格扬升;求的多了,贵上加贵。商家趁机抬高纸价,一时间,造成了“洛阳纸贵”。 发生在西晋时期的这件事,在科技史上对纸的发展和普及又有哪些意义呢?《三都赋》引发了“洛阳纸贵”,其结果是:第一,纸的声誉一下子提高了。过去,文人中上层者多用缣帛,下层者多用竹简,只有少数人偶尔用纸。朝廷颁布“以纸代简”后,用纸的人增多一点。但是,受习惯的影响,仍有人念念不忘帛简。如今,人们以纸抄写《三都赋》为荣,从而改变世人的观念。大家蜂拥地买纸抄文,人人争说纸抄书,让人叹为观止。第二,推广了纸的应用。最初,纸的用途是多样化的,有杂用、有包装、也有写字,抄书之风并未到来。传诵《三都赋》,便使纸的用途深入到书册方面,这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第三,扩大了纸的影响。汉代发明造纸术后,用纸范围限于朝廷,只是理论上“天下莫不用焉”。到了西晋,正是由于传抄《三都赋》,把纸的作用和使用普及到民间,对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庞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洛阳纸贵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左思,故事,三都赋,洛阳纸贵,三都,吴三国,左雍,左芬,晋武,第一时间,东城,专题,京城,京都,佳句,全家,品貌出众,地步,妹妹,山东,成就,念头,文学家,时候,洛阳,资讯,相貌,父亲,潜下,辞藻

2020-05-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左思,故事,三都赋,洛阳纸贵,三都,吴三国,左雍,左芬,晋武,第一时间,东城,专题,京城,京都,佳句,全家,品貌出众,地步,妹妹,山东,成就,念头,文学家,时候,洛阳,资讯,相貌,父亲,潜下,辞藻

2020-05-25 #小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左思,故事,三都赋,洛阳纸贵,三都,吴三国,左雍,左芬,晋武,第一时间,东城,专题,京城,京都,佳句,全家,品貌出众,地步,妹妹,山东,成就,念头,文学家,时候,洛阳,资讯,相貌,父亲,潜下,辞藻

2020-05-24 #短篇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50字

左思,故事,三都赋,洛阳纸贵,三都,吴三国,左雍,左芬,晋武,第一时间,东城,专题,京城,京都,佳句,全家,品貌出众,地步,妹妹,山东,成就,念头,文学家,时候,洛阳,资讯,相貌,父亲,潜下,辞藻

2020-07-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父亲,小左,故事,朋友们,写成了,主人公,小时候,孩子,好好学习,儿子,他用,人情,人们,京城,出息,内容,全城,印刷术,基础,小儿,成语,才华,文章,文学,方面,文苑,时间

2020-09-28 #长篇故事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洛阳纸贵的故事 成语故事洛阳纸贵出自哪里?

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父亲,小左,故事,朋友们,写成了,主人公,小时候,孩子,好好学习,儿子,他用,人情,人们,京城,出息,内容,全城,印刷术,基础,小儿,成语,才华,文章,文学,方面,文苑,时间

2019-02-15 #经典故事

洛阳纸贵的含义 洛阳纸贵的故事

洛阳纸贵的含义 洛阳纸贵的故事

左思,三都赋,文章,左雍,京城,文学家,洛阳,张衡,张华,陆机,历史,心血,班固,现象,蜀都,资料,不甘心,非常好,久才,多大,皇甫谧,阳和,陆云,魏都邺,再回头,作者,东京,专家,世俗,东西

2020-09-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洛阳纸贵的典故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洛阳纸贵的典故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左思,三都赋,文章,洛阳,张衡,张华,皇甫谧,洛阳纸贵,京城,班固,刘逵,左雍,陆机,作品,下子,世人,东西,人们,儿子,历史,句子,文学家,成年,心血,文人,父亲,自认,不甘心,很有名,著名文学家

2020-05-24 #经典故事

洛阳纸贵的典故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洛阳纸贵的典故50字 洛阳纸贵的故事20字

左思,三都赋,文章,洛阳,张衡,张华,皇甫谧,洛阳纸贵,京城,班固,刘逵,左雍,陆机,作品,下子,世人,东西,人们,儿子,历史,句子,文学家,成年,心血,文人,父亲,自认,不甘心,很有名,著名文学家

2020-05-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