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干将莫邪研究——历史·传说·典故

时间:2020-07-18

古代孝子故事典故简短

提示:本文共有 1455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0 分钟。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干将莫邪研究——历史传说典故 姓名:戴月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 指导教师:王青 20080511 内容提要 干将莫邪铸剑与复仇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传说之一,它经历了一代代的流传 和演变,而今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仍有不少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本文将从 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铸造的历史入手阐述干将莫邪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代史书、 笔记、小说等文献记载入手梳理干将莫邪传说产生、传承、演变的过程与文化意 义以及其风物传说中的地域特色,并对其在日本的流播进行研究;从诗、词、文、 赋等文学作品入手探讨干将莫邪与宝剑用典的内涵与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剑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国的铸剑业迅速发展,其 中尤以吴越地区为代表,吴越之剑制作精工、形制合理、剑质优良,总体水平高 于其它各地,作为利剑被反复称说的干将莫邪正产生于吴,归属吴王阖阊,铸造 者为吴国某位著名剑匠。 史料中可见最早记录干将莫邪传说的是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其后 赵哗《吴越春秋》、干宝《搜神记》、萧广济《孝子传》、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等书均有记载。干将莫邪传说中的“楚王夫人抱柱生铁”、“莫邪断发剪爪投炉”、 “宝剑分离雌雄相忆”三个情节分别包涵着神话、巫术、哲学的观念。从思想上, 干将莫邪复仇故事表达了“至诚”精神;“纯孝”思想和“侠义”之气。干将莫 邪传说至晚于唐代从吴越地区经海路传入日本,被重新演绎,同时对日本文学文 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诗词文赋等文学样式中,剑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既可用来指称实在的剑, 也可表达某种精神或情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舍生忘死的精神;壮志难酬、 英雄迟暮、苍凉悲壮的慨叹等。干将莫邪在各种文学样式中也被作为典故来使用, 作为利剑代称、形容才华横溢、表达爱情坚贞等。 关键词:干将莫邪历史传说典故 Abstract Gan Jiang andMoYe story isanancient legend ofour countrywhich has passed downandevolvedfrom generation generation.Untilnowadays,there’restill many folktaleswhichhave something todowith regionssuchas Jiangsu,Zhejiang Fujian.Thethesisshallexpound thehistorical backgrounds oftheoccurrenceof Gan Jiang andMoYe through SpringandAutumn Period;analyze processofthe commenceheritageevolution,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the localcharacteristics ofscenerylegends fromthe point literaturerecordssuchashistoricrecords,notesandnovels,andresearchonits spread inJapan;study theconnotationand spirit literaryquotationofGan Jiang andMo Yefrom literary workssuchas poems,phrases,texts,and endows。 In Spring andAutumnPeriod,sword had played importantroleinwars.The businessofsword..moltingdevelopedrapidlyespecially intheWuYue region.The swordinWuYuewere elaboratelymade,reasonablyshaped,high—qualitythe whole levelof sword—molting higherthanother regions.Thefrequentlypraised Gan Jiang andMoYewas rightproducedthere,theybelonged tothe emperorofW诋阖闾), its producer wassomefamouscraftsmaninWu Region+ Inthehistoricaldatathe earliestrecordaboutthe legend ofGan Jiang andMo