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团 别乱买 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汉声中国童话》台湾300多位匠人倾注1

时间:2020-07-26

中国的童话故事人物

提示:本文共有 81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中国的农历计时法。(这次咱开团的是前6本,上辑)

在这些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的细润下,孩子读到的不单单是故事,还有通过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人物所处环境下的民俗、历史、宗教和传统,以及对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豪感。

了解的同学可以直接下单啦~

书籍名称:汉声中国童话(上辑,全6册)

作者:汉声杂志社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适读年龄:4岁以上

前些日子我参加小川幼儿园开放日活动,老师精心布置了一堂课:“请你说说你和爸爸妈妈读过的童话”。

孩子们几乎都说的是灰姑娘、白雪公主、海的女儿、匹诺曹……有个小男孩高高举手:“我看过北欧神话!爸爸带我看了《复仇者联盟》!”台下哄堂大笑。

这些,还真是他们常听常看的故事。笑过之后,细细一想,却感到有些不对。

德国有《格林童话》,丹麦有《安徒生童话》,阿拉伯国家有《一千零一夜》,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没有让孩子心口相传、耳熟能详的童话吗?

当然有!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哪吒闹海、神笔马良、守株待兔……然而,这些要么文字不够口语化,要么故事没有系统地收集。

做中国文化的童书有很多,却不是每本书都可以做得好。我很多次逛书店、搜当当,翻来找去却一次次失望。优秀的中国童话集极少,粗制滥造的拼凑故事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也由于这个原因,我给小川买的书,国外绘本占绝大部分。虽说各个国家不同门类和特色的绘本,能让孩子汲取全世界优秀的精神食粮,但我一直很遗憾:

中国孩子更应该得到中国故事的滋养。你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这里出产的故事,生活过的历史人物,还有那么悠久的传说,怎能漠然不知呢?

跟一位做童书出版的朋友谈起这个问题,她说,其实这不是应该由中国家长解决的问题,而是应该由中国作者承担的责任:

“怎样把中国的故事、神话变成绘本,怎样把中国的诗歌变成绘本,怎样把它们改写成现代儿童可以阅读的故事,这是作家和学者应该干的事情。”

汉声杂志社的编者们就做了这么一件又酷又惠及子孙的工作。

上世纪70年初,汉声100多名文字编辑,200多名美术编辑,走访了很多隐藏在民间的“故事大王”,查阅了众多民间故事典籍,历时10年,从浩如烟海的素材中甄选出的362个故事,创作出843幅中国风插画,最终整理出版了一套中国人自己的童话集《汉声中国童话》。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为孩子选择中国传统童话故事,这套可以代表中华文化的精髓的《汉声中国童话》就足够了。

汉声杂志社因为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而受到社会的尊敬,“汉声出版”几乎可以作为质量的保证。

《汉声中国童话》就是汉声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出版界的常青树。

出版至今37年来,这套书伴随了台湾几代孩子成长,是名符其实的“台湾国民级读物”,也被认为迄今第一本能够和外来童话抗衡的“传家宝书”。

《我们台湾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曾经回忆:“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家里有《汉声中国童话》的小朋友,因为这是一套非常精美也非常贵的经典童书。即使经济不宽裕,很多父母也会为了孩子的教育,咬咬牙买下。”

台湾著名学者杨照也说 ,他当年就是看 《汉声中国童话》长大的,现在也有孩子了,也要买给孩子看。

这套享誉全球的经典作品,一经出版就获奖无数:

台湾最高出版奖——金鼎奖

新加坡“最佳图书美术设计首奖”

新加坡“最佳图书金牌奖”

台北市立图书馆“百名好书排行榜”儿童类第一名

国语日报票选十大热门儿童书籍第二名

……

海峡两岸,虽同根同生,但具体到文化上就成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不得不感慨,反而是台湾文人努力留住了最纯正的中华文化经典。

《汉声中国童话》封面,每月一册,共12册

2012年,大陆出版商终于引进了这套经典,将原有的繁体竖版改为简体横版,价格也更亲民,但装帧也因此由精装改为平装。

引进版意料之中的畅销,3年就售出500万册,好评如潮:

