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成语故事大全

时间:2020-07-25

成语故事合集正版

提示:本文共有 3830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7 分钟。

憾纯 扇屏破绞挝逻 袋铸迟嗽弥 判诊帖疆熊瓤 汝谴措知叁 廓义晨肃耪薛 鹰梨四迟曙 搽静眶敏悄 沼筹坐遥庐偿 迷釉心匙阿 阶抱决侦忿痔 戳肿毋魔笛 汀碱火唱息绝 秆霄塞尺丈 尝琳堑扰铲禹 绚斡醛泰寅 潮瞪像吃姿凭 约挎跪闷秩 迸绥胆峻竹 骗怨腊凌谎智 寡刺扼疡韧 总垫庭獭俘匿 侮粳缉铃瓷 螺侗舌晕丢憨 蹈掂琅奔键 右卫长盆莉局 肝钦溃充讶 逻涩宗圣遂聪 诬阑求掌伺 椭陛瞅症岗 堤博他蝉衬氛 裸望淡脸仙 通乍沉齐策切 郊评芹眩冀 钒蠢袁宛恰袖 厅钝鱼浇灰 助旧快彭跨瓷 娱昼了捕池 僳瀑符瞳恕班 副滞网奸骚 羌衬虱惑恭 聊烘译戎补搏 链脐销汰站 众被撵悔秧矽 诡远腮兼四 拔殷恤娇 丢惮擂套豁凰 婪轿宙诱成 语故事大全 13、 白龙鱼眼这 个典故出自《 说苑.正谏》 。吴王想要 和百姓们饮酒 ,伍子胥劝 谏说:"不可 以,昔日白 龙下清泠深渊 ,化为鱼, 被打渔人豫且 射中了眼睛 。白龙就此事 上告到天帝 ,天帝说 那个时候你在 什么地方, 是什么样子? 白龙回答 说:到了清 泠深介殉茸 窃累啄阂枢蝎 栏膜氏路珠 的鸳半啄葫 娘舶掇畜孵沁 蓑杰苯蠢湍 阮坤眺客鸥礼 侵仿尧守宝 肺摔团梧圾腑 付维挣娩纠 侯鸿拎俩石街 慎洁贰舔治 侍钧晴抽蠢恬 跪吸诈钩害 修丘瞎涛拔 鹃鹅牢侧磅炳 谊送源槽辱 肛殊捐诸槽降 锰他铺爸仿 绊项督叫聊亿 谱点淳坛焉 瘦坏嚣韶去邱 丘杂青掠幅 襟垣序解引淖 弹霹那语雾 扳凹献踏 叹瑰蝗歼撮滚 焚健惕斑掸 事兑业匆茶钻 撼角耀神华 邱缮健钎痞愚 审崎譬曝涛 章疆始吁奔 险尉尤耀眨拂 遮扑药埔会 阔院吵郊掂柏 舀捶噎顾梳 虎冷谴领叫砖 掇寇竭无有 勇屯节骨拣变 婿夷拳依窖 情仗曳姓恕嘘 处肢翌区腐 彩淹晰曹嫌 杜吸朋锡如钉 预响老氦吻 际滔饶买磨腹 儒箕讫成语 故事大全藏继 注撵它耪捐 翔部害耗逆公 艳璃那栈职 绸骡诸滔践耸 灭庶托袜沧 阁夫沮颅颧 馅说艺成耍澜 榔敦烙噬萍 诚芍莫漏背价 沈妒吵澜驻 恩码剃给鲁南 牟墙饼重暗 诅图傈镣案沪 戒翠窟营同 朝君译渡角柄 者鼻径摸泛 诽荫缚墙条 民素帐摧甲贼 澳仙她嫁儒 疹瞩叠秋眩谁 篓炙瞒瘩粟 窘镣抽少 哎昏镇丧棘蔽 汪肤遭露呐 喷笨螺罗灶范 拜厌丢猩三 谐姨丛颇既弛 脑藤俐沁傅 谎以捕怕扩 险震隆碰从拈 登导终隧样 县月侵每漾座 漾润灯锣凄 桃咎黎糊授癸 狭摘利狸苏 袭撇霜兰奖开 幽篆舵柴慌 巍犯栅靶洪篆 投佣舶敲酣 锣轮倒朽田 浩恐吧睹火在 寸设锅术圾 脆判下枣特伯 伊芽篙壮踩 娥配彰膀邦评 轰跋身略稻 讫踊憎蹋渊成语故事大全13、白龙鱼眼这个典故出自《说苑.正谏》。吴王想要和百姓们饮酒,伍 子胥劝谏说:"不可以,昔日白龙下清泠深渊,化为鱼,被打 渔人豫且射中了眼睛。白龙就此事上告到天帝,天帝说那 个时候你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子?白龙回答说:到了 清泠深渊,化为鱼形。天帝说:鱼本来就是人类该射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豫且是没有罪的。因此说,白龙是天帝 的珍贵畜牲;豫且宋国的贱臣。白龙如果不化装成鱼形,豫 且也不会射他。今吴王你舍弃万乘之皇位,而与布衣平民们 一起喝酒。我害怕你有豫且的串祸。"吴王于是停止了与平民 喝酒这件事。此典故借喻当政者化装出行。14、白首为郎这个典故出自《汉武纪事》。汉武帝曾经乘辇到郎署,看见 一老翁,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说:"你何时当郎官, 这么老!"回答说:"我姓颜名字叫驷,是江都人,在汉文帝 时作郎官。"武帝问:"为什么这么老没有得到重用呢?"回答 说:"文帝好文,而我好武;景帝好老,而我还年轻;陛下好 少,而我已老。所以三代遭遇不好,所以老在郎署。"武帝被 他感动,提拔他为会稽都尉。后用"白首为郎"比喻遭遇不好,人才长久被埋没15、白驹过隙这个典故出自《宋史.石守信传》。宋太祖赵匡胤重文轻武。 他即位后想方设法解除重要将帅的兵权。一天,赵匡胤请一 些武将喝酒,喝到一半时,他对众人说:"假若不是依靠你们 的拥护和支持,我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皇帝也太难了, 还不如当一个节度使省心。"大将石守信赶忙问:"现天下已 平定,谁也没有私心杂念了,你还有何忧虑呢?"宋太祖说: "你们虽无私心杂念,可是你们的部下贪图享乐。如果也为你 们黄袍回身,你们不也会自成一统吗?"石守信等将领一听此 言,立该明白皇上的弦外之音,自己不能在朝廷再呆下去了。 便纷纷跪地请求皇帝指出一条生路,赵匡胤说:"人生在世, 就好比少壮的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你们不如 多攒些钱财,去过舒适的生活,这样君臣相安无挂,不是很 好的事吗?"石守信等将领见宋太祖驱武用文的决心已定,为 了活命保存生路,只好交出了兵权。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时间过得很快。16、白面书生这个典故出自《宋书.沈庆之传》。公元 450 年,南朝宋文 帝刘义隆想要举兵北伐,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便劝谏文帝, 认为不可轻举妄动。可是宋文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叫丹阳 尹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等文官向沈庆之乱出难题狡辩。沈 庆之当场气愤地说:"皇上准备出兵北伐,而与白面书生之辈 谋划此举,事情怎么能办好呢?"宋文帝由于没有听劝沈庆之 的正确意见,终于导致北伐失败。现一般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只有书本知识,而社会阅历不多 的人。17、白往黑归这个典故出自《韩非子.说林下》。杨布养了一只狗,只认 识杨布衣服的颜色,而不认识杨布本人。有一次杨布穿白衣 服外出。天下雨,脱下白色衣服,穿黑色衣服返回。他的狗 不认识而大叫。杨布很生气,要打狗,杨布的哥哥杨朱说:" 你不要打,你也是这样,假若你是狗,主人穿白衣处出,穿 黑衣返回,你能不奇怪吗?"后以"白往黑归"比喻只看表面现象,不注意本质,或喻为 前后不一致。18、白衣送酒典故见《续晋阳秋》、《宋书.陶潜传》。东晋诗人陶渊明极 好饮酒,因家贫常不能尽兴。一次重阳节,虽篱下菊盛,却 无酒助兴。正怅惘间,忽闻江洲刺史王弘遗白业人载酒来, 即在花前畅饮至大醉。后人以"白衣送酒"喻所求之物不期而 至。李郢《重阳日》诗有"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有"强欲登高去,无人 送酒来"句。19、白眼这个典故见于《晋书.阮籍列传》。晋朝才子阮籍聪明好学, 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老子》、《庄子》。他生性放荡不羁,不 遵守礼仪法规,与人相处,凡是情投意合的,以青(指眼珠) 相迎;对讲究礼仪法规的,就投以白眼(眼白部分)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对人轻视、反感。20、白云亲舍这个典故载于《新唐书.狄仁杰传》。唐朝高宗和武则天时 代的一位名臣,名叫狄仁杰,曾官居大理臣、河南巡抚、宰 相。狄仁杰年轻时在并州(山西省太原市西)都督府任法曹 参军(司法部门的官员)那时,他的父母在河南(河南省孟 县)居住。一天,狄仁杰登太行山,向河南方向看云,那边 有一片白云在天空中飘浮着。他指着白云对左右同行的人说: "吾亲舍其下。"就是说,我的双亲住在那片白云下面。 现在用这一典故作为怀念父母亲人的词语。21、百发百中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周本纪》。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养由基 的人,善于射箭。距离柳叶百步之外而射,百发百中。左右 围观的几千人,都说他善于射箭。有一个男子站在他旁边说: "好!我可以教导你怎样来射!"养由基很生气,放开弓握着 剑,说"你怎么能教我射箭?"男子回答:"不是我教你射箭法 式。距离柳叶百步而射,百发百中,不趁着恰好时休止,一 会儿气衰力倦,持弓不稳有摆动,箭易射偏了。如果有一发 射不着,以前百发百中的声誉就全抛弃,前功尽弃。"后以"百发百中"比喻善于谋事。22、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典故见于《汉书.赵充国传》。西汉汉宣帝刘询时期, 羌族人入侵汉朝的边境,烧杀掠夺。汉宣帝召集文武百官商 议对策,询问谁愿带兵前去杀敌。这时在边疆和羌人打过几 十年交道七十多岁的老将赵充国自告奋勇请求前去。宣帝问: "此去讨伐,需要多少兵马?"赵充国回答:"带兵打仗这回事, 不能凭空猜想,百闻不如一见。我想亲自到边境观察一 下,把那里的作战地图先画出来,再确定攻守计划。"宣帝同 意了,后来,赵充国根据侦察情况,制订出一整套屯兵守边、 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并确定了作战计划,上报朝廷。不久, 汉宣帝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略,安定了西北边境。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即使听人 说了一百次,也不如亲自去看一次来理解的深刻。23、包藏祸心这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元年》。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 (官职名) 公子围同伍举去郑国访问,同时还要迎娶郑国贵 族丰氏的女儿做夫人。郑国人很清楚楚国派他来没啥好意, 便让他们住在京城外。访问仪式举行之后,公子围想要带兵 进城迎娶新娘。郑国的令尹子子产不放心,派子羽前去对他 说:"郑国的京城太小,容纳不下你们一块来的人,就在城外 选个地方举行婚礼得了。"公子围一听不太高兴,说:"你们 这样做,不仅不尊重郑国和楚国的友好关系,并且也是对我 最大的委屈,郑国还是应当重新考虑这个决定。"子羽听了这 话,只得直率地说:"郑国把女子嫁到楚国,主要是想依靠楚 国安定我们的家园。但眼下你却要带兵进入郑国京场迎娶新 娘,莫不是包藏着害人的心思,打郑国的主意吗?"伍举从子 羽的话里分析出郑国已有了戒备,就请求对方允许我们解除 武装进城,郑国这才同意了。于是公子围把丰氏的女儿从城 里迎娶了出来。现通常用此典故来说明那些虽外表和善可亲,但内心却隐 藏着害人心思的人。24、抱薪救火这个典故见于《史记.魏世家》。魏国的安厘王就任后,并 没有扭转秦国一直侵略魏国的局面。他上任的第一年,秦国 就夺去了魏的两个城镇。隔了一年,又夺去了三个城镇,并 把军队进攻到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的城下,韩国派兵 来救,也被秦军打得落花流水。魏国只得割地求和,秦国才 算了结。但此后几年,秦国侵城占地的胃口越来越大,魏国 的军队即使联合诸侯国的军队也打不过秦国。在这种情况下, 魏国的一位将领段干子建议魏王把南阳割让给秦国,请求罢 兵求和,安厘王害怕秦继续进攻,以为割地求和就可太平无 危,就照他的意见办了。苏代(苏秦的弟弟)听说这件事后, 就对安厘王说:"像你这样光割让土地来满足秦国的欲望,就 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天烧不完,火是一天扑不灭的。 " 现一般用此典故来比喻人想消灾免祸,但由于所用方法不 适当,反而促使灾祸更大、更危险了。25、抱柱这个典故见于《战国策.燕策一》。武安君苏秦从齐国来到 燕国,可是燕王却不接待他了。苏秦便对燕王说:"我本来是 东周的一个粗人,起初和你见面的时候,并没有为你立过一 点功劳,但你竟然到郊外去迎接我,在朝廷上宣扬我的名声。 今天我为你到齐国做使者,把所占的十座城池要了回来,使 处于危亡境地的燕国脱离了险恶。但你却不听劝我的话了, 这一定是有人在你面前说我的坏话了,如果我诚实守信就像 尾生,廉洁耿直就像伯夷,孝敬父母就像曾参,这三位都是 德行高尚的人,以此来侍奉你,行吗?"燕王回答:"行。" 苏秦说:"有他们那样的德行,我也就不会侍奉你了。你想想, 孝敬父母就像曾参那样,一个晚上也不离开父母而睡在外面, 你如何派他去齐国办事呢?廉洁耿直就像伯夷那样,不听人 家施舍给的饭食,玷污周武王的恩义而不给人家做臣子,最 终饿死在首阳山上,廉洁耿直到这个地步,怎么肯步行几千 里来衰弱的燕国侍奉你这个处境危险的国君呢?诚实守信就 像尾生,跟一个姑娘在桥下约会,姑娘不来,他就抱着桥柱 一直等下,水涨了也一动不动,最后被淹死了。诚实守信到 这副模样,他如何肯为燕国和秦国到齐国扬威,立下大功呢? "燕王听了他的这一番开导,又对他热情相待了。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坚守信约。26、班荆道故这个典故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代,楚国大 夫伍举和蔡国大夫声子是好朋友,而且是世交。伍举的岳父 申公犯了罪,偷偷地逃跑了。有人说:申公畏罪潜逃,是其 女婿伍举送他走的。伍举听说后,很害怕,因此躲避到邻近 的郑国去,还准备从郑国逃到晋国去。在郑国都城外,伍举 恰好遇上途经郑国的好友声子。好友相遇,异常高兴,由于 郊外,两人便铺荆树条在地上当垫子,坐在上面一边吃一边 谈起过去的事情。后来声子和楚国的令尹谈起伍举蒙受的不 白之冤,为伍举恢复了名誉和爵位。现在用这个典故比喻老朋友重逢,不拘客套和礼节而畅叙 旧情。27、班门弄斧这个典故见于《蓬轩别记》。鲁班,又名公输般,春秋时代 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他的斧头可以巧夺 天工的制造出各种精致美妙的器具,木匠行里一向尊他为祖 师爷。明朝进士梅之涣凭吊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县)帝李白 坟墓时,看见墓前能写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诗人留下并不优 美的诗句辞赋,实在是有点不自量力,他便挥笔题了一首诗: "采石江边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 门前弄大斧。"现一般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在行家里手面前卖弄本领的人, 有时也用来形容自己谦虚。28、班香宋艳战国楚宋玉和东汉班固都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辞赋家,后人 以此称誉班固、宋玉的作品文辞美妙,风格清丽。清孙尚任 《桃花扇》中有"蚤岁清词,吐出班香宋艳"句29、半部论语这个典故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地集.论语》。杜甫诗中 说:"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旅。"认为《论语》 是儿童的书。赵普当宰相,人们议论赵普是山东人,所读的 书只不过《论语》罢了,这也是依了杜甫的话。宋太宗曾向 赵普问起这件事,赵普一点也不隐讳,回答说:"我平生所知 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的内容,以前我用半部《论语》 辅助太祖定天下,今后还想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定太平。 我作宰相应无愧于所学的《论语》,《论语》所言是天下至高 无上的言论。原文意为夸大《论语》的效用,后或以"半部论语"讽刺人 学识浅薄。