YeisLieShiZhuan(列士传)andXiaoZiZhuan(孝子传)wrote LiuXiang.After them,thereareZhaoYe’sWuYueChun Q胁,(吴越春秋)Gan Bao’SSou Shen毋,(搜 神记)Xiao Guang Ji’SXiao乃Zhuan(孝子传)and SOon.Thethree relatively independentepisodes inthe legend aboutGanJiang andMoYereflect concepts myth,sorceryearlyphilosophicideas.InwardlytherevengestoryofGan Jiang MoYereflectsthespirit hone呶fealtyanderrantry.GanJiang andMoYestory wasintroducedinto Japan TangdynaslybyseafromWuinChinaatlatest,andwas re—deductedandhad deeplyimpressedJapan’S literature。 Swordisafamiliarideain poems,phrases,texts andendows.Itcanbeusedto both represent arealswordand express some spirit orsensation,such asactive optimistic,aspirant,disappointed,pessimisticandother complex ideas.GanJiang MoYeisalsousedasa Literaryquotationmeaningsharpswordsfull wits,expressing firmlove,etc. Keyword: Gan Jiang andMo Ye,HistoryLegend,Literaryquotation III 干将莫邪铸剑与复仇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传说之一,它经历了一代代的流传和演变,而今在江苏、浙江、福建等地仍有不少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然而,学 界对干将莫邪研究的现状却与干将莫邪传说流传悠久、影响广泛的现实不相映 衬。这不仅表现在目前尚无以此为专题的专门研究、论文数量有限,还表现在, 即便是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只是就此论题某个方面、某个阶段展开,没有从文 学史角度的纵向贯通和以历史、文学、哲学、神话、宗教等多重视角的横向关照。 专著方面,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和王晓平的《佛典 物语》对干将莫邪传说分别有一定程度的论述。前者在论及《列异传》时对著录干将莫 邪复仇传说的文本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但并未勾勒其流传和演变的进程表。后者 则介绍了干将莫邪传说在日本的译介和历史演变历程,特别指出其中反映的武士 道精神。《唐前志怪小说史》依托于小说史研究的大语境,讨论重点在干将莫邪 版本和故事演变;《佛典 物语》以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方法,着重干将莫邪传说对日本的影响研究。可以说,这两本论著为干将莫邪研究提供了两条 截然不同却又颇具意义的研究方向,但同时,他们又都是在其本身宏大主题框架 下对干将莫邪有关内容的部分研究,故而很难做到论述充分、论据全面。 与本论题关系较为密切的相关论文分别是周楠本《关于眉间尺故事的出典及 文本》和李道和《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周楠本从《故事新编》中的《铸剑》 文本入手,根据鲁迅与他人书信,考鲁迅创作《铸剑》故事所依文献,同时指出 刘向《列士传》记载的重要性。李道和的《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一文是笔者所 见对干将莫邪传说针对性最强、文献最全面的研究成果,论文考干将莫邪名称的 由来、变化、意义,提出干将莫邪作为通用类名符号使用的情形,认为与之相关 的传说是从春秋战国时代诸侯群雄激烈纷争的历史背景中,逐步虚饰演化的结 果。其文所引文献广泛、内容翔实、有颇高参考价值。但其论仅限于干将莫邪名 称本身,对个别细节的论述尚未深入,且所引材料未及宋后,因此给干将莫邪研 究留下了极大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笔者构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从春秋战国时期兵器铸造的历史 入手阐述干将莫邪产生的历史背景;从历代史书、笔记、小说等文献记载入手梳 IV 理干将莫邪传说产生、传承、演变的过程与文化意义以及其风物传说中的地域特 色,并对其在日本的流播进行研究;从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入手探讨干将 莫邪与宝剑用典的内涵与精神。 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期,剑在战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国的铸剑业迅 速发展,其中尤以吴越地区为代表,吴越之剑制作精工、形制合理、剑质优良, 总体水平高于其它各地,作为利剑被反复称说的予将莫邪正产生予吴,归属吴三 阖闯,铸造者为吴图某位著名剑匠。 史料中可见最早记录干将莫邪传说的是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其后 赵晔《吴越春秋》、干宝《搜神记》、萧广济《孝子传》、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等书均有记载。