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武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时间:2020-07-31

后稷教稼的神话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8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省级保护项目名录

一、农业始祖后稷传说………………………………传承人刘志宏

二、武功土织布技艺…………………………………传承人杨咏梅

三、普集烧鸡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希泉

四、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 …传承人赵哲 张淑霞

《农业始祖后稷传说》项目简介(民间文学)

陕西武功古称有邰,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据《史记·周本纪》载,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开创了农耕文化。

《史记·本纪》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诗经·生民》对后稷发展农业的成就作了详细记载:“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农业始祖后稷传说》最早流传于武功,《史记·周本纪》和《诗经·生民》记载之后,有关后稷的故事在陕西乃至全国各地流传。

相传距现在约四千年前,炎帝后裔有邰氏的女儿姜嫄因踩巨人足迹而生子。以为是不详之物,结果三弃不死,就又抱回养育,起名叫“弃”。弃从小喜欢农业,在母亲的教诲下,长大后遍尝百草,掌握了农业知识,在教稼台讲学,指导人们种庄稼。传说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来百谷种子,让其为民造福,被大家尊称为神农后稷。

一自啼声出隘巷,锦绣大地成粮仓。

华夏兴业农为本,史册从此尽铿锵。

《农业始祖后稷传说》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学艺术,是人民群众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的故事作品。其深深扎根于民间,对我国古农业的发展和民间文学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深远的影响。后稷精神对于激励人们开拓创新,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千百年来。人们敬仰姜嫄圣母,感恩后稷的功德,民间流传着《神农之母与远志》、《教稼台下赛蒸馍会》等许多有关后稷的传说。至今,来自西北及关中的农人便在这里举行一年一度的传统古会。人们不但把劳动一年的农产品进行交换,形成了古会的一个风俗——上会时,都要带上当年麦子做成的大白蒸馍,在会上比赛展览,以示庄稼丰收,人们把五谷杂粮和瓜果蔬菜敬献在教稼台前,朝拜和纪念农业始祖后稷,相互讲述有关后稷的故事。

后稷传说具有大众化和广泛化,民间文学创作与讲述人很多,历朝历代都有造诣颇深的代表人物。如明代状元康海在编纂《武功县志》时,对后稷的故事作了详细描述。后稷传说比较大众化,民间文学创作和讲述人并不一定是传承关系。解放初期的创作与讲述人有:郭志英、宋涛、陈士英、黄晓明、刘振海等;八十年代有黄权中、刘志谋、马维忠、党志德、张俊杰等。近期有周崇斌、何志健、皱文博、郑晨光、刘志宏等。

特别是代表性传承人刘志宏,出身于书香之家,父亲刘振海在武功任校长数十年,解放前就开始潜心研究农业始祖后稷史料。刘志宏从小受父亲教诲,多年来一直坚持收集、整理有关后稷的传说,先后在省、市、县报刊上及文史资料上创作发表了农业始祖后稷传说系列民间故事,而且本人擅长演讲,经常在乡村,学校和旅游景点讲述后稷传说,并继续坚持深入调研、挖掘史料、整理创作、组织演讲,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

目前,武功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农业始祖后稷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管部门专人负责,系统收集作品,积极扶持优秀创作者与讲述人员,并决定每年在教稼台古会期间,举行纪念后稷活动和后稷传说演讲赛,全面系统准确地保护后稷传说民间文化表现形式。

后稷始创农,伟业万民敬。

故事传百世,奉功炳千秋。

《武功土织布技艺》项目简介(传统手工技艺)

武功县曾是古有邰国,是我国农业发祥地之一,传统的农耕文化,给了人们天然的分工,即“男耕女织”。

武功县位于关中西部,气候适宜种棉,过去一直是陕西棉花主产区,为土织布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土织布在武功历史悠久,兴盛于明清时期,农家妇女祖祖辈辈纺线织布。母传女,婆传媳,土织布伴随了一代又一代武功人,“织女”成了广大农村妇女的代名词。

