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时间:2020-08-02

一艘小船的儿童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原标题: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南湖红船的全部故事

1,红船的来历

96年前,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被迫中断。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张国焘、刘仁静、周佛海、包惠僧等,由李达夫人王会悟作向导,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

泛舟于“轻烟漠漠雨疏疏”的南湖之上,舫中十多位外地青年从中午11时开会直到傍晚6时分。他们在小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面对满天风雨阴霾,会议闭幕时他们轻呼出时代的强音:共产党万岁!世界劳工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一湖烟波无声,有幸见证阴霾中“开天辟地大事变”。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

红船由此得名并名扬天下。

多年以后,毛泽东这样评价“红船”上的这一幕历史:“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红船的建造

建国后,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嘉兴南湖胜利闭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党中央决定建立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1959年10月1日,南湖革命纪念馆建成开放,以湖中烟雨楼作为馆址,按照当年中共“一大”代表乘坐的游船样式仿制的红船纪念船正式下水,向世人展出。

3,建船的故事

当年的那艘游船是一种来自无锡的丝网船,最早在太湖上盛行。抗日战争期间,连年战火导致旅游生意一落千丈,这种游船在嘉兴绝迹了。解放后,找回“一大”召开时的原船已无可能。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开始筹建。数位新中国成立前游览南湖的常客提供了不少重要信息。据回忆:1921年前后,南湖游船分为4种:专供游客摆渡用的摆渡船,限载两三人的小游船,有钱人私用、不外租的账船和供包租的丝网船。据此判断,红船属于丝网船。缩小范围后,筹备委员会通过专项调查,了解到了更详尽的情况:这种游船长10余米,宽3米以上,内设前舱、中舱、房舱、后舱;按船首通向船尾的过道多少,分为“单夹弄”和“双夹弄”;船身用料考究,船中雕刻精致美观;这类船源于无锡,是当年的太湖游船。筹备人员奔赴无锡,在无锡交通工具合作工厂(无锡红旗造船厂前身)许多车间老师傅的帮助下,获得了有关船型、雕刻等更多细节,还收到了由该厂生产制作的一只双夹弄丝网船模型。

1959年3月,这艘模型船来到北京,在中央办公厅同志的介绍下,见到了负责中共“一大”会务工作的王会悟。王会悟回忆说,这只船模型与开会的那艘船样子很像,但体型略大。开会用的应是单夹弄丝网船。

筹备人员按王会悟的描述做了一只单夹弄丝网船模型,寄往北京,并得到了董必武的答复:“船就是这样,但大船后还有一只小船,是保卫人员坐的,万一发生情况,也可以用于撤退。”之后,筹备委员会征询了王会悟的意见。随即,又增造了一只小船模型。

外观确定后,筹备委员会为恢复游船内饰,再度前往无锡交通工具合作工厂查找资料并核实,终于核准了红船内外结构、形态。

手握复原图纸,重造红船便排上日程。当时,造船任务由嘉兴造船厂承担,1959年7月1日,工程宣告完工;10月1日,船只下水,停泊在湖心岛烟雨楼东南岸水面展出。至此,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在纪念馆成立前一年与世人见面。

3,红船故事回放

建成的画舫长约16米、宽3米,船头宽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贯通,当时中共一大就是在画舫的中舱内举行的。中舱内摆着几张椅子,一张方桌,仿照当时的样子还放了茶壶和茶杯,在开会的画舫后面系着一艘小拖梢船。在“一大”中途停会后,代表们从上海北站坐早班火车来到嘉兴,坐摆渡船到湖心岛,再由这艘小拖梢船接上了画舫。

根据王会悟的回忆,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200米左右僻静的水域,上午11点左右,“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会议首先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经过无记名投票,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党的全国领导机构——中央局。

下午六点多钟,会议完成了全部议程,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闭会时全体代表在这艘船上轻声地呼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共产党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

这次会议结束后,代表们先后悄悄离船,当夜分别离开了嘉兴,他们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启航,中国的历史开启了全新的篇章。96载光阴似箭,96年沧桑巨变。从1921年到2017年,从58名党员发展到八千多万名党员,中国共产党一路引领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3,红船的影响

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红船”先后已接受2200多万人次瞻仰。世上再没有第二条船,能像它一样享有如此尊誉。现在南湖革命纪念船停泊处岸上,建有一座"访踪亭",亭内树立董必武诗碑,亭额"访踪亭"三字由杨尚昆题写。

1964年,董必武重来南湖,他登上画舫,感慨万千,挥毫题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85年,邓小平为南湖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建国以来至1990年,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董必武、郭沫若、胡耀邦、杨尚昆等都曾来南湖视察、游览。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党的诞生地,或瞻仰红船,或亲笔题词,勉励我们“沿着南湖红船开辟的革命航道奋勇前进”。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及现实意义,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4,红船的维护

“一年一小修,两年一大修”。小修即在南湖畔进行,大修则需将船体拖至专业船厂。大修时船身上的门、窗、篷等部分留在湖心岛就地维修,船体则被拖至位于秀洲区的禾东船业有限公司,由老船工和专业技工一起修复

为求一木, 跑遍嘉兴。由于红船的特殊性,工人们在维修的选材上格外慎重,为了挑选质量过硬的材料,他们将嘉善、桐乡以及江苏吴江等周边县(市)几乎走了个遍。木板一定要陈年老木,而且在色泽、纹理上都要与原先木块相近。

修旧如旧,手工打造。据介绍,船体的维修工序主要有三道:一是换板,二是嵌缝,三是打磨、清洁、抹桐油、暴晒。“特别是抹油阶段,最好要在三伏天进行,这样的木板才会有光泽。”在施工现场,几乎看不到现代化的机械用具,刨子、凿子、锤子这“老三样”是工人们使用最多的工具,全手工,才能最大限度保持红船原貌。

