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华五千年 民以房为先”之古代名人买房故事

时间:2020-07-19

关于以民为主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2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导读]古人买房不用操心?错!名人买房不用操心?又错!古代名人买房不用操心?大错而特错!

蚁族白居易的租房生涯:郊区买房安置家人

也曾想买房,价格年年涨。调控控不住,春风吹又升。

虽然白居易出身干部家庭,但因为家里大人死得早,并且是清官,家里条件很不宽裕。所以买房这事儿就得靠自己努力了,自己买不起,那就只能先租着了。

公元803年,白居易32岁,已经来到首都长安三年了,通过公务员考试之后,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有点儿像现在国营出版社的一个高级编审,每月能领到1.6万文,相当于现在的月薪8K。

靠这些薪水,白居易能买房吗?不能。因为他刚参加工作,薪水再高,也得攒上一段时间,况且唐朝中后期,京城长安的房价可不便宜。单位不安排住宿,自己又买不起房子,白居易跑到长安东城的常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家的一个亭子,在那儿安顿下来。虽然亭子跟现在的隔断间不一样,但档次是差不多的。

又过了两年,白居易想把母亲和弟弟从安徽老家接到首都来住。可是他在的这座亭子自己住都紧张,何况再把母亲接过来?于是他去了趟陕西渭南,在渭南农村买了一所房子。在农村买房之后,白居易让母亲和弟弟搬到了渭南新家,他自己呢,因为要上班,所以还得在常乐里租房住。不过每逢休假,他就骑着马去渭南跟家人团聚,第二天再赶回去上班。

公元806年,白居易35岁,校书郎任期已满,退掉在常乐里租的亭子,跟同事兼好朋友元稹一块儿去靖安里东侧的永崇里租房,在那儿温习功课,准备参加公务员晋级考试。后来考试通过,被派到陕西 县当县尉。

公元807年,白居易36岁,从 调回长安,做了左拾遗,兼翰林学士。这时候他的月薪是2.5万文,按一文折合人民币0.5元估算,相当于1.25万元。拿着这个薪水,白居易还是没有买房,仍然租房住。在哪儿租房呢?新昌里。这个小区跟白居易早先租住过的常乐里一样,都位于长安东城根儿。

这一年他已经结婚,他的爱人,就是后来做到相当于“省委书记”东川节度使的杨汝士的妹妹。很快他又有了女儿,这一家三口,还有他们的仆人,继续在新昌里租房。

后来他又调任京兆府户曹参军,类似现在北京市财政局局长那种职务,工资再次上调,月薪四五万文,此外还能领到200石禄米,每年总收入折合人民币30多万元。做了“财政局局长”之后,他租了一所大房子,位于长安南城的昭国里,靠近市中心,不再住偏僻地段了。

白居易继续升官,先后去重庆、杭州、苏州当“市长”,工资越来越高,积蓄越来越多,终于开始在大城市买房。

公元821年,白居易50岁,当过一任重庆“市长”之后,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在此以前,他在长安一直是租房居住的。租房的时间,从他32岁参加工作开始,到50岁买房结束,不多不少,总共18年。白居易有诗云:“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 ”他说自己租房的时间长达“二十春”。

小编吐槽:这哪是白居易啊,这分明就是在大都市苦苦奋斗的 丝啊!白居易这是在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凤凰男,只要肯努力,在大都市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苦读诗书考上公务员,拿着较高的薪水但没有积蓄只能先租房住,我不禁想感叹一句,要是那时候可以办理公积金贷款,白居易早就买到自己的房子了。所以还是说新社会的房贷最人性。

落魄才子徐文长:一篇文章换来二手别墅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挣钱换房又成空。

徐文长的一生可谓是穷困潦倒,从20岁成家,到40多岁写《镇海楼记》,当中20多年的时光,他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属于他自己的住所。当倒插门女婿的时候,他住岳父家的房子;不当倒插门女婿的时候,在外面租房。绍兴的胡同,杭州的寺院,都曾有他租房的记忆。

