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文摘京剧里的故事上

时间:2020-07-31 08:24:01

相关推荐

文摘京剧里的故事上

1、健康

2、

3、健康今后你会用得着

4、

5、

6、

7、

8、健康

9、

10、人物

11、

12、票友

13、票友

14、教学

15、科技

16、自述

17、

18、记忆

19、争鸣

20、人物

京剧剧团过去叫作“戏班子”。戏班里谈起京剧中的故事有一个习惯的说法,叫做:“ 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有的书里把这句话翻译成京剧演过的戏有“三千八百出”,这恐怕有点想当然。实际上,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三千、八百、数不尽都是形容京剧演过的戏很多;列国、三国、唐、宋都是古代历史时期和朝代的名称,这是说京剧演的大多是历史故事。

京剧到底演过多少故事,现在很难说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有一位京剧专家陶君起,他编过一本书,名叫《京剧剧目初探》,专门搜集京剧演过的故事,一共有1383个。实际上,京剧演过的故事还远远不止这个数目。如果把京剧里的故事串联起来,简直就像是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从神话传说中,人类开天辟地开始,一直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华民族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许多不同寻常的、或是很有意思的故事被搬上京剧舞台。

京剧里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来自各种小说、演义。《 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传》、《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里的故事改编成京剧的特别多。有些戏,京剧虽然是从昆剧、梆子等古老剧种中移植过来的,但是它们的最初来源仍然是这些小说。

在京剧刚刚形成的时候,就有一位既是演员,又会编剧的杰出艺术家,卢胜奎,他把《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编成了36出京剧连续剧。这种连续剧在当时叫作“连台本戏”。他自己在剧中扮演诸葛亮,另外两位杰出艺术家程长庚演鲁肃,徐小香演周瑜。他们的演出非常成功。三位演员分别被观众赞誉为“活孔明”、“活鲁肃”、“活周瑜”。这部戏也成了京剧的代表作品之一,直到今天其中的许多精彩部分还经常在舞台上演出。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其中的《群英会· 借 东风》、《长坂坡·汉津口》等几出戏还拍成了电影。

京剧的故事在人民群众有很大的影响。它们与其他戏曲故事一样,历来是中国人民了解历史、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京剧最擅长搬演的是与政治有关系的故事。与政治有关系也就免不了要打仗。所以,京剧的故事很多都是军国大事。古代军国大事的主人公自然少不了帝王将相。因此,有人就把京剧称为“帝王将相戏”。刚才提到的“三国戏”就属于这一类。

然而,京剧里的帝王将相故事经常会受到历史学家的批评。因为,很多故事在京剧里根本就不按照历史书上的记载来写。譬如,有一出戏名叫《二进宫》,写的是明朝皇帝朱载猴死了以后,宫廷内部的一场斗争。 朱载垕是一个短命的皇帝。他死的时候,太子还是一个婴孩。于是太子的外祖父李良就阴谋夺取皇位。他要女儿李艳妃把政权暂时让给他,说是等太子长大以后,再把国家还给他。有两位忠臣,一个是定国公徐延昭,一个是兵部侍郎杨波,他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他们看穿了李良的诡计,苦苦劝说李艳妃。李艳妃轻信自己的父亲,把两位忠臣赶出皇宫,让出了江山。李良大权到手,立刻露出狰狞面目,把女儿、外孙打入冷宫。后来,杨波、徐延昭调来军队,抓住李良。国家又回到了朱姓太子的手里。

这个民间艺人创作的故事,不仅情节完全是虚构的,而且作者对宫廷生活也很不熟悉,戏里的许多细节和语言都很不真实。难怪有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二进宫》这类戏“几乎没有一句是通的”。那么,是不是这样的戏在思想内容上就完全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了呢?如果不是,那么它的价值又是什么? 其实,这个京剧剧本的作者虽然不熟悉宫廷生活,写了一些不但没有发生的事情,而且也是宫廷里不太可能这样发生的细节,然而,他们对于封建社会却是了解的,特别是对封建制度的本质了解得很深刻。封建制度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国家是皇帝的私人财产。皇帝有一句名言:“朕即国家。”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说:“皇帝我就是国家”。正因为国家江山成了皇家的私人财产,皇族们才会演出《二进宫》这种把江山让来让去,实际上是夺来夺去的闹剧。京剧中的这类故事很多,它们让我们在今天能形象的看到封建社会这种最本质的真实。从这一点上说,京剧故事仍然不失为我们的“教科书”。

