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揭秘中国古代房子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0-07-18

朝鲜族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从古到今,房子一直是中国人关心的大事。从孟子的“居者有其屋”,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而后乐业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人民的生存梦想,对房子的热爱似乎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房子常常与当下一样稀缺,住房问题同样是一个让百姓苦恼的社会热点。说起买房,古代名人也是一肚子苦水。苏辙说“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陆游言“犹愧先楚公,终身无屋庐”;欧阳修进京后感叹“嗟我来京师,庇身无弊庐”。而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了不少法子。

唐朝:房屋买卖“先问亲邻”

唐朝出台了一种持续了一千多年的限购政策,“天下诸郡……有田宅产业……先已亲邻买卖。”(《唐会要》卷85)即全国不管哪个城市,一切地皮和房产,想出售,先问亲戚和邻居。

假如你不问亲邻,亲邻发现你的房子住了新人,可在一年南宋改为3年内向官府告状,要求以原价赎回,重新出售,并以房亲为第一售房对象,四邻为第二售房对象。除非遭遇天灾,亲邻们逃荒逃到了外地,你急等用钱,又无法询问,你不得不卖房,同时有见证人签字画押,有买卖合同,有缴税证明,有公章,政府才不予追究。

其实,这种规定是为了保护当时的宗族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基础是宗族制度,一切的不动产在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都是个人与族人所共有的,尤其是房屋这种由祖上遗留的房产,如果未经叔伯兄弟同意就出售,很可能伤害其情感与利益。为了维护这种基础制度的稳定,减少宗族内部的纠纷,朝廷规定在卖房前一定要先征求亲属的同意。另外,也为了便于亲邻检举,进而便于政府控制每一户居民。简言之,政府人为设置亲邻障碍,必定减少住房交易,必定增加居民迁徙的难度,这样把百姓都固定到土地上,统计人口也好,征收赋税也好,勘破案件也好,都变得很容易。

宋朝搞限购禁止京官在京城购二套房

大宋朝廷也搞过限购:限制京官在京城购买第二套房。例如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诏令:“现任京朝官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购置产业。”当时之所以会出台这样的诏令,一是为了限制兼并,二是为了平衡住房市场上的供需矛盾,让老百姓有房可买。

现在政府出让国有土地给开发商,用的方式是招、拍、挂,即招标、拍卖、挂牌。宋朝朝廷同样是这样卖地的,不过当时不叫招标和拍卖,而是叫做“实封投状”:朝廷公布地块和底价,有意向的买家把自己能出的价钱写在纸上,装到信封里,投进朝廷指定的标箱,报价期满,朝廷开箱,公开念出各人的报价,出价最高者可以买到地皮。

明朝政府逼着官员给穷人盖房

朱元璋是第一个逼着官员在全国范围内给穷人盖房的皇帝,也是唯一的一个。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农民皇帝,出身穷苦,他一当上皇帝,就把穷人的住房保障问题提上了日程。

《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七年农历八月,朱元璋给南京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京畿民庶之众,鳏寡孤独废疾无依者,多旧养济院,隘不足容,命于龙江择闲旷之地构260间以处之。从之。”朱元璋让南京的官员在龙江找了一块闲置土地,盖了260间瓦房,供没有住房的南京人居住。

圣旨颁布后,南京的官员很快执行了。于是一个月后,朱元璋又给上海当时叫华亭县的官员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们对宋朝留下来的居养院进行翻修,修好后让没有住房的上海人居住。上海的地方官也很快地执行了。

试点成功,朱元璋龙颜大悦,认为可以在全国复制“南京模式”了。在当年年底,他又给中央的官员下了一道旨意:“全国范围内,没饭吃的,国家给饭食;没衣服穿的,国家给衣服;没房子住的,国家给房子”。

理想毕竟是理想。明太祖之后,各大城市的房价还是扶摇直上,朱元璋“居者有其屋”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清朝为旗人建经济适用房

明朝以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城市居民的住房越来越成了执政者不得不关心的问题。于是,在清朝,经济适用房出现了。但是清朝的经济适用房,和现代的恰恰相反,清朝的经济适用房是专门为特权阶层建造的。