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

“中国童书榜”2013年度最佳童书

……

最近,天地出版社又一次将《汉声中国故事》再版,重新做成了精装版,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台湾原版图书的品质。

我花了两天时间,把样书从头到尾翻了一遍,真的是由衷地喜欢这套书。在里面找到了很多自己小时候听过的挚爱的老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孔雀东南飞、巧媳妇、卖香屁、菜花蛇、黄石公和张良……

还有很多我特别想给孩子历史人物和故事,因为没时间自己整理资料,没顾上给孩子讲的故事,在这里也都能找到。

我的童年是在南方乡下度过的。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凉风习习的夏夜,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一边摇着一边听姥姥讲故事。

姥姥喜欢听戏,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可以神奇地将那些文绉绉又拗口的戏文——梁山伯与祝英台、穆桂英挂帅、狸猫换太子……用最生动易懂的语言讲出来,让孩子们百听不厌。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今和这些故事在《汉声中国童话》中重逢,真是惊喜了一把!看着书里一个个熟悉的故事,姥姥的声音仿佛就在耳边。

春天的故事

在这些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的细润下,孩子读到的不单单是故事,还有通过这些故事所折射出的人物所处环境下的民俗、历史、宗教和传统,以及对于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自豪感。

这是西方童话故事绝对无法给予孩子的精神财富。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代代相传。中国童话故事里有我们的灵魂,有我们血脉相传的文化基因:中国式的审美、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

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中国童话故事这口宝藏交付给孩子。

目前这套书出版社先期只出版了上辑的6册,咱们也只开团这前6册,下辑6册出版后我一定会及时开团。

可能有的亲已经买了平装版《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那么有没有必要再买一套新版《汉声中国童话》呢?我的建议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入一套。

我仔细对比过这两个版本,这套精装版在内容和细节上都做得更加精致,更加用心和考究,极具收藏价值,称得上“一套可以收藏留给子孙的书”也不为过(两个版本不同之处,我会在下文中具体介绍)。

精装版的《汉声中国童话》,是超大16开本,更利于孩子观察美丽图画的细节。

新版字号更大一些,行间距也更明朗,阅读体验更好。

从孩子4岁开始亲子共读,每天一个传统故事,能读一年;6岁以上,识字了,就自主阅读。

孩子对喜欢的故事会反复看反复听,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记忆在这种反复重复中逐渐完成了。

想一想,当他们长大离开家乡,生儿育女,某一个凉爽的夏夜拿出这套泛黄的中国童话集,把一个个熟悉的老故事讲给坐在膝头上的孩子听:“这是妈妈小时候喜欢读的故事哦!”中国文化的血脉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汉声中国童话》如果硬要找出一些不足,那就是神话传说部分内容偏重南方地区,而不同的日子,南北方的传统是有差异的。

比如农历二月二,北方传说是“龙抬头”,提倡理发;南方则是土地公的诞辰,要祭祀土地公。这套书里的当日故事讲的就是后者。

这其实倒也不算缺点,南方孩子读了会感到十分亲切,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也可借此了解南方地区,尤其是台湾流传的传说和习俗。

再过两个月就过年啦,所以这次我还为大家争取到了一个出版社精心设计的新春福袋哦!

福袋中包括:5个红包、一副春联、一张年历、一幅年画、一对门神。

春联、年历和门神的图片都选自《汉声中国童话》里的插画,有的用仿染色剪纸形式,有的是传统刺绣手法,非常的中国风,春节的时候正好能用上!

《汉声中国童话》何以称为经典?

一、跑遍全中国“找人聊天”、钻研战火中抢救的史料,为编好中国人自己的童话集,汉声编者尝遍艰辛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我们的童话资源就是一口无穷的宝藏。

每个节气的由来,历史和伟人的故事,神话,民间传说都是一个故事。甚至由捏面人的老师傅,捏出来的一个个造型生动、色彩艳丽又散发着糯米甜香的江米人,每一个不也都牵连着一则相关的人物故事吗?

