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民间故事:巧媳妇

时间:2020-07-18

中国民间故事巧姑

提示:本文共有 38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从前有个很聪明的人,名叫张古老。他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和老三,都已经娶了媳妇,只有老四还是条光棍。兄弟们没有分家,由张古老带着在一起过日子。

说也奇怪,这三兄弟都生得呆头呆脑,一点儿也不像他们的老子;娶进来的这三个媳妇,也是半斤配八两,心里都不大灵活。

一家子人没有一个讨得张古老的喜欢。

日子久了,张古老心里发愁。他想:我这块老骨头,总不能老赖在这世上,说不定哪一天,我两腿一伸,看他们这么混混沌沌,怎么过日子嘛!于是,他便想替老四找个乖巧一点的媳妇,现今,能给自己添个好帮手;将来,也好做个自己的替脚人,掌管这份家业。

想想容易,办起来却难了。张古老打听来,打听去,总没有一个合适的。到底老汉是个聪明人,他想了一个巧妙的法子。

这天,他把三个媳妇叫到跟前,说:

“你们好久都没有回娘家了,心里一定很挂念吧!今天,我就打发你们回娘家去。”

三个媳妇一听说回娘家,欢喜得不得了,问公公让她们住多久。

张古老说:“大媳妇住三五天,二媳妇住七八天,三媳妇住十五天。三个人要一同回去,一同回来。”

三个媳妇想也没想,便连忙答应了。

张古老又说:“往日你们回去,总要带点东西孝敬我,但是,每一次带回的东西都不如我的意。这次你们回去,也少不了要带点东西的,不如我先说出我要的东西来。”

“你老人家只管开口,我们一定带回来就是。”三个媳妇一齐说道。

张古老说:“大媳妇替我带一只红心萝卜回来;二媳妇替我带一只纸包火回来;三媳妇替我带一只没有脚的团鱼回来。”

三个媳妇一听,都满口答应了。三个人便一齐动身回娘家了。

三个人走呀走,不一会儿,便走到了三岔路口。大媳妇要往中间那条路去;二媳妇要往右边那条路去;三媳妇要往左边那条路去。三个人正要分手时,才记起公公的话来。

大媳妇说:“公公嘱咐,让我们一个住三五天,一个住七八天,一个住十五天,还要同去同回。哎,三个人的日子又不一样,同去还容易,同回多难啊!”

二媳妇说:“是呀!同回才难啊!”

三媳妇也说:“是呀!同回才难啊!”

“还有礼物呢!一个是红心萝卜,一个是纸包火,一个是没脚团鱼。哎,刚一听好像是很普通的东西,如今一想,都是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大媳妇着急地说。

“是啊!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二媳妇也着急地说。

“是啊!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啊!”三媳妇也着急地说。

“不能同去同回,又没有这些礼物,公公是不会让我们进屋的,这怎么办呢?”大媳妇更是着急了。

“这怎么办呢?”二媳妇也更着急了。

“这怎么办呢?”三媳妇也更着急了。

三个人想来想去,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大家都急得不得了,又不敢回去,便坐在路边哭起来了。

三个人哭呀哭呀,从日出哭到日落,越哭越伤心,越哭越热闹。哭得惊动了住在附近的王屠户。

王屠户带着女儿巧姑,在路边搭了个草棚,摆了张案板,天天卖肉过日子。这天听到了哭声,便向女儿说道:“巧姑,去看看是哪个在哭?出了什么事情?”

巧姑走了出来,见是三位大嫂在那里哭成一堆,问道:“三位大嫂,你们有什么心事,为何哭得这样伤心?”

三个人一听有人来问,连忙抹掉眼泪,一看,只见是位姑娘站在面前。她们止住了哭声,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

巧姑一听,想也没想,便笑着说:“这很容易,只怪你们没有想清楚。大嫂,你三五天回来,三五一十五,是十五天回来;二嫂你七八天回来,七八一十五,也是十五天回来;三嫂也是十五天回来,你们不是能同去同回吗?”

巧姑接着又说:“三件礼物:红心萝卜是鸡蛋,纸包火是灯笼,没脚团鱼是豆腐,这些东西家家都有,是顶普通的东西呢。”

三个人一想,果然不错,便谢过这位姑娘,高高兴兴地分了手,各自回娘家去了。

三个人在娘家,都足足住了半个月。这天,她们一同回来了,见着公公,把礼物也拿了出来。

张古老一看,吃了一惊。原来她们带回来的礼物,一点儿也没有错。他心里知道,这不是她们自己想出来的,便问她们。三个人也不敢隐瞒,就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了。

张古老一听,决定要去会会这位姑娘。

这一天,张古老一直走到卖肉的草棚子里,连忙叫老板称肉。

王屠户不在家,巧姑走出来,问道:

“客人,你要称什么肉?”