在清朝,不仅在北京城里为旗人修建了海量的经适房;在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到处都有享受特殊优待的旗人居住区。以南京为例,当时明故宫至通济门的一大片区域都划给了满人。满族人聚群而居,因此南京人把这块地方称为“满城”。至今,在这一块区域内,还留有蓝旗街的名字,顾名思义,当时这里是蓝旗满人的经适房。

再回首,即使到今天,房子依然如同它在历史上一样,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像我们的先辈一样,我们追求属于自己的屋檐。居不易,中国人就更爱房子,或是为了成家,或是为了安心,或是为了宁静,或是为了稳定。

本文标题: 揭秘中国古代房子的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 https://m.gujianchina.cn/news/show 8854.html 转载时请保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揭秘中国古代房子的那些事儿”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七夕那些事儿(下)

古代七夕那些事儿(下)

乞巧,习俗,织女,人们,果子,牛郎,传说,瓜果,平海,牛庆生,仙女,传统,农历,女子,图案,天河,妇女,摆设,民间传说,款式,爱情,老牛,节日,花样,食品,应节,有关,七月初七,种生求子,这一天

2007-04-20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朝代国号由来那些事儿~

中国古代朝代国号由来那些事儿~

国号,朝代,爵位,王朝,说法,开国皇帝,开国,于明教,后人,后世,易经,时期,为帝,元世祖忽必烈,克明,唐高祖李渊,唐国公,周世宗柴荣,吴三桂,宋太祖赵匡胤,晋武帝司马炎,强汉,成汉,明太祖朱元璋,明君,汉高祖刘邦,武则天,朱元璋,清朝...

2015-02-08 #故事大全

古代美食那些事儿 钟鸣鼎食的夏商周

古代美食那些事儿 钟鸣鼎食的夏商周

周王朝,天子,肉酱,食物,孔子,周礼,礼器,规定,九鼎,周天子,烹饪,礼仪,诸侯,青铜,中国,三鼎,时期,大夫,猪油,猪肉,美食,音调,三足,主要用途,乳猪,佳肴,原始社会,六谷,功能,口感

2007-11-12 #故事阅读

皇上不坐殿骑马上战场 说一说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那些事儿

皇上不坐殿骑马上战场 说一说古代皇帝御驾亲征的那些事儿

御驾亲征,皇帝,宋真宗,明英宗,天子,蒙元,高句丽,宋太宗,江山,努尔哈赤,隋炀帝,开国皇帝,唐太宗,原因,结果,北伐,明武宗,朱元璋,大汗,辽东,统一,残余势力,大帝,蒙哥,李世民,王振,袁崇焕,战斗,打下来,永乐大帝

2012-12-26 #小故事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皇帝,妃子,性爱日记,后宫,太监,大太监,小太监,敬事房,床上,摘牌,时间,女官,都会,大衣,头牌,始皇,定制,隐私,男人,规矩,管理,是时候,和妃,吕强,吴书,唐玄宗,多内,宫嫔,晋武帝,杜甫

2020-05-05 #小故事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皇帝,妃子,性爱日记,后宫,太监,大太监,小太监,敬事房,床上,摘牌,时间,女官,都会,大衣,头牌,始皇,定制,隐私,男人,规矩,管理,是时候,和妃,吕强,吴书,唐玄宗,多内,宫嫔,晋武帝,杜甫

2020-05-26 #故事阅读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皇帝,妃子,性爱日记,后宫,太监,大太监,小太监,敬事房,床上,摘牌,时间,女官,都会,大衣,头牌,始皇,定制,隐私,男人,规矩,管理,是时候,和妃,吕强,吴书,唐玄宗,多内,宫嫔,晋武帝,杜甫

2020-05-26 #经典故事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揭秘中国古代皇帝的“性爱日记”

皇帝,妃子,性爱日记,后宫,太监,大太监,小太监,敬事房,床上,摘牌,时间,女官,都会,大衣,头牌,始皇,定制,隐私,男人,规矩,管理,是时候,和妃,吕强,吴书,唐玄宗,多内,宫嫔,晋武帝,杜甫

2020-05-26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