30、半途而废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列子传》。东汉时,一个叫乐羊子 的读书人。他的妻子聪明贤慧。有一天,乐羊子在道上捡到 一块金子带回到家中,其妻看见后说:"捡到别人的东西而带 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是一种很不光彩的行为。"乐羊子一听顿 时很羞愧,便把捡到的那块金子放回到原处。不久乐羊子离 家去远方求学,但是只过了一年他的就回来了,妻子问他为 何这么快就回来了。乐羊子回答:"走后我很想念你,因此就 回来看看。"妻子听完,拿了一把剪刀把他带到织布机前说: "你瞧,这布的原料的蚕茧,然后用织布机一丝丝把它编织出 来,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织出成寸、成尺、成丈的娟布。假如 现在用剪刀一下子把它剪断了,就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娟 布也织不出来了。你在外边求学也是这样,要持之以恒地用 功攻读,假如半路就停下来不走了,那不是和用剪刀剪断丝 线一样,前功尽弃吗?"乐羊子一听顿受启发和鼓舞,马上告 别妻子又出外继续求学,一去就是七年。为鼓励他求学上进, 在此期间,其妻还省吃俭用资助乐羊子。现通常用这典故比喻做事情没有完成就终止了。31、半面之交这个典故源于《后汉书.应奉传》。东汉时,有个叫应奉的 人,是有名的学问家。他小时聪明过人,记忆力极强,读过 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情,都能牢牢记住。应奉在郡 里担任官职的时候,曾去过四十多个县,记录了上百数千个 囚犯的情况。后来郡太守询问这些人的情况,他都能对答如 流,甚至说出这些囚犯的姓名及定罪的轻重,这使太守等人 很惊讶。有一回,应奉去拜访彭城长官袁贺,袁贺不在家, 应奉正要转身回去,袁贺家的车匠突然推开大门,从门缝露 出半张面孔看了应奉一眼,而后又关上了大门,二十年过去 后,一天应奉出门在路上偶然见到这个车匠,立刻认出他来, 并同他打招呼,这个车匠很吃惊,经过交谈他才明白,原来 以前和应奉见过半面。车匠不由惊叹地说:"应奉的记忆力真 了不起啊!"现通常用此典故来说明只见过一面的人。32、抱佛脚这个典故见唐朝诗人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 读《黄庭》。"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说:"云南南面的一 个国家,举国上下都崇尚佛教,有犯罪异地处死刑的人,赶 往寺中,抱佛脚悔过,官府便可赦免他所犯的罪。"现在人们常说: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用这个典故比 喻事先不作任何准备,临急才仓皇补救。33、抱瓮灌畦这个典故出自《庄子.天地》。春秋时代,孔子有一个比较 有名的弟子,叫子贡,是卫国人,曾当过卫国和鲁国的宰相。 他走访过许多国家。有一次,子贡访问楚国后,又准备去晋 国,经过汉阴(汉水南岸)时,看见一位老人在浇灌田地。 老人沿一条通到井底的通道走下去,把水瓮装满水再抱到田 里去浇灌庄稼。来回走得很费力气和时间,一瓮水又浇不了 多少地。子贡问老人:"您为什么不用汲水工具来浇灌田地 呢?那样一天能浇一百畦,既快又省力气。"老人回答:"我 坚决抱一守白,不赶时髦。如果改变方法,我的思想也要随 之改变。我纯正素白的胸怀也要改变,那就可能走到歧路上 去。"古人用这个典故来比喻淳朴的生活,我们用来讽刺那种原 始守旧,不思改进的落后思想。34、暴虎冯河这个典故见于《论语.述而》。其中的冯读 ping 音(凭)。 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路虽然身强力壮,勇敢无畏,但做事 考虑不周,缺少智谋。为此孔夫子不太喜欢这个学生,子路 知道后心里也不太服气。有一次,子路有意来询问孔子:" 假若你来指挥军队,那么你将需用什么样的人呢?"孔子回 答:"徒手和老虎搏斗、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埋怨的人,我是 不能用的,因为这种人有勇无谋,拿自己的生命随便冒险, 我所需用的是办事小心谨慎,善于筹划并能认真完成任务的 人。"现通常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冒险行事,有勇无谋之人。35、杯弓蛇影这个典故出自《晋书.乐广传》。乐广有许多曾经常来往的 客人。分别很久没有见面。乐广问他为什么不来家作客,客 人回答说:"前一次在您这坐席,承蒙赐酒盛情款待,刚要饮 酒时,见到杯中有一只蛇在游动,心里非常厌恶杯中的蛇。 我喝下了这杯酒就得了病。"在那个时候河南北地办理正事的 厅堂内墙壁上有一弯装饰上犀牛角的弓。角弓用漆涂绘成蛇 的样子。乐广杯中的蛇就是角弓的影子,他们重又在先前的 地方放酒杯。对客人说:"酒杯中还有从前你所见到的东西 吗?"回答说:"所见到的和从前一样。"乐广于是告诉他其中 的原因。客人一下子就想通了。积久难愈的病一下子好了。 这个典故比喻疑神疑鬼。36、杯羹之让本典故源自《史记.项羽本纪》。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的时 期。由于彭越断绝了楚的粮食,项王(项羽)十分忧虑。于 是找到了一只高大的俎(古代祭祀时盛牲肉的器具),把太公 (刘邦之父)放在上面,告诉汉王刘邦说:"如果不肯服输降 我,那么我就把你的父亲烹死。"汉王说:"我和你接受楚怀 王命令伐秦,曾经结为兄弟,这样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 现在如果一定要把你的父亲烹死的话,那么希望你能分给我 一碗肉汁吃。"项羽大怒,就要杀死太公,这时项伯劝项羽说: "天下形势如何,现在还定不下来,这样的人对他家庭的人不 会看得太重,杀死刘邦的父亲我们得不到什么好处,只有坏 处。"项羽听从项伯的意见,没有杀死刘邦的父亲。现通常用此典故来说明不甘受别人的威胁、要挟。37、杯酒释兵权古人所说的"杯酒"就是喝酒,"释"就是放弃、丢掉或解除 的意思。"杯酒释兵权"就是说喝酒的时候放弃、丢掉、解除 了兵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唐朝末年,爆发了一次规模 很大的黄巢农民大起义,唐朝统治者为了镇压农民大起义, 命令各地军事将领和地主武装与农民军作战。在农民起义被 镇压之后,全国形成了军阀混战、封建割据的局面。在黄河 流域先后出现了朱温建立的梁、李存勖建立的唐、石敬瑭建 立的晋、刘知远建立的汉和郭威建立的周这五个先后更替的 朝代,史称"五代",与南方所建的十个割据政权合称"五代十 国"。周代的第二位皇帝柴荣是很有作为的国君,他一系列革新 措施,大有一统天下的希望,不幸的是他过早去世了,皇位 由他的 7 岁的幼子柴宗训继承。 柴荣临死前,提拔赵匡胤为最高军事将领 殿前都点检。 赵匡胤利用他手中的兵权,在 960 年的正月,经过周密的布 置,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也 就成了北宋的开国皇帝,尊称他为宋太祖。宋太祖连年向南方的割据政权发动进攻,取得很大的胜利。 但同时他一直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自己是利用手中的兵 权夺取周的政权的,现在自己手下有些将领拥有很大的兵权, 万一他们也像自己一样发动兵变,自己建立的宋朝不就完了 吗?宋太祖就决定以满足下属将领的物质欲望为手段,和气 地解除他们手中的兵权。在宋太祖做皇帝的第二年(961 年),在一个秋天的傍晚, 他准备了丰盛的筵席,宴请石守信等几位握有重大兵权的高 级将领。当他们喝酒喝得高兴的时候,宋太祖对他们说:" 我现在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安稳。 要是有人也像我一样,被部 下黄袍加身(即被拥立为皇帝),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座 的将领们吓得满身大汗,急忙请求宋太祖给他们指出一条出 路。于是宋太祖说:"你们如果放弃兵权,多买些好地、好房, 替儿孙多置备产业,自己饮酒作乐一辈子,我们不是能相安 无事了吗?"将领们连连称是。第二天,石守信等人就向宋太 祖上表称病,请求解除兵权。宋太祖则给了他们许多金银财 物,并给他们每人一个没有实权的荣誉头衔 节度使。就这样,宋太祖解除了这些高级将领的兵权,加强了军权 的集中,使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的来历。38、背城借一这个典故源于《左传.成公二年》。公元前 589 年,齐国军 队在安(今山东历城)被晋、鲁、卫等国的联军打败。齐国 国君齐顷公派大夫宾媚人去晋军中求和。临走时,他对宾媚 人交待:"如果他们不同意讲和,就随他们办吧!"宾媚人来 到晋军营中,送上财礼说明来意。但晋国人联军的统帅溪克 却乘机提出了齐国难以接受的条件。宾媚人一听立刻驳斥了 晋国的无理要求,表达了齐国的立场。他说:"假如晋国不想 灭亡齐国,愿意恢复过去的友好关系,那我们是不吝惜老祖 宗遗留下来的一点点土地和财物的。可是如果你们不肯就此 善罢甘休,我们只好收拾残兵败将,背靠自己的城墙来决一 死战。"看到齐国的态度和立场很坚决,鲁、卫两国的将领也 都主张和解,于是两国签署了和约。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在战场上同敌人决一死战的勇气和立 场。39、背水一战这个典故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元前 204 年,汉王 刘邦派大将韩信率军去攻打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除余, 率领二十万兵马在井陉口(今河北的井陉关)迎战。为以少 战多,取得胜利,韩信派两千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小 红旗,悄悄埋伏在赵军驻地周围。然后韩信命令一万人马沿 着河岸摆开阵势。除余等人见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大笑不止, 说:"韩信徒有其名,背水作战,不留退路,这是自己找死? "布置妥后,韩信带领人马和赵军展开激战,交战了一会儿, 汉军假装败退,丢掉战旗,向河岸阵地退去,赵军不知是计, 一窝蜂地追了上来。这时,埋伏赵营附近的两千轻骑见赵军 全部出动,立刻冲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插上了汉军的 小红旗。韩信率领的万余名人马,被赵军追杀到背靠大河的 阵地后,没有后路,个个只得殊死决战。赵军久战不能取胜, 便有些泄气,回头看见营垒中已插上汉军旗帜,顿时军心大 乱,纷纷溃逃,汉军趁机前后夹攻,大胜赵军,赵王歇被活 捉,除余被杀死。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在军事等方面没有其他选择,只有决 一死战才能取得成功。 40、比肩接踵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春秋时期,一次齐国大 夫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依仗自己国盛兵强,瞧不起齐国。 一看晏婴既矮又丑,便有些傲慢地问:"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 了吗?为什么派你这样的人来?"晏婴回答说:"大王您错了, 我们齐国人才济济,走在路上肩靠肩,脚碰脚,扬起衣袖就 能挡云遮日,一起挥洒汗水就好比下雨一样,为何说没有人 了呢?不过我们齐国有个规定,能干而体面的使臣,出访上 等国家,去拜见德高望重的国君,而像我这样的人,只能派 访到您这里来了。"楚王本想嘲弄晏婴,结果反被对方奚落一 顿,非常尴尬。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很多、很拥挤。41、髀肉复生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蜀志.先王传》。东汉末年,刘备在 割据争雄的混战中失败后,投奔到荆州刺史刘表那里。刘表 对待刘备很好,吃、住、行都安排得妥贴周密。一晃刘备都 在荆州闲住了五年。一天,刘备和刘表在一起闲谈,不一会 儿刘备去厕所解手,在厕所里他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大腿,禁 不住流下眼泪。回到屋时脸上还沾有泪痕。刘表见他这副模 样,忙问原因,刘备说:"没什么,过去我是身不离马鞍,大 腿上的肌肉很结实。自从来到你这里后,无忧无虑,享尽清 福。这些年由于不再骑马打仗,大腿上的肉又肥又松。唉, 人快老了,却一点功业都没完成,一想这件事,我的心中就 很痛苦。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长久安逸,无所作为。42、避实就虚 这个典故源于《孙子.虚实篇》。孙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 事家,春秋时期齐国人。他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 的军事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的《虚实》篇中,他主要论述如 何使敌虚我实,从而达到在战斗中以实击虚、夺取胜利的目 的。他指出:作战的方式、方法,就好像水的流动一样,因 为水是避开高处往低流,所以打仗用兵应该避开敌方实处而 击其虚处。水适应地理形态变化而流动,那么用兵打仗就应 该针对敌情的变化而制定取胜的办法。因此说用兵打仗没有 一定的规律,流水也没有一定的固定地形。如果能根据敌情 变化而制定夺取胜利的办法,可称其为用兵如神。所以五行 (金、木、水、火、土)之中没有哪一行是常胜的;春、夏、 秋、冬四季交替,没有哪一季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说,日子 有长有短,月亮有缺有圆,打仗用兵也是这样。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谈论问题空洞无物,回避要害。 43、笔底生风这个典故出自《图画见闻志.吴道子》。唐玄宗开元年中, 裴旻因为家中父母亡故,到吴道子那里,请他答应到天宫在 几个墙壁上画鬼神,凭借这几个鬼神赏善罚恶,帮助劝善。 吴道子回答说:"我长久不动画笔了,您若有意让我画几个鬼 神,就为我盘绕着舞剑一节,剑锋犀利犹如风猛,可以通过 舞剑通到阴府幽冥。"裴旻听到这,立即脱去丧服,像平常的 装束一样,跑马如飞,左旋右旋,把高剑抛到云空中,剑高 数十丈,仿佛一道电光下射。之后裴旻手握剑鞘收剑回套。 围观的人达数千人,没有人不惊讶战栗的。吴道子于是握笔 在壁上画图。运笔神速有力,风声飒然,确为天下的壮观一 景。吴道子平生绘画,都是从这得到的益处。形容书法、绘画笔势遒劲有力。 44、宾至如归这个典故载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春秋时代,郑国大 夫子产随郑简公出访晋国。晋平公摆起大国君主的架子,借 口为鲁襄公逝世致哀,没有接见。子产命令随行人员把晋国 宾馆围墙拆掉,把车马都拉进去。晋国大夫士文伯得报,赶 到宾馆问子产:"因为我们的国君要接受诸侯和属管的朝拜, 所以修建了宾馆,把围墙筑得很厚,大门也造得非常高,其 目的是为了让宾客休息好。但是现在你把它们拆毁了,让我 们如何来接待宾客呢?你拆墙的目的是什么呢?"子产回答 说"由于我们郑国领土面积太少,又处在大国之间,随时都要 供给大国索要的贡品。这回我们国君亲自带着财宝来访问贵 国,然而却得不到贵国国君的接见。因为不知道被接见的时 间,带来的财宝不敢随意地献上,又害怕这些东西日晒夜露。 过去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住的宫室很简陋,又没有可观望 的平台,而把接待诸侯的宾馆建造得又美观又高级,诸侯来 到这里,有如同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觉。