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盲人摸象的中国寓言故事

时间:2020-07-29

盲人摸象的寓言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盲人摸象,是汉语成语,拼音是m ng r n mō xi ng,贬义词,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接下来让小编给大家讲一讲中国寓言盲人摸象的故事吧。

中国寓言盲人摸象故事

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 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 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 他大叫起来。 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 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 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 原来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而实际上呢?他们一个也没说对。后以 盲人摸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的故事

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家的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他们。

镜面王吩咐侍臣说: 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 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 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 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 盲人们齐声回答说: 我摸到大象了! 镜面王又说: 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

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 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 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 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 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 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 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 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

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 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 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后来, 盲人摸象 就用来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没有做出全面的判断。

以偏概全的意思

就是人们在综合评价一个人,一个事物的时候,以一时一地的表现,下其整体做概括式的断论。反过来,就一时一地而言,错了就是错了,糟了就是糟了,该批评,该谴责,就该批评谴责。否则,批评者两个字,就可以消失了。一个人偷了东西,既不能批评,更不能送官追究,因为你不能断定他在其他时间偷过东西,他在其他时间没有偷东西,那么就整体而言,他就是一个守法的好人,你批评他,将之送官,就是以偏概全。

大到一个政府,一个机构,一所学校,小到一个人,总不会一直做坏事,按照这种逻辑,一旦做了坏事,是绝对不能批评的,批评,就是以偏概全,不客观,不全面。干脆说,就是偏见,或者叫偏激。

其实,批评的作用,很少是把人一棍子打死,就算动机是想把人打死,也未必能如愿。一般来说,批评是为了让人改进的,警示一下,下次别犯。犯了错,没人批评,什么动静都没有,那么,下次就会犯得更重。城管打人,曾经多次把人打死,出大事。但经过舆论抨击之后,现在尽管还是有打人的,但打死人的现象,还是少多了。如果没有舆论的压力,那么,城管会闹到什么地步,谁能说得准呢?人性多少年来都是如此,很多人的善良基因不多,从善如登,从恶如流,学好难,学坏易,不批评,怎生了得?

批评,不仅可以令人收束自己的行为,还可以促进结构性的改进,一种机构,在某些事情上出错率太高,往往意味着结构性的问题,批评,有助于结构性的改进。如果出了错,什么事儿都没有,那么有谁还会有兴趣改进呢?

但是,尽管大家都知道 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个箴言,但是,谁都不乐意听批评意见。不仅单位领导不乐意听,单位里的小百姓,也不乐意听。只要你说那个行业的事儿,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就跟你急,单位的事儿,也是如此。即使在学校经常受气,但你批评他们学校的事儿,他却会跳起来骂你。尽管,在学校的时候,他碰到这样的事儿,也很不爽。

遏制批评意见,最常见的招法,就是说人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顾其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这一招儿,就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刀枪不入。可是,这样把人怼回去,有什么意思呢?难道,非得积小错成大错,最终铸成大错,你们才踏实了吗?

人生了病,讳疾忌医的人,其实真的不多,都知道保命要紧,但犯错就不一样了。一定忌讳人家说,说了一定跟人急。其实,犯病和犯错,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盲人摸象的中国寓言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寓言故事双语版 第94期:盲人摸象

中国寓言故事双语版 第94期:盲人摸象

大象,大臣,盲人,国王,像一只,命令,可可,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来源,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英语,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6-10 #短篇故事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6-10 #故事阅读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7-17 #短篇故事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7-18 #小故事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7-29 #故事大全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8-13 #故事阅读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中国成语寓言故事95:Blind Men Feel the Elephant盲人摸象双语

大象,盲人,大臣,国王,像一只,命令,大石头,大水缸,模样,样子,尾巴,牙齿,耳朵,簸箕,石臼,绳子,背脊,肚子,一张床,地回答,好像是,是一只,最后一个,用手触摸,都不对,争先恐后

2020-08-13 #故事会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故事 大道理”《中国寓言故事》阅读展示课.ppt 全文免费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故事 大道理”《中国寓言故事》阅读展示课.ppt 全文免费

...耳盗铃,拔苗助长,滥竽充数,狐假虎威,纪昌学射,画蛇添足,盲人摸象,邯郸学步

2020-04-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