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月宫重圆——三五团圆背后的浪漫故事

时间:2020-07-18

月亮的浪漫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0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相信每个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这首诗印象深刻,因为它就出现在这一回,这首诗至所以能够如此吸引人的眼球的并不在于书中诗的作者贾雨村,而是诗的最后一句:“人间万姓仰头看”写得有气势,令人过目不忘。大家普遍也都把这句诗理解为帝王之相,是展现贾雨村这个大奸雄的“政冶野心”。人们产生这样的结果,也可以理解,因为令万人仰视的不是帝王又会是谁呢?同时,主流的解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网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如下这段话了:

贾雨村的所谓抱负,就是一旦时机成熟踏进官场仕途,可以声威赫赫,高踞于广大百姓之上作威作福。他的政冶野心于此暴露无遗。甄士隐的先兆说法是一种民间迷信。我们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贾雨村以后拍马钻营,攀附“四大家族”作为“护官符”,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种种卑劣行为都是有深刻根源的。

然而这样的解释并非是来自对诗本身的解读,而只是根据贾雨村后面的种种行为来确定,反正你贾雨村不是什么好人,你写的诗写一定是反映你的世界观。因此,不叫诗解,而是人物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解读一首诗,首先要搞清诗的字面意义,然后才根据文字中涉及的典故来考察诗的真正寓意,而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脱离了原诗信口开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地解读这首诗呢?当然首先是要搞清诗的背景,此诗为贾雨村在中秋之夜与甄士隐赏月饮酒时所做。因此,诗的通篇并未离开赏月之事。

时逢三五便团圆——说的是月亮每逢十五便会团圆,这正是月亮的运行规律。

满把清光(有作晴光)护玉栏——清光(晴光)正是人们描述月光最普通的词汇,这方面的诗句非常多,本文就不再多说了。

天上一轮才捧出——月亮只有晚上才会出现,因此,雨村赏月的刚刚被“捧出”,“才捧出”一出用得极其生动,活灵活现。

人间万姓仰头看——旧时皇上贵为天子,理所当然受到万民仰视。这样解释似乎很合理。但是,这句话用在赏月上却更加合适。大家想,月亮在哪里,在天上,如果要赏月,是不得仰头看,低着头只能看到“床前明月光”。中秋节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到了清代早已成为了中华大地必不可少的重要节日,八月十五家家赏月也早已成为风尚。到了这一天,所有的人都要赏月,这是不就是“人间万姓仰头看。”而且以“仰头”来修饰赏月自古以来就有先例,如现在百科的中秋节词条中就有这样的论述:

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略显遗憾的是这一记载在网上没有找到原文,无法成为独立证据。不过也不要紧,下面我来引用一段千真万确的历史文献记载——我们所熟悉的中秋赏月故事《唐明皇游月宫》——的一段话:

是年八月中秋之夜,月色如银,万里一碧。玄宗在宫中赏月,笙歌进酒。凭着白玉栏杆,仰面看着,浩然长想。

仰面和仰头有区别吗?不要人一仰头看的就是皇上。难道在八月十五之夜,一个皇上会比月亮更受欢迎。唐明皇贵为天子,八月十五月圆之夜还要奔向广寒宫去体验一番。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在中国中秋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只要是一提中秋节,就一定要提及这一故事。因此,来自于《唐明皇游月宫》中文字是有说服力的。

通过这样的简单分析,贾雨村这首咏月诗句句紧扣主题,用典准确,是一篇难得的咏月诗。只以“仰头看”三个字就改变整个咏月诗的含义毫无道理。如果此诗真是要暗寓所谓的帝王之相,借以来表达贾雨村的“政治野心”,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

那么我们有必要再重新梳理一遍全诗。综观诗里的十五月圆,满把清光,天上一轮,仰头看都是人们咏月时所常用的词汇,并无太多新意。不过,有一个词汇还是引起了我的注意,“时逢三五便团圆”,这“团圆”二虽说也是个熟脸,但用在月亮身上的并不多,印象中真的没有那句古诗或文学精典里以“团圆”二字来描述月亮的。因为团圆二字并不适合作为描述月亮形象的词汇。团圆一词通常的意思为合家团聚的意思。尤其是这个团,有聚合的意思。而圆圆的月亮并非是由于聚合而成的。

在我国的文学发展史上,咏月诗不可谓不多,而且很多都成了顶尖的文学精典。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和李白的《静夜思》等咏月诗更是妇孺皆知。统观这些咏月的文学精典,说月亮“团圆”的诗几乎见不到。我们随便选几首非常流行的咏月诗:

苏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苏东坡《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张久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陆龟蒙《中秋待月》: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谁都不会否认,笔者以上所引述的咏月诗的确是咏月诗中的代表作。这些诗里,说圆月的有,但更令古代文人青睐的还是一轮明月。那么,《红楼梦》中的“团圆”是否有其特定的文学传承呢?