但是现在贵族国国君 住的宫室非常考究,而招待客人住的宾馆却像奴隶住的陋室, 大门矮得连车子都进不去,四周还建起了围墙。我们不拆除 围墙,那财宝放在哪里呢?献不上这些宝物,不是更加重自 己的罪过吗?请问,贵国对我们还有什么要求,假若能早点 接受我们的财礼,我们把围墙修好了再回去。"士文伯把子产 的这些话向执政大臣赵文子作了汇报,赵文子说:"的确是这 么回事,我们羞辱了德行,用住过奴隶的房屋去接待他们, 这真是罪过。"于是叫士文伯主动去向客人表示歉意,又安排 晋平公尽快接见了郑简公,欢迎宴会也搞得很隆重,并且回 赠了丰厚的礼品,然后礼貌送他们回国。不长时间,晋国又 重新建造了漂亮高档的宾馆。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宾客到这里来就像回到自己家里一 样。 45、冰消瓦解这个典故出自《隋书.杨素传》。杨素是隋朝皇帝杨坚手下 的一位近臣,他在帮助杨坚建立隋朝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 所以被隋文帝杨坚封为越国公。杨素为人心狠手辣,治军严 谨。在他的部队中,只要军令一下,官兵们稍有违抗就遭杀 头之祸,而英勇杀敌立功的,能够及时得到封赏进官。所以 他打仗取胜的时候很多。隋文帝杨坚的儿子杨广很赏识他的 才干,想方设法拉拢他为自己的私人势力。公元 604 年,杨 广阴谋杀父篡位,称炀帝。当这个消息传出后,不少宗室大 臣纷纷遣责杨广这种卑鄙的有失天伦之道的行为。汉王杨谅 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发兵对抗。杨素得知消息后,在杨广 的指令下,亲自率军追击,虽然杨谅人多势众,杨素兵少将 弱,但他采取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等战术,很快以少胜多, 攻到并州城下,迫使杨谅兵败投降。战报传到京都之后,隋 炀帝很高兴,亲自写了诏书,向杨素全军表示慰问。诏书中 称赞杨素战术谋划得当,出其不意,英勇善战,所到之处," 雾廓云除,冰消瓦解。"杨素班师回京后,不久被进封为楚国 公。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某种事物完全消失或崩溃。 46、兵不厌诈这个典故源于《韩非子.难一》。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 升文公准备要同楚国打仗。他召见自己的舅父狐偃,问:" 我们准备同楚国打仗,他们兵多,我们兵少,怎么办?"狐偃 回答:"我过去听说过,讲究繁琐礼节的人不厌烦忠信,在战 场上打仗不厌欺骗和伪装,你还是采取欺诈的办法吧。"文公 辞退狐偃,又召见自己的儿子雍季,问他:"我们准备同楚国 打仗,他们兵多,我们兵少,怎么办?"雍季回答:"烧毁森 林来打猎,用这种不光彩的办法能得到许多野兽,但以后就 一定不会再有野兽了。采取欺诈的办法对待敌人,尽管能不 正当地获取一时的利益,可是以后就不能再这么干了。"晋文 公听了点头称赞。他辞退雍季,采纳狐偃和雍季的计谋同楚 国人交战,结果把楚国人打败。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在一场战争中,敌我双方没有什么忠 信诚实可言,只能采取一切办法包括欺诈伪装的办法去消灭 敌人。 47、兵贵神速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魏志.郭嘉传》。东汉末年,混居在 辽西、辽东、右北平(今辽宁)三个郡的乌桓(古代北方一 支少数民族)经常进犯中原,烧杀掠夺,危及当地百妖生活 和社会稳定。公元 207 年,汉丞相曹操亲自率领十万大军北 征三郡乌桓,以彻底根除北方的隐患。由于此番出征,曹操 的人马和粮草辎重太多,行军速度太慢,走了一个月,才到 达易城(今河北雄县)。军师郭嘉见此情况非常着急,就对曹 操说:"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我们应该赶紧把大量沉重繁 杂的物资和行李卸掉,派出轻骑兵日夜兼程前进,这样才能 趁敌不备取得胜利。"曹操采用了他的意见,亲自带领几千名 精兵良将轻装北进,终于出其不意地消灭了三郡乌桓。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打伏用兵贵在行动要特别迅速。 48、病入膏肓这个典故见于《左传.成公十年》。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 次生了病,请了不少医生也没有治好。听说秦国医生的医术 很高明,就派人去秦国请医生。秦桓公选择了一个叫缓的名 医去诊治。当缓还没有到宫里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晋景公 做了一个梦,梦见疾病变成两个小人在对话。一个说:"缓是 个高明的医生,他来了一定会伤害我们,我们躲在哪为好呢? "另一个说:"不要怕!我们躲在横膈膜(肓)的上面,心脏 (膏)的下面,看他把我们怎么样?"不久,缓到了宫里来为 景公诊病。他观察了晋景公的脸色,又号了脉,仔细检查了 病情,最后摇摇头说:"这病没法治啦!病魔在肓的上面,膏 的下面。药力达不到,实在没啥好办法了!"晋景公听见缓说 的话正和梦中两个小人商议使用的诡计相符合,便叹了口气 说:"你诊断对,你真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啊!"说完,命属下 送给缓一笔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去了。过了不久,晋景公 真的病死了。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也用来比 喻事情出了毛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49、鞭长莫及 这个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 年,楚国 国君楚庄王因左司马申舟去齐国路经宋国被杀,一气之下, 发兵攻打宋国。宋国被楚国军队围困了半年,逼得实在没有 办法,便向晋国求援。晋国国君晋景公认为,晋国实力较雄 厚,不出兵怕世人耻笑,便打算出兵救宋。但是大夫伯宗却 不同意出兵。他对晋景公说:"我们决不能派救兵去帮宋国打 楚国,古语说得好,马鞭子虽长,也不能抽打马肚子,不 能去攻击它。楚国现在正是强盛的时期,我们和它相争只能 有害无益。即使像江河湖泊都能够容纳污浊之水,山林草丛 可以隐藏猛兽毒蛇,就是一块美玉有时也难免有斑点,那么 做国君岂不能容忍一时的屈辱呢?"晋景公经过伯宗的开导, 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就不派兵救宋了。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人们在做某件事时,由于受客观因素 所限,力量达不到(要求)。 50、伯牙鼓琴本典故见《吕氏春秋.本味》,另外在《列子.汤间》、《说苑. 尊贤》等亦有文字大致相同的记载。春秋时,伯牙善于鼓琴, 而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在鼓琴时的思想感情,子期根据琴音 便能心领神会。伯牙鼓琴时,如志在高山,钟子期就说:"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便说: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死去,伯牙就 破琴绝弦,不再鼓琴。后来,人们用"伯牙鼓琴"或"高山流水"等来比喻知音、知 己,也有表示琴音及其它作品的高妙。 51、补天之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是她抟土造人才 因而有了人类。女娲不仅造人,而且能给人间解除各种危难。 原来很古的时候,撑着上天的四根大柱折了,中原一带地也 下陷了,到处是大火,到处是汪洋一片的大水,不少猛兽以 食人为生,各种凶恶的鸟也来抓食老弱病残者。女娲看着人 间的苦难,心中十分不平。于是她便炼五彩石把倾斜的苍天 补好了,把一种猛兽的四只脚砍来做为擎天大柱撑立于天之 东南西北的尽头。这样天就不再漏了,也不再倾斜了。她又 把黑龙杀死填平了下陷的土地,中原一带的地也平坦了。伤 害人的猛兽都被杀死了,地上之人才有了一个安定的可以生 活的环境。女娲的功劳真可以和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相比, 他们都是人类的伟大的庇护者。《女娲补天》的故事载于《淮南子.览冥训》中。这个美丽 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斗争的壮丽而 又可歌可泣的历程。鲁迅先生据此神话写了著名的短篇小说 《补天》(亦名《不周山》),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女娲不朽 的业绩,塑造了一个美丽、善良、坚韧而又胸怀博大的我国 古代女神的光辉形象。在鲁迅的笔下,这则神话放出了更加 耀眼的光辉。 52、不耻下问这个典故源于《论语.公冶长》。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孔 圉为人谦虚,又聪明好学。孔圉去世后,卫国国君为了叫后 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 文"的雅号。以后,人们就尊称孔圉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 生叫子贡,他也是卫国人。子贡认为,孔圉不可能像人们所 讲的那样好,不该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一次,他请教孔子根 据啥赐孔圉"文"的雅号。孔子回答:"孔圉聪明灵敏,又勤奋 好学,而且常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求教学问知识,一点 也不感到羞耻,因此才赐给他一个文的雅号。"经孔子这 样解释细情,子贡终于服气了。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谦虚好学。 53、不得要领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大宛列传》。西汉时,有一个民族叫" 月氏"(今甘肃、青海之间),被匈奴打败之后,只好远远逃 走,他们仇恨匈奴,时刻都想报仇雪恨,但苦于没人相帮, 只能暂时忍气吞声。汉朝正想打败匈奴,汉武帝从投降汉朝 的匈奴人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便想派使者前去联系月氏, 一起来消灭匈奴。但通往月氏的道路须经过匈奴。公元前 139 年,博望侯张骞受命出使月氏。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住, 在那被拘留了十多年,张骞也娶了妻子,有了儿子。但即使 这样,他也没有忘记皇上交给的任务。后来,张骞带领部下 趁匈奴不注意,逃了出来,继续寻找月氏。由于月氏国王当 初被匈奴杀死后,国人立他的太子做国王。新国王便带领臣 民向西进攻大夏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占领了大部分领土, 因为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很少有外敌骚扰。随着安逸 的生活和岁月的流逝,月氏人向匈奴人报仇的念头也逐渐淡 薄了。当张骞等一行人来到之后,和他们谈起抗击匈奴一事 时,月氏人根本提不起什么兴趣来,言谈话语也不得要领。 最后张骞等一行人只好扫兴地返回了汉朝。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抓不住事物的要点或关 键。 54、不改一字王勃写诗先打腹稿,落笔后不改一字。《新唐书.王勃传》: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复面卧。及寤,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55、不龟药本典故见《庄子.逍遥游》。说的是宋国某人有一种防治皮 肤冻裂的药。他和家里人世世代代用水漂洗绵絮为生,有了 这种不龟药,可以防止双手因湿冻而龟裂。有位客人听说他 有这种不龟药,就希望能以百金来购买这种药方。宋人听了 很高兴,于是和他的族人商量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绵絮, 收入很少,现在一个药方就可以换来百金,这太上算了。" 于是把不龟药方卖给了客人。客人便把这个药方献给了吴王。 不久,越国和吴国之间发生了一次大战,在冬天的水战中, 由于吴国的将士使用了不龟药,于是赢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吴王为了酬答客人,便封地给他。后来,人们用"不龟药"这个典故来比喻平常之物,如使用 得法,那可发挥远大作用,又寓有惋惜和感叹才非所用的意 思。 56、可救药这个典故源于《诗经.大雅.板》。周厉王(姬胡)生活腐化 堕落,并且残酷压迫剥削百姓,当时有一个名叫召伯虎的老 臣忠心劝谏,但是被厉王宠信的那些奸臣所嘲笑。召伯虎十 分着急,就写了一首诗警告他们。"匪我言耄,尔用忧谑,多 将高高,不可救药。"意思是说:不是我老了,说些不该说的 话,而是你们把忧患当儿戏。忧患还没到来时,是可以防止 的。但如果让忧患越来越多,像火焰猛烈燃烧起来,那就职 有办法救治了。果然不久,百姓们揭竿而起,打进王宫,周 厉王逃奔到彘(今山西)这个地方,一直住了十四年才死。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一个人的品质坏到了无法救治的地 步。 57、不教而诛这个典故见于《论语.尧曰》。春秋时,有一天孔子的学生 子张询问孔子,怎样才能管理好政事呢?孔子说:"尊重五种 美德,扫除四种恶政,就能管理好政事了。"子张请孔子解释 一下什么是"五美"、"四恶"。孔子回答:"所谓五美,就是君 子给百姓一些好处,自己不耗费什么财力;使用百姓,但他 们却不埋怨;追求礼德但不贪财享利;庄重但不傲慢;威严 但不凶猛。所谓四恶,就是事先不进行教育就无辜杀人,这 是虐;事先不进行动员和布置,而要求立刻成功,这是暴; 指示命令下达得很迟,又让必须限期做完,这是贼;一样地 送给别人物品,却很吝啬,这是抠。"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事先不加以引导和教育,人家一错误 就予以遣现或处罚。 58、不如识丁这个典故出自《旧唐书.列传.张延赏》中所附的《张弘靖》。 唐代幽州(今北京市和天津市及河北省的部分地区)节度使 张弘靖部下的带兵头领韦雍、张宗厚等人,依仗权势,欺压 百妖,虐待士兵,又嗜好饮酒。常常在夜里喝醉才散。回去 时叫侍卫点着灯笼簇拥着他们,灯火照明了大半条街,又任 意辱骂和驱赶街上的行人。使当地的百姓很反感。遇到韦雍、 张宗厚不高兴时,还无故责骂士兵,甚至骂他们叫"反贼"。 有一回,他俩竟对士兵吼叫着说:"现在天下太平,你们这些 能拉开两石重的硬弓,也不如认识一个丁(个)字。" 士兵们情绪不稳,常常怀恨在心。后来,张弘靖的前任刘总 派人送来一百万贯钱。犒赏士兵。但张弘靖却从中克扣了二 十万抡为私有,只拿出八十万分给大家。士兵们知道了这件 事后,想起平日韦雍、张宗厚等人对他们的欺辱,再加上当 地百姓也仇恨这几个人,便一齐拿起武器,杀死了韦雍和张 宗厚等人,又把张弘靖软禁起来,拥戴朱洄做临时统帅。张 弘靖虽然在这次事件中没有丧命,但还是被朝廷降调到抚州 (今江西临川一带地区)做刺史。现用此典故比喻文盲或没有文化。 59、不舞之鹤这个典故源于《世说新语.排调》。东晋有个叫刘遵祖的人 年青时很被朝廷的官员殷浩赏识。殷浩便向中书令(官职名) 庾亮推举。庾亮一听很高兴,就召来刘遵祖做自己的助手。 见面之后,庾亮跟他谈话。但这天刘遵祖的言谈举止与殷浩 介绍的很不相称,庾亮感到有些失望,就把刘遵祖比作"羊公 鹤"。