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7-16

王刚讲故事逃出精神病院

提示:本文共有 23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稀里糊涂就成了精神病》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节目编导宇虹又写了一些发生在节目之外的故事,供大家品读。

正文:

前不久,《扬子晚报》连续三天报道了发生在南通市的“母亲强行送亲生女儿进精神病院”的事情。报道称,母亲唐美兰为控制女儿朱金红的财产,不惜将精神正常的女儿送进精神病院。事件在办公室里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大家第一感觉都认定事情肯定有内因,哪有母亲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对此我也是满腹狐疑。但当时朱金红还在精神病院里,所有的事情都出自朋友、同学、亲属,而非她本人,所以可信度还有待考究。但报道发出后不久,事件出现了转机,朱金红不但出院了,而且还被网友解救了。“解救”这个词引起了我更强烈的兴趣。朱金红是如何被解救的呢?解救她的网友是不是认识她?她为什么要和网友走?难道就不怕被骗吗?带着诸多的疑问我赶到了江苏昆山,在网友大琴家我看到了朱金红。

第一眼看上去,朱金红的精神状态非常好,个子不高,温文尔雅。我和她聊了两个多小时,在我这个常人眼里,朱金红精神很正常。因为在医院住了大半年,被强行治疗、吃药,她说话的语速比正常人要慢,但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最主要的是她的眼睛始终有神。我问朱金红,你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又是家里学历最高,最争气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是父母的骄傲,怎么会弄成这个样子?朱金红说,她的家里从来都是母亲说的算,父亲在家里没地位。姊妹三人,现如今大姐的性格和母亲非常的相像,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母亲怕大姐,也喜欢大姐。因为大姐夫也姓朱,这让一辈子就想有个儿子的母亲一直把大姐夫当儿子看待,在感情上更倾向大姐一家。我问朱金红,即便母亲不喜欢你,但是她生养了你,供你上学,帮你抚养了你的孩子,这么多年了,在你的脑海里,有没有和母亲愉快地回忆呢?朱金红很肯定地回答我:没有。从小到大,和母亲的相处,没有给她留下丝毫愉快的回忆,即便是母亲帮助她抚养了十三岁的大儿子。朱金红承认母亲唐美兰对自己的大儿子还是很好的,两个姐姐生的都是女儿,自己大儿子的出生让母亲感到非常的高兴,多年前,母亲唐美兰曾建议把自己的大儿子过继给大姐,虽然大姐夫并不是入赘,但至少姓朱,这样也算是朱家后继有人。这个建议被朱金红拒绝了,这也让母亲唐美兰很不高兴。清官难断家务事,母女间的积怨是常年累积的,如今的爆发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三余镇,我们打听唐美兰的家,给我们指路的人都说很好找,有个小亭子的就是,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路边的小亭子,等到了我们才知道,唐美兰家的露台上有个八角亭,整个房子有七家租户,一年的租金收入是一万四千元.正像唐美兰说的那样,她并不缺钱.以往加上小女儿朱金红三处房产每月的租金,老两口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相当的滋润.大女儿在镇上有一卖家电的铺子,女婿又是公务员,条件也不错,只有朱金红的二姐下岗,再离婚,平时唐美兰多有照顾.老太太厉害,这是我在邻居中听到的最多的评语,朱金红的父亲老实,这么多年家里一直就是唐美兰说的算,以前大女婿因为是当地派出所的,平时对唐美兰多有帮助,当年唐美兰家盖房子,占用了公共厕所的面积,周围二十九家住户联名告她,都没有告倒,最后,还是占用了公厕用地.还有一次和邻居发生摩擦,伤了唐美兰的手,邻居说是轻微的皮外伤,过后谁也没有往心里去,谁知一个多月,唐美兰的伤好了,派出所却找到了邻居,说唐美兰告她伤害,而且有医院的诊断,邻居家是有口难辨,到底给唐美兰拿了三千元钱,了结了此事,但是到底是觉得窝囊,邻居六十岁的男主人一病不起,几个月后去世。认识一个人,就看看邻居对他的评价。当然也有人说,唐美兰这一辈子也不容易,老伴老实,自己又生了三个女儿,家里家外这么多年,大多是靠唐美兰支撑起来的。如果她不厉害点,早就让人欺负死了。这么多年,左邻右舍都不愿意和她斤斤计较,也许正是这一点,成就了今天这样飞扬跋扈的唐美兰。

