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成语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时间:2020-07-21

寓言故事大全 掩耳盗铃

提示:本文共有 20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三一文库(www.31doc.com) 〔成语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寓言故事的成语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对于我们做人 有着实际的意义。因此学习云故事的成语是有好处的。下面 是相关的寓言故事,快来看看吧。 ▲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 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 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 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 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 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 第 1 页 共 7 页 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 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 扑到了钟上, 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 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 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 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 “妙 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 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 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 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middot;自知》 “掩耳盗钟”被说 成“掩耳盗铃” ,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 螳螂捕蝉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 第 2 页 共 7 页 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 宫花园去打鸟。 吴王问他干什么, 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 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 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出处 螳螂捕蝉, 志在有利, 不知黄雀在后啄之。 middot;赵晔《吴越春秋》 汉 解释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 光短浅。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目光短浅 相近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 反义词瞻前顾后 第 3 页 共 7 页 成语举例小狗子哪知道 lsquo;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 rsquo;,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middot;平步青云》下册 高阳《胡雪岩全传 成语造句 ◎ 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对牛弹琴的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 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 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有一年的春天,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田野散步,和煦的 春风将青草的芳香吹到他的面前,让他心情非常舒畅。他环 第 4 页 共 7 页 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头大公牛正在吃草。他兴致勃发, 突发奇想要为这头公牛演奏一曲,于是他拨动琴弦,对着这 头公牛弹奏了一首高雅的《清角之操曲》 。 虽然公明仪弹奏的曲子非常悦耳动听,但是那头吃草的 牛儿却根本不理会那高雅的曲调,仍然低着头继续吃草。因 为公牛虽然能听到琴弦发出的声音,但是并不能理解曲子中 的美妙意境。 公明仪见美妙的琴声并不能打动这头不懂音乐的牛,非 常无奈。过了一会儿,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公明仪抚动琴 弦,弹出一段段奇怪杂乱的声音,有的像嗡嗡的蚊蝇声,有 的像迷路的小牛犊发出的叫声。这时候这头大公牛才像突然 明白了什么似的,摇摇尾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对牛弹琴的启示: 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第 5 页 共 7 页 ▲ 按图索骥的典故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阳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 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 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 。为了 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 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 ,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 马。 孙阳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 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 马经》 去找千里马。 《相马经》 上说: “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 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他按照这个特 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 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 第 6 页 共 7 页 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一 进门,他便嚷着说: “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 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 ”孙 阳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 只好回答说: “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 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 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 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按图索骥的启示: 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也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这句话的正确。 第 7 页 共 7 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包含着一则寓言故事我还知道哪三个成语包含着寓言故事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包含着一则寓言故事我还知道哪三个成语包含着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比喻,基本释义,详细释义,掩耳盗铃,钟况然,成语故事,寓言故事,事情,偏要,吕氏春秋,想法子,恶人,敌人,武器,盾牌,百姓,耳朵,贬义,魏书,铃铛,进攻,保护自己,dào

2020-07-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

掩耳盗钟,比喻,简介,事情,偏要,想法子,吕氏春秋,原文,寓言故事,意思,耳朵,中国成语,不常用,通常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020-07-22 #小故事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

掩耳盗钟,比喻,简介,事情,偏要,想法子,吕氏春秋,原文,寓言故事,意思,耳朵,中国成语,不常用,通常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2020-07-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钟声,小偷,耳朵,大钟,故事,范氏,自已,掩耳盗铃,智伯,院子里,里一,关键词,东西,下子,人们,图案,办法,吕氏春秋,塞住,地方,巨响,想来想去,掩耳盗钟,春秋,时侯,敲碎,晋国,贵族,比喻,自欺

2020-07-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钟声,小偷,耳朵,大钟,故事,范氏,自已,掩耳盗铃,智伯,院子里,里一,关键词,东西,下子,人们,图案,办法,吕氏春秋,塞住,地方,巨响,想来想去,掩耳盗钟,春秋,时侯,敲碎,晋国,贵族,比喻,自欺

2020-07-21 #故事大全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钟声,小偷,耳朵,大钟,故事,范氏,自已,掩耳盗铃,智伯,院子里,里一,关键词,东西,下子,人们,图案,办法,吕氏春秋,塞住,地方,巨响,想来想去,掩耳盗钟,春秋,时侯,敲碎,晋国,贵族,比喻,自欺

2020-07-21 #故事阅读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钟声,小偷,耳朵,大钟,故事,范氏,自已,掩耳盗铃,智伯,院子里,里一,关键词,东西,下子,人们,图案,办法,吕氏春秋,塞住,地方,巨响,想来想去,掩耳盗钟,春秋,时侯,敲碎,晋国,贵族,比喻,自欺

2020-07-21 #经典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掩耳盗铃的故事

钟声,小偷,耳朵,大钟,故事,范氏,自已,掩耳盗铃,智伯,院子里,里一,关键词,东西,下子,人们,图案,办法,吕氏春秋,塞住,地方,巨响,想来想去,掩耳盗钟,春秋,时侯,敲碎,晋国,贵族,比喻,自欺

2020-07-2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