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怀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播

时间:2020-07-27

80年代小喇叭广播谁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0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怀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播 摘自《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 那时除了看电影之外,平时的娱乐就靠听广播了。1970年代末刚刚解冻,电台的文艺节目开始丰富起来,除了以往的小说连播、革命音乐、曲艺以外,又增加了文学欣赏、外国古典音乐和轻音乐、广播剧,电影录音剪辑,每周一歌,等等。其中文学欣赏包括中短篇小说赏析、古代和当代散文赏析、诗歌辞赋赏析。那时的节目通常是录播,制作都很严谨,所以质量都很高,听后特别有益心志,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那时的广播里没有广告,没有主持人哗众取宠的噱头和买弄,没有港台腔调,没有洋泾浜,没有要听众付费的无聊的短信互动,没有颓靡浮躁的所谓流行音乐。那时的广播具有温馨、雅致、澹定、从容的气质,所以那个时代的广播令人怀念。 小说连播节目仍然是我的最爱之一。70年代末我上初中,每天中午放学后都赶回家,边吃饭边收听电台12点半的小说连播,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听过后总是觉得不过瘾,还会感到些许的落寞,然后一边回味着当天的情节,一边猜度和盼望着第二天的情节赶回学校上下午的课。如果中午没听到,那晚上就一定要听重播。 那时活跃着一批优秀的演播家,有曹灿(播过《高玉宝》、《向阳院的故事》、《艳阳天》、《李自成》),关山(播过《战斗的青春》、《林海雪原》、《海啸》、《红旗谱》、《四世同堂》),袁阔成(播过《烈火金刚》、《三国演义》),董行佶(播过《骆驼祥子》),金乃千(播过《万山红遍》、《东方》),冯明义(播过《蹉跎岁月》),刘兰芳(播过《岳飞传》),孙敬修(播过《宝葫芦的秘密》、《西游记》),陈阿喜(播过《刘胡兰》、《海岛女民兵》)。还有牟云、李野墨、瞿弦和、张筠英、张家声、谭天谦、任宝贤等等。 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前期还是广播剧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许多当时的获奖小说都被改编成了广播剧,比如路遥的《人生》,陈建功的《飘逝的红头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剧《西西里柠檬》印象也比较深,是根据意大利小说家皮蓝德娄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说的是善良淳朴的乡村长笛手到那不勒斯探望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未婚妻时遭到抛弃的伤感故事,长笛手密库乔是由赵忠祥演播的,播得很有激情,缺憾是赵忠祥的“女腔”在广播剧里更加严重。插曲《西西里柠檬》是由罗天婵演唱的,词曲都很优美,至今我都能完整地唱出来:“绿色山岗上,一片鹅黄,西西里柠檬散发浓郁芳香。心爱的人儿,在哪里?鲜美果实,谁品尝?啊,流不尽泪水,去不掉悲伤,心上的人啊,何时重返故乡?” 还有根据杰克·伦敦小说改编的广播剧《一块牛排》,说的是老拳击家因为买不起一块牛排,饿着肚子而输掉比赛。还有一个广播剧说的是老板让拳击手与猩猩(由另一位拳击手装扮的)比赛供人取乐的,也是控诉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记得还有一个科学家驾驶飞船探索宇宙的广播剧,配乐用的是英国作曲家霍尔斯特的《行星组曲》片段,那音乐把宇宙的深邃、浩瀚和神秘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印象比较深的还有科幻广播剧《珊瑚岛上的死光》,是1978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家邱岳峰、乔榛、杨成纯等演播的。说的是两位华裔科学家在国外研制成功高能激光器和高效原子电池后,为避免这些成果被外国势力制成杀人武器,经过一翻殊死搏斗,为维护尊严与和平,最后与他们的成果同归于尽的故事。我还听过上译厂录制的广播剧《法尼娜法尼尼》、《居里夫人》、《希腊棺材之迷》、《紫罗兰》等等。当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剧,喜欢听里面人物的充满磁性的说话声和笑声,并且根据丰富的音响想象着剧情的画面,那种享受是看电影和电视所得不到的。当时我抱着收音机,听得是专注凝神,如痴如醉,很多广播剧听了不止一遍。 当时我特别喜欢听广播里的电影录音剪辑, 尤其是外国片的录音剪辑,像《简爱》、《叶塞尼娅》、《冷酷的心》、《追捕》等都听过好多遍。 特别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那批配音家的配音简直让我着迷, 他们的浸淫着洋气的、带有南国韵味的普通话配音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着实风靡了一阵。 他们的声音给那个年代刚刚走出情感荒漠的人们带来的新鲜的审美体验和冲击是难以言传的。 尤其是刘广宁的声音,简直美得无法形容! 我忽然发现,人的声音竟可以这样美!声音所表现的情态竟是这样美! 人们还可以这样用声音表达自己!释放自己! 最开始似乎只是片中外国人的表达方式,后来我渐渐意识到, 其实这方式正是透露出了中国人潜在的情感表达的欲求,这方式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演绎出来的。 或者,也可以说是中外文化交融所产生的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中,国人被带到一个新的境界。 抛弃了略带压抑的内敛, 那是这样一种境界:率性,热烈,深挚,激情和100%的浪漫。 我就是那时喜欢上了配音和朗诵的,并梦想着将来当一名配音演员。 我想那个年代自认为声音还可以的又有些浪漫和敏感的年轻人都和我有类似的经历吧? 更多在《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博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怀念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广播”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80年代有哪些儿童广播剧