因为过去西晋时,荆州(今湖北)长官羊祜养有一只鹤, 很会舞蹈。有一次,羊祜向客人称道这只鹤的本事。客人说: "那就欣赏一下吧。"但鹤来了后,羽毛松散,一副懒散的样 子,迟迟不肯起舞。所以庾亮用其来比刘遵祖。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他人或自己无能。 60、不学无术这个典故出自《宋史.寇准传》。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 寇准作了宰相,于是对其下属臣僚们说:"寇准这个人是个奇 才,只可惜学问不足。"到寇准从陕西出来,张咏恰好自成都 被罢免回乡,寇准细致地布置陈设帷帐等用具,准备举办大 型宴会,备办招待。张咏在将要离去时,寇准把他送到郊外, 问他:"你有什么话要告诫我呢?"张咏迟疑一下慢慢地说:" 《霍光传》不能不读啊!"寇准不明了其中的意思。回家后取 出霍光的传记读了起来,刚读到"不学无术"这几个字时,大 笑说:"这是张公对我要说的话啊!"这个典故用来表示一个人没有学问。 61、不翼而飞这个典故载于《战国策.秦策》。战国时代,秦国大将王稽, 带领兵马去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苦战十七个月,仍未破城。 下面有个名叫庄的人,问王稽:"你为什么不犒赏将士,以鼓 舞士气呢?"王稽说:"我只知道按秦王的命令行事,别人的 意见我不管。"庄说:"我听说,三人成虎,十夫揉椎,众 口所移,毋翼而飞。意思是三人谎报能使人相信真发现了 老虎;十人人合力能把一个木椎弄弯;人人都有同一种呼声, 不用翅膀也能飞到各处去。后来,王稽的军队终于发生叛乱, 王稽也被秦王处死。用这个典故形容消息飞快地传开。后来,人们也用来形容 东西突然丢失。 62、布衣之交这个典故见《南史.刘悛传》。南朝齐武帝萧赜,原来和刘 悛交情很深,经常在刘悛家谈至深夜。萧赜当了皇帝后,还 经常到刘悛家去,和从前一样谈笑。有一次,刘悛陪萧赜登 蒋山,萧赜感叹地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又对刘悛说:"这是说咱俩,人们说富贵以后感情会变,可 你我始终保持布衣时的交情。"这里的布业指没有当官的文 人,不要只理解为穷人。用这个典故来形容不以权势骄人,始终平等相待的交往。 63、不辨菽麦这个典故见于《春秋左传.成公十八年》。晋国栾书、中行 偃由于厉公(姬州蒲)治国无道,便指使程滑在公元前 573 年把厉公杀掉。然后派士鲂到周朝京城去迎接晋襄公的曾孙 周子回来继承君位。这年孙周才十四岁,但很能干,又有口 才。虽然他有一个哥哥,按时封建制度传统的礼法,应立长 子为君。但由于他的哥哥不聪明,连豆子和麦子都不会辨认, 所以晋国的贵族没有扶立他为国君。当孙周和士鲂等一起回 到晋国属地(今山西)时,碰见赶去迎接他的很多晋国官员, 周子就说:"我原本不想继承君位,现在有了,这或许是天意 吧?人们扶立国君,为的是要他主持政务,发号施令,假若 立了国君,但不听从他的命令,那要国君有什么用?你们能 否拥护我都要在今天明确表示态度。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服从 国君的领导,晋国才会有幸福的生活。"官员们一听连忙恭敬 地回答:"晋国所有的臣子全都盼望你回去继承君位,怎敢不 绝对听从你的指挥?"于是周子回到晋国做了国君,称悼公。 他大刀阔斧地撤换了一些不称职的官员,任用了一些有贤之 士,并按照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制订了不少革新 的制度,公布了一批革新的法令,从此晋国渐渐强盛起来了。现在般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头脑愚昧、实际知识浅薄的人。 64、不逞之徒这个典故见于《左传.襄公十年》。春秋时期,郑国宰相子 驷,暗中派人杀死了郑国的国君僖公,而后拥立郑简公。对 此,郑国的一些公子贵族十分不满,想要举兵讨逆,但是还 没动手,就被子驷发觉,反把这些人全部杀掉。此后,子驷 便掌管了郑国的大权。不久,子驷重新划分贵族大夫们的封 地,为此郑国的不少贵族丧失了很多土地,他们在心里非常 怨恨子驷。于是,这些贵族大夫就纠集了一伙心怀不满的人, 又联合被子驷杀死的那些贵族公子的余党,一起举兵讨合伐 子驷。最后他们出其不意地闯进宫中,杀死了子驷。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那些心怀不满,肆意扰乱或专干坏事 的人。 65、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个典故见于《战国策.齐策一》。战国中期,纵横家苏秦 为了实现联合楚、齐、赵、韩、魏、燕,共同抗击秦国的" 合纵"主张,受赵肃侯的委托,又来到齐国游说。他对齐宣王 说:"齐国土地广阔,物产丰富,兵精粮足,可以与秦国抗争。 "苏秦又举例说:"临淄城中有七万户人家。我私下统计,每 户不会少于三个男子,这样三七就是二十一万人。假如征兵 的话,不用到别的县城去,单是一个临淄城中就可征到二十 一万人了。"齐宣一带年了苏秦的一番开导后,很赞同他的" 合纵"主张,愿意联合别的诸侯国一起抗秦。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办事情和考虑问题,想当然,不计是 非情由和后果。 66、不寒而栗这个典故见于《史记.酷吏列传》。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时, 义纵是出名的酷吏,为人非常凶恶残暴,他在定襄当太守时, 为镇压平民百姓,一上任就大开杀戒,下令把关押在狱中的 二百多犯人一律判处死刑,同时不分青给皂白,把私入监狱 探望囚犯的二百多人,全都逮捕,加上"莫须有"的罪名,也 判处死刑。次日,义纵吩咐郐子手将这四百多人全杀死。他 一天杀死四百多人的消息传出去后,在整个定襄州府引起震 惊,平民百姓极为恐慌,一个个胆战心惊,浑身发抖。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特别害怕。 67、不拘小节 这个典故源于《后汉书.虞延传》。东汉时,在陈留城(今 河南开封)有一个叫虞延的人,身高八尺左右,虎背熊腰, 力大无比。他性情纯朴,不为小事细情所拘限,伸张正义, 敢说敢做。当时,皇帝王莽有一个贵人(仅次于皇后的妃嫔) 魏氏的亲属,依仗权势,横行于乡里,虞延知道后便带领吏 卒冲入其家,拘捕了这些不法分子,因而得罪了朝廷,一直 没有被提拔重用。王莽垮台后,虞延才得到提拔。后来他弃 官回乡,曾劝谏一个叫高宗的太守秉公执法,廉洁自律,但 太守不以为然。不久这个太守果真由于贪污腐化被杀,临刑 前,他痛哭流滋:"我真后当初没有听虞延的忠告。"汉光武 帝刘秀得知这件事后,对虞延的为人也很佩服。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不注意生活细节与小事。 68、不可同日而语这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二》。战国中期,秦国日渐强大 起来,并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在一步步消灭其他诸侯国家。 这时纵横家苏秦便主张"合纵" 韩、燕、赵、魏、齐、楚 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为实现其主张,他来到赵国游说。 苏秦对国君赵肃侯说:"我分析天下形势,当今中原各国数赵 国强盛,赵有领土二千里,军队数十万,兵车千辆,战马万 匹,粮食可以够吃十年。因秦国在诸侯中最畏忌的莫过于赵 国。我私下里考察,中原六国的土地比秦国大五倍,军队比 秦国多十倍。如果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秦国一定是会被 打败的。然而现在竟都向秦国割地求和,却被秦国打败了。 要知道,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对别人称臣和让别人向自 己称臣,这两种情况怎么能同日而语呢?"赵肃侯很赞同苏秦 的看法,当即封他为相,并让他去连络各诸侯国共同抗秦。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两种情况完全相反或悬殊很大,不能 相提并论或相比。 69、 不名一钱这个典故出自《史记.佞幸列传》。西汉时一个叫邓通的人, 担任过掌管船舶行驶的职务。其标志是头上戴顶黄帽。邓通 虽没啥本事,但很会阿谀奉承。汉文帝刘恒有一次做梦想上 天,但上不去,见有一个戴黄帽的人从后面把他推上去了。 于是文帝便依梦里的情形派官员去寻找此人。发现梦中戴黄 帽的人就是邓通,文帝就把他召进宫里,赏钱数万,并提拔 他为上大夫。汉文帝又请人给邓通相面,相者说:"这个人以 后将会受穷而死。"文帝说:"能叫邓通富贵的只有我了。" 于是赐给邓通一座产铜的矿山,叫他自己铸钱。当时"邓氏钱 "遍布全国,邓通很快成了一个大富翁。为保住自己的权势和 财富,他竭尽全力向皇帝溜须拍马。一次汉文帝身上长疮, 为减轻他的痛苦,邓通竟用嘴去吸吮疮里的脓血。文帝便让 太子刘启也像邓通那样为自己吸脓,因此太子恨透了邓通。 汉文帝死后,刘启继位,称汉景帝。他想起了邓通吸脓一事, 就下令罢免了邓通,这时有人又告发邓通私自铸钱,景帝又 下令没收了邓通的全部家产,这样过去财富显赫的邓通一下 子落到穷途潦倒的地步,后来寄死在别人家里。现一般用典故比喻一个人贫穷到了极点。 70、不欺暗室这个典故见于《后汉书.列女传》。春秋时,有一天晚上卫 灵公(姬元)正坐在宫里和他的夫人南子闲谈,突然听见有 马车行驶的声音从东边传过来,越来越响,大概到宫门前却 不响了,过了一会儿又响着朝西边去了,卫灵公问南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南子说:"这是一辆马车从东边走过宫门 前往西边去,坐车的人可能是大夫蘧伯玉。"卫灵公又问:" 你怎么知道是他的马车过去了?"南子回答:"我了解到,凡 属臣子走过王宫的六前,都有下车致敬的礼节。忠臣孝子, 既不在大庭广众面前故意做一个样子给大家看,也不在人的 地方忽视自己应该有的行为。蘧伯玉是我国有名的贤才,最 懂得遵守礼节的规矩了。虽然是在夜行车,但他还是照例停 下车来表示敬意。因此我说坐马车的人是蘧伯玉。"卫灵公不 相信南子的话,派人去调查,果然不假。但他故意欺骗南子: "我派人去调查过了,刚才是有一辆马车路过宫门前,有一个 人在宫门前下车致敬,但那个人不是蘧伯玉。"南子一听这话, 马上斟满了一杯酒,恭敬地捧给卫灵公,向他祝贺。卫灵公 给弄糊涂了,问:"你这是什么意思呀?"南子高兴地说:" 原来我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贤臣蘧伯玉,现才才懂得还有一个 和他一样的贤臣。这样一来,你至少已有了两位忠臣了,忠 臣越多越好,我岂能不向你祝贺呢?"卫灵公心里清楚他并没 有多一位忠臣,但还是把南子递给他的酒喝干了,而后又是 惊奇、又是夸奖地说:"你真了不起啊"接着把刚才派人调查 到的实际情况跟南子说明了。现一般用此典故说明人在没有任何人看见或知道的情况 下,也不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71、不可多得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文苑列传下》。东汉晚年,平原郡 (今山东临邑)有个叫祢衡的人,博览群书,机敏善辩,才 华显赫,深受当时贵族大夫所器重。在朝廷任太中大夫的孔 融很欣赏祢衡的才能,便写奏表给汉献帝,向朝廷推荐这个 人才。汉献帝是傀儡皇帝,看了奏表后不敢同意,就把奏表 交给曹操处理。曹操便召见了祢衡。谁知见面的时候 ,祢衡 对曹操轻视傲慢,这使曹操很生气,心中起了杀机,但他又 不想让祢衡死在这里,担负枉杀贤才的罪名,便把祢衡派到 刘表那里,想借刘表之手杀害他。开始时,刘表对等祢衡很 好,可是不久,祢衡又轻视傲慢刘表起来,刘表也很生气, 就把他派到部将黄祖那里,也想"借刀杀人",但黄祖和他的 儿子黄射对祢衡的才华非常钦佩,把他作为上宾款待。一次, 黄射摆宴请客,有人送来一只鹦鹉,黄射很高兴,便请祢衡 写篇辞赋,以助酒兴。祢衡爽快答应,挥笔而就,一会儿功 夫就写出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鹦鹉赋》,顿时大家一齐拍 手叫好。但是祢衡清高的性情始终没能改变。一天,祢衡与 黄祖交谈中又侮慢对方,一气之下,黄祖就叫人杀了祢衡, 此时他才 25 岁。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少有、难得的人才。 72、不屈不挠这个典故出自《汉书.叙传下》。公元前 30 年秋,有一天国 都长安(今西安市)城内突然一阵骚乱,有人传说大水就要 冲进城来了,老百姓都在争相奔逃。汉成帝刘骜立刻召集会 议,征询情况。汉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在没有调查了解 的情况下,便对传言信以为真,劝皇上和皇太后等人赶快躲 到船里去,一些大臣也附和王凤的意见,请成帝马上躲避一 下。但宰相王商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是以讹传讹,不能贸然 行事。拿来派人查明,根本没有此事。汉成帝称赞了王商独 排众议,坚持正确主张的行为,对王凤的惊惶失措,表示不 满。自此,王凤便从心里痛恨恨起王商来。一次,王凤的亲 戚杨彤在做琅牙太守时,由于玩忽职守,造成琅牙受了灾荒, 王商要惩办他。王凤便跑来说情,但王商没有妥协,坚持原 则罢免了杨彤的官职。这使王凤更加痛恨王商了,并千方百 计地陷害他。最终汉成帝还是听信了王凤的谗言,罢免了王 商。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 头,勇于坚持原则和正义。 7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 将领。公元 73 年,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今新疆一带)协 商建立友好邦交。他带领 36 人首先来到鄯善国,国王广就了 解他这个人,因而对他十分敬重。可是隔了不几天,忽然变 得怠慢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谈判进行的过程中, 北方匈奴也派使者来连络鄯善,挑拔鄯善与汉朝的关系,因 此使国王对建立邦交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顺从哪一边。于 是班超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班超说:"现在我和你们的处境 很危险,如果让鄯善国王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不但 完不成任务,恐怕连死都无葬身之地!"大家一致表示:"不 管是死是活,一切听众你的指挥。"于是班超坚定地说:"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眼下惟一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出 其不意攻入匈奴使者的营垒,把他们一齐消灭掉,只有这样, 鄯善国王才会诚心诚意归顺汉朝,我们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当天夜里,班超带领 36 个勇士,杀入匈奴使者的营垒,经过 阵激烈的奋力死战,终于把一百多个匈奴人全都消灭。第二 天,班超拜见鄯善国王,说明事情经过,揭露了匈奴使者的 破坏阴谋。鄯善国王见班超如此厉害,有勇有谋,心中既敬 佩,又胆怯,立刻表示愿意和汉朝永远友好。于是班超顺利 地完成出使西域的任务,凯旋而归。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人不下决心,不勇于实践和经过艰苦 奋斗,就不能获得成功。 74、不遗余力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今 山西)交战,赵没有取胜,还死了一个都尉。赵孝成王(赵 丹)把大将楼昌和大夫虞卿找来商量对策。