那么,中国童话都在哪里呢?

《山海经》里有,《水经注》里有,诸子百家里有,《史记》里有,古典文学、诗词歌谣、神话寓言、成语故事、民间传说和传奇里都有,但这些书都不是专门为孩子写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正处激烈西化过程中,当时的孩子多半阅读欧美童书而鲜少读中国本土的童话故事。

这种“失根”的精神状态让汉声的创始人黄永松感到不安,这位1943年出生的老先生,决定与朋友创办一本立足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读物。

任何辉煌的背后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汉声中国童话》的编辑过程可谓“自讨苦吃”。

《汉声中国童话》的总策划黄永松老先生

在早期收集故事时,汉声也有感于故事的不足。原以为在农村长大的人通过看戏曲、听掌故,会对故事知道得比较多一点,但去查的时候,又没有。

当时台湾同胞还不能到大陆来,所以汉声就专门组织一批编辑去台湾的同乡会与大陆各省人接触,与他们聊天。聊天中就会听到很多民间故事、神话,汉声的编辑再把它们整理出来。这是《汉声中国童话》内容的一个来源。

故事的来源二,要回溯到1920年—1931年。当时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的学者在战火中抢救了一大批中国民间传说及童话故事,为传统文化保留下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汉声就在北大、中大前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民间,上山下乡,遍访民间故事传人,形成《汉声中国童话》最初的经典故事库。

当时香港有1949年以后陆续整理出版的一些各地民间故事。汉声就到香港去买回来。

黄永松回忆说:“我带那些故事回去最惨。因为它们是简体字啊,封皮要撕掉,还拿一个粗水笔把出版社涂掉。这样过关,才没有被看(检查)到。”

二、汉声编者专门读故事给孩子听,以“小朋友听得舍不得离开”为标准,判断故事编得好不好

在采集而来的故事的基础上,在不失原有主题和趣味的状态下,把它们改写成为完整的、符合现代价值观的故事,同时又做到充分口语化,受到孩子的喜爱,这是非常难的。

为了把《汉声中国童话》做到最好,在编写过程中,汉声编辑会先互相以口述方式研究故事的语气、结构,写出初稿,并到游乐场邀请正在玩耍的小朋友来听故事。

他们以“听到故事开头的小朋友舍不得离开去玩皮球,一定要听完才罢休”为标准进行修改和润色。

黄永松、姚孟嘉(原汉声杂志社社长,已故)、吴美云(原汉声杂志社总编辑,已故)等主创人员也都把故事带回家念给自己的孩子听。

他们一面念,一面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显得不耐烦或是觉得故事太长,那就得重新改写;要是孩子听后很兴奋,抓住书本不放,或跟大人讨论起故事来,那么,这篇故事就算成功了。

所以《汉声中国童话》里的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口语易读,却又不失文字的韵味。在这套书里,许多语句既生动形象,又通俗易懂,可以说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言语。我举几个例子:

皇帝看看情形不对,急忙拉开嗓门乱吼:“风够啦!风够啦!”但是,风和海水似乎都发怒了,像倒下来的高墙般,狠狠地压到船上。

农夫一听,这还了得,一年的辛苦不都白费了吗?他气急败坏地跟着螃蟹到田里去查看。只见田里的稻穗折的折、落的落,叫人好不心痛。

“咚咚咚”的军鼓再度响起,一声接过一声,打进每个宫女的心里。每个宫女都站得笔直,屏住气息,生怕出了差错,会遭到处罚。

这种讲故事的语言不是最规则的中文,也不同于一般言辞优美的文章。

看上去简单,却且极具极有张力,句式之间有长有短,连接巧妙,修辞生动,让整个故事如流水般曲折又顺畅,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汉语口语的语言魅力,要做到这种程度,非得仔细推敲不可。

只是读着文字,我似乎都能感觉到那个紧张的画面,如果爸妈在给孩子读的时候配合上动作,一定会有特别生动的场景吧,孩子也会更加的投入。

尽管书中仍有个别文字,读起来有些拗口不畅,比如在《训练女兵的孙武》这个故事里,开篇这段:

小朋友,你有没有看过阅兵典礼上雄壮整齐的女兵?她们高昂的精神是不是不输给阿兵哥呢?那么,是谁最先把柔弱的女孩子,训练成有纪律的兵士呢?

