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教育学人物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时间:2020-07-18

2 1909年,陶行知考入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

提示:本文共有 12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一、【教育经历】

1.1906年,15岁就读内地会传教士唐俊贤在歙县小北街兴办的崇一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2.1909年,陶行知考入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次年,汇文书院合并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

3.1914年,陶行知赴美国留学,先入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学,次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

4.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其间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对陶行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之后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二、【教育实践】

1.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创办了晓庄师范。被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郭沫若称为“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宋庆龄也以“万世师表”四字为陶行知纪念馆题字。

2.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3.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4.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三、【教育思想】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之前的名字是陶知行,后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故改名陶行知。

四、【教育名言】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教育是立国之本。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5.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6.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教育学人物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教育学常考人物之陶行知

教育学常考人物之陶行知

老师,学员,考上了,彭慧,龙春来,位数,福建,江西南昌,继续努力,余婧,姚秋萍,张云,宋伟,张芹,杨奇,李广,田惠,苏晓,陈芳,郭西,高静,和信,厦门,时候,大连,岗位,成绩,总分,才能,智慧

2020-06-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3篇

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3篇

学生,陶行知,教育,教师,学校,没有爱,教育学,老师,爱里,对学生,爱人,游泳,就不能,先生,后进生,品格,孩子,师生关系,彼岸,掩卷,才能,抱石,教学,教育家,晓庄,智慧,机会,父母,目光,读后感

2020-06-30 #短篇故事

关于陶行知的知识点(教育学考研纯干货)

关于陶行知的知识点(教育学考研纯干货)

教育,生活,学校,陶行知,社会,知识点,小先生,干货,杜威,意味,普及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别人,生活教育,陶行,中师,等着你,育才学校,艺术学校,中国,世界,教育家,师范,中国国情,女子,制度,人人,中心,儿童,内容

2018-08-30 #小故事

关于陶行知和杜威的比较(2020教育学考研纯干货)

关于陶行知和杜威的比较(2020教育学考研纯干货)

杜威,教育,社会,陶行知,学校,生活,主张,作用,干货,目的,知识点,强调的是,实际,课程,答题,陶行,童生,教学做合一,相联系,希望教育,个体,中学,儿童,含义,意味,教育家,理论,可以直接,为基础,生活相

2016-04-24 #长篇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卢梭,孔子,苏格拉底,观点,莱丝,产婆术,福建,孩子,思想,故事,方法,母亲,教师招聘,孔子说,教育思想,备考,人们,子路,教育学,资料,自然主义,道理,考试,因材施教,中提,冉有,公西华,冉有为,出生于,华伦夫人

2020-06-04 #经典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卢梭,孔子,苏格拉底,观点,莱丝,产婆术,福建,孩子,思想,故事,方法,母亲,教师招聘,孔子说,教育思想,备考,人们,子路,教育学,资料,自然主义,道理,考试,因材施教,中提,冉有,公西华,冉有为,出生于,华伦夫人

2020-07-11 #经典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2020年福建教师招聘备考:教育学大咖人物趣味小故事

卢梭,孔子,苏格拉底,思想,观点,莱丝,产婆术,孩子,故事,方法,母亲,孔子说,教育思想,人们,子路,福建,资料,自然主义,道理,考试,教师招聘,因材施教,中提,冉有,公西华,冉有为,出生于,华伦夫人,各因,暴性

2020-07-12 #故事阅读

教育学趣味小故事

教育学趣味小故事

卢梭,孔子,苏格拉底,教育学,思想,观点,莱丝,产婆术,教育思想,人物,孩子,故事,教师网,方法,母亲,孔子说,人们,回复,基础,子路,教师,自然主义,视频,道理,考试,示范,因材施教,中提,公西华,各因

2020-07-1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