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五位高寿名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养命!

时间:2020-07-17

古代名医养生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原标题:古代五位高寿名医养生之道,养生就是养命!

辉煌古中华,精诚存医道。

中医,又称“汉医”,是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讲究“天人合一”“天人呼应”,追求阴阳调和的一门大学问。

中医历来主张“易医并进” “儒医同修”,很多大医不仅是精于医术的大家,也是道德层次很高的君子,有哲人般的睿智,也有君子般的修为,故多能康乐长寿,如华佗97岁、孙思邈101岁等。

很多人都对长寿名医的养生之术感兴趣,并愿意效仿。小编精选出古代5位代表性高寿名医的养生之术,和大家一起去窥探一下他们的养生“绝招”。

神医华佗,97岁

华佗在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擅长养生,还善于通过养生来抵抗衰老。

据《后汉书》记载:“他晓养生之术,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华佗养生的秘诀,可以归纳为一个字——动,包含体育运动和劳动锻炼两方面。

华佗认为人体要健康,血气流畅很关键,他曾说过:“人体欲得劳动…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华佗通过观察自然,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姿态去运动,发明了著名的“五禽戏”。

五种动物的习性和活动的方式各不同,仿它们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将运动和呼吸吐纳相结合,带动体内气血流通,祛病康健。

他将这套“五禽戏”传授给弟子们,弟子吴普、樊阿等依法锻炼,也都高寿益年,活到了90多岁。

抱朴子葛洪,80岁

葛洪,号“抱朴子”, 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无论在道家历史,还是中医历史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葛洪重视“生活养生”,其中“不伤不损”和“适度”是葛洪养生的两大核心思想。

葛洪认为人体易伤难养,凡事不可过度,要讲究适度,才是养生的真谛。

他认为:“是以养生之方,唾不及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久视,坐不至久,卧不至疲,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此五行自然之理也。凡言伤者,亦不便觉也,谓久则寿损耳。”

葛洪在其著作中多次强调,无论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耳鼻口舌的感官摄入,都应遵循自然,不可纵欲,不可过度,这样才能保养精神,延年怡情。

医圣张仲景,70岁

张仲景认为"内养正气,外慎风邪"是养生的根本,也就是后人倍为推崇的“养慎”之说。

“养慎”之说概括来讲,有两大层面:

一是注重调养精神,强调淡泊之心至关重要,张仲景很注重欲望、起居等方面的节制,反对荒淫无度,认为这样才能不逾法度,心无杂念,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安静。

二是注重饮食养生,认为食物对五脏和脾胃都有很重要的补养作用,高度重视食物的功效,在其医学著作中,可以发现提及不少食品药物。

他认为饮食要有方,应当注意卫生,注重饮食和人体的相宜、禁忌等。

张仲景指出:“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后世将他这一食物养生理论概括为“摄养”。

药圣孙思邈,101岁

孙思邈是古代大医高寿的典型,享年101岁(一说143岁)。其养生思想极为丰富,从观念上讲有“养生十要”,具体如下:

1、“摒外缘”养神(节制情绪神志,摒弃外界情绪带来的消耗)

2、“依时摄养”保气(依季节不同保养自身之气)

3、节饮食保平安(节俭是饮食养生第一要妙)

4、服食药饵保健(百药有济命,食用以延年益寿

5、重养形强体(适度活动,养形即修身)

6、导引调气祛病延年(导引按摩、吐纳调气)

7、慎言语防耗气(慎言语,多语伤气)

8、严守禁忌防劳损(不过度疲劳损身)

9、房事有节保天年(不违情性之欢)

10、摒弃“五难”求长生(名利不去,喜怒为除,声色不制,滋味不绝,神虑精散,为五难)

医痴叶天士,80岁

叶天士是清朝乾隆年间大医学家,一代温病大师。

其对于老年养生有独到心得,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1、节制饮食,老年人要注意饮食调养,饮食但求薄味,切忌大鱼大肉,饮酒酗酒。

2、慎处寒温,叶天士认为气候冷暖变换时,老年人易于得病高发,穿衣要随寒暑及时变化,知冷暖提前应对。

3、力戒躁怒,老年怡神开怀,情绪不易大悲大喜,七情过度存于身,会有伤肝脾胃,不利于身体健康。

4、谨防劳累,动而不疲、劳而不倦,是叶天士较为推崇的老年运动劳作的原则。

来源:道教

好消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五位高寿名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养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五位高寿名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养命!

古代五位高寿名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养命!

葛洪,华佗,饮食,中医,人体,孙思邈,张仲景,大医,国学,情绪,运动,高寿,黄帝内经,叶天士,吐纳,生之术,五禽戏,冷暖,原文,君子,名医,抱朴子,慎言,滋味,生命,禁忌,精神,老年人,脾胃,食物

2020-07-17 #短篇故事

却谷食气:揭秘!古代5位高寿名医的养生之道

却谷食气:揭秘!古代5位高寿名医的养生之道

华佗,葛洪,张仲景,人体,饮食,高寿,叶天士,孙思邈,大医,中医,名医,情绪,运动,吐纳,生之术,五禽戏,冷暖,君子,所在,思想,慎言,抱朴子,滋味,秘诀,禁忌,精神,老年人,脾胃,食物,流通

2020-07-17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名医的养生之道

中国古代名医的养生之道

扁鹊,桓侯,饮食,主张,保健,人体,名医,方面,理论,阴阳,张仲景,养生家,享年,健康长寿,医家,名气,方法,气血,目的,运动,素问,肠胃,腠理,脾胃,药物,观点,起居,食疗,论述,中提

2020-07-17 #故事阅读

古代五位高寿名医的养生秘诀

古代五位高寿名医的养生秘诀

华佗,葛洪,张仲景,人体,饮食,老年人,孙思邈,大医,中医,情绪,运动,高寿,叶天士,吐纳,生之术,五禽戏,冷暖,君子,名医,慎言,抱朴子,滋味,秘诀,禁忌,精神,食物,变化,流通,活动,这样才能

2020-07-17 #故事阅读

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食补,日常饮食,海参,身体,运动,食物,营养,目的,身体健康,饮食,补益,孙思邈,来安,医学家,养生之道,之本,主食,人们,人体,作用,价值,人参,保健品,基础,功能,吃嘛嘛香,增强体质,效果,膳食,禁忌

2007-03-11 #故事会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的养生之道

孙思邈,古稀,人生,双庆,仇恨,花甲,唐太宗,纪晓岚,事情,伤人,医书,岁月,坏事,春秋,时候,忧思,所欲,时间,民间,疾病,老百姓,汲汲于,药王菩萨,处心积虑,于心,任思,任国子,出生于,古来稀,唐新

2020-01-28 #故事阅读

长寿养生之道:探讨长寿的好方法

长寿养生之道:探讨长寿的好方法

奶奶,南瓜花,纸扇,南瓜,菊花,方法,心态,广西,对手,才能,房子,月季花,花花,花梗,豆腐,适量运动,徐徐,程雪莲,程牛,花仙,养生保健,好的,好心情,放松心情,我喜欢,生活方式,作息,习惯,体力活,关节

2024-01-26 #综合

本文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说明养生之道

本文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说明养生之道

打卡,员工,庖丁解牛,申请表,文员,庖丁,部门,工作,人生,公司,养生之道,人力资源部,工时,生命,故事,部门经理,文惠君,个人,刀刃,时间,知识,上帝,乐趣,书籍,同学,外婆,总经理,手工,筋肉,副总

2020-03-2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