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偶然的一次盗墓竟然在玉棺内发现了一具千年活尸 盗墓奇闻

时间:2020-07-16

民间盗墓奇闻故事

第3章:南派的土夫子讲究一个百无禁忌,四大皆空。只要是有弟子想要学这个挖门盗洞的手艺,就可即刻入行成为一名土夫子。 但北派的摸金校尉对此则有很大的不同。繁衍至今,摸金校尉这个流派在倒斗的时候产生了许多的规则,例如在墓室的东南角点蜡烛,灯灭不摸金等等。林林种种的,数不胜数。但这些都不在我的讲述范围内,我想说明的只是接下来这个极为重要的入行规则。 在入行的规矩上,摸金校尉显得极为苛刻复杂。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摸金校尉,就必须在第一次下墓摸金的时候。照着摸金校尉的所有规矩做足了,然后从棺中取出一块价值不菲的金器,而且还必须得是由独自一个人来完成。否则,就进不得摸金校尉的门。要么转行,要么就只能成为一名散盗,浪迹天涯,不被同行所认同。 换言之,也就是说,想要成为一名摸金校尉,就必须在第一次下墓的时候倒斗成功。不许失败,失败了就意味着你之前所花费的那数年苦功全都是无用功。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或许要问了。这世间哪有那么多百依百顺的事,况且又是下到机关重重的古墓里。运气不济的,失败也是有可能发生的,这个规矩会不会显得太苛刻了呢? 乍一看,这个说法看似很正确。但实则不然,摸金校尉进门的这个规矩考验的就恰恰是你的运气。因为,在盗墓这个行当里,偶发事件实在是太多了。在地底下,运气要比技术和实力都重要的多。 可以说,盗墓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气运。如果是衰到了极点的人,那是绝对不适合干盗墓这一行的,极有可能会惨死在墓里的机关中。 况且盗墓始终是一种见不得光的勾当,无论你是想摸金发财,还是想做个散尽卖宝所得钱财的英雄侠客。这种挖坟绝户的事始终是违反了天道,除非是有大气运的人才压得住这股邪气。否则,到了晚年,必定会落得个惨淡收场的结局。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摸金校尉的祖宗才定下了这个进门的规矩,实则也是在变相的为子孙后代谋求福利。这个意思就是表明:要是祖师爷不肯赏你这口饭吃,你就千万别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了。硬钻,也只能是进入牛角尖。除非你把命丢在里面,否则便在也退不出来了。 本来祖师爷定这个规矩是为了保障摸金校尉子孙后代的气运,却不曾想到。正是由于这个规矩,才导致了摸金校尉的日渐式微。 因为,真的有很多后代子孙都折在了第一次倒斗上。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即使是祖师爷的八字很硬,但还是对后代子孙的气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到了后来,也就是我父亲这一辈,什么规矩都被打破了。除了分金定穴这个祖传的手艺没丢以外,剩下的规矩全都一股脑的还给祖宗了。 所以说,规矩这玩意,不过就是繁荣昌盛时为了稳定发展而制定出来限制人的。一旦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什么规矩都得被打破。 但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虽然摸金校尉有些规矩已经被摒弃了,但入门的这个规矩却并没有被取缔。不仅如此。在第一次下墓期间,还必须要遵守摸金校尉所有的规矩,否则就不能算作是成功入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会说只有一个子嗣对摸金校尉的传承来讲是十分危险的。只要一个运气不济,爷爷王五就很有可能会折在第一次倒斗上,进而断了摸金校尉的香火。 作为家里唯一的子嗣,王五从小就得到父亲王一手的严格训练,尽得摸金校尉的真传。饶是如此,王五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就能过的了摸金校尉的第一关。 毕竟,王五之前所做的任何学习和训练都是纸上谈兵。一旦在墓里碰上什么黒凶,白凶,这些空泛的理论就都是扯淡。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一切还得靠自己细心的摸索。 如果理论管用,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前辈折在墓中了。一旦在墓里遇到了硬茬子,到时候自己究竟会怎么办?谁心里也不会有数的。 在出家门游历天下,寻找四方古墓的那一天。王一手对儿子王五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千万不要逞强,生怕王五有什么闪失。毕竟,家里就这么一个子嗣。如果爷爷真出现什么意外,我们王家也就算是熬到头断了根了。 带着父亲的嘱托,王五踏上了第一次倒斗的征程。 在外寻访了一年多,虽然王五有着分金定穴这一祖传的手艺,但缺乏实际经验的他却屡遭失败。进过的墓,可以说是10墓10空,没有一座墓是完整的。 尽管如此,王五还是凭此积累了一些墓中的宝贵经验。这对他这样的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眼看着在有几个月就要到年关底下了,如果自己在找不到一座像样的古墓。摸金校尉这门古老的门派在王家这个分支,算是在自己的手里断掉了。 因为除却摸金校尉的入门的死规矩外,王家还有一个自己定下的入门规矩,那就是必须要在16岁之前完成第一次下墓。而过了年,王五就满17岁了,这就违背了这条规矩。 在这种痛苦的折磨中,王五不知不觉的走到了山西沙县这个地界。 刚一走近青河村,十分警觉的王五就发现了一丝不对的苗头。他注意到,这个村子里的老鼠竟然会没命的四处奔逃着,它们在试图远离这个死气沉沉的村庄,这才常理上是说不通的。 若是常人遇到了这个情况也就是摇头打个哈哈就过去了,但王五不一样,他的心思十分的细腻。通过这个现象,他想到了许多的可能性。 为了验证心中的想法,王五趴在村外的田野里,仔细的观察起了青河村老鼠的动向。 通过几天的细致观察,王五断定,青河村附近一定是出现了老鼠的天敌。而且这个天敌又异常的强大,所以才会让生命力和繁殖力都极其顽强的老鼠举族迁徙,四散逃命。 那么老鼠的天敌究竟是什么呢?这个答案有很多。例如人们常知的猫,猫头鹰还有蛇等等。但实际上,这些天敌都不足以让老鼠产生如此大规模的迁徙。 能让老鼠畏惧到极点的天敌究竟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黄皮子,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黄鼠狼。不过,也只有成了精的黄皮子才能对老鼠产生如此大的威慑力。 黄皮子在倒斗的摸金校尉眼中,那是一种极为邪异的动物。若是在墓中见到了黄皮子,那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轻者产生幻觉,浑浑噩噩恍若不知。重则遇上尸变,非死即伤。 这类妖邪的东西向来都是搬山道人的最爱,他们最喜欢豢养一些有灵性的动物。譬如,猫,狐狸,黄皮子等。 搬山道人会利用这些动物的特性,用一些特殊的办法令其进墓为自己取宝,手法端的是高明无比。不过,这只黄皮子显然不是一般的人能够降服的。因为这是一只已经修炼了上百年,有了一定道行的黄皮子。 黄皮子修炼百年后便会成精,拥有一定的灵智。这个时候,它那一身的黄毛就会慢慢的蜕变成紫色。而黄皮子一旦成了精则会后患无穷,肆虐一方的百姓。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在德国的一座古宅中 发现了白雪公主原型的墓碑