土织布主要器具有:纺车、线轮、织布机、梭子、锤布石等,织造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大大小小约72道工序,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纺线,先用棉花搓捻子,再在纺车上拧抽出细如丝的线。二是整线,把纺锭上的线穗子通过线轮后,再上拐,成束、浆洗、晾干、缠成线筒子。三是进行“经线”工艺组合,设计配色型,俗称“经布”,然后再梳理经线,俗称“刷布”四是经线滚子架上织机,双手再梳理经线,双脚交换踏板织布。花型越复杂,梭子就由两个增加到四个以上,双踏板也变成四踏板。织完后了机、捶布。这些工序用一首歌谣可以概括:咬咛咛、纺线线、上拐浆洗再晾干,缠成筒子整经线,纬线全凭梭子穿。十亩地,八分宽,上面坐个腰弯弯,脚一踏,手一扳,克利马叉都动弹。

土织布的工艺特征:历史悠久,一直靠祖辈之间言传身教,技艺全凭手工操作,靠经验掌握,工艺复杂,工序较多。产品特征:土织布其感观特点布质棉韧、手感润柔、图案别致、自然天成。其内在特点细密平整、纹理清晰、吸汗保暖、环保健康。

土织布的重要价值:世世代代,土织布为农耕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土织布工艺复杂,其生产技艺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近年来,土织布传统工艺新时尚,产品出口创汇,为广大农村妇女创出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千百年来,在传统纺织文化的影响下,武功广大农村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织出了各种各样既有农耕神韵又具有时尚潮流的纯棉土织布。土织布技艺过去祖祖辈辈流传,遍及武功各个乡村和千家万户。随着工业发达和时代的变迁,这一古老的手工技艺逐渐萎缩。土织布技艺几千年来一直系家庭内老一辈妇女传给下一代,再继续相互传承。因土织布技艺带有普遍性,传承谱系是一个群体,各个农家形成了自己的传承谱系。但是,由于土织布技艺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年轻妇女都不愿学,长期下去后继乏人。加之过去土织布都是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统一协调组织不够,缺乏技术创新,致使步履艰难,面临濒危状况。

在近年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情况下,武功县十分重视土织布技艺的保护和利用,相继成立了多家土织布发展公司,代表性传承人:赵哲、张淑霞、杨咏梅等先后组建专业合作社与公司,以“弘扬传统文化,造福千家万户”为宗旨,以“提升土织布技艺,做强现代产业”为目标,以“打造强势品牌,努力走向世界”为理念,依托当地人民古老的纺织文化底蕴,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聘请民间纺织工艺设计专家和培训广大农村妇女,织成实用价值与观赏价值于一体的纯棉土织布,花型多样,别具风格,工艺精湛,古朴大方,倍受各界人士的喜爱。

土织布,有特点,环境产品无污染,

纯棉素雅实在谄,即舒服又柔软。

土织布,产业红,古树新花焕新容,

产品带到北京城,传播出了名。

土织布,受欢迎,农家妇女喜盈盈,

一村一品已形成,传统工艺富了农。

目前,武功县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强做大了土织布产业,抢救和保护武功土织布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老一辈技艺精通的纺织妇女,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巩固和扩大土织布基地,武功广大农村妇女继承这一传统工艺,巧手金梭织彩虹,织出一片新天地。

《普集烧鸡制作技艺》项目简介(传统手工技艺)

说个鸡,道个鸡,农家户户都养鸡。

娃娃爱的花公鸡,婆娘爱的下蛋鸡。

老外爱上肯德基,西北人爱咥烧鸡。

坐火车,乘飞机,八方宾朋来普集。

到普集,咥烧鸡,醇香爽口数第一。

普集烧鸡独具风格,在当地乃至西北地区享有盛名。

普集烧鸡,起始于河南人氏郭志平。1940年,为了逃避战乱,他携带家眷来到陕西省武功县普集投友定居,以祖传清宫烧鸡技艺谋生。因普集火车站人流量大,烧鸡被旅客带到四面八方,因而定名为普集烧鸡。