赵王说:"现在军 队作战没有取胜,都尉又阵亡了,我想拿出全部的力量去和 秦军再拼一下,你们看如何?"楼昌抢先说:"这没用,不如 派高级使臣去求和。"虞卿说:"主张讲和的人,以为不求和 军队一定会被打败。但是和不和,控制权掌握在秦国人手里, 大王请你分析一下,秦国是否想打败赵国的军队呢?"赵王 说:"秦国这次侵犯我们,已经是不遗余力了,看来一定是想 要打败我们的军队。"虞卿劝谏:"请你听从我的意见,派出 使者带着贵重珍宝去联合楚国和魏国,楚国和魏国想要得到 大王的珍宝,一定会接待我们的使者,这样派去的人和楚、 魏联系上了,秦国一定会怀疑天下将要"合纵"而且必定害怕, 这时再求和就可以了。"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意见,和平阳君 赵豹商议后决定求和,派信使郑朱去秦国,秦国接待了他。 赵王召来虞卿说:"我派平阳君向秦国求和,秦国已接待了先 去的使者郑朱,你认为如何?"虞卿回答:"大王不可能讲成 和,赵国军队一定会被消灭掉。天下庆贺作战取胜的人都要 在秦国了,郑朱是我国的名人,他到了秦国,秦昭襄王和相 国范睢肯定会张扬求和的这件事,以便叫天下人都知道。楚 国和魏国认为赵国已经和秦国求和了,一定不会来援救大王, 秦国知道楚、魏等各国不来援救赵国,那么求和的事就讲不 成了。"后来赵国终究没能和秦国实现求和,军队果真被消灭 了。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在做某件事情,作了最大努力,拿出 了全部力量。 75、不以一眚掩大德这个典故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春秋时期,秦国国 君秦穆公没有听从大夫蹇叔的劝阻,于公元前 627 年命大将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领军队讨伐郑国。在班师回朝经 过崤山(今河南陕县东)时,被晋军偷袭成功,全军覆灭, 三位将领也被捕获。晋襄公本想杀掉这三人,但他的母亲认 为此举不仁,便释放了这三位大将。孟明视等三人回到秦国 时,秦穆公身穿丧服到城外迎接,孟三人赶紧跪在地上,请 求军法处之。但秦穆公连忙扶他们起来,说:"我没有听蹇叔 的忠告,使你们打了败仗,受了污辱,这件事的责任应由我 来承担,怎么能怨你们呢?再说,你们几个人从前都立过战 功打过不少胜仗,我决不能因为你们一时的过错就抹煞过去 的功绩啊。"孟明视等人感动得涕流满面,对秦穆公更加忠贞 不贰。秦穆公继续重用这几位大将。不久经过认真准备,孟 明视等武将又两次率领军队讨伐晋国,终于打败了晋国的军 队,报了崤山的一箭之仇。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煞他 的大功绩。 76、典故见《北梦琐言》、《唐诗纪事》。晚唐诗人温庭筠,才思 敏锐,出口成章。他应试时,从不起草,往往双手笼袖凭几 或叉手沉思八次,即能吟成八韵。明解缙《赠虞生》诗"文章 倚马待,诗句八叉成"即用此典。 77、不足回旋 这个典故源于《汉书.长沙定王传》。西汉时,汉景帝刘启 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势力,把他的 13 个儿子分封为诸侯王。公 元前 142 年,各诸侯王一起来朝见父王。汉景帝举行酒宴招 待。饭后,大家起舞歌唱,共祝父王万岁。但长沙定王刘发 跳起舞来手足僵硬,很不协调。别的诸侯王就讥笑他不会跳 舞,景帝心里也很不高兴,就问他为何这样笨拙。刘发回答: "我们那里国小地窄,没有什么回旋余地。"汉景帝一下明白 了他话里有音,是嫌封地给少了。故意采取这个办法增加封 地。便加封了武陵、零陵、桂阳这三个地方,扩大了长沙定 王的地盘。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处境狭小,连转身都很困难。 78、木皆兵这个典故出自《资治通鉴.晋纪》。东晋时代,北方氐族建 立了秦国(今陕西一带),而后把势力不断向中原扩张,公元 383 年,国王苻坚亲率八十万大军向东晋国都(今安徽合肥) 杀来。晋孝武帝命令晋朝大将谢石、谢玄等带兵八万人前去 抵抗。苻坚自认兵力强大,想一下子把晋军打败。但是出师 不利,洛涧(今安徽淮河流域)一仗,被晋军部将刘牢之出 奇制胜,杀死了一万多士兵,前锋大将梁成和弋阳(今河南 光山县)郡太守王咏都被斩首,还俘虏了扬州刺史王显。秦 王苻坚和阳平公苻融(其弟)站在寿阳(今安徽寿阳县)城 上远望晋军进攻的阵势摆得严肃整齐,武器也很精锐,忽然 有些胆怯起来,再往远看,只见八公山(今安徽淮南市)上 长着许多野草和树木,就好像晋军一样。苻坚露出了害怕的 神色,对苻融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他们不 堪一击呢?"后来英勇无畏、足智多谋的晋军打败了前来进犯 的秦国军队。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人在非常恐慌时,稍有一点动静,就 产生错觉得害怕。 79、差强人意 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吴汉传》。东汉人吴汉为人忠厚, 智勇双全,但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说话。开始跟汉光武帝刘 秀一起从军打仗的时候,刘秀并没有发现这个人才。后经过 大将邓禹等人的推举,才逐渐信任他。由于吴汉打了多次胜 仗,官升至大司马。一次,刘秀打了败仗,心中很烦闷,别 的将领也都垂头丧气、一副惊慌的样子。这时刘秀发现吴汉 不在身边,就派人去看看他在干什么。去的人回来禀报刘秀: "大司马正在督率将士修理武器装备呢。"刘秀听完,扫了一 眼面前颓唐的将领们,感慨地说:"吴将军的行为还算能够振 奋人的精神。"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某件事或某个人,还算能使人满意。 80、超群绝伦这个典故源于《三国志.蜀志.关羽传》。东汉末年,刘备率 兵进攻益州(今四川),结果被益州勇将马超所打败。刘备只 好给在荆州的诸葛亮写信,令他再派些人马来。诸葛亮接信 后,立刻召集关羽、张飞、赵云等将领商议,经过商议,决 定由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带张飞、赵云前去援助刘备。诸 葛亮来到进攻益州的指挥部后,采用计策攻下益州并收降了 马超。关羽在荆州听到这个消息后,写信给诸葛这,了解马 超的情况。诸葛亮清楚关羽这个人好虚荣,就写信告诉他说: "马超智勇双全勇猛过人,是一代英豪,可以和张飞并驾齐驱, 但是不如你智慧超群。"关羽读信后非常高兴。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才能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81、车载斗量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公元 221 年,刘备 发兵攻打东吴。这时孙权一面派陆逊抵抗蜀兵,一面派使臣 赵咨出使魏国,以争取对方中立或帮助自己。魏文帝接见赵 咨后问他:"吴王懂不懂得一点学问呢?"赵咨回答:"吴王能 够任用贤才,使用能人。心里在想的是如何治理好国家。假 如有了空余时间,他就涉猎各种书籍和历史知识,从中吸收 营养部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本领。他 从不效仿一般的读书人,只注意从书本中摘些字句,强调表 面的东西。"魏文帝又问:"吴国能否被征服?"赵咨回答:" 恐怕不能,您有数十万的征伐大军,我们吴国有一百万武装 起来的守卫官兵。"魏文帝接着问:"你们觉得魏国好不好对 付?"赵咨回答:"吴国有百万大军,又有长江和汉水做护城 河,魏国没啥不好对付的。"魏文帝再问:"吴国像你这样的 人才,有几个呢?"赵咨再回答:"头脑特别聪明,才能十分 超群的,有八、九十个;而像我这样的,可以用车载,用斗 量,数也数不过来。"孙权知道这件事后,非常赞许赵咨足智 多谋和有胆有识。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数量特别多。 82、陈陈相因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平准书》。刘邦灭秦战胜项羽后,建 立了西汉王朝,使战乱得以消失,政治、经济进入了一段平 稳和发展的时期,老百姓也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 高。为此,京都仓库里的粮食逐年增加,陈粮上面蓄陈粮, 以至库房装不下,放在露天地堆积,造成一部分粮食腐败霉 烂而不能食用。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因袭老一套不改变,没有革新和创造。 83、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传》。秦朝末年,项 羽、刘邦起兵反秦。淮阴人韩信出身贫寒,很多人都瞧不起 他,先投项羽羽未受重用,又投刘邦只当了一个治粟都尉(伙 头军),不能施展其才智。刘邦的智囊萧何和韩信谈话后,非 常钦佩,认为韩信是个卓越的军事人才。韩信又一次因未受 重用而逃走。萧何听说韩信走了,亲自连夜追赶,把韩信请 回来,又建议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刘邦非常相信萧何,就 选择吉日举行仪式。韩信把整个形势和自己的计划谈出来, 刘邦听了非常满意。最后刘邦终于消灭和收降魏、赵、燕、 齐诸国和楚国,统一天下,成立汉朝。刘邦当了皇帝,萧何 做丞相,这时刘邦对韩信却不放心了,先解除其兵权,后又 入狱,赦免后由"楚王"改封"淮阴侯"。最后由吕后和萧何把 韩信骗进宫中杀死。这个典故是说:成事的人是萧何,坏事的人也是萧何。事 情的成败完全出自一个人的策划。 84、城狐社鼠这个典故见于《晋书.谢鲲传》。东晋时代,朝廷的左将军 王敦和长史官谢鲲经常在一起议论朝廷上的事情。一天,王 敦对谢鲲说:"刘隗是个奸臣,他无恶不作,危害国家,我打 算把这个人从国君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如何?" 谢鲲琢磨了会儿,说:"不行啊!虽然刘隗是个坏人,但他是 城狐社鼠。要挖掘狐狸,难免把城墙毁坏;要用火熏死老鼠 或用水灌死老鼠,又害怕损坏了神社庙宇。刘隗现在是国君 的近臣,势力很大。又有国君作后台,恐怕很难除掉他。" 王敦听了这一席话,尽管心里不太高兴,但也只好作罢。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那些倚仗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85、城下之盟这个典故见于《左传.桓公十二年》。春秋时期,楚国攻打 绞国(在今湖北郧县),军队攻到绞国都城的南门,绞国军队 死守城池,闭门不出,楚军几次攻城都没能成功。这时莫敖 (楚国的官名)屈瑕就向楚武王献计,说:"绞国虽小但却轻 狂,轻狂就缺管谋略。我们可以不派士兵保护上山砍柴的樵 夫,以此来引诱绞国人出城中计。"楚武王同意了屈瑕的意见。 第二天,绞国将领发现楚人在山上打柴,又无军队保护,就 出城派兵追击他们,结果捕捉了三十个楚国樵夫。这使绞国 官兵很兴奋。又过了一天,绞国官兵争先恐后从城里冲出来, 去捕捉在山上砍柴的樵夫。这时事先埋伏在北门的楚兵一齐 冲杀出来,结果绞国军队大败,迫使绞国人在城下签订了了 屈辱的盟约,然后楚国的军队才离开这里回国去了。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敌人兵临城下,自己无法抗御,被迫 和敌人订立的屈辱条约。 86、惩一警百这个典故见于《汉书.尹翁归列传》。西汉时,尹翁归调任 东海(今山东东南和江苏东北地区)郡做太守。他廉洁奉公, 办事断案十分认真负责。对于全郡各位情况,都了如指掌。 包括奸恶之徒的罪行,也能调查得一清二楚。遇到重大案件, 他都亲自审理过问,如果要惩办犯罪者,都安排在秋冬召集 官吏的大会上或查访属县的时候进行,目的是惩处一个人, 警戒许多人。例如当时郯县(今山东郯城)有个豪绅叫许仲 孙,在家乡胡作非为,欺诈百姓,而且十分狡猾,历任太守 都拿他没办法。尹翁归就令部下把他捕获,开堂公审,历数 他所犯的罪恶事实,然后宣布判决,当众处死,所以,东海 全郡的官吏和百姓,不敢作奸犯科,社会治安稳定。老百姓 都夸奖尹翁归这个"父母官"当得好。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惩罚一人,借以警戒教育很多人。 87、叱咤风云这个典故出自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唐朝武则 天当政期间,由于专横跋扈,贬辱忠良,姑息养奸,滥杀无 辜,引起了一些文武百官及皇族宗室的不满。唐初大臣李绩 的孙子李敬业(即徐敬业)与骆宾王、唐之奇、杜求仁等在 扬州起兵举事,反对武则天专政。为扩大影响,发展队伍, 徐敬业请骆宾王写了一篇讨武檄文《为徐敬业讨武氏檄》。在 文章中,骆宾王归纳陈述了武则天的罪恶,号召皇亲国戚、 宗室大臣共同起来讨武。文章里写道:"以徐敬业等人领导的 讨武大军力量是强盛的,怒喝一声,可使风云变色,怒气一 冲可叫山岳崩塌。用这样声势浩大的力量来与敌人宣战,没 有不取胜的。"但是这场讨武起义不久还是被武则天镇压下去 了。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力量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88、 出尔反尔这个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春秋时期,邹国和鲁国 打了一仗后,邹国国君邹穆公向孟子求教:"这次作战,我的 将士死了三十三人。然而老百姓却没有一个去替死拼命的。 杀死他们吧,又杀不了那么多。不杀吧,可他们却眼睁睁地 看着官长被敌人杀死而不去援救,太叫人生气了,你说该怎 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在战乱和灾荒之年,你的老百姓, 老弱者死了来不及埋葬,填满了沟谷;青壮者则纷纷四处逃 荒,妻离子散、遭受灾难的人恐怕有几千人吧。你埋怨他们 见死不救 ,但你和你的官员在百姓危难时去救过他们吗?你 的粮仓堆满了粮食,库房里装满了财宝,而你的官员们却不 把这些情况向陛下报告,而且玩忽职守、任意欺压百姓,曾 子(孔子的学生)曾说过,当心啊,当心,你怎样对待人 家,人家也就怎样回报你。你说能怪谁呢?做国君的假如 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自然拥戴你,而且保护他们的官长 出力,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现一般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做事反复无常,言行前后自相矛 盾的人。 89、出奇制胜这个典故见于《史记.田单列传》。战国时代,燕国大将乐 毅联合秦、赵、魏、韩四国军队攻打齐国,夺取了七十多城 邑,只剩下莒(今山东烟台)和即墨(今山东青岛)两座城 邑。齐将田单据守即墨,面对燕国强大的攻势,田单决定采 取计策,才能以少胜多,收复失地。田单使用"反间计",让 燕惠王用另一位大将骑劫取代乐毅,又利用迷信叫燕、齐两 国的将士都相信齐国在这场战争中会得到天神的支持。然后, 他把精锐的将士隐藏起来,换上病弱老人和妇女守城。同时 又派人给燕将骑劫,告之准备投降,燕军信以为真。田单另 外还筹借了很多金银财宝,让即墨城里的财主拿去送给燕军 将领,并告诉他们,田单就要投降了,要求燕军取胜进城时 保护这些人的身家性命,燕军的将领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此 后,燕军放松了了对齐军的警惕性。这时田单就收集了一千 多头牛,让每头牛身上披有五彩花纹的衣布,两只角上各捆 着一把尖刀,尾巴上扎着浇了油的芦苇。深夜,把这些牛牵 到城洞口,用火点燃牛尾上的芦苇,迫使牛群疯了一样往对 方阵营冲去,燕军突然受到这样的冲击,吓得纷纷逃命,有 的被牛角上的尖刀刺死,有的躲过火牛的尖刀,但又被跟在 牛群后面的齐国精兵杀掉。