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苦恋半世纪

时间:2020-07-16

王刚讲故事苦恋半世纪王

提示:本文共有 49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那时你说你爱我,当我们还年轻的时候。”

这样一首情意绵绵的歌曲,从两位白发苍苍的两位老人口中唱出,有一种别样的浪漫。唱歌的是一对高龄新人——新郎袁迪宝,中国人,82岁;新娘李丹妮,是中法混血儿,也已经83了。

要说起两位老人的恋爱史,那可长了,得从50多年前说起,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就是恋人。可事实上,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新娘李丹妮才第一次披上了婚纱,和新郎袁迪宝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场爱情马拉松,居然跑了半个世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和很多才子佳人的故事一样,年轻时,袁迪宝和李丹妮的相识、相知,也充满着浪漫和甜蜜。时光回溯到1953年的那个夏天,25岁的袁迪宝收到了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学生活的一切都是新鲜和美好的。那个时候,教科书都沿用苏联的教育大纲,学习俄语蔚然成风,留短发、穿列宁装则是女生们最时髦的打扮,但放眼望去,整个校园有一个姑娘却跟这种氛围格格不入。

与众不同的李丹妮

李丹妮:当时我们穿的一些衣服真是难看,男女不分,我就留头发、梳辫子。至少从背影看上去我还是个女孩子吧。

丹妮是一位从小在中国长大的中法混血儿。当时,26岁的丹妮精通英、法、俄和拉丁语,混血儿的聪明和美丽,在她的身上一显无疑。袁迪宝没想到,如此抢眼的女子,竟然会是自已的俄语老师。

袁迪宝:她就是一个天使,很聪明,很会讲话。

两位老人的回忆

袁迪宝对李丹妮怦然心动,学起俄语自然劲头十足,每次考试都能拿满分,还当选了班里的俄语课代表。这么一来,两个人的接触渐渐就多了起来。

李丹妮:当时有一种互相的吸引,好像有一个能够谈得来的那么一个人。

一个是明艳动人、特立独行的混血美女,一个是品学兼优、多才多艺的青年才俊,两人年龄相仿、品貌相当,更难得的是,他们的兴趣爱好也相近。就这样,两颗年轻的心一点点地靠近了。

袁迪宝:羊毛衣什么,她也织过给我,白色的羊毛衣,所以我是很感动啊,那个时候我们可是穷孩子啊。

李丹妮:我们常常去散步的,散步就是在西湖边

西湖边的一对恋人

郎有情,妾有意,在袁迪宝和李丹妮之间,也就差那层窗户纸没捅破了。按常理,这接下来,俩人就该确定关系继续往下发展了。可女方左等右等,就是不见男方来表白。相反,袁迪宝的眼中总是隐隐约约地藏着一丝忧虑。李丹妮就想不明白了,既然是两情相悦,你还忧虑什么呢?

袁迪宝自有他的难言之隐。原来呀,在两年前,袁迪宝进大学读书的前夕,家里就给他安排好了婚事,对方是一家医院的护士,名叫黄秀雪。

袁迪宝的一大家子人

袁迪宝:她是因为我要去念书,她就要求我们早点结婚,我就顺从了。有时候觉得是,好像对不起我自己家里面的妻子的样子。

袁迪宝考上大学的时候,已经25岁了,这个年纪谈婚论嫁似乎也是理所应当。虽说这婚事是经人介绍的,可能也没什么感情基础,但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双方认可、并且受法律保护的婚姻关系。反过来说,虽然袁迪宝和李丹妮一见钟情、两情相悦,可李丹妮的出现毕竟还是晚了一步。

袁迪宝:觉得很烦恼,所以跟她讲,我有妻子,就明白地告诉她。

李丹妮:他跟我说他有家的时候,我脑子里面就想到一件事情:我说我没有任何权利把我的幸福建筑在另外一个女人的身上。

在最后摊牌的时刻,袁迪宝还是想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已婚男人的责任,而李丹妮也不愿成为破坏别人家庭的第三者。摆在两个人面前的选择,于是就只有——洒脱放手。

李丹妮:我们从今天起就分手,没什么其它的路可走。

事有凑巧,1955年,浙江大学的医学院要与成都的华西医科大合并,袁迪宝即将随校搬迁,而这段没办法开花结果的感情,看似也走到了尽头。

袁迪宝:我们两个人不可能再在一起了,那就跟她讲好:我们两个人还是保持通信就很好了。

袁迪宝离开了杭州,离开了他想爱却又不能爱的李丹妮。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动荡即将开始,他们两个人的儿女情长,也注定要在大时代的悲欢离合中经受更多的考验。

袁迪宝到了成都,很快他发现,社会空气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不自觉地想起了丹妮:像她那种特立独行、敢爱敢恨的性格,能适应眼下这种大环境吗?果然如他所想,丹妮是不适应的。