普集烧鸡制作极为讲究,首先,严格选鸡,一年生的嫩鸡,禁忌病鸡、死鸡。宰杀时要让鸡血洗净,水温适中。宰好的白条鸡用清水冲洗,在凉水中浸泡六小时,再用大火进行油炸,火候逐渐由大到小,保持皮黄色亮。调料要优质的干姜、花椒、桂皮、小香、西大香、丁香、沙仁等。配好调料再加上少许冰糖,投入加水的原汁汤中,再把炸过的鸡入锅,先大火烧开,再以小火慢卤,使料味渐入肉中。烧鸡煮熟捞出,再涂上香油,以保持纯肉原色。提起原汁汤,俗称陈年老汤。据说河南人氏郭志平当年来武功时,担子里就有一个密封的陶瓷罐,内盛陈年鸡汤,采用秘方加工,汤内含有党参、人参、天麻、丁香、西大香等多种原料。相传,那是郭氏祖宗在清乾隆年间从宫里带出来的,每次煮鸡时用一点,在添一点,年复一年,老汤不断。普集烧鸡香酥鲜嫩、色味俱佳,名声远扬。

由于诸多原因,普集烧鸡一度走入低谷。郭志平早已辞世,但他的技艺流传下来,而且有个行规延续至今,就是每年正月初一不杀鸡,图的是一年鸡吉祥。普集烧鸡制作主要集中在武功县城普集镇,上世纪七十年代鼎盛时期曾开办烧鸡厂。目前除普集烧鸡店外,县城部分餐馆名厨也小量制作经营。

普集烧鸡传承谱系:

河南人氏郭志平祖辈,其先祖为清宫御厨。

郭志平,河南人,1940年来武功县普集镇投友定居,以祖传清宫烧鸡制作技艺谋生,现已辞世多年。

师承郭志平,并传承的名厨有:后稷餐厅经理刘培林。

杨公昌,曾在普集烧鸡厂工作。

胡希泉,普集烧鸡店负责人。

胡敏刚(胡希泉之子)

代表性传承人胡希泉,在普集烧鸡制作技艺处于濒危状况下,拜访名师,提高技艺,开办了普集烧鸡店。他坚持不懈,学艺精湛,制作的普集烧鸡堪称一绝,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武功特产,并促进农户养鸡和饮食业,带动了一方经济。但由于场地、资金多方面的原因,目前仅属于小作坊经营,扩大发展举步维艰。

武功县目前已采取措施,重视和扶持普集烧鸡产业的开发,切实保护好普集烧鸡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继承,提高质量,强化宣传,形成品牌效应。

欢迎宾朋来普集,津津有味咥烧鸡

带到远方送亲友,色味俱佳香万里

《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

项目简介

武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流传至今。

苏蕙,武功人,约生于前秦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苏蕙自幼容貌秀丽,聪颖过人,吟诗绘画,织锦刺绣,家乡苏坊村及武功乡亲将她的聪明才智传为神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苏蕙与父亲去法门寺逛庙会,遇到如意郎君窦滔,窦滔能骑善射,武艺高强,婚后夫妻十分恩爱。但好景不长,窦滔从军后,某次借故违背苻坚派他攻打晋国的命令,苻坚一怒之下将其发配到流沙(今甘肃敦煌一带)。窦滔走后苏蕙思夫心切,每日写诗抒怀,年复一年,竟写诗七千九百多首。公元375年苻坚为了借助窦滔才略,便又启用他为安南将军,镇守襄阳。赴任时,窦滔带走了在敦煌流放时认识的一位歌女赵阳台,苏蕙知晓后,留在家中侍奉年迈的婆婆,为表达坚贞的挚爱与分离后的悲痛,用五彩丝线织成诗文,长宽8寸,共841字,不论左右、上下、巡回诵读,皆成诗篇,这就是流传千古,被武则天誉为“超今迈古”的《回文璇玑图》。窦滔感于苏蕙深情,便将宠妾送回扶风家中,与苏蕙和好如初。

苏蕙的织锦回文诗对后世影响极大,由织锦回文璇玑图起源的小手绢成为爱情的象征,武功乃至关中至今保留着结婚当日抢手绢的民间风俗。

《苏蕙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深深扎根于民间,在武功及关中地区流传了千百年,具有一定的民间风俗研究价值,织锦回文璇玑图是一种影响极大的特殊诗体,成为爱情的象征,引发了民间送手绢风俗,一直流传下来。而且,美妙的爱情传说与织字成锦的技术,以及民间送手绢这一风俗,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和中国纺织史等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将产生较大的品牌效应。