京剧是一种市民艺术。京剧的故事往往充满了封建时代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人情味。许多小说演义中的故事经过京剧在舞台上重新创造以后,这种倾向就会变得更加明显。大家熟悉的杨家将故事,从小说到京剧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宋代杨家将征辽的故事,宋元时代就已经在民间流传,被编成杂剧。到了明代,出现了比较完整的长篇小说。小说杨家将的主题,现在通常说它是宣传“爱国主义”。其实更确切一点说,就是“忠勇”二字。 这部小说有的版本全名就叫《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清代的封建统治者很看重这个主题。嘉庆皇帝亲自主持,由宫廷文人集体创作,对这一主题大加发挥,编出了一部240出昆曲连续剧在皇宫里演出。取名叫《昭代箫韶》,意思是:“ 升平时代的雅乐 ”,后来昆曲衰败,京剧流行起来。当时清朝掌权的慈禧太后,又让大批宫廷文人把《昭代箫韶》改成京剧本,一边改一边排,足足改了两年,改成了147出,据作者们自己表述,编演这部戏的目的是为了“喝破愚蒙”、“ 感发忠孝”。很明显,教化忠节是数百年来杨家将故事的一个传统主题。直到今天,仍然有许多人对这个主题怀有兴趣。 但是,京剧里杨家将故事却与这种传统不大一样。特别是多年来未经过广大观众不断选择淘汰,经过几代京剧艺术家千锤百炼后,成为经典性作品的杨家将戏更是与杨家将故事的传统主题大异其趣。今天舞台上流行的杨家将戏很少是真正描写宋辽两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借这场战争作背景,描写战争中人的悲欢离合。可以说,京剧杨家将戏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杨家将在战争中的浪漫爱情。如,写杨继业与佘赛花的《佘塘关》;写杨延昭与柴郡主的《状元媒》;写杨宗保与穆桂英的《穆天王·穆柯寨·辕门斩子》。另一个内容就是大量的描写杨家将在战争中骨肉离散的感伤故事。如,《托兆碰碑》《五台会兄》《洪羊洞》《太君辞朝》《四郎探母》。这些戏几乎都是抒情歌剧,京剧行话叫“唱功戏”。特别是像《托兆碰碑》(又名《李陵碑》)这出戏,写的是杨继业之死。在传统故事里是杨家将“尽忠报国”的核心情节。可是在京剧里,这出戏的核心却是描绘和抒发骨肉离散的悲痛与绝望。

杨继业是陷入军事和精神的双重绝望之中,才碰死在“李陵碑”下的。他在战斗中遭到上司潘洪的陷害,被辽兵困在两狼山,“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使这位大将在军事上陷入了绝境;而他在饥寒交迫中梦见前去找救兵的儿子浑身是血前来托梦,则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崩溃。这出戏的主要内容就是运用了优美动人的唱腔音乐集中抒发了杨继业的这种绝望和痛苦。