在德国的一座古宅中 发现了白雪公主原型的墓碑

...《德国之声》报道了这一意外发现。墓碑是在检查古宅时偶然发现的。通过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古宅的继承人意识到这是一个真正的历史遗迹。这家人把墓碑捐赠给了班贝格市天主教教区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这块墓碑...

2020-07-11 #长篇故事

我给孩子读了500本绘本后 才发现一直用错了方法——绍兴保姆

我给孩子读了500本绘本后 才发现一直用错了方法——绍兴保姆

...妈的亲子阅读法带给我的好处仅止于此,直到最近的一次偶然经历,让我恍然明白,她的方法还帮我塑造了一种能力,让我受益终身。2.“过目不忘”和高效阅读那就是接近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而直到上大学,我才意识到...

2020-07-10 #故事会

在男友发现重要优盘 发现惊天阴谋 所有的一切她终于明白了

在男友发现重要优盘 发现惊天阴谋 所有的一切她终于明白了

在男友发现重要优盘,发现惊天阴谋,所有的一切她终于明白了 好看视频 搜索在男友发现重要优盘,发现惊天阴谋,所有的一切她终于明白了2万次播放·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7日接下来播放03:27美女电动车坏半道,大冷天急坏,...

2020-07-11 #故事会

高斯的发现阅读答案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故事

高斯的发现阅读答案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故事

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时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 长大后他成为当时最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他在物理的电磁...

2020-07-13 #故事阅读

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东西,但我们发现的事件却不能让我们发明一些东西!但是别人做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吧。 瓦特 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

2020-09-19 #小故事

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阿基米德洗澡发现了定律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东西,但我们发现的事件却不能让我们发明一些东西!但是别人做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故事吧。 瓦特 发明蒸汽机 瓦特(1736~1819),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生于英国造船中心格拉斯...

2012-05-22 #小故事

请问一部电影~外国的 恐怖片 一群人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很多黄金 然后进去了之后被

请问一部电影~外国的 恐怖片 一群人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很多黄金 然后进去了之后被

终极异形Ⅱ/异形3000 Unseen Evil 2 2004 V三名登山客前往山区健行,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后,发现了一个洞穴,好奇的他进入山洞探险,却发现了珍贵的黄金宝藏,贪心的他们想将黄金据为己有,却惨遭无形的杀人魔肢解杀害,死状甚...

2020-05-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 在经历了190次的实验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 在经历了190次的实验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

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在经历了190次的实验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当这位85岁的老人获此殊荣时,她却平静地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药集体发掘的成功范例。...

2020-05-3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