80年代有哪些儿童广播剧

广播剧,童话,小熊,姐妹,快板,果园,猪八戒吃西瓜,皇帝的新装,小乌,木娃,小歌剧,品格,世界名著,传说,妈妈,娃娃,童真,小羊,日月潭,真心,爱心,民间故事,童趣,银杏,聚宝盆,诗剧,青蛙王子,广播,小乌龟,传统文化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铛铛广播——我们生于七十年代同龄人的难忘经历 怀旧的孩子们 电影

铛铛广播——我们生于七十年代同龄人的难忘经历 怀旧的孩子们 电影

70年代,生于七十年代,中国,年代,工资,生活,上大学,孩子,小学,时代,都会,排球女将,中学,人家,小时候,时候,期刊,社会,辈子,改革,小鹿纯子,蓉儿,霍元甲,靖哥哥,什么是,上小学,你爸爸,岁的时候,文革,这首歌

2018-07-31 #故事会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新中国,小组,张元,中国人,上海,工程师,张一,美好记忆,时候,研制成功,试制成功,移动,突破,器材厂,生活方式,黑白灰,一个脚印,人们,产品,九十年代,互联网,元器件,体积,信息,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功能,化身

2012-11-16 #经典故事

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小朋友们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小朋友们 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

小喇叭,开始广播,还记得,广播节目,有多少人,孙敬修,力之,小朋,新中国,年代,少儿,故事,情景,爷爷,讲故事,覆盖面,电视节目,编辑整理,影响,20世纪,70年代,几乎没有,学龄前儿童,小朋友们,那个年代,难以企及,在中央

2020-07-26 #长篇故事

广播长篇40年——电波里不息的中国故事

广播长篇40年——电波里不息的中国故事

连播 小说 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听众 栏目 平凡的世界 世界 节目 中央台 那时候 方式 生产 北京人在纽约 人们 北京奥运 有声书 叶永 一直到 好朋友 八十年代 人家 作者 低谷 作品 出版社 年代 声音 套节目 小时

2020-05-02 #故事大全

广播长篇40年——电波里不息的中国故事

广播长篇40年——电波里不息的中国故事

连播,小说,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栏目,平凡的世界,世界,节目,中央台,方式,生产,北京人在纽约,那时候,人们,北京奥运,时候,有声书,叶永,一直到,好朋友,八十年代,人家,作者,低谷,作品,出版社,原则,年代,声音

2019-11-05 #故事大全

上海故事广播

上海故事广播

故事,节目,上海故事,广播,生活,小说,频率,听众,听觉,节目内容,梁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路上,新空间,老上海,金色年代,文艺,专业,上海滩,全天,主持人,中国式,传奇,小时,口号,原则,北京奥运,剧场,情感故事,广播剧

2020-07-14 #经典故事

上海故事广播

上海故事广播

故事,节目,上海故事,广播,生活,小说,频率,听众,听觉,节目内容,梁辉,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在路上,新空间,老上海,金色年代,文艺,专业,上海滩,全天,主持人,中国式,传奇,小时,口号,原则,北京奥运,剧场,情感故事,广播剧

2007-03-0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