还好,我在一部昆曲的下场诗中找到一句与《红楼梦》中贾雨村咏月诗及其相像的“团圆”诗:

更期十五团圆夜,徐夤

时逢三五便团圆。我们再返过来看看贾雨村的咏月诗中的这一句,两句诗是不是太像了。昆曲的下场诗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用古诗来作为本折戏的总结,这种情况下,要注明引用诗句的作者,另外一种形式就是自创诗句,这种情形下就没有标注作者的必要了。本文所引用的下场诗显然属于前者。这样,我们就顺着这条线索来看一下徐夤的全诗:

新月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问题又来了,原诗中的句子和我们引用的昆曲下场诗的句子是不一样的。说句不中听的话,就是徐夤的诗被篡改了。

原诗:更期十五团圆夜

下场诗:更期十五圆明夜

我们所重点关注的“团圆”二字竟然不是原装货。那么,我还需要看看,谁人改“圆明”为“团圆”,好好的一个“园明”月,为什么会把深受喜爱的一轮明月砍掉?这个疑问只有在我们揭晓这句下场诗的出处时候才能真相大白。此句出于清代昆曲《长生殿》第四十九出《得信》,完整的下场诗如下:

海外传书怪鹤迟,卢纶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 更期十五团圆夜,徐夤纵有清光知对谁。戴叔伦

洪升在《长生殿》中把十五之夜刻意打造成“团圆夜”是符合《长生殿》最后的结局。《长生殿》的结局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团圆”结局。已经离世多年的杨贵妃不但通过尸解还愿了蓬莱玉妃的身份。同时,织女和嫦娥还安排她和她日思日想的郎君唐明皇李隆基在月宫里重新团聚,成为天宫中的永世夫妻。而实现这一浪漫结局正是被安排在八月十五的中秋夜。《得信》一出就是大结局《重圆》的前一出戏。等待道士杨通幽寻找杨玉环之魂的太上皇李隆基不但通过从蓬莱仙境返回的杨通幽那里知道了杨玉环的近况,同时还得了要在八月十五上天与妃子重逢。这使李隆基欣喜万分,同时也增加了新的期待。所以为了表达唐明皇对这次重逢的期待,洪升这才把原诗中的“圆明”二字改成了“团圆”。徐夤原诗中的“圆明”二字,虽然能够表现出十五的月亮的基本特征,但却无法表达《长生殿》中月宫重圆这种特定的模式,因此,洪升才会把“团圆”一词加进了下场诗中,以呼应全剧中的大团圆结局。洪升的这“团圆”概念并非是偶然心血来潮,在第四十七《补恨》中就有着同样的表达:“尾声团圆等待中秋节,管教你情偿意惬。(旦)只我这万种伤心,见他时怎地说!”让我们把这些句子再重新看一下:

时逢三五便团圆

更期十五团圆月

团圆等待中秋节

中秋——团圆。这美好的愿望在《长生殿》的“月宫重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了,在《长生殿》中这轮“团圆夜”是为李杨二人的超级大团圆所量身打造的,凭什么又说《红楼梦》“捧出”这轮“团圆月”也是指向《长生殿》呢?除了这难得的字面上的相象。我们还可以从“团圆”的引申意义“永团圆”上来进一步考察。“永团圆”?三个字这么熟悉,香菱的三首咏月诗的第三首的最后一联: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从字面上讲“永团圆”就是永远的“团圆”。这一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没有的,正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里所说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实现不了的事,香菱为什么还要理直壮地去质问嫦娥,难道连自己的团圆问题都无法解决的嫦娥能让别人“永团圆”吗?有这样的先例吗?其实香菱诗句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的句子是有其依据的。在《长生殿》中就真实地发生过“博得嫦娥应借问”的一幕。

《长生殿》第四十一出《见月》,安史之乱后,由四川返回西安的途中,唐明皇在凤仪宫“驻跸”。黄昏时分,太上皇来到室外,望着一轮明月,回想起他和爱妃杨玉环的往事,感慨之余,把郁闷抛向嫦娥:

夜雨打梧桐长生殿,曾下阶,细语倚香腮。两情谐,愿结生生恩爱。谁想那夜双星同照,此夕孤月重来。时移境易人事改。月儿,月儿,我想密誓之时,你也一同听见的!记鹊桥河畔,也有你姮娥在,如何厮赖!索应该撺掇他牛和女,完成咱盒共钗。

太上皇对嫦娥的期待也是很明确的,协助他完成当初的“密誓”。也就是他前面所说的“生生恩爱”。这“生生恩爱”不是“永团圆”又是什么?