多年来,武功人赵哲师承专家学者,深入到群众中去走访了解,致力于对苏蕙民间故事的挖掘、收集和整理,并对织锦回文潜心研讨解读。他在研创的基础上,投资创办了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开发了苏绘手工布艺系列产品,“苏绘牌”商标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研发生产的手工布艺各类产品深受各界人士欢迎,远销全国各地,带动了一方经济,赵哲成为这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人们返璞归真,继承传统文化,由苏蕙织锦回文引发的送手绢风俗在武功民间广为流传,越传越远。

市级保护项目名录

一、武功镇东河滩会………………………传承人王联会、耿益

二、苏武陵园祭祀活动…………………传承人黄长怀、苏建文

三、武功旗花面工艺……………………………传承人刘培林

四、贞元烧伤药…………………………………传承人何元军

五、李世民与武功传说…………………………传承人刘志宏

六、武功赵家唢呐………………………………传承人赵立会

七、游凤龙王沟传说……………………………传承人梁昌宏

《武功镇东河滩会》项目简介(民俗)

武功镇东河滩会的起源至今约四千多年,名扬西北五省,是关中西部历史悠久的传统古会,它以农业祖师后稷教稼台为中心,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

武功是我国古农业的发祥地,神农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创建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人类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这个时期农业生产的经济增长率大大提高,农耕文化孕育了较高的社会文明,后稷用他的勤劳智慧将当时的农牧业生产水平推向了时代的高峰。先民们为了感恩于后稷的功德,便每年在金秋之后的农历十一月,把丰收的各种果实敬献在后稷教稼台周围。人们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庆五谷丰登。久而久之,年复一年,人们便在这里相约聚会,把自家生产的粮食、水果和饲养的牛羊以及毛皮等在这里以物易物,相互交换,逐步形成了商贾云集,盛况空前的冬季物资交流会。过去每年会期,西北各省的马队、驼队早就慕名而来,高高兴兴载物而归。时至今日,逢会各地客商云集,古镇沸腾,市场繁荣,交易活跃,会期由过去十天延至半个月以上。西北地区流传一名民谣说:“不逛河滩会,吃饭都没味。”

以纪念农业祖师后稷而形成的武功镇东河滩会,首开商品贸易和市场经济的先河,同时也为货币的产生、农牧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作为世界文明最早发祥地之一的农耕文化长盛不衰,载入史册。

《苏武陵园祭祀活动》项目简介(民俗)

苏武(公元前?—公元前60年),字子卿,据史料载,其远祖苏忿生为周代司寇,由关内徒迁武功杜陵,世代定居,武功遂为历代苏族郡望。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以中郎将之职,奉命率领副使张胜等组团一百余人,代表汉朝出使匈奴。后因张胜背着苏武与单于部下谋反事发,单于囚禁了苏武等全部使团人员。在金钱、美女、钢刀面前,苏武毫不动摇,被囚禁北海牧羊十九载,渴饮雪、饥吞毡、掘鼠食、威武不屈,忠心爱国。苏武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历代都把他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

苏武陵园位于武功古城武功镇北门外龙门村前的台地上,穴位东向,北辅青山,漆水河自墓前蜿蜒而过,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为《武功八景》之一。墓呈圆锥形,高约3米,直径11米,墓前竖有清乾隆时期时士及第兵部侍兼副督御史陕西巡抚毕沅书“汉典属国苏武墓”等石碑,1957年5月3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武陵园内苍松翠柏,芳草萋萋,形成“园内陵秀、碑石霭去头”的肃穆凝重气氛。然而,那些毫不显其雄奇俊伟、雍容华贵的风格,却令人久久地深思,扼腕着他的高风亮节。从汉朝以后,无论官方还是民间,苏武陵园祭祀活动年复一年。特别是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的苏氏后裔身在天涯,情系故土,近年回故乡祭祀苏武的人越来越多。

苏姓子孙繁衍昌盛,部分陆续迁居海外,成为华侨华人。这些苏姓宗亲不忘宗本,至今仍有以“武功”或“卢山堂”名称做为他们的灯号、族徽,菲律宾武功苏氏宗亲会即为其中之一。该会成立于1937年,一直以“武功”二字做为族徽,宗亲会会歌中唱道:“……苏武大名垂宇宙,留胡久不归,大节永不亏,平陵侯,典属国,武功称族徽……”