徐文长买曾过房子,那是在入赘潘家之后没几年,大概听了别人说的闲话,觉得做倒插门女婿脸上无光,要出去另立门户,于是在绍兴买房。买房用的钱,也许是父亲分给他的那份儿遗产,也许是他从朋友那儿借的,也许他那个当“县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岳父帮了他一把,总之他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万万没料到的是,他买的这套房子存在产权纠纷,刚住进去就被赶了出来,连交出去的购房款也“鸡飞蛋打”。这是徐文长又一次被命运恶搞。当然您也可以说他不懂得房地产交易的“猫腻”,不打听清楚就去买房,活该“鸡飞蛋打”。

公元1561年,胡宗宪在杭州建成大型景观建筑镇海楼,让徐文长写文章纪念此事。他写了一篇《镇海楼记》,胡宗宪读了大喜,说:“听说徐师爷没能买上房子,这些年一直在外面租房,你们把会计喊过来,让他从账上拿出220两银子,送给徐师爷买房子用! ”

220两银子的稿费,以一两折合人民币570元计算,相当于12.5万元。这点儿钱搁现在,最多够在三线城市为一套小户型付首付,但搁在徐文长那个时代,是完全可以买一套很像样的大房子的。

于是徐文长拿着这些银子,在绍兴城区东南郊买了一套二手别墅。这所别墅占地10亩,建房22间,有一个超大的院子,外面用篱笆围着,里面种了几十棵果树,大门口栽了几十竿竹子,还挖了两口池塘,用来养鱼、种荷花。什么时候来了客人,徐文长站池塘边撒一网鱼,下厨烹制,就着果树上结的果子下酒,喝醉了,就在院子里唱歌,非常潇洒。什么时候来了客人,徐文长站池塘边撒一网鱼,下厨烹制,就着果树上结的果子下酒,喝醉了,就在院子里唱歌,非常潇洒。

因为是用稿费买的,所以徐文长为这所别墅取名叫“酬字堂”,这个“酬”字,既有稿酬的意思,也有酬谢胡宗宪的意思。

小编吐槽: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徐文长为景观建筑写了一篇文章换来了占地十亩的二手大别墅,莫言获得国际性大奖却只在北京五环外买了一套200平的房子。想到这里,我不禁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大贪官严嵩秒杀一切房爷:光在江西就有6600间房

可笑严介溪,金银房产如山积。尝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似乎古往今来的贪官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点:一、贪了很多钱。二、贪了很多色。三、贪了很多房。尤其是这段时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庞大的“房氏家族”,有房哥、房姐、房婶、房爷、房媳妇,但是这些新时代的房氏家族,捆一块,也没有严嵩一个人贪墨的房子多。

严嵩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个大贪官,咱们先看严嵩贪了多少钱。嘉靖皇帝派人抄严嵩的家,历时三个多月才算清楚了严嵩的家产:金锭450枚、金条461根、金饼109块、金叶子14包、碎金子17包……还有好多好多说不完,就告诉大家一个总数吧:222.6382万两白银。据嘉靖四十一年物价,一两白银能买两石大米,当时一石米重约80公斤,现售人民币400元左右,由此可知,那时候一两银子的的购买力等于人民币800元,所以222.6382万两白银折合人民币17.8亿元。这还不包括其不动产。

至于严嵩家的不动产,从数量上要比其动产更吓人。从地域上看,在北京、江苏、江西,严嵩都有房子。先抛开北京和江苏的房子,咱们只看看他在老家江西的房产。在南昌市区有两处大别墅,在南昌县城有6处别墅,在新建县有4处别墅,在宜春市区有12处别墅,在分宜县城有10处别墅……那时候的别墅都很气派,占地极广,房屋众多,据不完全统计,严嵩在江西一省就有6600多间房。

虽然现在的贪官在贪占房屋数量上比不上严嵩,但是我们也不必泄气,第一,现在已经揪出来的贪官当中没人能够在房产数量上跟严嵩并驾齐驱,可谁也不能保证那些还没有被揪出来的贪官中就没有一个能跟严嵩媲美的;第二,由于明朝房价不像现在这么高的离谱,严嵩拥有的房子数量虽多,其市值却远远比不上现在贪官所拥有的房子。

小编吐槽:其实吧,还真不好说现如今的贪官就比不上严嵩,说不定现在正潜伏着一个超级无敌宇宙房祖宗,坐拥7000间房。等住房信息联网就好了,一查就能把他查出来。

什么?!《百城住房公积金联网监控遇阻 地方利益设障碍》,好吧,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大英雄岳飞打仗不耽误买房:两千亩地五百间房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买房莫等闲,白你少年头,空悲切!