在《长生殿》的大结局《重圆》一出戏中,洪升更是用一段黄钟过曲来进一步诠释着“永团圆”的具体内容:

黄钟过曲·永团圆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情根历劫无生死,看到底终相共。尘缘倥偬,忉利有天情更永。不比凡间梦,悲欢和哄,恩与爱总成空。跳出痴迷洞,割断相思鞚;金枷脱,玉锁松。笑骑双飞凤,潇洒到天宫。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红楼梦》从“时逢三五到团圆”到“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的艺术构思所依托的正是《长生殿》中唐明皇李隆基与妃子杨玉环八月十五月宫重圆的浪漫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月宫重圆——三五团圆背后的浪漫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月宫重圆——三五团圆背后的浪漫故事

月宫重圆——三五团圆背后的浪漫故事

贾雨村,长生殿,月亮,下场,嫦娥,唐明皇,永团圆,徐夤,时逢,月宫,李隆基,杨玉环,苏东坡,诗中,八月十五,团圆夜,文学,红楼梦,诗句,重圆,昆曲,结局,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人们,作者,原诗,句子,太上皇,意思

2020-07-18 #故事大全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中国情人节浪漫的爱情故事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中国情人节浪漫的爱情故事

徐德言,乐昌公主,杨素,破镜重圆,铜镜,题诗,小妾,陈后主陈叔宝,陈果,隋文帝,一面,丈夫,乐昌,成语,妹妹,军队,价钱,典故,南陈,凭证,夫妻,对方,嫦娥,心念,悲从中来,情由,故事,故国,明月,爱情

2020-07-18 #故事会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中国情人节浪漫的爱情故事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中国情人节浪漫的爱情故事

徐德言,乐昌公主,杨素,破镜重圆,铜镜,题诗,小妾,陈后主陈叔宝,陈果,隋文帝,一面,丈夫,乐昌,成语,妹妹,军队,价钱,典故,南陈,凭证,夫妻,对方,嫦娥,心念,悲从中来,情由,故事,故国,明月,爱情

2019-06-22 #故事阅读

元宵节爱情故事:我们的祖先比我们会玩浪漫 情人节是他们玩剩的

元宵节爱情故事:我们的祖先比我们会玩浪漫 情人节是他们玩剩的

徐德言,乐昌公主,杨素,铜镜,昌公主,老者,夫妻,故事,爱情故事,爱情,破镜重圆,心语心愿,中国,公主,夜读,江南,隋军,这一天,世事,南陈,妻子,情人,破镜,约会,经历,老家,节日,生活,七月七,凄美爱情故事

2016-07-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嫦娥,嫦娥奔月,丈夫,乃月,我的名字,世人,偷吃,后羿,写照,团团,妻子,夫妻,西王母,月宫,形状,屋子,幸福生活,方向,情节,情感,时分,琼楼玉宇,月饼,重圆,风俗,回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不死之药,然后再,用面粉

2020-05-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嫦娥,嫦娥奔月,丈夫,乃月,我的名字,世人,偷吃,后羿,写照,团团,妻子,夫妻,西王母,月宫,形状,屋子,幸福生活,方向,情节,情感,时分,琼楼玉宇,月饼,重圆,风俗,回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不死之药,然后再,用面粉

2020-06-01 #长篇故事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嫦娥,嫦娥奔月,丈夫,乃月,我的名字,世人,偷吃,后羿,写照,团团,妻子,夫妻,西王母,月宫,形状,屋子,幸福生活,方向,情节,情感,时分,琼楼玉宇,月饼,重圆,风俗,回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不死之药,然后再,用面粉

2020-06-01 #短篇故事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一个神话故事300字

嫦娥,嫦娥奔月,丈夫,乃月,我的名字,世人,偷吃,后羿,写照,团团,妻子,夫妻,西王母,月宫,形状,屋子,幸福生活,方向,情节,情感,时分,琼楼玉宇,月饼,重圆,风俗,回家,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不死之药,然后再,用面粉

2020-07-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