网友来精神病院探望朱金红

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解救朱金红的那些网友,这些网友都和朱金红素未平生,确实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解救的过程也颇为曲折。当初这些网友在网上提到解救朱金红的时候,也有人提出质疑,万一朱金红真的有精神病,这件事情你们做的不是很荒唐,很可笑吗?这确实是个问题,为此解救的组织者特别做了调查,事先问查了朱金红的亲属、同学、朋友。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们才开始行动。解救行动还得到了许多陌生人的帮助。十多个网友在南通租了两辆车,车主听说他们是为了解救朱金红从全国各地特意感到南通的,当时就表示不要钱了,他们也要为解救朱金红出点力。得知朱金红在二甲镇的舅舅家,他们在那里足足守了一整天,下着雨,网友小青说中间大家情绪有点激动,喊了几次口号。那天虽然他们没有成功带走朱金红,但还是迫使朱金红家人将其转移到了南通救助站,尽管母亲唐美兰还是盯人防守,但至少朱金红有了和外界联系通话的自由。通过日语交流,他们和朱金红定好了逃离救助站的时间。那天晚上朱金红在母亲熟睡后,穿着睡衣,连鞋都不敢穿,只拿了手机,悄悄地开门,迅速的跑到墙边,翻出墙,藏在不远处的一片玉米地里,等待网友前来接应。接她的南通网友把她送到了高速公路口,另有网友开车将她带走。第二天网友小青开车带着朱金红到了北京,找律师咨询相关的事宜,帮助朱金红补办各种证件。采访中,朱金红笑着说,我现在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朱金红是幸运的,有很好的同学、朋友,很有正义感的律师帮忙,在第一时间把她的事情通过网络公布出来,让朱金红最终获得了自由。网友海边在采访中说,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我的行为刚开始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但到后来,家里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我并不是说像我这样的人多一点对社会的进步有多少影响,但至少能影响你周围的人。

朱金红的遭遇让我们感觉有点冷,但众人无私的援助又为这初冬增添了一丝温暖。人世间,除了钱,还有很多更令我们期待的东西,包括爱,理解与宽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

“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

朱金红,唐美兰,母亲,网友,唐美,大姐,邻居,事情,南通,女儿,大儿子,大姐夫,这么多年,同学,朋友,精神病院,兰多,但至少,兰家,好的,小亭子,事件,亲属,孩子,女婿,姓朱,家人,精神病,救助站,派出所

2020-07-16 #故事阅读

“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

“留日女博士被母亲送进精神病院”背后的故事

朱金红,唐美兰,母亲,网友,唐美,大姐,邻居,事情,南通,女儿,大儿子,大姐夫,这么多年,同学,朋友,精神病院,兰多,但至少,兰家,好的,小亭子,事件,亲属,孩子,女婿,姓朱,家人,精神病,救助站,派出所

2020-07-16 #故事会

37岁女博士带女儿跳楼自杀 背后的故事让人心凉……

37岁女博士带女儿跳楼自杀 背后的故事让人心凉……

丈夫,妈妈,孩子,学历,小区,女儿,喷子,女性,宝宝,母亲,网友,网络,黑洞,两个孩子,我的女儿,很多人,那么多,跳楼自杀,宝妈,一跃,都海,长沙,七十年代,下子,事情,世人,事业,为人处世,天台,决绝

2008-11-01 #故事阅读

《非诚勿扰》:女博士刘苏曼 背后的故事真是不一样!

《非诚勿扰》:女博士刘苏曼 背后的故事真是不一样!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10-02-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女博士刘苏曼她背后的故事刷新你的观念啊

女博士刘苏曼她背后的故事刷新你的观念啊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09-02-18 #故事阅读

服务队牵线 女博士指导!烟台“爱心菇”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

服务队牵线 女博士指导!烟台“爱心菇”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

服务队,大球盖菇,乡村,女博士,团队,大棚,郑家庄村,项目,宋志,村里,爱心,鲁东大学,产业,科技,绿色,食用菌,郭笑,发展,告诉记者,大众网,优势,合作社,大学,海报,新闻,村民,老百姓,活动,于鲁东,李维

2008-07-08 #小故事

父母吸毒去世 捡吃垃圾 睡公园的流浪女成哈佛女博士的高考故事

父母吸毒去世 捡吃垃圾 睡公园的流浪女成哈佛女博士的高考故事

母亲,故事,哈佛,父亲,不幸,妈妈,校园,老师,生活,好起来,哈佛大学,地铁,大学,学校,成绩,毒品,纽约市,瘾君子,精神失常,纽约时报,虱子,当母亲,正能量,有朝一日,了学,佩里,克林顿,张贺,默里,莎士比亚

2016-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女博士相亲(小小说)

故事:女博士相亲(小小说)

小霞,小伙子,阿辉,小伙,博士,台阶,火车站,表妹,院子里,妮儿,大城市,娘家,小时候,小伙儿,建筑工人,母亲,潮水,背包,表姨,雨伞,工作,和小霞,刘海儿,黑儿,高又帅,在广州,一起玩,凤凰屯,事儿,下台阶

2014-08-2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