张古老说:“我要皮贴皮,皮打皮,瘦肉没有骨头,肥肉没有皮。”

巧姑听了,一声不响,便走到案板那边去了。一会儿,就拿来了四个荷叶包包,齐齐整整地放在张古老面前。

张古老一看,一样是猪耳朵,皮贴皮;一样是猪尾巴,皮打皮;一样是猪肝,瘦肉没有骨头;一样是猪肚子,肥肉没有皮,一点儿也没有错。他心里一喜,便想道:这才是我的媳妇啊!

张古老回到家里,马上请了一个媒人去向王屠户说亲。王屠户知道张古老的底细,和巧姑一商量,便答应了。不久,张古老选了个日子,把巧姑接了过来,和老四成了亲。

张古老得了这样一个聪明的媳妇,满心欢喜,平日里,特别把她看得重,还有心要她当家。

巧姑见公公对自己这样好,也顶尊敬他。

日子久了,大媳妇、二媳妇和三媳妇便有些不自在了,背地里叽里咕噜地说:“公公有私心,只心疼老四媳妇,嫌弃我们。”

张古老看出了她们的心思,他想:要大家心服,非得想个法子才行。

这天,他把四个媳妇都叫来,对她们说道:“我一天天老了,很难管上这份家。我想把这份家交给你们来管,但是家里人口多,事情杂,要有个聪明能干的人才管得下。我不知道你们里边哪个最聪明、最能干?”

四个媳妇一齐说:“公公,你就试试吧!”

张古老说:“好,我就试一下吧!试出来哪个最能干、最聪明,家就让她当。这是你们自己说的,以后不准埋怨啊!”

大家同意了。

张古老说:“会当家的人,就知道节省,无的做出有的来。我就在这点上出题目:要用两种材料,炒出十种材料的菜来;用两种材料,蒸出七种材料的饭来。哪个做得出,就是聪明能干的人,家就归她当。”说罢,张古老就转头问大媳妇:“你做得出吗?”

大媳妇一想:两种材料就只能当两种材料用,哪能当十种材料用呢?便说:“你别闹着玩了,这哪里做得出来!”

张古老又问二媳妇:“你做得出来吗?”

二媳妇一想:平日蒸饭,都只用大米,顶多再加一两种材料,哪来的七八种材料。便说:“公公,你别逗我们了,这哪里做得出来!”

“你做得出来吗?”张古老又回头问三媳妇。

三媳妇心想:两位嫂子都做不出来,我更不用说了,便没有做声。张古老知道三媳妇也做不出来的,便说:“想你也是做不出来。”最后,才问巧姑:“你呢?”

巧姑想了想,说:“我试试看。”

巧姑走到厨房里,用韭菜炒鸡蛋,炒了一大碗,用绿豆和在大米里,蒸了一大盆,端到张古老面前。

张古老一看,说道:

“我要的是十种材料的菜,怎么只有两种?我要的是七种材料的饭,怎么也只有两种?”

巧姑说:“韭菜加鸡蛋,九样加一样不是十样?绿豆和大米,六样加一样,不是七样?”

张古老一听,高兴极了,连声说对,当场就把钥匙拿了出来,交给巧姑了。

巧姑当家以后,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吃的穿的,都是自己做出来的,一家人过得舒舒服服。

有一天,张古老闲着没事做,便坐在大门边晒太阳。突然,他想起自己过去的日子,年年欠债、受气。如今日子过好了,自由自在,真是万事不求人。一时高兴,顺手在地上捡了块黄泥块,在大门上写了几个大字:“万事不求人”。

不料,当天知府坐着轿子,从这门前经过。他一眼便看见门上这几个大字,大吃了一惊,心想:这人好大的胆,敢说出如此大话来,这不是存心把我也没有放在眼里。好吧!我叫你来求求我,便厉声叫道:“赶快停下轿,给我把这个讲大话的人抓来。”

衙役们马上凶恶地把张古老从屋里拖了出来。

知府一见,瞪着两眼说道:

“我道是什么三头六臂,原来是个老不死的老头。你说得出这种大话,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三日之内,替我寻出三件东西来。寻得到,没有话说;寻不到,就办你个欺官之罪。”

张古老说:“老爷,是三件什么东西?”

