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时间:2020-07-17

关于过年有哪些神话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中国过年有很多传统习俗,每天干什么老祖宗都给我们安排好了,所谓的年味,也都是从一个个习俗中散发出来的,对照一下下面的过年习俗,看看你过的年对不对。

小年就是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民间讲究有神,每门,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腊月二十五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七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腊月二十九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迎甲午马年 wbr 品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迎甲午马年 wbr 品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正月初一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俗称迎婿日。

北方在正月初二,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四

农历正月初四,在老皇历中占羊,又称为羊日,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全家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另外,一般商家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

这一天,在许多地方都有送穷的做法,只是具体仪式和称呼有所不同。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为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并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所以称为挹肥。农民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

老北京民俗谓: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正月初七

中国民间称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又称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古时,这天人们比较注重饮食、剪彩胜。在人日也多有占卜的做法。据说这天天气清朗人无病,阴霾风雪有灾祲。现代人一般不过人日,不过作为年的最后一天,还是要做些形式上的讲究,比如这一天晚上鞭炮就放的格外响亮。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初八日的称呼也不相同,或叫顺星日、祭星日、八仙日,或叫转八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初八日进行占卜。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在北京通县,正月初九日及十九日,士民争往城西留台尖登高,谓之逛燕九。而在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如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多以初九日为玉皇诞辰,并有一些祭祀活动。在四川合川,初九日,男女备香烛,到纯阳山祭祀吕祖,叫做登高。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正月十五

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这一天,习俗,人们,活动,又称,厕所,对联,民间,日子,正月初二,正月初三,农历正月,腊月二十三,老北京,做法,农历,四川,意思,灶神,玉皇,生日,石头,称呼,门神,传统文化,最后一天,祭祀活动,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许多地

2020-07-16 #经典故事

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过年每天都有哪些习俗?

这一天,人们,腊月二十三,习俗,活动,又称,厕所,对联,民间,日子,正月初二,正月初三,农历正月,老北京,做法,农历,四川,意思,灶神,玉皇,生日,石头,称呼,门神,传统文化,最后一天,祭祀活动,腊月二十,腊月二十四,许多地

2020-09-06 #长篇故事

立冬的由来与习俗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

立冬的由来与习俗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

野鸡,大水,大鸟,节气,二冲,香饭,由来,习俗,我国,凝寒,土地,古人,吃饺子,外壳,水面,甘蔗,线条,羊肉,进补,民间习惯,我国古代,颜色相似

2007-06-03 #短篇故事

春节习俗有哪些?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传统习俗及现代习俗

春节习俗有哪些?关于春节的传说故事传统习俗及现代习俗

人们,北京,时间,习俗,民间,祖乙,活动,郁垒,入口,桃木,门神,农历,公历,历法,国君,我国,一月一日,潮汐车道,传说,回复,地方,大门,日月,漏壶,草木,节日,身份证,鬼魅,各大,什么时候

2020-08-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盘点各种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盘点各种习俗的由来

习俗,粽子,艾草,龙祖,使者,屈原,形式,瘟神,糯米糕,划龙舟,这一天,吴楚,白素贞,许仙,涂上,中国,一带,三角形,四大,传统节日,仪式,人间,依据,先民,叶子,原因,历史,叫法,原型,吃法

2010-06-13 #故事阅读

春节有哪些习俗正在消失?又有什么习俗在出现?来领略春节的变化

春节有哪些习俗正在消失?又有什么习俗在出现?来领略春节的变化

图片,春运,习俗,年夜饭,节日,庙会,时候,回家,活动,都会,传统习俗,中国,传统,人们,祖先,中国民间,又称,吃一顿,不变,元素,年货,吃饺子,对联,大城市,扫房,灯烛,烟花,窗花,车流,车站

2012-10-01 #经典故事

立春习俗有哪些?

立春习俗有哪些?

迎春,春饼,春牛,萝卜,队伍,活动,立春日,习俗,仪式,回复,横木,高春,顺天府,文章,个人,亲友,农历,打春,土牛,大红门,官府,春色,棍子,水果,潮汕地区,直木,自食,蔬菜,评论,青色

2008-09-22 #故事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有哪些传统习俗?这个习俗浪漫又难忘

中国传统节日七夕 有哪些传统习俗?这个习俗浪漫又难忘

穿针,习俗,中国,传说,乞巧,女子,织女,节日,花样,巧艺,马迁,好的,有记,又名,仙女,人们,传统习俗,做法,妇人,名录,古人,名字,图片,姻缘,将军,形式,彩线,方法,战甲,方块

2014-11-1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