再譬如《四郎探母》这出戏。杨继业的四子杨延辉在战斗中被俘,改名换姓后当了辽公主的驸马。这个情节与小说是一样的。但是以后的故事,小说与戏却不大一样。在小说中杨四郎几乎就成了宋军的间谍。最后与宋军里应外合打败了辽军,显然杨四郎仍是一个尽忠报国的形象。但在京戏《四郎探母》里的杨四郎却是另一种形象。这出戏是在宋、辽两军摆开决战架势的情形下开幕的。不过,整出戏没有一场是描写双方交战的。杨四郎从辽营偷进宋营探望母亲。又从宋营告别亲人回到异族妻子的身边,唱来唱去唱的是战争给这两个畸形家庭带来的离散之痛。必须指出的是,在京剧里,正面描写杨家将战场厮杀的戏不是没有。从皇宫里搬出来的《昭代箫韶》就不说了,其它像《铁旗阵》《孤注功》《翠黛山》等,都曾经由著名演员演出过,可是没有一出能够流传下来。而《四郎探母》这出写离散之痛,骨肉之情的戏,则是久演不衰,流传至今。如果要寻找原因的话,最主要的原因除了艺术形式上的成功之外,恐怕就是这些戏鲜明而强烈地表达了普通民众对于残酷战争的厌恶情绪,对于和平安定生活的渴望。京剧之所以能成为广泛流行的艺术,也正是由于它的故事里充满了世俗的人情味。 京剧是一种通俗艺术。传统京剧的剧本都是由粗通文墨的艺人自己编写的。后来,虽然有不少文人成为京剧艺术家,但是面对剧场里大批文盲或半文盲观众,他们所编写的京剧的剧本几乎都是通俗易懂的作品。京剧剧本的叙事方式总是平铺直叙。凡是与故事有关的情节、人物,不论巨细都要一一明场交代介绍,有时还会不厌其烦地重复交代。一般来说,京剧剧本里不会有让一个智力正常的观众看不懂的故事,哪怕他一字不识。然而,奇怪的是,今天的观众经常埋怨说“ 看不懂京剧”。这个原因实际上不在京剧剧本身上,而是由于舞台演出和今天观众的文化背景发生变化而造成的。 许多京剧一开始都是连续剧,行话叫作“连台本戏”或“本戏”,这种本戏往往都有十数本,演全整出戏需要十几天、甚至几个月,不可能经常演出。所以,剧团里总是挑选几段最精采、最吸引人的戏,经常演出。这种戏的片断,行话叫作“折子戏”。从整本戏中精选出来的折子,故事自然是有头无尾,甚至无头无尾。但是,过去的观众对于这些戏的整个故事都很熟悉,像《三国》、《水浒》、《杨家将》、《西游记》、《岳飞》、《施公案》、《包公》等都是过去家喻户晓的故事,从中抽出一段故事,观众很容易理解。而今天的观众缺乏这种文化准备,对折子戏就不容易看懂。这种障碍只需要自己稍稍补充一点知识,再借助一些辅助材料是很容易排除的。

《红楼二尤》

《红楼二尤》亦称《鸳鸯剑》,取材于《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至第六十九回。陈墨香编,荀慧生代表作。剧情:贾珍妻尤氏之庶母,携女二姐、三姐,因助办丧事,住宁国府中。三姐钟情于柳湘莲。贾琏素日垂涎二姐、三姐,二姐为妾之后,又思纳三姐,与贾珍共献殷勤,被三姐痛骂。三姐始告二姐拟嫁柳湘莲,于是由贾琏代媒,湘莲以家藏鸳鸯剑为聘礼。后湘莲误听传言,疑三姐不贞,欲退婚,三姐乃自刎以明心,柳悔恨出家。王熙凤知贾私娶二姐,用计将其接入府中,故意折磨之,二姐产子,凤姐先害死其子,又用毒药鸩死二姐。

《陈圆圆》

京剧《陈圆圆》是名旦朱琴心于1923年首演的剧目,杨小楼、马连良先后饰吴三桂,侯喜瑞,郝寿臣先后饰多尔衮。本事见清陈次云《圆圆传》、清末丁传靖《沧桑艳》传奇、吴伟业《圆圆曲》、《明史通俗演义》第一百回和《吴三桂演义》前四回。剧情:明末,姑苏名妓陈圆圆有艳名,吴三桂欲得之,而为田宏遇携入京。吴三桂进京勤国,向田索来圆圆。吴驰援山海关,李自成破北京,圆圆为闯将刘宗敏所获,禁于宫中。吴三桂闻讯大怒,遂请清兵入关。内监王之俊救圆圆出宫,送至正在追击李白成的吴三桂军中。清帝入京,封吴三桂为平西王,摄政王多尔衮为之易朝服。陈圆圆劝吴不要忘了故主,吴闻之汗颜。