知府说:“要一条大牯牛生的犊子;要灌得满大海的清油;要一块遮天的黑布。少一件,便叫你尝尝本府的厉害。”说罢,便坐着轿子走了。

张古老接了这份差事,掏空了心思,也想不出个办法来对付,整日里愁闷,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巧姑见了,便问:“公公,你老人家有什么心事,尽管跟我们说说吧!”

张古老说:“只怪我不该夸大话,和你说了也没有用。”

巧姑说:“你老人家说吧,说不定能想出个办法来的。”

张古老只得把心事对巧姑说了。

巧姑一听,说道:

“你老人家说的对嘛,庄稼人吃自己的,穿自己的,本来就是万事不求人。你老人家放心吧,这差事就让我来对付。”

过了三天,知府果然来了。一进门,便叫道:“张古老在哪里?”

巧姑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说:“禀大人,我公公没在家。”

知府瞪着眼说:“他敢逃跑,他还有官差在身呢!”

巧姑说:“他没逃,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起来了,说:“世上只有女人生孩子,哪有男人也生孩子?”

巧姑说:“你既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为什么又要大牯牛生犊子呢?”

知府一听,没话可说。停了好久,只得说道:“这一件不要他办了,还有两件!”

巧姑说:“请问第二件?”

“灌海的清油。”

“这好办,请大人把海水抽干,马上就灌。”

“海有这么大,怎么抽得干?”

“不抽干,海里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里灌?”

知府一下脸也羞红了,便叫起来:

“这一件也不要了,还有一件!”

巧姑说:“请问第三件?”

知府说:“遮天的黑布!”

巧姑说:“请问大人,天有多宽呢?”

知府说:“哪个晓得它有多宽,谁也没有量过。”

“不晓得天有多宽,叫我们如何去扯布呢?”

这一说,知府再也没有话回了,红着一张脸,慌忙地钻进轿子里,跑了。

本来,张古老就有名,这一来,远远近近的人,更没有一人不知道了。大家都说:“这一家子,有个顶聪明的公公,还有个顶乖巧的媳妇。”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故事:巧媳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故事巧媳妇 农家巧媳妇的相关文章推荐

民间故事巧媳妇 农家巧媳妇的相关文章推荐

耕牛,巧媳妇,农夫,老实巴脚,老财,财主,小财主,对子,小财,民间故事,能生智,媳妇,两口儿,中饭,假意,大字,小字,接口,猪儿,满口答应,秀才,私塾,笔杆,黑毛,问话,生活,为大家,不清白,不错吧,吃中饭

2020-09-02 #故事会

民间故事巧媳妇

民间故事巧媳妇

乾隆,任良,金玉奴,人民美术出版社,巧媳妇,套装,珍珠,姑娘,中国民间故事

2020-05-21 #故事大全

民间故事巧媳妇

民间故事巧媳妇

乾隆,任良,金玉奴,人民美术出版社,巧媳妇,套装,珍珠,姑娘,中国民间故事

2020-09-03 #小故事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天下,子墨,之利,子言,仁人,仁者,君臣,兄弟,父子,慈孝,以此为

2020-08-25 #故事阅读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天下,子墨,之利,子言,仁人,仁者,君臣,兄弟,父子,慈孝,以此为

2020-08-25 #故事阅读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壮族民间故事巧媳妇

天下,子墨,之利,子言,仁人,仁者,君臣,兄弟,父子,慈孝,以此为

2020-08-24 #长篇故事

民间故事:巧媳妇

民间故事:巧媳妇

张古老,巧姑,媳妇,公公,材料,知府,三个人,东西,大媳妇,王屠,日子,天回,回娘家,礼物,三个媳妇,多宽,得出来,生孩子,事情,团鱼,大人,大嫂,姑娘,点儿,心事,纸包,萝卜,轿子,一样是,不出来

2020-05-20 #故事阅读

民间故事:巧媳妇

民间故事:巧媳妇

张古老,巧姑,媳妇,公公,材料,知府,三个人,东西,大媳妇,王屠,日子,天回,回娘家,礼物,三个媳妇,多宽,得出来,生孩子,事情,团鱼,大人,大嫂,姑娘,点儿,心事,纸包,萝卜,轿子,一样是,不出来

2020-07-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