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时间:2020-08-03

关于团结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1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1、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晋时,为避司马昭之讳,改称明君。西汉晚期生于南郡兴山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因聪慧丽质,汉元帝时入宫为待诏。

西汉晚期,汉王朝和匈奴停息了长期的战乱,恢复了和亲关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西汉王朝答应匈奴呼韩邪单于的要求,同意王昭君出塞和亲。从此出现了汉匈和好、民族和睦相处的局面,受到历代人民的称赞。

王昭君自愿出塞,远嫁异族,表现了一个弱女子不顾边塞荒凉,不畏北地风寒和毡帐之苦的非凡胆识和勇气。昭君出塞和亲,是当时汉匈双方政治上的一件大事

昭君出塞后60年,是汉匈和睦相处的60年,也是包括呼和浩特地区在内的整个漠南和平发展的60年,出现了牛马布野人民炽盛的繁荣景象。饱经战乱之苦后享受了60年和平生活的汉匈各族人民,深深地爱戴着王昭君。

民间传说,昭君原是天上的仙女,下嫁呼韩邪单于。她出塞时,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上,只见朔风怒吼,飞沙走石,人马不能前进。昭君款款地弹起了她所带的琵琶,顿时狂风停止呼号,天上彩霞横空,祥云缭绕,地下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一会儿,遍地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开遍了绚丽的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了,近处的黑水澄清了。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在她(他)们头顶上盘旋和歌唱。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于是就在黑水边定居下来。

后来,王昭君和单于走遍了阴山山麓和大漠南北。昭君走到哪里,哪里就水草丰美,人畜两旺。在缺少水的地方,昭君用琵琶一划,地上就会出现一条玉带般的河流和片片绿茵茵的嫩草。昭君还从一个漂亮的锦囊里取出五谷种子,撒在地下,于是就长出了五谷杂粮。

昭君去世时,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一包一包的垒起了昭君墓。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锋,午如钟,酉如枞。就是说,昭君墓早晨犹如一座山峰,中午犹如一座鼎钟,黄昏时犹如一棵鸡枞(伞菌科圆锥形菌纲植物)。

王昭君是民族团结友好的象征,她的功绩也得到后世的尊重。

2、腐败无能的清廷可以割台,但是中国人民不会同意丧失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割台凶讯传出,全国震惊。痛恨卖国、反对割台,成为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也成为各界的行动。当时正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纷纷集会上书。

在都察院前,排队上书请愿的队伍长达一里多,他们强烈要求“严饬李鸿章订正和款,勿割台湾”。更多的台湾同胞站在反对割台第一线,举起武装抗日义旗,“抗倭守土”。

6年前的清朝进士丘逢甲在5月25日,与台湾军务帮办刘永福和俞明震、副将陈季同、抚垦局局长林朝栋等人一起,议决“义不臣倭,自主保台”,成立抗日领导机构。

当时在台湾的清朝军队和各地团练义军约有7万人,但武器落后、简陋,缺少有效的指挥、联络机制,战斗实力有限,最终还是不敌日军,被日本侵占。

3、唐贞观8年(634),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

由于当时吐谷浑王诺曷钵入唐朝见,吐蕃特使回来后便告诉松赞干布,声称唐朝拒绝这个婚约是由于吐谷浑王从中作梗。

唐贞观12年(638),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4、元鼎二年(前115年)随张骞至长安的乌孙使者回国,报告汉王朝的强盛后,增强了乌孙王昆莫对汉王朝的信任。

他再次派使者到长安,表示愿得尚汉公主,为昆弟,请求与汉和亲。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把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作为公主嫁给昆莫,并赐乘舆服御物,为备官属宦官侍御数百人。

细君死后,汉王朝又将楚王刘戊之女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这两次和亲,对于巩固汉与乌孙的友好关系,使乌孙成为汉在西方牵制匈奴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及发展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5、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川西继续北上,决定取道冕宁至安顺场渡大渡河,而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则是必经之地,其中红军主力要通过的冕宁以北安宁河支流拖乌河到南垭河一线就是果基家时称沽鸡的地盘。