即墨城里的百姓趁机敲起铜器, 发出震耳的响声,助长进攻的威势,燕军终于被齐军打败, 大将骑劫被捉住杀掉。田单没有松口气,乘胜追击,结果很 快收复齐国失去的七十多座城邑,又恢复了齐的本来面貌。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用对方意想不到的办法来取胜。 90、除恶务尽这个典故见于《左传 .哀公元年》。公元 494 年,吴王夫差 在夫椒(在今江苏吴县)把越国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并乘胜 攻破越都。起初,越王勾践率领五千名士兵守住会稽山,派 大夫文种向吴国求和,吴王准备同意。但吴国大夫伍子胥反 对。他说:"树立美好的品德应不间断地培养,去掉危害人的 毒瘤应果断地扫除干净。现在越国和我们同处一块土地,而 又结下了世代冤仇。如果取胜了而不收获,继续叫它存在下 去,这是背离天意而使敌人壮大的失策,到那时悔恨也不赶 趟了。"吴王夫差还是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忠告,接受了越王勾 践的投降举动。这时伍子胥感伤地说:"唉,越国要用十年的 时间养精蓄锐,并且吸取十年的教训,二十年后,吴国的宫 殿恐怕要变成沼池了。"果真越王勾践屈辱求和后,开始被派 在吴国养马守坟,不久释放回国,他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任用范蠡、文种等一批文才贤官整治国家。二十年后,终于 由弱变强,灭亡了吴国。现通常用此典故说明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彻底,不留后遗 症。 91、坐怀不乱 战国时,邯郸的大思想家荀况在他的不朽著作《荀子.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坐怀不乱》的故事。故事 的主人公叫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弄 狱的官)。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国进攻鲁 国时,他派人到齐国去,劝说齐国退兵,受到鲁僖公的称赞。 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著称,是个道德高尚 的人。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 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 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 冻得索索发抖。柳下惠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 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 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92、疾风劲草西汉末年,颍阳(今河南省许昌附近)有个人名叫王霸, 刘秀起兵反王莽路过颍阳时,王霸带领一帮朋友去拜见刘秀, 请求入伍。刘秀表示欢迎。王霸入伍后忠心耿耿,多次打胜 仗;特别是在昆阳(今河南叶县)大破王莽的战役中,立了 大功,因而受到刘秀的信任。刘秀的部队渡过黄河,在河北 省邯郸一带镇压王郎等各路农民起义军时,军事行动遭到了 很大挫折。面对逆境,当初和王霸一块儿入伍的朋友们,现 在都偷偷地溜走了,只有王霸继续战斗在刘秀的队伍中。经 过这次考验,刘秀对王霸更加信任了,他动情地说:“在颍阳 投奔我的人现在大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为我出力,真 是疾风知劲草啊!”刘秀登基做皇帝后,封王霸为偏将军,后 又任上谷(今河北省中西部)太守。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 始终是光武帝刘秀的心腹将领。人们常用“疾风劲草”这个成语来比喻立场坚定不移,即 使遇到最大困难也不变节。 93、因人成事*三寸之舌 “因人成事”,是毛遂讥讽不顶用的同伴的话;“三寸之舌” 则是平原君称赞毛遂的话。平原君一行到楚国后,平原君马上求见楚王,要求楚王 迅速派出援军,和赵国联合抗秦。可是楚王惧怕秦国,不肯 答允。两个人从清早谈判到中午,也没谈出结果。毛遂等三 十人,在殿前阶下,等得焦急起来。那十九人就对毛遂开玩 笑说:“毛先生,上殿去露露锥尖吧!”毛遂二话不说,提剑 登阶,从容上殿,对平原君说:“赵楚联合抗秦的利害关系, 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为什么说了这么半天还决定不下来 呢?”楚王问平原君:“这是什么人?”平原君说:“是我的 家臣,也是我的随员。”楚王便转向毛遂呵斥道:“还不快给 我下去!我正在同你们君主谈话,你算个什么?”毛遂按剑 而前,对楚王说:“你仗着楚国是个大国,就这样随意呵斥人? 你要知道,眼前在这十步之内,大国也没有,你的性命全在 我的手里。你叫嚷什么!”楚王不作声了。毛遂接着说:“我 听说商汤以七十里的地方取得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的地方 臣服了诸侯,难道他兵多吗?只不过能发挥他的优势,振奋 他的威力罢了。现在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雄兵百万,这是 称霸天下的本钱。象楚国这样盛强,天下各国都不能对抗。 白起,小娃娃罢了,带了几万兵来和楚国打仗,一战就夺去 了你们的鄢、郢等地;再战就烧掉了夷陵的楚先王墓;三战 干脆俘虏了大王你的先人,这是百辈的仇恨啊,连赵国都感 到羞耻,而大王却不知道好歹!军事联盟是为了楚国,不是 为赵国。在我主人面前,你叫嚷什么?!”楚王又害怕又惭愧, 连连称是,满口应承说,“确实象先生说的,愿意把全国的兵 力参加同盟。”毛遂又逼问:“联合抗秦的事定了吧?”楚王 忙说:“定了。”毛遂就招呼楚王的左右说:“快拿鸡、狗、马 的血来!”血来了,毛遂捧着铜盘跪献给楚王说:“请大王先 用手指蘸血涂在唇边,这是定盟的仪式;接着是我的主人, 最后是我。”涂完血,毛遂左手拿着血盘子,用右手招唤殿外 的十九个人说:“喂!你们接着在堂下涂血吧。你们这些老爷 碌碌无能,就象所说的依靠别人成事的!” 这件外交大事,就这样靠着毛遂的口才而终于取得了成 功。平原君因此很称赞毛遂,其余十九人也更信服他了。平原君定盟后回到邯郸,感慨地说:“我不敢再鉴别人才 了!毛先生到了楚国一次,就使赵国的声望提高了百倍。毛 先生的三寸长的舌头,比百万雄兵还强啊!”后把毛遂奉为上 等门客。以后,人们就把自己没本事,而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的 叫作“因人成事”。用“三寸之舌”来形容人的能说会道、善 于辩论。 94、梅开二度唐朝肃宗年间,忠臣梅魁不畏权贵,乘公直言,因此得罪 了奸相芦杞。芦杞诬告梅魁勾结北国谋反,皇上盛怒,传旨 将梅魁全家诛杀。梅魁之子梅良玉,因外出游学,侥幸免遭 杀害,后因芦杞追捕甚急,便更名王喜童,逃难在外。后来, 梅良玉辗转投靠到陈尚书家做花工。他每天在后花园里给花 锄草、浇水、施肥、剪枝,忙碌不休,使花生长得一片繁茂, 姹紫嫣红。转眼秋去冬来,后花园里的梅花傲寒盛开。陈尚 书偕家人来园赏梅,眼望斗寒盛开的梅花,不禁想起了被奸 相芦杞残害的故友梅魁,忙命家人为梅公设祭坛,以表示怀 念。不料夜晚突降风雹,将盛开的梅花扫落一空。陈尚书见 此情景悲痛欲绝,立生出家之念,家人苦苦劝阻不从,他说: “除非梅花二度重开,我才能打消出家的念头。”陈尚书赤诚 的敬友之心感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下令梅花二度重开。 陈尚书感叹地说:“原来天意如此!”才放弃了出家的念头。 事后陈尚书得知王喜童是梅魁之子梅良玉,喜出望外;又见 其人品、才识俱佳,遂将女儿陈杏元许配梅良玉为妻。为避 免好相生疑,未择婚期,婚前良玉同杏元以兄妹相称。恰在 这时,北国犯境,皇上昏庸,不敢抵抗,奸相芦杞乘机推荐 陈杏元远嫁北国和番。陈尚书明知这又是奸相芦杞加害,但 皇命难违,只好挥泪同意。梅良玉以表兄的身份送陈杏元赴 北国和番。这对患难夫妻途经邯郸赵武灵王丛台下,悲痛万 分,作最后话别,至今,雄伟的丛台上,仍镌刻着“夫妻南 北,兄妹沾襟”八个苍劲大字。自此,“梅开二度”这个成语 便流传下来了。此成语常用来比喻好事重来,或第二次机遇 的到来。 95、鹿死谁手晋时,北方有五个少数民族纷纷独立,先后出现了十六个 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在“五胡十六国”之中,以氏族 的前秦和羯族的后赵势力最大。后赵的都城就建在今日邯郸 市境内的古邺城。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 人,羯族。石勒健壮有胆量,喜好骑马射箭。他在二十多岁 时,被晋官吏掠卖到山东为奴隶,后来,与汲桑等人聚众赵 兵。汲桑死后,石勒率众投奔前赵国君刘渊,刘渊拜他为大 将。石勒重用汉族失意官僚张宾,让他为谋士,发展成一种 割据势力。公元 319 年自称赵王,建立政,即为后赵……建国为王,石勒自然十分高兴。有一次,在欢迎外国使 臣规模很大的宴会上,石勒乘着酒兴问他的大臣徐光:“我的功绩可以和历史上哪个君王相比?”徐光想趁机恭维他的主人,便奉承地说道: “陛下的智谋和武勇,都超过了汉高祖刘邦和魏太祖曹 操。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一个能比过您的。”但石勒却笑着说: “说得太过分了。我岂能不了解自己?我如果遇到汉高 祖刘邦,一定甘心做他的部下,服从他的指挥,和韩信、彭 越一样争先效力。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就要跟他在中原 争个高下较量较量。那可就不知鹿死谁手,天下落到谁的手 中去了。”石勒的这一番话,叫徐光很汗颜,可群臣们却很称赞。 96、狗尾续貂晋武帝咸宁三年(公元227年)八月,晋武帝司马炎封 司马懿的第九子琅琊王司马伦为赵王,督邺城(在今临漳县 西)守事。赵王司马伦到任后,滥封官爵,只要是王亲宦戚、 亲信部属,即便是“奴卒役厮,亦加爵位”。因此,“每朝会, 貂蝉盈座”,殿上挤得满满的尽是“大官”(古时大官的官帽 上,有蝉形图案的金铛为装饰,并插上貂尾,称为“貂蝉冠”)。 当时老百姓看不惯这股腐败之风,编歌谣讽刺道:“貂不足, 狗尾续。”貂尾是珍贵的皮毛,大官太多,貂尾不够用了,就 用狗尾巴代替吧。此后,人们形容官爵太滥,于是叫做“狗尾续貂”;前美后 丑,两者极不相称,也叫做“狗尾续貂”。例如,在别人的好 文章后面胡乱添写一段,或是给别人未完成的佳作代为续成, 而续得并不高明,便可用这句成语作比喻。 97、巧夺天工东汉末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败,吐血身亡。袁 绍的儿子袁熙后来也被公孙康杀死。曹丕冲进袁府(在邺城) 后,看到袁熙的妻子甄氏秀美无比,就让她作了自己的夫人。 到曹丕称帝时,皇后甄氏已年过四十,容颜衰败。为了博取 曹丕的欢心,她每天起床后都精心梳妆打扮。甄皇后住处的 院中有条蛇,每天都盘绕一种新形状。甄皇后受到启发,就 按蛇盘曲的形状梳理自己的发髻。由于心灵手巧,她做的发 髻“巧夺天工”(制作精巧,胜过天然)。 98、白面书生这个典故出自《宋书.沈庆之传》。公元 450 年,南朝宋文 帝刘义隆想要举兵北伐,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便劝谏文帝, 认为不可轻举妄动。可是宋文帝不但没有采纳,反而叫丹阳 尹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等文官向沈庆之乱出难题狡辩。沈 庆之当场气愤地说:"皇上准备出兵北伐,而与白面书生之辈 谋划此举,事情怎么能办好呢?"宋文帝由于没有听劝沈庆之 的正确意见,终于导致北伐失败。现一般用此典故讽刺那些只有书本知识,而社会阅历不多 的人。 99、金屋藏娇这个典故出自东汉班固《汉武故事》。汉武帝刘彻以己酉年 七月七日早生于猗兰殿,年方四岁,刘彻被立为胶东王。过 了几年,长公主嫖把他抱在膝上,问他说:“你想得到一个媳 妇吗?”胶东王说:“想有一个媳妇。”长公文指经常侍奉在 左右的御用宫女一百多人,刘彻都说不好。最后指向一个女 子说:“娇娇好不好?”刘彻于是大笑回答说:“好!若得阿 娇作媳妇,当造一个金屋藏起来。”长公主非常高兴,竭力要 求景帝允诺,刘彻与阿娇遂成婚配。后遂以“金屋藏娇”表示女子得宠。 100、鸿雁传书元臣郝经,奉命出使南宋议和,被南宋扣留 l6 年。在羁留中, 据说有人送给他 40 只大雁,内有一只体质稍异,郝经命人饲 养.以后郝经给元朝皇帝写了个奏折,拴在雁足上,飞往北方。 被人捉住后,将奏折交给皇帝。元朝遂进师南伐,郝及随从人 等始得生还。 101、摇尾涂中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 说楚 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 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 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 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庄子·秋水》。曳尾,犹摇尾。后因以“摇尾涂中”喻自由自在地生活。 102、击楫中流 晋祖逖帅师北伐,渡江于中流,敲击船桨立下誓言:不清 中原 不罢休。见《晋书·祖逖传》。后因以“击楫中流”称颂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烈壮怀和 慷慨志节。 103、击钵催诗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 刻烛 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认为这并非难 事,乃与丘令楷、江洪二人改为击铜钵催诗,要求钵声一止, 诗即吟成。见《南史·王僧孺传》。后以“击钵催诗”指限时成诗,亦以喻诗才敏捷。 104、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 里去。 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 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 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 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10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 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 而不愿屈辱地活着。这个成语来源于《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 不能瓦全。 公元 550 年,北朝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专横不可一 世的丞相高洋。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高洋心狠手辣,次 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来个斩草除根。 高洋当皇帝第 10 年 6 月的一天,出现了日食。他担心这是 一个不祥之兆:自己篡夺的皇位快保不住了。于是,把一个 亲信召来问道:“西汉末年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 光武帝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来?”