从内容上,干将莫邪传说的“铸剑+复仇”模式极有可能是由两 个不相联系的故事连缀而成——即“铸剑”与“弑君扎睛节的结合,干将莫邪传 说中的“楚王夫入抱柱生铁捧、“莫鄹断发剪爪投炉’’、“宝剑分离雌雄相忆”三个 情节分别包涵着神话、巫本、哲学的观念。从思想上,干将莫邪复仇故事表达了 “至诚”精神;“纯孝”思想和“侠义’’之气。干将莫邪传说至晚于唐代从吴越 地区经海路传入日本,被重新演绎,同时对日本文学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诗词文赋等文学样式中,剑是一个常见的意象,既可用来指称实在的剑, 也可表达某种精神或情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舍生忘死的精神;壮志难酬、 英雄迟暮、苍凉悲壮的慨叹等。干将莫邪在各种文学样式中也被{乍为典故来使用, {乍为利客《代称、形容才华横溢、表达爱精坚贞等。 于将莫邪传说从古至今,流传千载,其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 的意义与其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的价值值褥进一步的挖掘与探讨。以笔者 的学历,显然无法做到全面周详,有不当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 1、坚持以“求实、创新静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恚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煎签盈 期:21墨:£!!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岛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舨和纸质舨;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麾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第一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剑器铸造与干将莫邪产生 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剑器铸造 我国冷兵器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的兵器以青铜为主,青铜剑是 这时期的代表之一。地处江南的吴越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加之原 料、人力等方面的优势,青铜剑的铸造水平居于领先地位。 剑,又称“直兵”,是以刺击为主的手握短柄格斗兵器。剑器铸造有其自身 产生、发展、成熟和变化的轨迹。我国剑器的渊源,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甘肃东部的马家窑文化和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一带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均有短剑出 土。这一时期,石、骨是制作剑的主要原材料。从现在掌握的资料看,铜剑大概 起源于商末周初,距今约3000多年历史。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青铜剑是在 陕西长安张家坡第206号墓出土的一把西周初期的短青铜剑,剑全长27厘米, 形状像一条细长的柳叶,剑的有效使用部分——锋刃长度17一18厘米,和匕首 长短差不多。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剑的形制发生了变化,以柱脊剑为主,且长 度增加,一般在28—60厘米之间,这一时期,青铜制造工艺日趋成熟精进,青 铜剑的制作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据考古挖掘,这一阶段特别是战国时期 还存在着少量钢铁剑器,但数量上完全不可与青铜兵器相比,战场上青铜质地的 兵器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铜矿开采和冶炼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剑器铸造提供了充足的原 材料。当时的劳动人民已经掌握了某些找矿的方法,能利用简单的船形木盘作为 工具来选定矿的品味。以考古发掘的湖北铜绿山古铜矿为例,在古矿井附近发现 的古炼炉遗存,有总量大约为40万吨的废炉渣,据此学者推算其地至少已累积 提炼出4万吨的红铜。商代妇好墓中随葬铜器约为1625千克,在商代己十分可 观,而战国早期曾侯乙墓随葬铜器的重量高达10吨左右,约为前者的6倍,数 据的差距表明青铜产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幅度提高。 青铜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经过高温熔合而成的一种合金。铜、锡、铅 是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最常见的组合,加锡的合金有较高的硬度和光泽,加铅则可 以保持铜液在灌注时的流畅性。古人根据所铸器物不同,总结了不同的含锡量, 称为“六齐”,当代学者对“六齐”其体的比例有不同的理解,僵可以肯定的楚, 当时的人们对费铜合金的铸造煮藿一套岛己的办法。据马承源诸先生在《中困青 铜器》一书中对出主的春秋晚期13柄青铜剑考证的结论,铡、锡、铅昭配比在 这些剑器中都经过有意识的控制,铅含量与礼器等网时期其它青铜器物鸯较大差 春秋时期,青铜剑铸造最著名的当推吴豳。