《桃花扇》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 300 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在艺术结构上,以侯、李爱情为线索,组织进多方面的社会矛盾,严整紧凑;另外,其曲辞亦流畅优美,富于文采。该剧剧情是: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南明王朝建立后,阮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得势的阮大铖欲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溅定情诗扇。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后,南明灭亡,侯、李重逢。但国已破,何为家?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此剧为昆曲舞台上的保留剧目,北昆、苏昆、沪昆有不同的版本。欧阳予倩曾依照此轮廓重新编剧,自1937年第一稿京剧本,经1939年的桂剧本、1946年的话剧本,再到1957年的京剧本,几次易稿,对人物的处理不断有所发展变化。 1958 年,中国京剧院排演,郑亦秋导演,由杜近芳(饰李香君)、叶盛兰(饰侯朝宗)、李世霖(饰杨文聪)、苏维明(饰阮大铖)、侯玉兰(饰李贞丽)、孙盛武(饰柳敬亭)、骆洪年(饰苏昆生)等联合主演。粤剧名家红线女曾有《李香君》问世。中央实验话剧院亦有话剧版。2002年8月13 15日,上海京剧院与上海昆剧团合作,在纪念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百年诞辰的首场演出中推出京昆合演《桃花扇》,由杨春霞和蔡正仁领衔,唐元才、何澍、吴双、胡刚、李占华等主演。这一版本由著名剧作家郭启宏改编,导演是宋捷,唱腔设计是高一鸣和顾兆琳。该剧的最后一场采用了欧阳予倩话剧本的情节:侯方域身着清装到栖霞山道观寻访李香君,希望重续前缘,李断然拒绝,两人决裂。

《丹青引》

《丹青引》又名《杨云友三嫁董其昌》。事见清李渔《笠翁十种曲》中的《意中缘》传奇。陈墨香改编,荀慧生首演,为荀派六大喜剧之一,以当场绘画著称。剧情:明,钱塘女子杨云友擅丹青,善摹董其昌画,在是空和尚画肆出售,以助家用。董与陈眉公到画肆见杨画,赏其才。是空于是假董名妄图自娶云友,以阉人黄天监扮董骗杨。云友识破,将是空沉于江。杨父嫁女多日,未见归来,寻至华亭董府,董言无娶亲事,只得回转钱塘。云友回家不见父亲,追到华亭。适董赴京,遇陈眉公。眉公命妾林天素易男装冒董名娶云友,又为云友识破。眉公携云友入京,始获见董其昌,终成婚姻。

《碧玉簪》

《碧玉簪》一剧为许多剧种所演,其中的越剧版最为著名。京剧大师程砚秋曾将其移植为京剧并成为程派的保留剧目,赵荣琛、王吟秋和迟小秋等都公演过此剧。情节是: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之女秀英许配翰林王裕之子玉林。求婚不成的秀英之表兄顾文友买通媒婆诳来秀英的玉簪,并伪造情书,在秀英成婚之日置于新房。玉林疑秀英不贞而备加冷落。廷甫闻知,赶往责问,见物证,疑女儿不端,拔剑欲斩,秀英得婆婆相护而细说原委,真相大白。李廷甫痛惜秀英被折磨成病,带其回家调养。玉林悔,上京赴考中魁,送凤冠赔礼。据记载,该剧源自《李秀英宝卷》和《碧玉簪全传》等书,婺剧搬演较早,越剧版本是由马潮水整理的,于1918年7月20日首演于上海华兴戏园。1954 年7月9日,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在大众剧院推出由弘英执笔,金采风、丁赛君、任棣华等主演的改编本,这也是1962年海燕电影制片厂和香港大鹏影业公司摄制的戏曲片之蓝本。该剧风格清新,节奏明快,但其主题一直广受争议:一说该剧暴露了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妇女精神上的束缚与摧残,另一说则认为这出戏宣扬了封建道德观。