李丹妮:烦死了,老是开会老是开会浪费时间。他说今天李老师没有课,手里给我了个苍蝇拍子,今天是要去除四害。你现在到派出所去,已经有好多苍蝇好多蚊子好多鸟,你去统计一下。

李丹妮做梦也没有想到,她这个外语教师有一天竟会做起了统计苍蝇、蚊子的工作。这样的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义呀?李丹妮决定去找医学院党委书记谈一谈。

李丹妮:他说,你教书很认真,学生们都很喜欢你,这个我们没有一句话可以说,可是我们总觉得你这么一个人,真是没有一点儿政治觉悟。

院长的一番话,让李丹妮感到了一丝绝望。她意识到,像她这样的背景和个性,已经和当时的大环境格格不入了。

李丹妮:回到家里,妈妈就看到我的脸色很难看,她说怎么了,我就跟妈讲要走。我说我这里没有前途,因为我在浪费时间。我那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我说我还能等多少时候。

1956年4月,在与袁迪宝分别八个月后,李丹妮与父母一起登上了一条开往荷兰的货船,就这样离开了中国。

起初,两个年轻人并没觉得这是一场生离死别,他们每个星期都有信件来往,袁迪宝还说,等攒够了钱就去法国看丹妮。可他们都没想到,这一别,竟整整耗费了55年的时间。

李丹妮在法国

丹妮一家人到达法国里昂之初,生活过得非常窘迫。亲戚们都瞧不起他们,丹妮在中国取得的大学学历也根本派不上用场。直到一年后,她才找到了一份速记打字的工作。而此时,袁迪宝的生活更是水深火热。丹妮在袁迪宝的来信中得知:中国正在遭遇百年不遇的灾荒,袁迪宝的三个儿子也相继出生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艰难。

袁迪宝的三个儿子

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重情重义的李丹妮立刻以法国公司寄商品的名义,给袁家源源不断地寄来了奶粉、饼干、衣服和玩具。这些东西,解了袁家的燃眉之急,可是袁迪宝却从不敢向人说起,这些东西来自哪里。

袁迪宝:这个东西人家看到了会说里通外国,那就不得了了。所以我就叫她以后不要写信到我的防疫站,写到鼓浪屿我姐姐家,鸡山路一号。

此后,时局所迫,两个人就连正常的通信都不能继续了。然而,丹妮一直在等,等待着能和袁迪宝恢复联系的那一天。这期间,一直有好心人要帮她介绍对象,但都被她拒绝了。

李丹妮:我一直认为,只有一个人住在我心里,只有一个男孩子真正地爱过我,就是他。

其实李丹妮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袁迪宝也常常看着金星发呆,因为金星代表爱情,那是他和李丹妮的秘密。无论生活有多少艰难困苦,只要望着这颗星星,他们仿佛就可以望到彼此。袁迪宝甚至给自已的二儿子起了个小名,就叫金星。

袁迪宝:我这个事情啊,都没告诉任何人。

十年光阴匆匆而过。

当那场浩劫结束的时候,李丹妮立刻拿起了笔,她写道:“将近十年的沉默,你还在厦禾路住吗?但愿你能收到它,并且能来信告知一切。”谁知,信寄出十多天后,却被退回了法国里昂。丹妮这才知道,袁迪宝早已不住在原来的地址了。

十年生死两茫茫,如今,袁迪宝和李丹妮真的是“生死两茫茫”了。而一转眼,丹妮也在漫长的等待中,蹉跎了青春。在周围一些人的眼里,她俨然成了一个怪人:40岁的老姑娘,却不谈恋爱、不结婚,只一心扑在汉学博士论文的写作上。

李丹妮:我知道那个时候要再跟中国联系的话,只有这一条路。

李丹妮还是没有死心,她相信,只要有机会再来中国,她一定能找到袁迪宝。

通过7年的学习,李丹妮成了里昂中法大学秘书长,终于获得了再次回到中国的机会。一回到中国,丹妮就直奔袁迪宝的母校,甚至委托别人,走访袁家原来的住址,但数次寻找都毫无结果。多年来那个劫后重逢的幻想,似乎终于要在眼前破灭了。

李丹妮在中国访问

李丹妮:我记得我的母亲最后两年躺在床上,她老看着我。我就问妈妈,我说你为什么老这么看着我?她说你爸爸跟我,我们很有福气,你一直跟我们在一起的,你一直陪我们到最后。你呢?你将来怎么样?我那个时候就说,你如果认为你时间到了,那你就安安心心走,你还在天上,你还可以帮助我。

父母相继离世,在这个世界上,李丹妮成了孤身一人。从此,唯一能让她牵挂的,也只有远在千里之外、已经失散多年的袁迪宝了。不过,上一次的中国之行,让李丹妮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她终于明白,这就是生活,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称心如意,也不是每一个故事都有幸福的结局。

父母相继去世,李丹妮开始明白,不是每个故事都有幸福的结局。

丹妮将袁迪宝所有的信件都一封封收好,在信封上写着:我想我是没有勇气,再看一遍这些没有为我实现的幸福。

人到老年的李丹妮,一心扑在中法交流事业上,希望的也仅仅是安静的度过余生。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她八十几岁高龄的时候,竟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件。

李丹妮:这个字我认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也知道是谁给我写信的。我没有怀疑,一分钟都没怀疑。他怎么会现在给我写信。

这封信正是袁迪宝写来的。可他怎么会在彼此失散了50多年后,突然给李丹妮写来一封信呢?