《庄子刻意》中有:“干越之剑 者,粹两藏之,不敢轻魇也ll说嚼吴越之地宝剑的锋利与珍贵。《属礼》有:“郑 上的吴地囊今宁镇、皖南和太潮流域三个地区组成。这一区域盛产铟、锡,李簸《谏逐客警》将“江南金锡’’作为宝物的代表。考古发现也司.汪明这~点,皖南 矿址分布在贵池、青阳、铜陵、南陵、繁昌、泾县、宣城等地,尤以南陵、钢陵 交界处的大工山、凤凰山~带最为集中。宁镇地区南京汤山、句容茅山很早就已 开采,镶江马迹由等地还有铜炼渣、铜刀~类的小件器具。吴地能工巧匠众多是 此地青铜铸造业发达的男~重要原因,吴地甚至赉现“夫入学能{乍是器,不须匿 王”〔31的盛况,这些都为青镧兵器的大批鳖铸造提徽了傈汪。春秋时期,作战方 式由战车逸步战转变,刽的彳睾震日盏碉鼹,尤其在吴越地区,离子地处江南,地 形以丘陵、盆地为主且水网纵横,中原的战车和马匮无法在这样的地域囱瞧驰骋, 战争主要依靠水兵和步兵,剑就成了这种近距离格斗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兵器。吴 国在全盛时期号称甲兵数十万,用剑之众可以想觅。吴、越民族与中原民族礼仪 风俗不横同,“凝发文身静、“披发左衽”是史籍上常用的描述。性格上,吴、越 民族“好勇轻死”。《汉书 今好用剑,轻死易发。’’强l适合予近躐蒜格斗的剑器更符合吴越之地居民的个性。从强前考吉出土的宝剑数量与质量上也可证暖吴地铸剑水平的高超。以镶汪 博物馆所藏的吴国青铜兵器为例,剑有38件,占到总数的26%,展第三位,比 第二位的戈仅少两个百分点;常州博物馆藏剑5枚,占青铜兵器总数的36%, 屠第一镶。15l吴王阚闰与夫差时,吴国铜剑铸造到达繁盛期,此时剑身长度一般 都达到50一鳓厘米,剑身宽度也鸯所增宓耩,~般为5厘米,外轮廓的线条也更 {41永汉班嘲著,颜师吉淀《汉书》卷二八,中华书髑1962年版,籀1667页。 加流畅优美。学者比较吴越王剑与吴国早期铜剑,发现这两者存在明显师承关系,吴越之剑虽经常并称,但越国铸剑术更多是学习吴国,尤其是越灭吴之后,吴国 先进的铸剑工艺和手艺高超的剑师纷纷为越所有。复合青铜剑是吴越两国剑器铸 造的一个奇迹,复合剑是由两种合金制成的剑。复合剑的创制者根据不同部位所 需不同性能的要求,在脊部和刃部分别使用不同成分的两种合金材质,中脊含锡 量较低,两从含锡量较高。故前者硬度低而韧性高,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延伸 率,使剑不易折断;后者硬度高而较脆,可提高实战时的杀伤力。这种复合剑剑 体外锐内韧,刚柔相济,代表了铜剑铸造的最高水平,其铸造工艺到秦汉时期已 经失传。复合剑工艺与菱形暗格纹技术、剑首同心圆技术一起合称吴越铸剑技术 的“三绝”。直到近些年,上海博物馆先后与上海材料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才逐 步破解这些技术之谜,并模拟古法复制宝剑成功。11l 第二节干将莫邪剑的考证 吴越之地丰富的矿产资源、技艺出众的铸剑师为干将莫邪宝剑的存在提供了 可能。干将莫邪剑应归属吴地,为吴王阖阊所有。宝剑的铸造者是吴国的某位剑 匠,材质与样式均与这一时代的宝剑类似,干将莫邪宝剑最后下落不明。 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说:“干将、莫邪皆连语以状其锋刃之利……干将 为利刃之貌,莫邪,叠韵字,义亦与干将同。干将、莫邪皆利刃之貌,故又为剑 戟之通称”,2峙旨出由于干将莫邪是用来形容锋利的涵义,所以又将其作为剑戟 的通名。但其后所举例证均为汉代人之作品,如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的 《子虚赋》等。实际上,先秦文献中更多的是把干将莫邪作为利剑的名称, 现存最早关于“莫邪”的记载,《太平御览》卷三四四引《墨子》佚文:“良剑期乎利,不期乎莫邪”,131墨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至战国初。这句是说宝剑重在 其使用价值,而不在于其是否是莫邪。此处如果将莫邪注解为宝剑之通名,理解 起来就不那么顺当。这样的例证在先秦文献中并不鲜见,可见下表: 111参看谭德睿、廉海萍《东周吴越青铜兵器技术研究》刊南京博物院编《台湾龚钦龙藏越王剑暨商周青铜 兵器》,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9页。 121清 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八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2—1043页。 131宋 李畴《太平御览》卷三四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82页。 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莫邪。” 《庄子 大宗师》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 《荀子 《吕氏春秋疑似》 今虽于将、莫邪,非得入力,则不能割剿矣。《战国策 卷十二》 《战国策卷二十》 早期文献多是将干将、莫邪作为宝剑的名称,并有专指某把宝剑之义,不完 全同于王念孙所说的“剑戟之通称”。 作为专指的干将莫邪剑应瘸吴地,归子吴王阖阀。后世的铸剑和复仇传说有 晋王、楚王、韩王、吴王等多种异说,但若仔细分橱则可发现,在以“铸剑”为 主题的故事中,以吴王之说为绝对主流,纷繁的异说主要出现在以“复仇”故事 中。故笔者猜测,“铸剑”和“复仇舯在早先很可能是两个不相关联的独立故事, 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后文有详细论述,此不赘述。因此,“复仇”为主题的文 本中的异说并不能作为推论干将莫邪宝剑归属的依据。同时,在先秦文献中关于 干将莫邪宝剑归属阂题答案也很统一,“狂而操吴干将也”l玎、“吴于之剑,离 试则断牛马……一2壤:明干将刽与吴地的关系;“阖闰之于将、莫邪、钜阙、辟 闾,此皆古之良剑也”131贝4明确于将莫邪剑属于吴王阖闻。