《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又名《王春娥》、《双官诰》。故事本自李渔《无声戏》等小说,传是实事。许多剧种均有此剧的演出。明代,儒生薛广(另有称“薛衍”者)外出经商,家留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所生之子倚哥及老仆薛保。薛广托同乡往家中捎白金五百两,不料其人吞没白金,购一空棺停于荒郊,以为薛广灵柩……张、刘二氏改嫁,遗倚哥。王氏春娥含辛茹苦,织布为生,与老仆薛保共抚之。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不认三娘为母,三娘立断机布,以示决绝。经薛保解劝,倚哥发愤读书,得中状元。薛广亦得官回,父子所得官诰两份,俱授春娥。目前全本《双官诰》少不见演出,几年前,上海京剧院曾有改编本献演,李炳淑和陈少云的表演精彩异常,只是将古时的一夫三妻强行改为三兄弟三妯娌,颇显牵强。此剧的《教子》一折因剧种和流派不同稍有差异,但主题和结构几乎一致,流传也相当广泛。梅兰芳、尚小云、王玉蓉、张君秋等京剧名家均曾演过全本,而《三娘教子》一折又是各自的拿手好戏。此剧唱工繁重,《教子》中除〔二黄〕唱段外,前后尚有〔西皮〕、〔反西皮〕、〔南梆子〕等唱段。

《奇双会》

《奇双会》又名《贩马记》、《褒城狱》,全剧唱吹腔,梅兰芳、姜妙香演出知名。荀慧生曾有京剧改编本。剧情:明朝,陕西褒城马贩李奇有子保童及女桂枝,续娶杨三春为妻。杨与地保田旺私通,乘李外出,虐待其子女。保童、桂枝逃出,保童为渔翁救去抚养,桂枝则遇客商刘志善,被认为义女。刘携女访友赵荣山,赵继妻虐待其子赵宠,刘将桂枝许婚赵宠。赵宠中试,授褒城县令。李奇贩马归,不见子女,问杨氏,杨佯称病死,李诘问丫环春花,春花畏罪自缢。田旺、杨氏遂诬李奇逼奸春花致死,告于县丞胡敬。胡受贿,将李严刑逼招,押入死囚牢。赵宠既接任,下乡劝农。桂枝夜闻哭声,提问,始知己父被冤。赵宠归,桂枝向赵哭诉真情,求赵写状,赵并教以乔装至新任巡按处投递。入辕门,桂枝因惊慌而露女子形迹,巡按拉入后堂,实即其弟保童,遂为李奇昭雪,一家团聚。

《望江亭》

《望江亭》一剧经京剧名家张君秋公演后很快风靡全国,此剧是剧作家王雁根据元代关汉卿著杂剧《望江亭中秋切绘旦》和川剧《谭记儿》改编的。剧情:居于清安观中的新寡谭记儿才貌双全,观主侄儿白士中新近失偶,往潭州上任途中探访姑母,观主于是从中撮合,使得白与谭结成夫妻。权贵杨衙内早已看中谭记儿,暗奏圣上请得势剑金牌,往潭州取白首级。中秋,谭记儿扮作渔妇,在望江亭上灌醉杨衙内,窃走势剑金牌……湖南都御史李秉忠访得此事,奏于朝廷,惩办杨衙内。京剧版中有许多唱段脍炙人口,为张君秋的代表作之一。

未完待续

感谢大家对宋韵京剧的支持和厚爱

为与大家保持长期交流,防止失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文摘京剧里的故事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故事会文摘版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故事会文摘版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故事会,文摘,励志,亲情,事业,思维,历史,名人,故事,贴近生活,青春,都市人,青年一代,生活,办刊特色,有非常,风趣幽默

2013-12-15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故事会文摘版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故事会文摘版2020年杂志征订优惠

故事会,励志,亲情,事业,思维,历史,名人,故事,文摘,贴近生活,青春,都市人,青年一代,生活,杂志简介,办刊特色,有非常,风趣幽默

2020-06-21

《故事会文摘版》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杂志封面 精彩文章导读

《故事会文摘版》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杂志封面 精彩文章导读

故事会,文摘,故事,文学,贴近生活,生活的故事,最佳选择,面向大众,中国,作品,亲情,事业,励志,历史,外国,口头,名人,基础,思维,文字,杂志,时代,时代气息,民间故事,特点,读本,见识,素养,社会,经典

2020-09-16

《故事会文摘版》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杂志封面 精彩文章导读

《故事会文摘版》 故事会文摘版杂志订阅 杂志封面 精彩文章导读

故事会,文摘,故事,文学,贴近生活,生活的故事,最佳选择,面向大众,中国,作品,亲情,事业,励志,历史,外国,口头,名人,基础,思维,文字,杂志,时代,时代气息,民间故事,特点,读本,见识,素养,社会,经典

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