原来,在1994年,袁迪宝的前妻黄秀雪就因癌症去世了,袁迪宝尽心尽力地在床前服侍了八个月,陪妻子走到了最后。老来丧偶,让袁迪宝很受打击。从此,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爱跟家人说话;吃饭躲在自已的小屋里;出门的时候不但不刮胡子,衣服也穿得邋里邋遢,好几次甚至被路人当成了乞丐。家人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袁迪宝的三儿媳妇:我跟他们讲,我说你知道吗,我爸爸现在是穿得乱七八糟,乱穿啊,有点像叫化子。然后表哥就说怎么可能这样,舅舅是一个很帅的,以前跟他的外籍老师有一段很深的感情,假如不是跟你婆婆已经订婚的话,有可能娶她。

袁迪宝的三儿媳

袁迪宝:她听了要莫名其妙,真有这个事情吗?

沉封多年的往事,就这样被打开了。袁迪宝的儿媳妇善解人意,心想,谁年轻的时候没一段风花雪月呢,如果借这件事,能够勾起老人对生活的一点点希望,倒也值得一试。

袁迪宝的三儿媳妇:我说爸爸,你为什么没有再跟她写过信啊?他说两个人如果在的话八十几岁,不知道还有没有在世啊。

儿媳妇欧阳鹭英鼓励袁迪宝再给丹妮写信,哪怕只是试一试。

袁迪宝:我一翻,翻到了她的住址。然后我就说,写给她,就写四句话,就是亲爱的丹妮啊,愿上帝保佑你健康长寿,请给我来一封信,永远思念你的袁迪宝。

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已是八十多岁高龄、且已儿孙满堂的袁迪宝,在儿媳妇的鼓励下,终于再次提笔,给昔日的恋人写了这样一封信。信寄出去的时候,谁也没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就算李丹妮还活着,也有可能早就搬了家。

可命运却总是这般出人意料。

李丹妮不但尚在人世,而且在这几十年中,独居的她始终守着旧宅,从未搬离过。这段虚耗了五十多年的感情,终于迎来了一个奇迹般的转折。

李丹妮:后来我就坐在院子里,坐了半天,看那封信。邻居都发现了,说你怎么了,不舒服吗?我说没有。那个时候我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想,谁想到上帝为你我,竟然安排了今生叙旧的机会。

丹妮很快给袁迪宝写了回信:“你看到我的字就能知道,我眼睛问题很大,也很多。我在法国是没有亲戚的,哪天我完全不能自理时,修道院是会让我去她们那里终老的。没有忘记你的李丹妮”

袁迪宝:我看了这句话,我心里面很痛苦。所以说我一定要叫你来,我不能到法国接你来,我一定要叫我的亲人到你那里去,把你请来、把你送来、把你拖过来。

李丹妮:我还是很自愿的

2009年,李丹妮来到了厦门,两位老人都有些唯恐相逢是梦中的感觉,只有丹妮那一本厚厚的日记,向袁迪宝倾诉着55年来,她所经历的痛苦和艰辛。

袁迪宝:多么沉闷的一天,原谅我,至爱的宝,这个宝是谁啊,宝就是我嘛!我说你写得太悲惨了,我不要你看这个了。我现在不是跟你在一起吗?就是要你长久住下来,安安静静度过晚年,同我们共同享受这个社会赐给我们的幸福生活。

眼下,袁迪宝和李丹妮已经举行了婚礼,丹妮也决定永远在中国定居下来。

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袁迪宝和李丹妮就是如此,只不过,这最后的幸福,经过了太长的等待。也有人说,再怎么轰轰烈烈的爱情,最终也会输给时间,可在这个故事中,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无法将那份执着的爱撼动半分。祝福两位老人!也希望他们的故事,能给那些相信爱情、却正在经历苦闷的人,带来一丝温暖,坚定他们追求爱情的信念。

张爱玲有一句关于爱的名言,改一改可以放在这里: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中,他们再次重逢,唯有轻轻的问一声,噢,原来你还在这里……

视频链接地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苦恋半世纪”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故事大全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短篇故事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短篇故事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5 #经典故事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长篇故事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故事会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故事阅读

苦恋半世纪

苦恋半世纪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高清,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7-16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