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简介

时间:2020-07-17

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王叔和个人资料

本名:王叔和

别名:名熙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西晋

所处时代:西晋时期

出生地:山阳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

出生日期:公元20年 逝世时间:公元280年

职业:医学家

成就:编辑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代表作品:《脉经》

王叔和简介

王叔和公元20?公元280年,名熙,汉族,魏晋间医学家。东汉末山阳高平人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西晋著名的医学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二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生平简介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是权势显赫的贵族,亦有名震当时的文人学士。由于家庭优越的及学 习环境,使得叔和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他从小兴趣广泛,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后因战事频繁,时局动荡,为避战乱,随家移居荆州,投奔荆州刺史刘表。当王叔和侨居荆州时,正值张仲景医学生涯的鼎盛时期,加上王叔和与仲景弟子卫汛要好,深受其熏染,逐渐对医学发生兴趣,并立志钻研医道。他寻求古训,博通经方,深究病源,潜心研读历代名医著作,遵古而不泥古,虚心向有经验的名医求教,博采众长,医术日精,名噪一时。由于其医术高明,公元208年,当曹操南下征战荆州刘表,王叔和被推选为曹操的随军医生。其后任王府侍医、皇室御医等职。后又被提升为太医令。

西晋医学家王叔和对祖国医学所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撰著《脉经》和整理张仲景著作两方面。

《脉经》为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共十卷九十八篇。书中“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分类引录大量《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及扁鹊与华佗的论述,详析脉理,陈述脉法,细辨脉象,明其主病。他首次系统描述了临床常见的二十四种病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的体象,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并明确地在手腕桡侧动脉寸口脉诊候处规定了寸、关、尺的三部分法,将古代诊候此脉仅以“查胃气之有无”,“以决死生”的说法,发展成以局部候全身的寸口脉理论体系。王叔和集西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形成诊断学中独立的一个分支,促进了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

王叔和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整理编次,成为现存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后人对其整理张仲景的著作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他是搜采三国兵燹之余的断简残篇,将散落的仲景旧论“撰次成叙,得为完帙”。因此宋人林亿认为“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金人成无己说:“若非叔和撰集,不能延至于今,功莫大矣”。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他在编撰过程中,将个人见解“混于仲景所言之中,又以杂脉杂病纷纭并载于卷首,故使玉石不分,主客相乱”,还有人指责其为“碎剪美锦,缀以败絮,明是贾人居奇之术”,两种观点至今并存,未见统一。

王叔和幼年时代是在缺衣少食的贫寒中度过的。严酷的现实,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他特别喜爱医学,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并渐渐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他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衣衫破旧,人们瞧不起他。他只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常常食宿无着。由于他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人,请他看病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他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传遍了整个洛阳城。王叔和32岁那年他被选为魏国少府的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存有许多历代的经验良方。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这个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的药学著作,为他攀登医学高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王叔和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0万多字,0卷,98篇。《脉经》总结发展了西晋以前的脉学经验,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类列为脉象24种,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

王叔和生平评价

当然后世对此评价褒贬不一,贬之者责其窜乱仲景原义。如喻嘉言攻击曰:“仲景之道,人但知得叔和而明,孰知其因叔和而坠!”褒之者则认为王叔和编次《伤寒论》有功千古,尤其当该书处于存亡危急之际,王叔和使之保存并得以传世,其贡献之大不可泯灭。正像金代成无己称:“仲景《伤寒论》得显用于世,而不堕于地者,叔和之力也。”宋?林亿曾曰:“仲景之书及今八百余年,不坠于地者,皆其力也。”清?徐大椿亦称:“苟无叔和,焉有此书?”的确,王叔和在整理中医古文献时所作的贡献是巨大的,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值得我们称赞的。若没有王叔和的整理,我们今天也许就很难知道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他这种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功绩,是值得我们铭记的。

王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在他对前人文献的引用上。如《脉经》中就引用了大量古文献,他在引用文献时,或以标题形式列出,或以文后加注的形式注明文献出处,便于读者根据所引文献的出处,找出原始文献,他这种严肃而忠实的态度也是他的伟大之处,值得后世效法。在其故乡山西省邹城市今建有叔和中医院,家乡的后人以这种方式怀念这位杰出的医学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西晋医学家王叔和简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名医何其多?张仲景 华佗 连王叔和都排不上号

三国名医何其多?张仲景 华佗 连王叔和都排不上号

王叔和,李夫子,李夫,病人,名医,南京,孕妇,垂头丧气,天下,医术,众人,司药,婆媳,婆婆,孩子,砒霜,媳妇,烙饼,子都,王叔,一个饭店,坟前,后李,都会,一行,人们,乱窜,兄弟,众乡亲,他用

2016-02-05 #长篇故事

有趣的民间传说:襄阳王树岗 竟和药王爷王叔和有关

有趣的民间传说:襄阳王树岗 竟和药王爷王叔和有关

王叔,王叔和,母亲,弟弟,药王,王树刚,一家,老妈,哥哥,四方,国学,消息,骷髅,出门去,给母亲,老母亲,上十里,中人,井里,在路上,对哥,龙盘,襄阳,兄弟俩,丢到,个人,人脑,井水,乡亲们,人们

2012-05-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刘琨,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张寔,晋灭吴,石勒,在西,上和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晋灭吴,在西,上和,一统,人口,元气大伤

2020-05-26 #短篇故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晋灭吴,在西,上和,一统,人口,元气大伤

2020-05-26 #故事阅读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晋灭吴,在西,上和,一统,人口,元气大伤

2020-05-29 #经典故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晋灭吴,在西,上和,一统,人口,元气大伤

2020-05-28 #短篇故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西晋灭亡故事简介

公元,王朝,少数民族,洛阳,杜预,匈奴,朝廷,司马懿,时间,中原,国家,朝代,野心,中国历史上,北伐,年开始,东吴,人民,战争,羊祜,从公,司马氏,司马炎,吴之,晋灭吴,在西,上和,一统,人口,元气大伤

2020-05-2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