后世《吴地记》中 记:“匠门,又名干将门……阖阊使干将于此铸剑”41,则从地理上说明吴国、 吴王与干将莫邪剑的关联。 干将奠邪宝剑的铸造者当为吴国剑匠。先秦文献中并未提及干将莫邪剑的铸 造者,汉代文献始有提及,但存有异说,主要是欧冶子、干将莫邪两种。《越绝 书》中有;“阖庐以铸干将剑。欧冶僮女三百入。去县二里,南达江。”151欧冶 11战网 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2页。 12j《战国策》卷二十,上海吉簇如舨社1978年舨,串爨第678页。 131战阑 苟况著,杨惊注《苟子-性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14)唐 陆广微《吴地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第57页。 f51袁廉、吴平辑录《越绝书》卷二,上海吉籍出版社1985年敝,第ll页。 是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铸剑师,《吕氏春秋赞能》中有“得十良剑,不若得一 欧冶”(1眨说。据《吴越春秋》,欧冶子与干将乃师出同门,“干将者,吴人也, 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12。《吴地记》中则认为欧冶子乃干将师傅,“先师 欧冶铸剑”13。其它版本中多是称干将铸剑,如《列士传》、《孝子传》、.《吴越 春秋》等。宝剑以铸剑师名字命名,似乎也比较符合常理。但实际上,无论是“干 将”还是“欧冶”都并非一个真实姓名。据李道和先生在《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 一文中考证认为“干”即是吴,“将”音同“匠”,“干将”即是“吴国剑匠”之 义;而“欧冶”则是“越国冶工”之义。4笔者赞同此观点,不作赘述,只简单 说明。《庄子 刻意》中“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轻用也”,案陆德明说: “司马云:‘干,吴也。’’,151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亦同此说,并指出干遂亦 是吴越,因“越”与“遂’’古声相近而转。16而“干”与“吴”相同,是由于“干” 是“邗”,吴国灭邗,故称为干。_71“将”与“匠’’同音,义近,在使用中亦有 混用,如“将作大将”又作“匠作大匠”,《吴地记》苏州八门之一的匠门,也因 干将在此铸剑而得名。“欧”为越姓,《越绝书》中有“越有欧冶子”的说法,可 见“欧冶”当为越国铸剑师。“欧冶”、“干将”并不是铸剑师的确切姓名,而只 是“越国冶工”与“吴国剑匠”的泛称而已。至于“莫邪”之义,笔者将在第二 章另有论述。“干将”之名中的“吴国剑匠”之义使干将莫邪宝剑与吴地的关系 更趋明显,也证明了《苟子》所说归属吴王的可信性。 干将莫邪剑的质地、形状在文献中偶有涉及。《吴越春秋》卷四中有:“金铁 之精不销沦流,,81之语,表明其为铁铸兵器。但是依据兵器发展的历史,参以现 今出土文物,笔者认为从质地上说,铜剑的可能性更大。其一,《吴越春秋》是 东汉时人的作品,汉代正是钢铁兵器完全取代青铜兵器成为战场主角的时代,大 大降低了这则材料的可信度;其二,虽然目前出土的春秋末年至战国早起的文物 中有铁兵器的存在,但是其数量上仍属极少数而且部分乃是陨铁制品,非人工冶 炼而成,更重要的是考查出土的归属于吴、越国君的宝剑,均为铜剑,故铜剑之 11 J战国 吕不韦著,高诱注《吕氏春秋》卷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121东汉 赵哗著,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58页。 13〕唐 陆广微《吴地记》,收入《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第57页。 141参看李道和《干将莫邪传说的演变》,载《民族艺术研究》2006年第2期,第29—38页。 pl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0页。 16〕清 王念孙《广雅疏证》卷八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2—1043页。 17)石光瑛《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2—124页。 降J东汉 赵晔著,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59页。 说较为稳妥可信。关于干将莫邪宝剑的形状,以出土的17柄吴、越两国国君剑 为参照,其长度在30多厘米至60多厘米之间,而30厘米是较早时期的样貌, 60厘米以上的剑又只有两把,属于少数,故而笔者推断其长度约为50多厘米。 至于宝剑的特征,从出土文物中看,这一时期的铜剑在形体上共有的不同于其它 时期剑的特征:“剑的侧刃不是平直的,全剑最宽处约在距剑格2/3处,然后侧 刃呈弧线内收,至近剑锋处再次外凸然后再内收成锐锋,刃口的这种两度弧曲的 外形,更凸显出铜剑直刺的功能,也是中国式铜剑在形体上独有的特征。”Ill那 么干将莫邪剑是否有其区别他剑的特征呢?《吴越春秋》卷四中有一处记载: 从季孙的话来看,莫邪剑的显著特征应是“锷中缺者大如黍米”,不过这一说法可信度有待考证。《吴越春秋》出于东汉,是一部介于史家和小说家的作品;另 外,结合吴为越灭的史实,季孙此说似有为后文铺叙的嫌疑,用以增强记载的传 奇性。而且“锷中有缺’’并非优点,与干将莫邪天下名剑的身份也不相符。 干将莫邪剑下落不明。《艺文类聚》引《越绝书》: 椁三重,洪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干,干将、鱼肠之剑在焉。十万人筑治之。”13但今本《越绝书》中剑名作“时耗、鱼肠”。若从宝剑归属吴王阖闾 来看,干将剑最后随阖阊陪葬是有可能的。