那个时候,当地的彝族人民还处于奴隶社会,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实施反动的民族压迫政策,使得彝民对汉人十分疑忌甚至相当敌视。1935年5月20日,由司令员刘伯承、政委聂荣臻率领的红军先遣部队进入彝族区时,便遭遇当地彝族武装的袭击。

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的刘伯承司令,真诚地把果基家首领果基约达小叶丹请来做客,两人谈得甚是投机。刘伯承重申了红军北上的宗旨和帮助彝族人民解除外来欺压的承诺。心悦诚服的小叶丹提出要与刘伯承结拜兄弟之盟,刘伯承爽快地答应了。

5月22日,先遣部队刘伯承司令与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相约彝海边歃血为盟,结拜为生死兄弟。

结盟后,小叶丹派出向导为红军带路,护送红军顺利通过了危机四伏的百唬彝区,为红军取得强渡大渡河、夺取泸定桥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从而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叫嚣的“让毛泽东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刘伯承,松赞干布,昭君,红军,人民,王昭君,吐谷浑,彝族,匈奴,呼韩邪单于,唐太宗,汉王朝,吐蕃,昭君墓,出塞,乌孙王,单于,唐贞观,王昭,主力,乌孙,党项,先遣部队,公主,冕宁,战乱,双方,台湾,司令,唐军

2020-05-17 #故事阅读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刘伯承,松赞干布,昭君,红军,人民,王昭君,吐谷浑,彝族,匈奴,呼韩邪单于,唐太宗,汉王朝,吐蕃,昭君墓,出塞,乌孙王,单于,唐贞观,王昭,主力,乌孙,党项,先遣部队,公主,冕宁,战乱,双方,台湾,司令,唐军

2020-08-07 #故事大全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小故事

刘伯承,松赞干布,昭君,红军,人民,王昭君,吐谷浑,彝族,匈奴,呼韩邪单于,唐太宗,汉王朝,吐蕃,昭君墓,出塞,乌孙王,单于,唐贞观,王昭,主力,乌孙,党项,先遣部队,公主,冕宁,战乱,双方,台湾,司令,唐军

2020-08-23 #短篇故事

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团结的事例 历史古今中外名人团结事例

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团结的事例 历史古今中外名人团结事例

恩格斯,李比希,李光弼,马克思,郭子仪,维勒,朋友,科学研究,孔融,真诚合作,个人,中华民族,国民党,才能,民族,科学家,万大,关羽,毛泽东,邓稼先,郭子,上世纪,亲密无间,中国,友谊,共产党,伟业,创始者,化学家,德国

2020-08-07 #短篇故事

民族团结小故事400字数 历史历史

民族团结小故事400字数 历史历史

民族团结,小故事,松赞干布,使者,故事,少数民族,汉族,唐太宗,统一,中华民族,作文,北山,医生,护士,卡力,努尔,巴克,比努尔,王昭君,各民族,作业,力量,战争,母子,王朝,团结就是力量,日本帝国主义,于南郡,区的,哈力

2020-05-16 #故事阅读

有关民族团结 身边小故事的主题作文600字尽量不是上网有的

有关民族团结 身边小故事的主题作文600字尽量不是上网有的

后卫,史腾,甄伟,陈家明,黄伟,抢球,技术,敌人,环宇,大开,林环,得如,润和,体育课,位置,初一,公鸡,地盘,友谊赛,前方,后防,团结一致,堡垒,怒火,对方,大脚,岗位,怀抱,满肚子,敌方

2020-08-07 #短篇故事

有关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的小故事

有关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的小故事

藏族,青藏铁路,指挥部,群众,嘎拉,集团,孩子,职工,人民,学校,藏族同胞,藏汉,孙雪梅,汉藏,故事,牧民,领导,松赞干布,石渣,为他们,劳务工,中铁,都会,一家亲,县城,情谊,哈达,工地,操场,校舍

2020-08-07 #故事阅读

有关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的小故事

有关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的小故事

藏族,青藏铁路,指挥部,群众,嘎拉,集团,孩子,职工,人民,学校,藏族同胞,藏汉,孙雪梅,汉藏,故事,牧民,领导,松赞干布,石渣,为他们,劳务工,中铁,都会,一家亲,县城,情谊,哈达,工地,操场,校舍

2020-08-0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