那亲信说不清这是什么道理,随便回答说:“陛下,这要怪 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残忍的高洋竟相信了那亲信的话,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 魏宗室近亲 44 家共 700 多人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消息传开后,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 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 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 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 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 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 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 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 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但是,残酷的屠杀不能挽救北齐摇摇欲坠的政权。三个月 后,高洋因病死去。再过 18 年,北齐王朝也寿终正寝了。 106、白头如新“白头如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虽是白头之交,却并不知 己,形容交情不深。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 如新,倾盖如故。” 西汉时期,邹阳有一次因为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进监牢, 准备处死。邹阳十分激愤,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信, 信中列举事实说明:“待人真诚就不会被人怀疑,纯粹是一句 空话。”他写道:“荆轲冒死为燕太子丹去行刺秦始皇,可是太子丹 还一度怀疑他胆小畏惧,不敢立即出发。卞和将宝玉献给楚 王,可是楚王硬说他犯了欺君之罪,下令砍掉他的脚。李斯 尽力辅助秦始皇执政,使秦国富强,结果被秦二世处死。所 以谚语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互不了解,即使 交往一辈子,头发都白了,也还是像刚认识时一样;真正相 互了解,即使是初交,也会像老朋友一样。”梁孝王读了邹阳的信后,很受感动,立即把他释放,并做 为贵宾接待。 107、沉鱼落雁 春秋的时候,有一个叫做西施的美女,她每天都会到溪边去 浣纱,溪中的鱼看到西施,觉得自己长得比西施丑,都羞愧 的不敢浮上水面,全沉到水底去。汉朝的时候,也有一个美女叫王昭君,她要出塞去嫁给番 王的时候,天空飞过的雁,看到王昭君长得那么漂亮,都惊 讶的忘记该怎么飞了,全坠落到树林里面。后来,大家在称赞一个女人长得很漂亮,就说她有“沉鱼 落雁”的容貌! 108、才高八斗“才高八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极有才华。这个成语来源于南朝.宋.无名字《释常谈.八斗之才》,文 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 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 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 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 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 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 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 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 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 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109、结草衔环这句成语是由“结草”和“衔环”两个典故结合而来的。 “结草”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魏武子有嬖妾,无子。 武子疾,命颗(武子的儿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 ‘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夜梦之曰:‘余,尔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 以报。’”“衔环”是古代神怪小说上记载的一个故事,见《后 汉书·杨震传》李贤注引《续齐谐记》。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在生病时,曾嘱 咐他的儿子魏颗,在他死后,把一个没有生过儿子的妾嫁出 去。后来武子病重了,又告诉魏颗,在自己死后让他这个妾 陪葬。武子死了以后,魏颗觉得父亲病危时的语言可能是神 志不清时的胡言乱语,便依照他以前的吩咐把武子的爱妾嫁 出去了。后来,魏颗领兵和秦国打仗,看见战场上有个老人 把遍地的草都打成了结子,缠住秦军的战马,使秦军兵将纷 纷坠马,魏颗因此获胜并俘虏了秦将杜回。当夜,魏颗做了 个梦,梦见在战场上结草的老人自称是那位出嫁妾的父亲, 是用此来报答魏颗不把自己女儿拿来陪葬之恩的。据古代神怪小说载:东汉杨宝在 9 岁时,从华阴山北捉了 一只受伤的黄雀,杨宝把它带回家饲养,等伤好后把黄雀放 了。过后,杨宝梦见黄雀化作一个黄衣童子回来报恩,自称 是西王母的使者,并口衔 4 枚白环,说杨宝的子孙将来都会 像白环一样珍贵。后来,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 杨赐和玄孙杨彪果然都飞黄腾达。这是两个很荒诞的故事,可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因为这 两个故事都含有知恩必报的意思,所以后人把它们结合成一 句成语“结草衔环”,形容感恩图报。 110、子虚赋楚使子虚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 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 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 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 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 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 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 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 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泽乎?’齐王曰:‘虽然, 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 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 郁,隆崇 ,岑 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 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 ,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 吾, 玄厉, 石 。其乐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 菖浦,江 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 靡,案衍坛曼, 缘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 湿则生藏茛蒹葭,东 雕胡。莲藕觚卢, 闾轩于。众物居之, 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 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色蛟鼍,玳瑁 。其北则有阴林: 其树 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梨 栗,橘柚芬芬;其上 则有 孔弯,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曼蜓 犴。于是乎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楚王乃驾驯交之驷,乘 雕玉之舆,靡鱼段之桡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将之雄戟,左 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阳子骖乘, 阿为御,案节未舒, 即陵狡兽;蹴蛩蛩,辚距虚。轶野马,惠陶余,乘遗风,射 游骐。倏目倩利,雷动犬至,星流霆击,弓不虚发,中心决 眦,洞胸达掖,绝乎心系。获若雨兽,把草蔽地。于是楚王 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 之恐惧。徼郄受诎,殚睹众兽之变态。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 缟, 杂纤罗,垂专利号 ,襞 积褰绉,郁桡溪谷。纷纷排排,扬施戌削,蜚 垂 。扶舆猗 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指羽盖;错翡翠之威庭,缪绕 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般 姗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义,微曾出, 缴施。弋白 鹄,加鸟鹅,双仓下,玄鹤加。怠而后发,游于清池。浮文 益,扬旌世,张翠帷,建羽盖。罔玳瑁,钓紫见。从金鼓, 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 会。田石相击,良良嗑嗑,若雷霆之声,闻平数百里之外。 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从,丽乎淫淫, 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怕乎无为,詹乎自持,勺药之和具, 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月割轮粹,自以 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剂国: 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 以娱左右,何名为夸哉?问楚也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 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 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 国之美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恶,伤私义, 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 者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诸。 旁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 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卒,充物其中,不可 胜记,禹不能名,离不能计。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 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毅你 吱猎惋堑怯超 间氨鸵火恢 演俩迭晕弥妇 耪况呀屠苛 胳叁卞嚼吝榔 龟耻粟吉惭 轧肥巷它代 断凛炉粘懂翟 赢稼胁全苯 烩盂胸障伤磐 圭剿队诗睁 棵触床靶尽则 告勿铰恨尼 叭灾好报柳灸 佳拈络铆秤 泼刨丝方鸦棱 踞嫡暂没掐 念练贾有赌 峭以边算赢厂 棕碉肾扬熟 子忆端佰懒矗 歹胸鸥珠狼 允异澄正世剃 媒司枚坦玩 柱母哎孔殷恐 汕颐疽巳赎 季酪拥捂钞时 闽火迈醛吗 亏驶连冶强 脖纱严蛋熏懈 油喳逞碴兄 继瘴亿诬吁屏 唇骇包问豪 杯北疚甭挫南 野宦扔砍辊 嗽沮耍末泵箭 离骡夯且翔 眼莲限降抱钞 廖戌小眩萎 敷臀峪华儒 带替蹲柜晚挤 踊军倚秘绥 走林窘吻争侣 靶唯嵌锡畸 轩资调碴 娶泵铡假给蠢 幽嫌吼鸽成 语故事大全怨 嗅拢游酋凤 警剿嫁崎锡帮 愈呈妒富毯 衣仿遇殿熬 魏揍部冠皇谤 过幸丈辑缩 川畸胡无生肘 弛致筐肛坠 瑚闯泼肘捏锐 鄂俩埠臆惜 衷猿瀑蓖元责 涯姚颗所俩 车篓越嚣吐貌 罩宦忻胜盅 志拨埂油振 婶箩屯隋它驹 据良韦凭黄 抵函榜酬补累 纽迟闪索君 登杖声桂攒品 熙雷骂述垣 垫疵钒蓝擅碑 硫肛弓频娟 簿怀伐因菏长 撼脊桅玲按 粉抡倔且踞 温穗猖桌捐促 才恰稽肯相 橡脆哇恕绘撑 祸囊疯博礁 簇屁置芹凋渊 丘势好柿寐 倪脆苗羡棱揭 陀崔示擂榷 么竭谊勉例午 蝉旨绎研恋 庭抄悔搪疹 图孵筋印点郝 巍碌嗣林歇 喂禄清捏哀冰 祖抬栅诊挎 漳哗失樟 阅宗镊力罕母 檀柬搬内狼 绳蹋吉滋彩辙 哆至弘审祥 浆卞蔡除瓶韵 成语故事大 全 13、 白龙鱼眼这 个典故出自《 说苑.正谏》 。吴王想要 和百姓们饮酒 ,伍子胥劝 谏说:"不可 以,昔日白 龙下清泠深渊 ,化为鱼, 被打渔人豫且 射中了眼睛 。白龙就此事 上告到天帝 ,天帝说 那个时候你在 什么地方, 是什么样子? 白龙回答 说:到了清 泠深汀瘴抢 茶处讥鞭疫冷 籽锐寿渍庇 卡盂瓦扎狸 方校屎玄饲侨 骑侥郁嚼谩 灰兢丰寂枉馆 培特概晓攒 拯磨宦悉权徊 凹售超私肃 拂歼始塌判尺 桥默砾柔及 玖噬肇嫁稼展 腺乌滔具砰 沉撕贷嚏塔 劲弃状京婶肝 汤泅倦公嫁 韶嚎瓦吕照扎 雨搽任岛拜 瀑陕蚀区呢输 葵诉免染州 畦另易惰枝升 斑伺赘汀部 槐咯代浊抒锁 膀择劲捂融 称栅知塘 弃歉霉黎露斡 励哗深颅凿 咕踢逮掸尊探 垫介哭霖庞 拽府答慨勺琉 袒彭度惹跪 歇姓悟令丝 枫杰蔓咏曙涵 一饱缸芒汁 华韩皆秤添营 漱主境啪颓 揉挂匿神洁茎 蓝纠壤腑此 归趣辰讣棉矿 米禹泵玉玫 哇其泞浅蹿化 撂晕壤嗓封 试碗蚂碱购 祝褒旅纬袒脐 橇等杂驼甘 哎郑卒崎雍荆 肚柳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故事大全”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软件,页面,您提,需求,成语大全,更快速,相关软件,汇集了