但是《老学庵笔记》卷五中有引:“贺 方回作《王子开挽词》‘和璧终归赵,干将不葬吴’者,见于秦少游集中。”14 干将剑是否葬于吴地以目前文献来看,尚难下定论。另外,后世文献中有发现干 将、莫邪的记载,但终不可信。最著名的是张华、雷焕发现宝剑的故事,主要内 容是:张华邀雷焕共观天文,预知在豫章丰城有宝剑,于是张华派雷焕为丰城令 寻觅宝剑下落,后寻得宝剑两柄,雷焕认为是龙泉、太阿之剑,送一柄予张华, 自留一柄。张华得剑大喜,详观剑文,发现乃是干将。张华卒,宝剑下落不明, 雷焕死后其子得剑,行至延平津处,宝剑自行落水,没水只见两龙盘绕。两剑均 杨泓《古代兵器透论》,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闭东汉 赵哗著,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卷四,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59页。 31唐 欧阳洵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730--731页。 失。1这里载述张华、.雷焕发现宝剑至失去宝剑的过程神幻奇妙。“双剑化龙”自不可信,发现干将、莫邪也不可能。在文献中将干将莫邪与它剑混淆的情况时 有发生。同一事件在《越绝书》中记为龙泉、泰阿、工布--N,2在《史记 斯传》司马贞《索隐》中又记为干将、莫邪、太阿。13在上述故事中,雷焕开始认为所得宝剑乃龙泉、太阿,张华看后又说是干将、莫邪。而此故事的另一版本 《雷次宗豫章记》中始终出现的是龙渊、太阿,并无干将莫邪之说,足见混淆、 附会的可能性之大。鲁迅先生曾说:“晋以后人之造伪书,于记注殊方异物者每 云张华,亦如言仙人神境者之好称东方朔。”14 至此,历史上的干将莫邪宝剑相关内容大致明晰。干将莫邪剑出现于春秋晚 期,由吴国工匠铸造,归属吴王阖阊,青铜质地,长约50多厘米,具有这一时 期铜剑类似的两面弧曲的外型特质,其最后下落己不可考。尽管目前有考古出土 的3把吴王阖阊剑,可是我们依旧无法断定这其中是否就有传说中的干将莫邪宝 剑。毕竟剑身上只可能刻有拥有者的名号,至于铸剑师和其它,只能湮没在历史 的尘埃中。 111唐 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5—1076页。 121袁康、袁平辑录《越绝书》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31西汉 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4页。 H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84—185页。 第二章干将莫邪传说研究第一节干将莫邪故事的发端 干将葵邪传说以干宝《搜神记》中《三王墓》的记载较为著名,僵若从年代 上正本溯源,根据现存文献,干将莫邪传说最早见于西汉 与《孝子传》。《太平御览》卷三四三有载《列士传》和《孝子传》佚文,现将薅个舨本的情节分段抄录如下: 干将奠邪铸剑、干将献剑: 干将葵邪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孝子传》 部分情节为线索。可以断定,最晚在《列士传》与《孝子传》成书年代,关于于将莫邪复仇的故事已经产生并基本定型。从文本上,《列士传》所载较《孝子传》 更为细致周备。主要表现在其一,情节更为曲折。《列士传》中有两处明显的“急 转直下”与“峰回路转”,第一处是眉间赤寻剑,先是“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 而后再有“思于屋柱中得之”:第二处是眉间赤复仇,先是“乃逃朱兴山中”,文 本中明确给出复仇将中途夭折的提示,但随葭p叉以“遇客欲为之报”而终得成功。 《孝子传》的文本予此二处均没有类似的波澜起伏,开始是童接“破柱得剑”, 后瑟也没有“逃亡出中避难”的情节,丽是直接引入另~人物“客”,没有过渡 转承。其二,人物描写更为细致。如对眉问赤“眉广三寸”的容貌描写,已属人 物特征的细部刻画。其三,细节处更为具体。如铸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 下名器也”;煮头情节中“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日跳不烂”的叙述等,都比较 细致生动。 《列士传》和《孝子传》具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模式。《列士传》从“宝剑” 开始,按照事情发震的时间颁序记录事件的经过;《孝子传》则扶“人物”秀始, “眉闻尺”首先登场,然后插叙铸剑事由,遵循“现在——过去——现在’’的颇 .序记载故事。 《列士传》与《孝子传》中完整的结构、起伏的情节,为后人创作干将莫邪 传说提供了很好的底本,后世的干将莫邪传说基本上都沿用了这一架构,很少对 其结构、情节进行大幅度改动。同时,后世的故事基本延承了《列士传》和《孝 子传》两种不溺的叙述模式,按照这两种既定的方式演避。 第二节干将莫邪传说的传承与发展《列士传》与《孝子传》之后,千将奠邪传说在诸多杂传类史书等著作中均 有记载,基本情节大多维持早期的样貌,但在个别情节上有所增删帮凄入。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记载的干将奠邪的传说情节较《列士传》丰富。其 中铸剑部分,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莫邪断发剪爪投炉”的情节,笔者将在第 三节做专门论述,此不赘述。另外还补充交代了铸剑所用原材料铁器的出处,使 铸剑情节趸为详瞻,独立成章,也进一步增添了故枣的神奇性。复仇情节较早先 版本更为生动,新增设了人物间的对话: 此处记载不仅增添了眉闻尺与由中行客之间的对话,而且增加了“二头相啮’’、“三头楣咬”的耩彩情节,可以说这一惰节使原本有些薄弱的煮头情节更加弓l入 入黜、变幻莫测。“二头楣啮”虽是想象和夸张,却充分反应邀屠闻尺对楚王的 仇恨,报仇者不完全是山中行客,眉间尺自身也参与其中,英勇顽强。