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

时间:2020-07-29

三个信运儿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0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梅汝璈:孤寂的大法袍

有天晚上,北京顶银胡同停电。梅汝璈枯 坐在家中吱吱作响的藤椅上。黑暗中他轻轻地哼起了清华学校早年的校歌:“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岿立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今天,梅汝璈的儿子梅小璈回忆自己的父亲时,一下就想到了这一幕。他对记者谈起父亲的晚年时,有些唏嘘。他用了这样一个形容词:“孤寂”。

梅小璈说,虽然上世纪60年代初,父亲尚不足花甲之年,可他心知肚明,属于他的那个“东西文化,荟萃一堂”的时代已经逝去了。新中国在学科建制上完全照搬“老大哥”苏联,全国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保留了法律系,且讲授的内容都是苏联的社会主义法学。这让毕业于清华学校、留学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芝加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的梅汝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他努力按照党对“旧知识分子”改造的要求,虔诚地学习俄语,试图不被形势甩下。据梅小璈说,现在他家还能找到父亲当年抄写俄文单词的小本。在苏联法学教材上,还有父亲留下的铅笔批注。

作为一个留美法学博士,梅汝璈曾执著坚持的那些法学信念渐渐失去了依托——三权分立;司法独立……这是法哲学奠基人孟德斯鸠奠定的理论,又在杰斐逊等人的实践中加以完善的。显然,这一切已不合时宜。“文革”中,梅汝璈在一份“检查”里写道:“我实际上只是一本破烂过时的小字典而已。”

“其实,他个人的小环境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物质上。如果以季羡林的《牛棚杂忆》为参照系,他并没有受太大的罪。”梅小璈在解释父亲晚年的孤寂心境时如是说,“但他的学科没有了,他的学术没有了。”

在那个年代,“梅汝璈”三字变成一个空洞的符号。充盈其间的,不是这个人的赤子情怀和渊博学识,而是一个随“形势”沉浮的抽象指称。有研究者曾这样评价这位外交部前顾问:“梅汝璈名字出现的频率和受关注的程度,基本上是中日关系的晴雨表。”在上世纪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一旦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了,他就会被邀请出面撰写文章;而中日关系“良好”时,他的名字则不愿被各方的人们所提及。

但梅汝璈注定名垂青史。这位晚年“孤寂”的大法官,曾书写过现代中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6年3月19日,受命担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官的梅汝璈博士离开上海,远赴东京。当日,《中央日报》等中国最权威的媒体,同时在显著版面刊出标题:“清算血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官梅汝璈今飞东京”。

东京帝国饭店,盟军最高统帅部中国联络官为梅法官举办接风宴会。宴会上,时任国民政府教育次长兼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顾毓琇,将一柄装饰华贵的宝剑赠予梅汝璈。梅汝璈深深鞠躬,双手过顶接剑。他说:“‘红粉送佳人,宝剑赠壮士’。可惜我非壮士,受之有愧。”顾毓琇说:“你代表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民和千百万死难同胞,到这侵略国的首都来惩罚元凶祸首。天下之壮烈事,以此为最。君不为壮士谁为壮士!”听罢,梅汝璈拔剑出鞘,动情地表示:“戏文中常有‘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如今系法治时代,必须先审后斩。否则,我真要先斩他几个,方雪我心头之恨。……对这些战犯必予严惩,非如此,不能稍慰千百万冤死的同胞。我既受国人之托,定将勉力依法行事,断不使战争元凶逃脱法网!”这位“壮士”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这场历时达两年半之久、人类司法史上所罕见的大规模审判中,受审的28名日本甲级战犯,除两名病死狱中,1名因精神病终止审判外,东条英机、广田弘毅、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木村兵太郎等7人被判处绞刑,梅津美治郎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 者2人。今天,由梅汝璈亲属捐赠的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和梅汝璈当时身穿的法袍,已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