古往今来,史书、诗词、戏剧均载有苏武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激励着志士仁人的爱国热情,苏武陵园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祭祀活动由小到大,逐步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盛况空前的苏武文化艺术节。因此,历史悠久的苏武陵园祭祀活动,属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功旗花面工艺》项目简介(传统手工技艺)

武功旗花面独具风格、名不虚传,本地人对它有着特殊感情,外地宾朋食之,更是赞不绝口。

武功旗花面富有一段美妙的历史故事,相传明孝宗的正官娘娘得了一种怪病,茶饭不思,众太医束手无策,恰巧官中有位厨师,农家出身,知晓娘娘是多食山珍海味,肉食过剩所致,便在清亮的鸡汤内,下了几条手工细面,伴有臊子菜、葱花、姜丝、鸡蛋饼等,调味以陈老醋出头,正宫娘娘一连吃了几碗,皇上闻听大喜,亲口品尝,边吃边赞,随即召见厨师,除了嘉奖外,还细观碗内臊子菜和菜油黄白绿色彩分明,挑起面条形如小旗,放进碗内状似花朵,皇上遂起名为旗花面,列为宫廷御饭。后来,武功状元康海把此饭带回民间,七百多年来,旗花面一直在武功流传至今。

旗花面特点突出,鸡汤味鲜,臊菜色艳,醋味喷香提神,黄色菜油浮汤一层,也称“一口吹不透”。面条薄、光、筋、薄如纸,光而柔韧;油而不腻,热而不烫口,面量少则一筷头,具有“汪、煎、稀”的优点。旗花面一年四季皆宜,男女老幼适胃。做旗花面从和面、揉面、擀面、到做臊子菜、配汤料调味,要求厨师功夫到家,工艺精巧,才能做出优质的武功旗花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旗花面经过巧妇名厨的不断加工、色泽搭配、调料选择、质量越来越高。农家许多巧妇都会做旗花面,城镇许多饭馆都有做旗花面的厨师。目前,武功后稷餐厅刘培林做的旗花面最为有名,并培养了数十个高徒。外地宾朋到来,都要品尝旗花面这道名吃,武功旗花面成为主食的压台戏,在饮食业中旗开得胜。

《贞元烧伤药》项目简介(传统医药)

特效秘方贞元烧伤药始于武功县贞元岗川大张村何家,现第四代传人为何元军。约150多年来,此秘方烧伤药以奇特的疗效,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烧伤患者,以其药效神速,不留疤痕,治疗简易而名扬省内外。

此秘方来源于何元军曾祖父。当年何老为人忠厚善良,曾救助过一位病饿交加的云游僧人,僧人在何家久住多日,得到何老夫妇的悉心照料,为感恩图报,特留此秘方。何家得此秘方后,如法炮制,在方圆临床实践百余例,效果神奇,吸引了众多患者上门求药。

该烧伤药秘方一直遵循祖训,传内不传外,传媳不传女。传到何元军之母闫氏第三代时,闫氏在原秘方的基础上进一步钻研改进,疗效显著提高,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省内外患者慕名而来,络绎不绝,引起了国家医学界的关注,省内著名医院曾聘请闫氏对特殊病例进行过诊治。1971年,闫氏随时任县革委会主任郭全茂一同赴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

特效秘方贞元烧伤药虽疗效奇特,但因一直秘不外露,流于家传,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扶持,致使这一民间秘方至今未得到挖掘整理和开发利用。据传承人何元军讲,该烧伤药主要成份是精选乳香、没药等25味中草药,用菜油搅拌,采取特殊技能熬制而成,治疗时用鸡毛涂抹在烧伤部位,疗效很快,尤其是全愈不留疤痕,为众多患者所赞誉。

《李世民与武功》项目简介(民间文学)