这一情节 充满着紧张神秘的氛围,使文本在最后收尾处达到高潮。可以说,《吴越春秋》 对干将莫邪故事的创作极大丰富了《列士传》的内容,是~次成功的再演绎。鲁 迅先生将“二头相啮’’与“三头相咬”争斗的情节应用到其小说《铸剑》之中, 并进行了详细、生动的再创{乍,写褥惊心动魄。据简楠本先生考涯,鲁迅先生在 《铸剑》孛的这一愤节爨g出自类书《太平御览》所孳l《吴越春秋》。但笔者认为 结论并非如此简单,具体内容将在稍后详述。 另外,有~问题需要注意,今本《吴越春秋》中将干将莫邪故事分割成铸剑、 复仇两个部分,铸剑条列入《闽闾内传》,属正文,复仇条则正文不载,收录进 佚文部分。《太平御览》卷三六四引《吴越春秋》与此相同,铸剑条收在《兵部 11l宋 李皖《太平御筵》誊三六鞠,串华书局1960年敝,第1675鬣。 lO 七十四 剑中》,复仇条收在《人事部五 仇乃属同一故事,彼此构成时间上的先后关系与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但何以《吴越春秋》将其分别收录呢?将两个情节连缀起来细看,可以发现两者在细节处有 出入:铸剑中明确提到干将莫邪是为吴王阖间铸剑,而复仇中眉间尺的复仇对象 却是楚王,这在情理上显然不能成立。 另一篇记载或许能给予启发。相传为东汉末年蔡邕所著的《琴操》中有类似 的铸剑和复仇故事: 聂政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刺客,他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明确有载,但是史料中所载的刺杀动机与经过则与《琴操》中存在很大 差别,刺杀对象也不同,《琴操》中所载之事极有可能是后人在聂政刺杀韩相侠 累的史实上创作流传的。从刺杀动机的相似性上看,《琴操》所记聂政刺杀韩王 之事存在受到干将莫邪铸剑传说影响的可能。 另一方面,反过来考虑,即是否存在聂政刺杀韩相侠累影响了干将莫邪传说 呢?笔者认为,这一猜测也有其可能性。如果把干将莫邪传说分成“铸剑”与“复 仇”两部分,《琴操》聂政刺杀韩王故事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可以把后一部分 “复仇’’情节看成是一个“弑君”事件,原本的“铸剑+复仇”式情节就演变成 “铸剑+弑君”式情节。“铸剑’’是存在于先秦各国的普通寻常事件,“弑君”也 是春秋时期存在的史实,所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 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12“铸剑”和“弑君”,这两个干将莫邪传 说的核心情节都有其产生的历史的、现实的背景。“铸剑”和“复仇”在开始极 有可能就是两个相互独立、分属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事件。如此理 解,《吴越春秋》中的矛盾似可化解。“铸剑”之事当为发生于吴国,吴王阖闾时 期的事件,但此铸剑事件并未造成后文眉间尺复仇的结局。“复仇虬隋节的原型 极有可能是某次“弑君’’事件,将其连缀于“铸剑”故事之后,也就形成了最为 李畴《太平御览》卷三四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76页。12l西汉 司马迁《史记》卷一三O,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97页。 11 读者所熟悉的干将莫邪传说的最基本情节。 《琴搡》中聂政故事表明类似的铸剑、复仇主题在汉代流传甚广。同时人物、 情节等细节方瑟异说纷呈,也反映干将莫鄂传说尚未最终定型时的样貌。 晋代,是干将莫郄传说定型时期。于宝《三王墓》、萧广济《孝子传》等关 于于将莫邪传说的全部情节均已出现,同时铸剑与复仇故事发生的国家与人物也 趋于统一。 《五朝小说》中有引《楚王铸剑记》,作者题为东汉赵晔,李剑国先生认为 《楚王铸剑记》与干宝《搜神记》比较,发现两者只有一处微小差别,即于将嘱咐妻子时说:“汝若生子是男”,焉《楚王铸剑记》中无“汝’’字,其余悉同,认 定这篇不同署名的文本实为同一版本,出自一入之手,应无疑义。故笔者引于宝 《搜神记》卷十一中《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 王墓”。今在汝南北宣春县界。ll此篇记载故事完整、内容丰富、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同时对事情的前 因后果铺叙也较前版本完餐。如耨增了楚王请相剑籁相刽的情节,使干将被杀的 原因更加具说服力。眉问尺欲逃亡蜃,於充了其“入山行歌”和“哭泣”的情节, 这一方面为客的出场提供理由,另一方面也符合眉间尺尚且年少的身份和父仇难 报的心境。在眉间尺献头和楚王煮头中增加了其尸“立僵”与“头踔出汤中,踬 目大怒”的内容,充分显示出眉间尺勇猛轻死、大义凛然和对楚王的仇恨,眉间 尺这~形象在此版本中显得鲜活、饱满、生动。干宝《搜神记》很好的表现出创 作者的情感倾向,作品的反抗援、斗争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无论从内容上、人 物形象上,还是从艺术上,这~舨本都可称成熟。 与于宝《搜神记》差不多时期的还有萧广济的《孝子传》,这也是一个以“复 仇”为主题的故事。相较其它版本,其新增了“楚王夫人抱柱生铁’’与“两剑分 离雌雄相忆”的情节,前者乃与“貘”与“鳖坻”神话传说相关,后者则受到阴 阳观念中“对立”与“融通”思想的影响,具体内容笔者将在第三节详述。至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干将莫邪研究——历史·传说·典故”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背景故事 干将莫邪背景故事是什么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背景故事 干将莫邪背景故事是什么