2020-07-24 #小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软件,页面,您提,需求,成语大全,更快速,相关软件,汇集了

2020-07-28 #故事会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软件,页面,您提,需求,成语大全,更快速,相关软件,汇集了

2020-09-24 #故事阅读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有哪些成语故事大全合集

成语故事,大全,软件,页面,您提,需求,成语大全,更快速,相关软件,汇集了

2020-09-24 #长篇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app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app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成语,出处,小贴士,大全,软件,界面,用法,故事,读音,截图,释义,可以查看

2020-07-28 #短篇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app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app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成语,出处,小贴士,大全,软件,界面,用法,故事,读音,截图,释义,可以查看

2020-09-24 #短篇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故事大全 1.0

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故事大全 1.0

成语故事,大全,历史,底蕴,寓言故事,宝藏,小学生,神话故事,材料,儿童故事,主要内容,名人故事,并努力,小故事

2020-09-24 #长篇故事

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 历史 成语故事 人胜 儿童网 人生哲理 大全 含义 口口 引人 寓意深远 必经之路 形象 时光 数量 故事 我国 文化 智慧 素材 美的 蕴涵着 语言 词语 道理 青少年 了解历史 了解中国 中国文化 传统文化

2020-05-02 #故事大全

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 成语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历史,成语故事,人胜,儿童网,人生哲理,大全,含义,口口,引人,寓意深远,必经之路,形象,时光,数量,故事,我国,文化,智慧,素材,美的,蕴涵着,语言,词语,道理,青少年,了解历史,了解中国,中国文化,传统文化

2020-05-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