有关岳飞的著作有很多,不是写他的谋略,就是写他的战绩,不是写他的忠义,就是写他的冤屈。从岳飞逝世到现在,八百多年过去了,无数的小说、传记、论文、戏曲,重复重复再重复地“揭秘”岳飞,唯独没有一个人谈到他的经济生活,更没有一个人谈到他的土地和房子,好像这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了不起的军事天才除了打仗就是蒙冤,永远没有吃喝拉撒,永远住在空中楼阁似的。

岳飞的一生很短暂,说句大白话,就是不停地打仗。仔细一瞧,岳飞不光打仗,他还买房。现有资料显示,为了安置家属,岳飞在江西九江置过房子,同时还买了不少土地。根据计算,岳飞在九江置办了2300多亩田地,还买了498间房,以及5所水磨。

户部的报告里写得分明:岳飞家向外出租的不动产,共有151间房、1400多亩地以及两所水磨。可以想见,当岳飞及其义子岳云在外杀敌立功、驰骋战场的时候,是无须担心家人的生活的。

岳飞从哪儿弄来这么多买房买地的钱呢?不会也是贪污的吧?

据现有资料显示,绍兴元年以后,岳飞已经是高级军官,年薪已经高得惊人了。岳飞每月工资加福利6000贯以上,折合现在48万元。

有人说,南宋初年疆域锐减、财政紧张,官员俸禄大都不能足额发放。这话很对,但,岳飞是武将,宋高宗为了让武将们给他卖力气,跟金国议和前推行重武轻文的政策,文官薪水和宗室福利一律减发甚至停发,武将薪水却按照最高标准发放,一分钱不少。

除了惊人的薪水,岳飞还能经常领到惊人的赏赐。

您知道,宋朝的皇帝都不算太蠢,都明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一有战事,皇帝们对武将都有赏赐。

既有惊人高薪,又有巨额赏赐,那么岳飞能买那么多房子和土地,想必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我想大伙不会再惊诧于岳飞买房之多,倒会奇怪他买房之少:既然收入那么高,干嘛才买几百间房子和两千亩土地,再多置点儿不动产岂不更好?

南宋初年四大将当中,岳飞的不动产其实是最少的。

小编吐槽:呃,在我的印象中岳飞就是不停的打仗、打胜仗、打大胜仗,然后就被自己人弄死了,还真是不知道原来岳飞也是个大地主,对外出租151间房。咋突然就想起了董仲舒说的一句话:“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一定是我打开专题的姿势不对……

结语:住房问题从来都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我们现在所经历的跟房子有关的故事,古人也都经历过,换言之,这些问题直到今天也没解决……

部分资料来源于《君子爱财 历史名人的经济生活》,李开周,上海三联书店。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华五千年 民以房为先”之古代名人买房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华五千年 民以房为先”之古代名人买房故事

中华五千年 民以房为先”之古代名人买房故事

白居易,常乐里,亭子,公元,房子,薪水,长安,月薪,渭南,于长安,房价,公务员,大都市,家人,局长,工资,市长,弟弟,时间,积蓄,首都,购房,参加工作,折合人民币,校书郎,元稹,凤凰男,年年,有诗云,杨汝

2020-07-18 #故事会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12 #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6-21 #故事大全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7-21 #短篇故事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02 #故事会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21 #经典故事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古今中外经典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寓言+中外名人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

包装,纸质,孩子,活动,彩色插图,非常合适,经典故事,套装,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古代,中外名人,历史故事,古今中外,心得

2020-08-2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