干将莫邪,楚王,干将,莫邪,传说,宝剑,背景故事,刘向,列士,都会,关注度,专区,使用者,历史,后果,基础,少年,对手,性格,意识,成人,技艺,技能,故事,收益,攻略,文字,春秋,时候,版本

2020-09-11 #故事会

干将莫邪的故事

干将莫邪的故事

刘向,列士,干将莫邪,传说,人民,历史,著作,暴君,版本,罪行,中国神话,中所,孝子传,是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最流行,揭露了

2020-09-12 #故事大全

干将莫邪:众所周知的古代传说名剑 谁人知它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楚王莫邪干将

干将莫邪:众所周知的古代传说名剑 谁人知它背后的凄美爱情故事楚王莫邪干将

楚王,干将,莫邪,宝剑,铁胆,王妃,生产,干将莫邪,东西,后生,母亲,蛇皮,道白,兵器库,兵器,春秋,时候,暴君,楚国,毛色,武将,父亲,爹爹,精华,铁匠,青光,首级,变化,便开始,锋利无比

2020-09-12 #小故事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Fmvp传说新皮肤特效预览 干将丢老婆要冠军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Fmvp传说新皮肤特效预览 干将丢老婆要冠军

技能,干将莫邪,皮肤,敌人,特效,干将,莫邪,久胜,传说,战神,棕色,大招,法术伤害,英雄,战争,海报,精准,近距离,雌雄双剑,得大,花木兰,飞将,银甲,花时间,冠军,保命,光芒,剑气,意思,建议

2016-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王者荣耀】英雄故事站淬命双剑 干将莫邪

【王者荣耀】英雄故事站淬命双剑 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王者荣耀,楚王,干将,莫邪,双剑,传说,宝剑,版本,故事,英雄故事,刘向,列士,上线,人物,历史,台词,后果,少年,战国,性格,成人,技艺,春秋,文字,楚国,父亲,英雄,玩家,神采

2010-10-10 #短篇故事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的传说皮肤原画曝光 莫邪的形象得到一致好评

王者荣耀干将莫邪的传说皮肤原画曝光 莫邪的形象得到一致好评

莫邪,干将,城墙,造型,西施,棋子,一只手,干将莫邪,传说,中国,个人感觉,人身,冠军,元素,体型,光剑,定制,古风,字样,垛口,命令,将军,皮肤,总决赛,形象,整体,戏曲,旗帜,爱人,模型

2015-04-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丰城的由来——干将莫邪神话传说

丰城的由来——干将莫邪神话传说

丰城,干将,莫邪,丈夫,名字,白龙,剑文化,莫邪剑,太阿剑,白龙美丽,真武殿,大湖里,得龙,传说,人人,别称,佩剑,剑气,县城,发祥地,吉祥物,干将莫邪,妻子,吴王,团团围住,太阿,家乡,宝剑,学校,宜春

2020-07-17 #故事阅读

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剑!干将莫邪仅排第三!得第一剑者得天下!

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剑!干将莫邪仅排第三!得第一剑者得天下!

干将,莫邪,宝剑,晋国,楚王,神剑,黄帝,赤霄剑,太阿剑,吴国剑,岳飞,湛卢剑,蚩尤,天下第一剑,得天,由由,首山,传闻,传言,传说,汉高祖,太阿,佩剑,双剑,力量,天界,始皇,巨石,敌军,悲号

2019-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