这位慷慨激昂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大法官,曾经的一席话至今在我们耳边徘徊不去:“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相关联接:①东京审判中,一些法官们不赞成处以死刑,甚至有人主张以国家犯罪不应追究个人责任等原因无罪释放25名战犯。梅汝璈根据审判过程中两年来收集的日军暴行,主张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必须处以死刑,并全力争取将几个侵华首恶判决死刑。最后,表决结果以6票对5票的微弱优势,终于将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七名罪恶累累的首犯送上了绞刑架!②在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意识形态操纵,高中历史课本都不记入南京屠杀。当时梅汝璈写的《关于谷寿夫、松井石根和南京大屠杀事件》遭到了莫须有的指责,被扣上煽动“民族仇恨”、“鼓吹战争报复”的帽子,还有人甚至从截然相反的方面指责该文章夸耀侵略者的勇猛,为军国主义张目,近乎“汉奸”、“卖国贼”。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 并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子以四教:文 行 忠 信”《论语·述而》 其中的“信”是指传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学生“主忠信”《论语·学而》 即以诚信教育为主。 ②古人的诚信教育首先是在家庭里从蒙学开始 从婴幼儿抓起 以胎教 父范母仪 生活日用及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实现诚信教化。婴幼儿善模仿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 中国古代的父范母仪 特别强调家长对儿童的示范教育。父母长辈常以讲故事的形式对儿童进行诚信教育。中国古代的诚信故事俯拾即是 如商鞅立木 季札赠剑 管鲍之谊 范式守信等等;也有不少因不守信用而败德坏身甚至亡国的故事 如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颇具警戒作用。 ③传统社会重视学校系统的诚信教育 朱熹提出了完整的德育阶段学说 从“小学”到“大学”是循序渐进的德育过程。8至15岁受“小学”教育 16 17岁受“大学”教育。两者的道德教育有不同的内容 方式和方法。“小学”阶段只是“教之以事” 注重行为的训练;“大学”阶段就是“教之以理 如致知 格物及所有为忠信孝悌者”。朱熹还编辑“圣经贤传”和三代以来的“嘉言善行”为《小学》 作为“小学”德育教材;编著《四书集注》为“大学”教材 后成为元之后科考的必读书目。在不同年龄段施行不同水平层次的儒家经典教育 为学子包括诚信在内的价值观的萌发 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学校诚信教育 不论是私塾 官学 还是书院 皆行“明人伦” “成德为事”。明清之际书院风起 私塾涌现 为进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基础。传统学校诚信教育注重人的行为 习惯的养成 反对空言说教 注重生活细节 表里如一。陆王心学和程朱理学虽在道德教育上分歧很大 但都重视生活实践 强调对道德规范的认知和信服必须与生活实践相联系 做人做事不可脱节 朱子的“格致工夫”与王阳明的“事上磨”在一定程度上互通。 ⑤传统社会的礼俗文化承载着社会诚信教育的重要使命 是一种乡土社会中自然的教育 礼俗作为一种得宜的规范和生活方式 与法律 制度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道德 有时甚至会超越道德的权威和效力。礼俗的主要形式有三:古已有之 口耳相传的风俗;人们认同和遵循的“人情”习惯;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 族规 村规和民约。通过礼俗约束民众从而实现“礼治”是传统乡土社会维护秩序和治理的基本方式。礼俗文化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底色 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诚信心理和行为习惯。摘自沈永福 邹柔桑《论中国传统诚信的运行机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

传统,诚信教育,社会,礼仪,家族,文化,诠释学,教育,楚文化,朱熹,小学,礼俗,价值,学校,哲学,大学,训诂学,道德教育,文字,中国,人们,内容,原文,图画,权威,人格,文献,系统,影响,朱子

2010-12-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于

诚信教育,教育,传统,小学,礼俗,大学,智慧,社会,道德教育,堂里,学校,阶段,可干,朱熹,苏格拉底,范母,一无所知,上天堂,书院,上帝,习惯,乡土,人间,基础,婴幼儿,形式,忠信,德育,故事,教材

2020-05-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孔子将道德教育置

梅汝璈,诚信教育,教育,传统,父亲,梅小璈,壮士,小学,礼俗,大学,文化,社会,道德教育,松井石根,中日关系,学校,教材,法学,法官,苏联,阶段,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朱熹,范母,顾毓琇,上世纪,60年代,书院,清华学校

2018-11-11 #经典故事

幼儿园诚信教育的必要途径论文

幼儿园诚信教育的必要途径论文

幼儿,故事,诚信教育,教学,幼儿园,教育,游戏,生活,教师,情境,过程,道德,行为,语言,道德教育,内容,情感,教学方式,特点,社会,途径,发展,个体,人格,方式,氛围,主体,儿童画,兴趣,市场经济

2020-08-15 #故事会

宁远县实验小学大力推行诚信教育

宁远县实验小学大力推行诚信教育

讲诚信,宁远县,学校,意识,点点,诚信教育,实验小学,诚实守信,道德修养,观念,少年,全体师生,倡议书,人性,主题,人人,作者,园内,声明,学生,师生,工程,工作思路,行为,承诺书,手抄报,故事,教育局,灵魂,校园

2016-05-07 #故事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 从孔子到荀子 从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①当理性精神在北中国节节胜利 从孔子到荀子 从名

乡村,时间,苏轼,记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诗人,世界,人们,内容,原文,巫术,神话,乡愁,活力,人生,定义,才能,理性精神,文章,离骚,孔子,楚声,儒家,观念,过程,屈原,情感

2020-06-02 #小故事

《论文降重》会计职业道德浅谈

《论文降重》会计职业道德浅谈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人员,会计,会计师,会计职业,行为,职业道德,道德,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单位,制度,企业,会计工作,体系,工作,会计法,市场经济,诚信教育,道德建设,诚信档案,影响,教育,指导,领导者,中国,人员,关系,利益,办法

2012-02-16 #故事大全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孔子在《论语》中关于教育的理解 让现代教育汗颜

孔子,教育,论语,影响,仁德,儒家学说,人心,关键在于,博爱,慎言,朋友,知行合一,精神,长者,道德理想,于仁,子曰,苟志,教育者,现代教育,圣人,作风,人们,中国,事情,仁道,人生,价值体系,伦理,众人

2016-02-1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