许小弟守护红船已有14个年头了。“我一上班就是看着红船,无论刮风下雨。”守护红船,是他平凡生活里最大的荣耀。每天清晨,许小弟上岛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布细细拭擦红船的每一个部分。红船大大小小1000多个零件,大到需几个人才抬得起的房舱舱板,小到船尾烧火凳,许小弟都了若指掌。渔民出身,加上每天和红船亲密接触,许小弟也成了修理红船的“第一工人”。“光是拆开这1000多件零件,就花了一个多星期。”许小弟细心地将每块板都编号,为组装提供便利。木板清洗后一字排好对比检查。许小弟凭“锐眼”就能看出哪块板需更换,哪块板要重新上漆,甚至每块板需要油漆的厚薄都一一指出。

码头上,一位老人提起一根浸泡在水中的藤条,麻利地抓起竹帘的一角,在他的手中,坚韧的藤条仿佛一根再柔软不过的细线,行云流水般地在破损的洞里穿梭,转眼间,一张竹帘就修补好了。这位64岁的漆匠叫许全泉,是专门从南湖区七星镇的一个村庄里请来的,4年前开始参与红船维修。在修理红船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老人每天往返于家里与湖心岛之间,来回20多公里的路,还要转车,他却毫无怨言。虽然年纪大了,张志兴平日已不接活。但当船厂负责人上门请他修红船时,他却一口答应。“只要我还干得动,不管什么时候我都愿意来帮忙修理红船。”老人说,“红船要一代一代传下去,我对孙子说,我修过红船,就很自豪呢。”老人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受邀去南湖湖心岛上烟雨楼修复古建筑,看到停在湖中的红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心里一激动,就想上船去。”没想到守船人拦住了他,要他买票。“我是修理红船的师傅呢,这船有几块船板,我都一清二楚。”守船人没再坚持,让他上了船。“那刻,我觉得特别高兴。”张志兴说,“没想到,这么熟悉的红船,停到南湖里,就感觉特别神圣。”

5,红船参观

地址:浙江嘉兴凤飞路与新康路交叉口西北50米

开放时间:8:00 17:00

游览时长:2 3小时

门票价格:60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红船,南湖,游船,王会悟,一大,董必武,丝网,代表,嘉兴,中国共产党,万岁,湖心岛,画舫,会议,无锡,烟雨楼,精神,南湖革命纪念馆,夹弄,房舱,故事,木板,老人,船体,大修,维修,革命,张国焘,张志兴,毛泽东

2020-09-18 #经典故事

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诞生了一个伟大政党的一艘小船

红船,南湖,游船,王会悟,一大,董必武,丝网,代表,嘉兴,中国共产党,万岁,湖心岛,画舫,会议,无锡,烟雨楼,精神,南湖革命纪念馆,夹弄,房舱,故事,木板,老人,船体,大修,维修,革命,张国焘,张志兴,毛泽东

2020-09-18 #故事会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背后的故事:预示一个伟大政党即将诞生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背后的故事:预示一个伟大政党即将诞生

李大钊,同志,毛泽东,中国,庶民的胜利,影响,历史,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播,斗争,北京,学生,文章,藤椅,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信仰,乐亭县,俄国,北平,思想,杂志,民族,湖南,灵柩,组织

2009-10-10 #故事阅读

这个方程令无数的数学家为之痴迷 还促使了伟大的“群论”诞生

这个方程令无数的数学家为之痴迷 还促使了伟大的“群论”诞生

伽罗瓦,阿贝尔,方程,根式,数学家,次方,数学,难题,鲁菲尼,人类,论文,n次,四次方,可惜的是,多项式方程,拉格朗日,刘维尔,斯人,程进,罗瓦,解群,那一天,解决了,证明了,小学,世纪,代数,人们,丰碑,光辉

2019-02-03 #小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诠释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诞生!这本书会让人增长知识

这本书记录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 诠释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诞生!这本书会让人增长知识

故事,历史,书会,这本书,中国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为人知,国家的诞生,增长知识,很多不,地址,诸葛,赵荣,关键字,原文,回复,网站,读者,链接,杨广,隋文帝,隋炀帝,个人,传统,人物,事件,共工,写法,兴趣,含量

2020-04-22 #小故事

司母戊大方鼎:它诞生自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也经历了最惨重的劫难

司母戊大方鼎:它诞生自人类最伟大的情感 也经历了最惨重的劫难

吴培文,宝鼎,大鼎,司母戊大方鼎,母亲,青铜,日本人,万大,人们,灵魂,腹部,长方形,司母,方鼎,武丁,祖庚,蒋介石,黑田,发现了,价值,代表,农民,司母戊,器物,商王,国民党,坩锅,来历,孩子,年代

2018-02-18 #小故事

推开名家之门: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小房间 诞生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推开名家之门: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小房间 诞生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故居,展品,波恩,记者,李婉,波克,钢琴,音乐厅,马尔特,作用,助听器,建筑,房子,房间,房屋,经理,游客,纪念馆,经典,肖像画,规模,语音,音乐,面积,音乐家,音乐节,最著名,这样一个,这个房间

2009-08-03 #短篇故事

中非政党友好交往故事之二:疫情按下暂停键 政党交往不掉线

中非政党友好交往故事之二:疫情按下暂停键 政党交往不掉线

南非,疫情,中南,交流,中国,中方,肺炎,历史,成员,病毒,马克思主义,习近平,马派,中国共产党,南非共产党,中非,做法,思想,总书记,我党,政党,非洲大陆,合作,斗争,防控,为主题,副总书记,网上交流,网络交流,万寿

2014-01-2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