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0-07-17

有关包拯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 包青天 及 包公 之名,京师有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 包青天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 包拯的故事。

包拯铁面无私的故事

包拯zhěng是我国北宋时候著名的清官。人们都称他包公,很少提他的名字。流传很广的古代通俗小说和传统戏曲中,有不少关于包拯的故事。

可是,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包拯,事迹却有很大的出入。小说戏曲中的有些情节,完全是虚构的。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他二十八岁那年考上进士,开始做官,后来一直做到枢密副使枢密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包拯这个人很会审理案件,而且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府做官的时候,有个亲戚犯了法,被人告到官府。包拯依法处理,照样打他一顿板子。有些亲友本来想利用包拯做靠山,胡作非为。这一来,他们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后来,包拯调到京城里做官。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他的侄女在宫内当贵妃。凭这点关系,他竟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使是主管全国财政赋税的官员,包拯认为按照张尧佐的才能,不适宜担任三司使,更不适宜同时担任几个重要官职。于是,他一连写了五道奏疏,弹劾这个既有后台、又有权势的大人物。

为了这件事,有一次,包拯在朝堂上竟和宋仁宗当面争吵起来。在包拯的再三反对下,宋仁宗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两个官职。

当时,还有一个大官僚,叫王逵。他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的时候,非常残暴凶狠,拼命剥削和压迫人民,逼得人民逃亡山中,联合起来进行反抗。后来,他调任江南西路转运使,还是继续残害百姓。

包拯访问到这些情况,气愤极了,立刻上了两道奏疏,弹劾说: 王逵残害百姓,逼得他们逃入山洞,造成大害,至今未息。朝廷决不能任用这样的坏人,危害国家。

这两道奏疏上去了,朝廷并没有罢王逵的官,又调他做了淮南转运使。包拯坚决反对朝廷这种做法,又上第三道奏疏,进行弹劾。

过了一些时候,包拯又了解到王逵的另一项重大罪行。原来,王逵担任江南西路转运使的时候,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就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一下子关押了五六百人,制造了一个大冤案。包拯又接连上了四道奏疏弹劾王逵。他义正辞严地责问朝廷说: 难道朝廷竟忍心让一个地区的百姓,听任王逵去残害吗?

在包拯的七次弹劾下,最后,宋仁宗不得不免去了王逵的官职。

因为包拯铁面无私,任何皇亲国戚、权贵大臣,都没有办法在包拯那里走门路,通关节,所以,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人们已经把他和传说中阴间的阎罗相提并论了。

包拯自己处处奉公守法。他曾在端州府今广东肇庆做过官。那里出产一种石砚,名叫端砚。端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是名贵的工艺品。以前端州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乘机搜括端砚,奉承权贵大臣。他们搜括去的端砚,要比进贡的数量多几十倍。包拯到了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端州人民看到包拯这样清廉自守,敬佩极了。

包拯做了大官,但家里的生活仍旧非常俭朴,跟平常百姓一样。他平生最痛恨贪官污吏,在一篇《家训》里说:后代子孙做官贪污的,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包家的祖坟中。

包拯的清廉刚直,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赞扬和敬仰。

人物评价

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曾著家训: 后世子孙仕安者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者,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层东壁,以诏后世。 时人也称其 有凛然不可夺之节 , 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 ,据此可见,包拯的为人已清正刚直得近乎执拗,甚至还有些不近人情,然而,这也正是他与一些庸吏的根本不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 包待制 。京城里的人因此说: 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 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以其政绩和品行为人爱戴,因而包拯去世的噩耗传出时,朝野震惊,全城尽悼, 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 。现藏开封博物馆的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上刻一百八十三位开封知府的姓名和上任年月,而包拯的名字却已磨去,据说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碑记时,由于敬仰包拯而经常用手抚摸指点其名,天长日久,竟将碑字磨去。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名人故事

玄奘,印度,佛教,佛学,唐太宗,佛经,高僧,高昌,研究,国王,学说,地理,朝廷,洛阳,真谛,精神,唐僧,出家人,翻译家,中观,伊吾,佛法,凉州,大会,学者,我国,弟子,成就,报告,沙漠

2020-08-13 #短篇故事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12 #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21 #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7-21 #短篇故事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02 #故事会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21 #经典故事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2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