武功是一代英君唐太宗李世民的诞生地,这里留下了李世民少年时代与继位后回老家的许多遗迹,也流传着许多李世民与武功的美妙传说。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599年1月23日),李世民降生于武功故城北门外的李渊别宅,小时候多受母亲窦氏教诲,曾在武功喀山庙刻苦读书,习文演武,这对他以后建树文治武功有很大关系。因而李世民经常思念过早去世的慈母,为母亲没有见上他父子有天下而伤心。李世民登基后,遂赐诞生之地“武功别馆”为“报本寺”。以报答母亲的恩德,建在寺内的“报本塔”也因此而得名。

大业十三年七月,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与父亲李渊起兵太原,屡建战功。二十八岁继位后创“贞观盛世”,成为千古传诵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曾于贞观六年九月和十六年冬两次回武功老家,欢宴父老乡亲。神化传说中李世民在武功为民除害,印台回龙,并给救他性命的武功城隍加封,故有“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佩王冠”的都城隍府。李世民平生善于骑射,性喜围猎,贞观十六年十一月回武功后,曾在观音堂、大庄一带射猎,留下了“白兔仙景、唐猎显圣“的佳话。

李世民在武功的各类传说很多,主要有《李世民与武功》、《李世民印台回龙》、《李世民与喀山晚照》、《李世民与清凉寺》、《唐太宗射猎遗迹白兔寺》等,反映了李世民少年时代在武功成长,以及登基后回老家的真实情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民间文学研究价值。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美妙动人的传说渐渐被淡忘,急待挖掘整理和保护。多年来,武功县文化馆刘志宏继承父志,致力于《李世民与武功传说》的收集、整理和创作。他还发挥个人演讲特长,在李世民有关遗迹和旅游景点进行讲述,让人们了解名胜古迹的由来和武功的历史。

目前,我们已将《李世民与武功传说》列入县级名录,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让《李世民与武功传说》永远流传,激励人们以大唐雄风建设美好家园。

《武功赵家唢呐》项目简介(民间音乐)

武功赵家唢呐百余年来祖辈相传,目前已传至第五代和第六代,第五代传人赵立会为赵家自乐班负责人。其父赵德才、叔父赵艺红过去全面继承了祖先的唢呐表演绝技,走南闯北,演奏谋生,把武功赵家唢呐演技带到了省内外,为各地群众带来了乐趣,许多老人提起他们的唢呐演技,至今还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赵立会本人从小受到父亲言传身教,七岁时就随父亲和叔父外出闯荡,不仅继承了祖辈的唢呐演奏技艺,而且凭着自己的悟性和钻研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青出于蓝胜于蓝,在单唢呐、双唢呐、唢呐四吹技法上和曲目等方面更高一筹。如海笛吹戏等由他本人独创并发展,用海笛可以演奏秦腔、眉户、歌曲独奏等,曲目如秦腔《大升官》、眉户《把你的美名天下传》、歌曲独奏《奔向社会主义大道》等。由赵立会继承与发展的赵家唢呐以其悠扬动听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绝妙的演技深受武功、乾县、兴平等地群众的欢迎和赞美。也引起各级文化部门和专家的关注。赵立会于1989年在咸阳市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中被评为器乐类(唢呐四吹)演奏二等奖:二0一0年七月荣获省文化厅音乐大赛吹奏三等奖。

赵家唢呐风格独特,悦耳动听,在演奏上有一定的难度和技巧,学技艺、练功底,要求眼、嘴、手、架子功各方面到位。其乐器以唢呐为主,器乐同配合,高音高亢嘹亮,中音浑圆透亮,低音深沉感人,演奏出独具风格、让人耳目一新的曲目。武功赵家自乐班以唢呐祖传绝技,在各地有一定的声誉,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形成,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冲击,武功赵家唢呐的传承发展有许多实际困难,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抢救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游凤龙王沟传说》项目简介(民间文学)

武功有一首民谣:“先有游凤后有县,游凤有个海潮院”。海潮院即为龙王沟传说中景点之一。

相传古时候,游凤镇西面原本无沟,只是一座高坡,坡附近的白雀寺景色宜人。有一年,寺里的年轻女子白雀遭匪徒强暴,她点燃了仇恨之火,舍身除暴安良。熊熊大火与一股怨气冲向天宫,玉帝闻知震怒,急命东海龙王饮水灭火救出白雀。龙王奉旨引水从天而降,海潮滚滚冲出一条龙王沟,汇成洪流涌向白雀寺,但为时已晚,白雀已化为金凤飞走。愤怒的龙王伸出利爪,将匪徒撕成碎片抛向空中,此地随之长出一棵龙爪树,树枝酷似箭在弦上,传说这是龙王惩恶扬善的象征。

