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0-08-03 23:48:01

相关推荐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本报5月7日刊登《会讲故事的“民间外交家”》,介绍湖北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余熙讲述中国故事感动世界的事迹,在读者中激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更多地了解余熙是如何把中国故事讲到世界各地的。日前,记者再次采访了余熙和他的同事们。

“大家猜猜这位藏族女孩儿此刻是何种心情?”不久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家余熙走进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为蒙古大学生讲述《中国当代油画中女性和青年的故事》。蒙古学生看着PPT上身披华丽藏袍眺望远山的少女,争先恐后地抢答:“想念家人了”“她想翻过山去远方”……

认真倾听了五花八门的答案后,余熙向听众介绍当今的西藏,包括自然风光、民族习俗等等。蒙古科技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朝吉连声感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啊!”

1991年以来,余熙把中国故事讲到了世界60几个国家,光演讲就有100多场,反响强烈。界同行都想知道,余熙25年初衷不改的“秘诀”何在?

普通公民也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

“当中国公民的双脚迈出国门后,就应当化身为中国形象的‘代言人’。”余熙常这样说。

1991年,初出国门到瑞士办画展的余熙发现,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瑞士人对中国的认识竟然还停留在百年前。“那时,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促使我立即行动起来。我迫切希望向西方国家讲述当今中国,扭转误读与偏见。”

与瑞士扶轮社商讨后,1991年8月20日,余熙在奥尔滕市举办《今日中国的文化艺术》主题演讲,这是他的首场海外演讲。他将知识储备汇集成有画面感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真实的中国文化和社会状态。这一举动,立即引来10余家瑞士媒体的好评,也为他日后多次访瑞打下了基础。

牛刀小试让余熙认识到:普通公民也能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代言人”。

屡获好评的演讲效果,得益于余熙厚重的人文功底,也离不开他赴瑞前“恶补”瑞士官方语言之一——德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每晚他都要骑着自行车奔赴数公里外的德语课堂。就这样,用了3个月时间,他完成了原本需要一年的德语课程。

多次采访报道余熙的《奥尔滕日报》记者在文章中提到:我们看到这位中国记者的德语逐渐由生涩到流利,现在不仅能接受专访,还能直接用德语讲述中国的故事。

2005年,余熙自费赴冰岛,三餐吃方便面,住青年旅社。为了缩减开支,身材魁梧的他选择了最便宜的上铺。经过余熙3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冰岛政府出资举办了“冰岛·中国文化节”。

将业务与公共外交“移植嫁接”

25年来,余熙以民间交流的方式,在全球60多个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见缝插针,不放过任何一个为中国人“发声”的机会。

2014年2月,余熙出访美国匹兹堡、芝加哥和旧金山。当他得知美国《世界日报》等媒体转载BBC《看中国怎样愚弄世界》的报道后,立即与当地中国领事馆及孔子学院协商,分别在三市举办演讲,针对美国主流媒体涉华负面舆情展开有的放矢的解释和说明。

“中国地方政府的负债量大,请问如何避免城市破产的结局?”余熙在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演讲时,《世界日报》记者犀利发问。

“以武汉为例,我们把大量的资金都用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上,目的是让市民生活更便利,不宜与西方投入虚拟经济的债务相比。”余熙结合亲身经历作说明,“我家住在汉口江岸区,以前去武昌光谷需要两个多小时,现在搭乘地铁2号线只要40分钟,政府投资兴建的地铁工程大大缩短了我的出行时间。”

这样言之有据的阐释,使不少美国记者更新了观点。几天内,美国三市20余家主流媒体发文表述余熙的观点,有力地驳斥了“中国崩溃论”。

余熙的事迹也深深感染着身边的同事。《长江日报》主编胡宗新与余熙共事多年,他告诉记者:“余熙是我的挚友。他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却依然满怀热情。”摄影部主任田飞认为,余熙闯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多元公共外交之路。

余熙特别注重将业务与公共外交“移植嫁接”。多年来,《长江日报》专门开辟的《余熙高端访问》专栏,吸引了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00多名驻华大使接受采访,成为品牌栏目。余熙也以公共外交为报社赢来不可多得的国际交流资源,极大地拓展了报社的采访边界。

用鲜活故事与听众产生共鸣

余熙对中国故事选取时,会针对不同受众进行个性化独创,很注重从社会生活中提取鲜活的故事,把当代中国故事与听众相联系以产生共鸣。

经过多年的积累,他发现强烈的画面感和色彩冲击能使观众“睹画生情”,对故事画面和情节产生浓厚兴趣。于是经常通过对中国当代优秀油画的图解,讲述中国的趣味故事。

2009年12月,余熙在牙买加西印度大学莫纳分校展示了一幅油画,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指着画面上身着印有牙买加国旗图案夹克衫的小男孩,激动地问:“中国孩子为什么会对我们国家产生兴趣?他们喜欢牙买加吗?”余熙称赞他“火眼金睛”,笑着回答:“许多中国年轻人都喜欢‘世界飞人’博尔特,也十分熟悉牙买加的蓝山咖啡和雷鬼音乐……”

演讲一结束,这位大学生急忙冲上讲台,拉住余熙:“我真想到中国去看一看,到哪里可以学习中文?”余熙热情地向他推荐了当年刚揭牌的西印度大学孔子学院。

2014年5月,余熙再次来到牙买加,时隔多年,那位“眼力极好”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位兼职中文老师,他用流利的中文告诉余熙:“我正在帮助更多的牙买加青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

(本报记者夏静)

SourcePh"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蓝皮书,报告,英文版,发展,绿皮书,中国,环境,法治,丛书,印度洋,地区,道路,劳动,中国梦,中国发展,英语,经济,语种,研究,中国环境,了解中国,合作出版,国际社会,人口,僧伽罗语,品牌,图书,形式,文献

2020-06-11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报告,蓝皮书,发展,英文版,绿皮书,中国,环境,法治,丛书,印度洋,地区,道路,劳动,中国梦,中国发展,英语,经济,语种,研究,中国环境,了解中国,合作出版,国际社会,人口,僧伽罗语,品牌,图书,形式,文献

2020-06-12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皮书,蓝皮书,报告,英文版,发展,绿皮书,中国,环境,法治,丛书,印度洋,地区,道路,劳动,中国梦,中国发展,英语,经济,语种,研究,中国环境,了解中国,合作出版,国际社会,人口,品牌,僧伽罗语,文献,图书,气候变化

2012-04-20

莫言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莫言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学,消息,获奖,鲁敏,中国作家,中国文学,中国,代表,文学创作,当代中国,刘醒龙,郑彦英,麦家,恭喜恭喜,诺贝尔委员会,一夜之间,人们,众人,作品,信心,幕前,媒体,历史,国人,地方,实力,情结

2019-06-06

春节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春节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节日,中国,春节文化,文化,中国春节,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全球,时代,民族,精神,发展,人们,情感,新时代,郑一民,世界,世界各地,传统,内涵,国际性,陈旭,形式,时间,民俗文化,理念,中国精神,亲情,光彩,内核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