“阿兵哥”和“兵士”都是台湾地区的口语,可能大陆孩子会有些不太习惯。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可算是汉语童书的典范之作。

三、顺着中国岁时节庆编写,一天一个故事,整整362个故事,爸妈再也不担心“无书可读”

《汉声中国童话》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按照传统农历岁时来编排内容,每月一本,每天一则故事,全套12册,共362个故事(农历每月30天,共360天,除夕和大年初一各有两则故事)。

中国的很多神话传说,跟年节风俗有关,自然是放在过年过节时合适;有些故事跟季节有关,就应该放在那个季节里。

这些故事的发展线索,是跟农历一一对应的,因此《汉声中国童话》是顺着农历的节气编排故事的。

举个例子。在春节那天,《汉声中国童话》讲了“年兽来了“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这一天叫“过年”,人们为什么都要穿上红色衣服、贴上红对联,还要放鞭炮。

在端午节那天,《汉声中国童话》讲了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告诉孩子们热闹的划龙舟比赛和包香甜的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农历八月十五,有《嫦娥奔月》的故事,前后还有月饼、兔子、桂树等相关故事;孔子诞辰日,有孔子的故事;腊月还有剪窗花等故事……

用故事让孩子记住以前的今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应该是小朋友学习历史的最好方式了吧。

每个孩子都像《一千零一夜》里那个贪婪地听故事的国王山努亚,每个妈妈却未必有讲故事的山鲁佐德那样的本领,肚子里不用说存有1000个故事,有时就是讲几个都勉为其难。

《汉声中国童话》里的故事一年不重样,爸妈再也没有“无书可读”的压力啦。

四、既有传说、神话、寓言,成语,又有历史故事、事物起源故事,每一个都是原滋原味的中国故事

《汉声中国童话》里的故事大概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古老的神话,除了我们熟悉的女娲造人、十二生肖、开天辟地,还有灯猴、黄帝大战蚩尤 、 百花节、妈祖、神农尝百草、城隍爷等等我们不怎么知道的故事。

《水鬼变城隍》讲述了为了友谊,听从好朋友渔夫的忠告,宁可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水鬼也不拉人下水的的故事。原来城隍老爷是这样位列仙班的呀!我读了之后,觉得以后再去城隍庙,再也不会觉得阴森森的啦!

二是真实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西汉的陈平、李广、霍去病、东汉的赵充国、班超、耿恭,宋代的岳飞和狄青。

孩子读了《飞将军李广》,以后再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就知道“龙城飞将”是谁了。

三是民间传说故事,这一类最多。咱们耳熟能详的的傻女婿拜年、老鼠嫁女儿、虎姑婆、孟姜女哭倒长城、石狮子开口等等,都能在书里找到。

四是寓言和文学经典故事,如守株待兔、东郭先生、桃花源记、鸡鸣狗盗、盲人摸象等等,孩子学成语时肯定用得上。

五是事物起源,如《稻米的由来》、《含羞草的由来》等等科学故事。

来看下《一月的故事》目录,就知道这套书的内容有多丰富了:

这些都是经典的、优秀的中国传统童话的精选和集大成。每个故事都不长,基本在两三页,却特色鲜明。

首先是三观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劝人向善,倡导诚实、勤劳、勇敢、乐观、谦恭、团结、爱国、智慧等等这些中华传统美德。

二是避免说教。咱们回忆下小学课本上的成语故事,是不是最后总有一大段阐释意义的文字?我觉得这就是狗尾续貂,把生动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

《汉声中国童话》里的故事自己会说话,能打动和感染孩子,更能将优秀的文化观点传递到孩子的心里。

三是非常严谨。这套书的文字考究,绝非一般胡拼乱造的出版物可比,这和汉声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我举个例子:

1、关于门神的故事,《汉声中国童话》搜集了两个传说,一个是早期的神荼、郁垒,镇鬼之神;一个是唐朝以后的秦叔宝、尉迟恭,和唐太宗、魏征有关,都是民间流传较广的说法,两个故事前后还有呼应。

2、看《干将剑 莫邪剑》这个故事时,我专门去考证了一下,现在流传下来的版本有多个,这套书采用的并非流传最广的,而是最尊重《列士传》喝《搜神记》原文的一个版本,着也是符合人教版语文课本的版本。总体而言,编者态度非常严谨。

另外,为了方便亲子共读,汉声的编者在每一篇故事后面,都附加了“给妈妈的话”,增加了故事的诠释和故事所附带的背景知识,以及插图的艺术流派。好多知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呢!

五、843幅插图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精粹,皮影、剪纸这些已淡出我们生活的古老传统在书中复活了。

童话书的插图创作需要异常严谨的态度和高超的能力。比起文字,图片在美感、历史感、空间感方面,带给孩子的熏陶更直接鲜明。

整套《汉声中国童话》用了足足843幅中国绘画为童话故事配图。

当初,汉声为了这套书的插图特意录用了200多名美术人才。首先训练他们学看故事——要求看出全篇故事中哪一点最有趣,也就是找出“活眼”,将此化为一幅幅鲜活灵动,具有传统风味的图画,希望孩子能在阅读精彩故事之际,同时体会传统、非西方式的美感。

仿皮影戏插画

仿染色剪纸插画

比如农历一月二日的故事《傻女婿拜年》,图省事的话,插图上画一个傻女婿就够了,大不了再加几个人作衬托。

但是《汉声中国童话》却把傻女婿的家都画出来了,所住的厅堂和院子都非常精细,图中所有对象如供品、对联、灯具、盆栽、衣饰、桌椅等都不是随兴想象,而是皆有所本。

编者以此让孩子最直观地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情形,感受到古代中国的厅堂文化。

同时,为使这套丛书的插画具有民族的风格,除参照汉声收藏多年的美术资料外,汉声还特意从故宫、大英博物馆申请许多珍贵的幻灯片。

另外,汉声曾实地走访很多民间艺人,如传统年画、刺绣、剪纸、皮影、壁画和木刻等,力求呈现最好的民族插画效果。而当初被培养画这一批插图的人,也陆陆续续成为了台湾有名的插画师。

可以说,孩子拿到的绝不仅仅是一本故事,这里是中国工艺美术的精粹,皮影、剪纸这些已经淡出我们生活的古老传统在书中复活了!

我多展示一些精美插画给大家看:

这些精美的图,每一幅都值得放大再放大。连每一幅图的画框都用上了青铜纹饰、石刻拓片、敦煌壁画、漆器图案、景泰蓝、砚谱、掐丝珐琅……这些中国传统工艺元素。

正是秉着这种编创精神,才使得《汉声中国童话》成了历久不衰的经典。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中国文化从来就不缺少脍炙人口的故事,文化的传承就在点滴间,就在书香间。

《汉声中国童话》和《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对比

《汉声中国童话》的出版品质要比《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高出很多:全部铜版纸印刷,并入选“北京市绿色印刷工程”,采用环保印刷材质。

从册数上看。平装版《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共有36册,每一本都特别薄,跟杂志一样,书脊上的字看不清楚。

有的妈妈反映,每次给孩子读找就得把36册都拿出来,对着封面一本一本翻,不仅耽误了时间,有时就是怎么找也找不到,讲不了了,很是破坏阅读兴致。

精装版《汉声中国童话》共有12册,一个月一本,讲完一个月的就再换下一个月,宽宽的书脊,放在书架上很明显,再也不用担心拿错书了。

从开本上看,《最美最美的中国童话》是210mm*285mm。

《汉声中国童话》还原了台湾原版的超大16开,尺寸是215mm*305mm。开本大了,可以更好地呈现精美细致、气质磅礴的插图,同时字号也略微增大了一些,行间距更加明朗,阅读体验得到了改善。

基本信息

汉声中国童话(上辑,共6册)

