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事:是“顺应自然”还是“人定胜天”?

时间:2020-07-17

人不胜天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2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秋天过去了,代之而来的是寒霜刺骨的严冬;昔日的金风已被猛烈的寒风吞噬。纷纷暮雪覆盖了枯枝败叶,天空灰沉,大地苍茫。

庄子休身披兽皮大衣,拄着木杖,在北风中伫立。他遥望远山的风雪,倾听着悄无声息的宁静——万物死了!

万物真的死了,天空不再有鸟飞,河里不再有鱼游。牛羊不再在远山上徘徊,就连树叶也被北风剖了个精光。生命犹如一片片脆弱的稻麦,被岁月的镰刀一把一把的收割。自然竟是那么的不仁慈啊,怪不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悲观的情绪涌上了庄子休的心头,他感到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纵自己的人生,有一股无形的、盲目的力量在将自己推向死亡。死亡是一种悲哀的状态,死后没有形体,没有意识,一切化为无,一切化为空。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否定,而他正一步一步的向这个可怕的终点迈进。老耄之年就如同枯死的老树,枝干已被掏空,唯一剩干枯的枝叶,等待他的将是腐烂、消逝。而这无形的手,这无形的力量就是自然、就是道!

“那永恒的道旋转着,它拖动整个自然,周而复始,四时更替,新老交亡。一切都是注定的、必然的;人本是从道中、从自然中产生出来的,他与万物共同运动着,在道的面前,人无能为力。人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无知啊。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一出舞台悲剧,越到结尾越悲哀,没有任何人有能力去改写这个结局。所有的人终会跟随着道的旋转而走向寂灭,在这寒冬中走向寂灭!

“道和自然是什么?道和自然是人的生母,但又是人的暴君,它主宰着人,决定着人的生死,人是自然的产物——不,人是自然的奴隶!而我,曾经宣称人要顺应自然,我曾经宣传奴性!

“万物同一?那么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全被这个可恶的‘同一’给否定了!当善恶一体,美丑一体,生死一体时,我们面对的便是一个僵化的、没有活力的、没有自由的世界。”

庄子休又推翻他原来的原则了,他又重新陷入了苦恼中!

每一个夜晚,他都会做同一个简短的梦。他梦见漫山遍野的尸首,四处都是死亡地申呤。注视着那些凝固的面孔,僵硬的躯体,以及无意识的大脑,他被绝望惊醒了,醒来以后又是无尽的绝望。

他整日呆滞着,时刻惧怕一丁点的睡眠就会使他永久的寂灭。他想拖延最后的判决,他痛苦极了——他深深的陷入了宿命论的泥潭。

寒冬在痛苦之中渡过了,万物方生方死,桃花柳絮重新发芽,流水逐渐畅通。当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斜射在屋檐上时,庄子休觉醒了,觉醒的不只是他的眼睛,还包括他的内心。

秋天里的衰老是对生存发展的肯定,冬天里的死亡是对生存的否定,而春天里的新生是对生存的否定之否定,生命是无限的,只是主体不同而已。

“对!要从主体的角度去看待道和自然,道和自然只是客体、对象、现实。不能从道和自然的角度或者从它们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它们,因为理解者是主体、是我。理解者怎么能从他的对象而不是从他自身出发去理解呢?生活在人世中的人啊,为何你要去关心什么道、天和自然呢?为何要陷入对感性的、抽象的自然界的崇拜之中呢?这是因为啊,我——这个感性的存在物没有同时看到我自己也是实践的存在物呀。

“我要把实践作为我的哲学的出发点,把实践作为我的哲学的本体。人的实践创造了人的社会,人的实践人化了自然界,人的思维是人的实践的产物。由此说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都不过是实践的产物罢了。

“纯粹的自然界,脱离了人的实践、认识的自然界是可能的么?如果是可能的那也只是抽象的可能,根本就没有现实性。人只关心与他的实践相关的自然界,那遥远的星体,那无边的宇宙只是作为抽象的存在物存在着。道和抽象自然都是脱离了人的实践活动的东西,正因为它们脱离了人,所以也就不能主宰人,正如它们不能被人作用一样,它们也就不能作用于人,于是啊!宿命论被摆脱了!宿命死了!人不该去想象一个比他高等的主宰者,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不相信自然和道,他反抗宿命,他的实践才是他的宿命,他是自己的中心。