之后,龙王始终为未救出白雀而伤心落泪,泪水化为泉水,至今长流不息。金凤也非常感谢龙王,经常飞回旧地重游,游凤龙王沟因此得名,不知过了多少年,当地人在沟边发现了一个藏宝图,许多金银首饰上还有龙飞凤舞的图案,传说这是龙王从龙宫里带来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女皇武则天闻听大喜,“龙凤呈祥,此乃天意!”便下旨用这些财宝在龙王沟前修建了一座海潮院,并筑起八卦窑,成为皇家祭祀与占卜的圣地,以求风调雨顺,八方平安,也许武则天心诚则灵,执政时出现了太平盛世。从此,游凤龙王沟名声远扬。随着近年来的保护开发,这里成了别具一格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众多的游人。

《游凤龙王沟传说》年代久远,传说神奇而美妙,主题反映了除暴安良,龙凤呈祥,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传说具有地域特色,综合了当地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保护和开发前景广阔。

武功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统计表

(共168项)

类别

项 目 名 称

区域或传承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第四批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敦煌壁画故事等140个项目入围

第四批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 敦煌壁画故事等140个项目入围

技艺,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肃省,代表性,兰州,故事,敦煌壁画,名录,传说,兴隆山,省政府,雕刻,工作,栽培,传说故事,兰州百合,天水呱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什川,梁峡,省文化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乌江镇,传统,全省,八卦,国务院办公...

2020-02-22 #故事大全

平遥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遥县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平遥,技艺,传统,平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民俗,保护中心,民间,艺术,传统医药,习俗,中医,中医疗法,名录,工作室,有限公司,杂技,王家,礼俗,诊所,加工,传统手工技艺,代表性,剪纸,传说,古建筑,字画,文化,手工

2020-07-21 #故事会

关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有话说……

关于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我们有话说……

中医药,项目,于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河南省,申遗,国医,河南,院长,医学研究院,妇科,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会议,名录,年间,文化遗产,发展,工作,民间中医,世代,人数,价值,历代,学会,学术,归属...

2018-07-12 #长篇故事

毕节文化云

毕节文化云

名录,毕节,民族民间,项目,毕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威宁,传统,文化,集成,工作,贵州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剪纸,基础,芦笙,文化遗产,方式,文艺,社会各界,生产性,黔西,发展,传统舞蹈,撮泰吉,民族文化,王纯,昌福,苗服

2017-11-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唐卡 藏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北京 多位传承人讲述西藏文化艺术故事

唐卡 藏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北京 多位传承人讲述西藏文化艺术故事

唐卡,斯达,罗布,西藏,名录,藏香,画院,艺术,传统文化,西藏唐卡,全兴,历史,达瓦,区的,代表性,人们,体系,作品,工序,家族,流派,画师,藏族,生活,藏香制作技艺,是西藏,藏族文化,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0-04-05 #小故事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故事》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故事》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故事,都镇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务院,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张昌,民宗委,生活故事,内容,善恶,土家族,恩仇,数量,来源,消息,自治县,特色,湖北省,神话传说,精怪,讲述者,项目,领域,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心,不同类型,撒叶儿嗬,...

2020-09-02 #经典故事

恭喜!郴州7个项目上榜国家级非遗名录!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恭喜!郴州7个项目上榜国家级非遗名录!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苏仙,故事,傩戏,传说,安仁,桂阳,临武,昆曲,湘剧,保护单位,文化,湖南,郴州,演员,夜故事,活动,传统,戏剧,项目,代表性,中草药,旅游部,面具,检查,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人们,分社,场景

2013-02-01 #长篇故事

用“非遗”讲述贵州故事

用“非遗”讲述贵州故事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技艺,银饰,文化,民族,黔东南州,贵州省,产品,传统,发展,产业,苗族,特色,项目,生活方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侗族,世界,名录,妇女,计划,锦绣,文化旅游,历史,全国,刺绣,合作社

2020-06-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