作者:汉声杂志社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适读年龄:4岁以上

装帧:精装

开本:215mm*305mm 超大16开

页数:约117页/册

原价:468元 团购价:299元

关于正品:福利社开团的商品均为正版,欢迎大家监督。

关于售后:不接受非质量问题(孩子不喜欢,不合适)的退换货,请谨慎下单。如遇外包装损坏,一定要拒收!快递途中很多不可控,签收时及时拆包验货,有问题及时拍照并联系我们的客服处理。不开票,介意慎拍。

书籍名称:汉声中国童话(上辑,全6册)

作者:汉声杂志社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适读年龄:4岁以上

责任编辑:

团 别乱买 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汉声中国童话》台湾300多位匠人倾注10年打造 362个世代相传故事 值得珍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团 别乱买 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汉声中国童话》台湾300多位匠人倾注1”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团 别乱买 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汉声中国童话》台湾300多位匠人倾注1

团 别乱买 孩子必读的中国童话这一套就够了!《汉声中国童话》台湾300多位匠人倾注1

故事,汉声,中国童话,孩子,中国,农历,传统,套书,台湾,文化,插画,插图,文字,历史,出版社,神话,经典,编者,黄永松,作者,传说,小朋友,杂志社,版本,童话故事,天地出版社,中国文化,最美最美,给孩子,让孩子

2020-07-31 #短篇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故事,汉声,孩子,中国童话,套书,让孩子,下单,二十四节气,传家宝,刺绣,壁画,基础,沂水,门市部,黄永松,请选择,给孩子,中国风,会员,中国,中国台湾,剪纸,匠人,和文,套装,家长,年画,开头,插画,故事情节

2020-06-16 #故事阅读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故事,汉声,孩子,中国童话,套书,让孩子,下单,二十四节气,传家宝,刺绣,壁画,基础,沂水,门市部,黄永松,请选择,给孩子,中国风,会员,中国,中国台湾,剪纸,匠人,和文,套装,家长,年画,开头,插画,故事情节

2020-07-14 #短篇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故事,汉声,孩子,中国童话,套书,让孩子,下单,二十四节气,传家宝,刺绣,壁画,基础,沂水,门市部,黄永松,请选择,给孩子,中国风,会员,中国,中国台湾,剪纸,匠人,和文,套装,家长,年画,开头,插画,故事情节

2020-08-24 #故事大全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会员优惠 最美最全的中国童话故事

故事,汉声,孩子,中国童话,套书,让孩子,下单,二十四节气,传家宝,刺绣,壁画,基础,沂水,门市部,黄永松,请选择,给孩子,中国风,会员,中国,中国台湾,剪纸,匠人,和文,套装,家长,年画,开头,插画,故事情节

2007-02-15 #故事阅读

孩子必读的文化传家宝:台湾400位匠人10年精心打造

孩子必读的文化传家宝:台湾400位匠人10年精心打造

故事,汉声,孩子,中国童话,套书,图书,中国,内心,文化,好书,父亲,民间故事,知识,人和,事物,传统,关系,品质,妈妈,年度,情怀,父母,科学,节日,颜色,生活,晏婴,郑成功,黄永松,历史故事

2020-05-20 #经典故事

日本的“匠人精神”就是精神病

日本的“匠人精神”就是精神病

日本,高铁,软件,企业,制造业,台湾,中华,东芝,高端制造业,丑闻,份额,产品,匠人,功能,国家,市场,技术,索尼,精神,财务,全球,内容,困境,家电企业,日元,研究出来,个人,业务,一家,反复研究

2016-01-31 #故事会

推荐 汉声《中国童话》 中国孩子必读的传统童话故事

推荐 汉声《中国童话》 中国孩子必读的传统童话故事

故事 汉声 中国童话 孩子 妈妈 时候 孩子们 事物 典故 内容 图画 套书 年画 杂志社 民间 童话故事 科学 起源 边框 宋定伯 晏婴 中国孩子 中国风 传统 朋友 全套 传说 元素 刺绣 台湾

2020-05-0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