“以往的哲学只看到精神活动与抽象的自然,而没有看到人的活动。其实应该把人的活动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活动就是实践,是精神与自然的统一体。纯粹的自在自然对人来说只是一种抽象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下,才能变为具体的现实的自然。对人来说,他要研究的不是自在自然、纯粹精神之类的东西,而是要研究与人有关的思维活动,与人有关的自然——社会。

“把纯粹自然界和纯粹人类精神开除出认识领域吧,哲学只研究人化的自然和人本身的思维,人只关心自己的社会。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之间的关系,思维应当具体化为人的思维,存在要具体化为人的存在或者叫社会。因为存在是人类的物质活动,思维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因此思维与存在都是人类的实践所派生的,所以说啊:思维与存在只是在相互制约,而不是谁为本源谁为派生,存在不能决定思维,思维也不能决定存在。真正的本源不是思维与存在,而是实践,是人的活动!

“正因为人的活动是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的实践,所以实践作用于自然会造成各种丰富多彩的自然形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是活生生的,是自由的,是人的创造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事:是“顺应自然”还是“人定胜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人定胜天的故事

人定胜天的故事

伍子胥,人定胜天,我知道,我不是,典故,太子建,伍奢,吴王阖闾,楚平王,楚平,申包胥,不变,人众,人定,人力,成语故事,信念,全家,吴国,总有一天,媳妇,尸体,意思,战国时期,故事,暗香,清香,树叶,朋友,楚国

2020-07-17 #短篇故事

人定胜天的故事

人定胜天的故事

伍子胥,人定胜天,我知道,我不是,典故,太子建,伍奢,吴王阖闾,楚平王,楚平,申包胥,不变,人众,人定,人力,成语故事,信念,全家,吴国,总有一天,媳妇,尸体,意思,战国时期,故事,暗香,清香,树叶,朋友,楚国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人定胜天成语故事

人定胜天成语故事

伍子胥,人定胜天,太子建,伍奢,吴王阖闾,楚平王,楚平,申包胥,人众,成语故事,全家,吴国,媳妇,尸体,战国时期,楚国,朋友,谗言,繁体,上一篇,下一篇

2020-07-17 #故事阅读

「人定胜天」的成语故事

「人定胜天」的成语故事

人定胜天 成语故事 伍子胥 典故 故事 由来 成语 意思 历史典故 太子建 伍奢 吴王阖闾 楚平王 楚平 申包胥 作者 人众 人定 人力 仔细阅读 全家 时间 吴国 地址 媳妇 尸体 战国时期 文章 楚国 朋友

2020-05-01 #故事阅读

「人定胜天」的成语故事

「人定胜天」的成语故事

人定胜天,成语故事,伍子胥,典故,故事,由来,成语,意思,历史典故,太子建,伍奢,吴王阖闾,楚平王,楚平,申包胥,作者,人众,人定,人力,仔细阅读,全家,时间,吴国,地址,媳妇,尸体,战国时期,文章,楚国,朋友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人定胜天”思想的由来与故事

“人定胜天”思想的由来与故事

人类 人为 力量 思想 荀子 人定胜天 历史网 王廷 高扬 责任编辑 世界 中国 天人关系 主张 人事 人们 作用 传统 地位 问题 意指 天地 战国 明确提出 生存环境 规律 改造 中国古代哲学 上的一 中国历史上

2020-05-01 #故事阅读

“人定胜天”思想的由来与故事

“人定胜天”思想的由来与故事

人类,人为,力量,思想,荀子,人定胜天,历史网,王廷,高扬,责任编辑,世界,中国,天人关系,主张,人事,人们,作用,传统,地位,问题,意指,天地,战国,明确提出,生存环境,规律,改造,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中国历史上

2020-07-18 #小故事

成语故事:人定胜天作文

成语故事:人定胜天作文

伍子胥,人力,攻略,精彩内容,人定,太子建,伍奢,吴王阖闾,楚平王,楚平,申包胥,成语故事,人众,人强胜天,人众胜天,全家,吴国,出处,准确率,半壁,天气预报,媳妇,尸体,宾语,定语,成语,局面,战国时期,来源,朋友

2020-08-03 #故事阅读

“人定胜天”的意思 出处 故事

“人定胜天”的意思 出处 故事

伍子胥,伍奢,楚平王,太子,人定,楚平,申包胥,儿子,太子建,乌乌,伍员,伍尚,刘祁,吴王阖闾,士奇,蒲松龄,萧七,出处,人众,主观,兴兵,史记,力量,半壁,故事,战国时期,女色,吴国,后用,坟墓

2020-07-1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