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武警部队首批排爆手 红蓝抉择背后的生死故事

时间:2020-08-03

这把剪刀和常人用的不太一样,像是手术剪

提示:本文共有 19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孙博祥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把日常使用的剪刀。这把剪刀和常人用的不太一样,像是手术剪。 “这种手术剪,可以让我时刻保持排爆时对剪刀的那种感觉。” 作为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孙博祥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排爆急不得、慢不得,必须逻辑清晰、思维敏捷,把握好尺度和细节。”

红与蓝的生死抉择

——记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副教授孙博祥

孙博祥近照。图片由主人公提供

孙博祥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把日常使用的剪刀。这把剪刀和常人用的不太一样,像是手术剪。

“这种手术剪,可以让我时刻保持排爆时对剪刀的那种感觉。” 作为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特种作战系主任,孙博祥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排爆急不得、慢不得,必须逻辑清晰、思维敏捷,把握好尺度和细节。”

作为武警部队第一批排爆手,孙博祥当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从事各类爆炸物、可疑物排除及教学工作。

影视剧里,每每出现排爆手拿着剪刀在红、蓝导线之间抉择的镜头,紧张的观众都会为之捏一把汗。现实工作中,孙博祥为了这份“红与蓝的抉择”,常常要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

排爆手对“爆炸物”进行现场拆除。(资料图)

红与蓝之间的一剪,在战场上是一瞬,对孙博祥来说是一生。

那年,正在训练的孙博祥接到通知:某飞机上有疑似爆炸物。这是孙博祥第一次出任务。他和战友立即赶到机场,穿上厚重的排爆服进入机舱搜索。“我留下,你们撤!”受空间限制,当发现某排座位下有疑似爆炸装置时,孙博祥作出决定:留下单独作业。

由于头盔体积较大,头部难以钻到座位下抵近观察,孙博祥果断摘下头盔作业。座椅下空间狭小,右手很难操作,他不得不改用左手持剪刀,继续作业。时间一分一秒过去……45分钟后,危险彻底排除。走下飞机,累到极点的孙博祥一头栽倒在地上。

第二天,爱人得知这件事,一度执意要孙博祥转行。孙博祥和爱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我有多靠谱吗?我不会拿生命开玩笑的,放心吧。”

话虽这么说,但孙博祥的心里却很清醒:要想关键时刻排爆成功,一定要在平时不断练难、练严、练实,补齐可以想象到的各种短板。

一边研练,一边实战,一边教学,孙博祥的“红蓝岁月”不断延伸。他反复练习排爆基本功,将左手操剪刀练习得如同右手一般娴熟自如;他数次参加重大活动安检任务、大型军事演习,总结出适用于初、中、高级排爆手的训练方法;他参与编写武警部队统编教材3部,主编学院教材2部……10多年来,在他的悉心传授下,张军、甘文杰、余楼富等一大批优秀排爆人才被输送到全国各地的一线岗位,一批批新生代排爆手迅速成长。

执教的同时,孙博祥一直没有放松爆破与排爆相关领域的装备研制。经他主持研发的“飞机舱壁柔性聚能切割器”“爆炸装置冰封系统”等多项装备器材获得国家专利。

成为排爆领域的佼佼者后,不少公司想高薪聘请孙博祥,但都被他婉言拒绝。在孙博祥的眼里,部队一线才是他的天地。

2014年,武警部队组织院校教员到基层代职,为期一年。代职的单位里,不乏离家近、条件好的,但孙博祥偏偏选择了离家最远、环境最艰苦的某边疆总队。那一年里,孙博祥参与指导和直接处置了数十枚爆炸物。

一处无人戈壁,孙博祥身着70余斤重的排爆服,小心翼翼地拧下爆炸装置外层的最后一颗螺丝……这是一枚刚被拆除引线转移至此的炸弹。危险本已解除,但就在对炸弹作最后的安全确认时,孙博祥突然发现装置外部开始发烫,如果不及时排除,内部炸药随时可能因高温自燃或静电产生的轻微火花爆炸。

进行现场拆除。(资料图)

炸弹一旦爆炸,就无法获悉其内部结构,更无法为今后的排爆实战提供依据。孙博祥当机立断,决定手工拆除爆炸装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孙博祥小心翼翼地拆掉外层铁板,当看到铁盒子里的雷管后,他立即意识到这个爆炸物内部设有两层引爆装置,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火花引起爆炸。他深吸一口气,手上动作更加轻缓,10分钟、20分钟,1小时、2小时……如抽丝剥茧,引爆装置被逐一拆除,险情被完全排除。

穿梭在任务一线,危险时刻存在。孙博祥的左眼斜上方,有一道长约4厘米的疤痕。那是在极寒条件下搞试验时,弹屑在眉骨上留下的。

“医生说伤口的位置离眼球只有3厘米,做了3个多小时的手术才把弹屑取出来。”孙博祥经常以此教育学员,“我们没有失误的机会,没有捷径可走,不能有半点虚假,否则就会付出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

至今,孙博祥保持着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不少学生在执行任务前都会给他发短信,他不愿意错过学生们的这些关键时刻。

一次次红与蓝的生死抉择,他早已和这一事业深深融为一体。电话里,他也喜欢第一时间和学生分享他对这一事业的理解和期盼——

“改革后,特种作战的内涵更深、外延更广,目前我们新增的‘特种警卫’‘特种救援’等新兴专业急需科研攻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武警部队首批排爆手 红蓝抉择背后的生死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强军故事会武警部队专场

强军故事会武警部队专场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6-27 #经典故事

强军故事会之武警部队专场

强军故事会之武警部队专场

电话,老凤祥银楼,版权所有,文化传媒,地址,有限公司,邮箱,绩溪县,公网安,不良信息

2020-06-27 #故事阅读

武警部队建设发展巡礼——武警江西总队

武警部队建设发展巡礼——武警江西总队

总队,官兵,中队,武警部队,支队,井冈山,部队,思想,问题,建设,江西,习近平,习主席,强军,发展,任务,党委,干部,摇篮,二王,刘树果,教育,新时代,一线,战士,政委,红军,苏区,血性,领导

2014-02-04 #经典故事

武警部队用强军故事砥砺官兵血性胆气

武警部队用强军故事砥砺官兵血性胆气

强军,官兵,典型,目标,革命军人,二中队,武警部队,简介,润物细无声,为题,信仰,党支部,先进事迹,信息,安阳,新一代,故事,快板,总队,战歌,支队,武警,标兵,礼堂,践行,豪情,创作,战斗,主题教育活动,各部队

2020-06-27 #故事会

武警部队强军故事会观后感

武警部队强军故事会观后感

故事,儿童故事,强军,儿童,大全,故事会,结局,爱情,部队,开头,人们,光芒,平安夜,文章,时候,一颗心,总是这样,是这样,花开两朵,天各一方,适逢其会,猝不及防,闪耀着,呼延,望星,王亚林,花开花,中国梦,就是不一样,后会无期

2020-06-28 #长篇故事

武警部队“强军故事会”巡演活动走进云南大学校园

武警部队“强军故事会”巡演活动走进云南大学校园

强军,国防生,故事,武警部队,全体,文化,师生,故事会,战士,教育课,武警,部队,汉语,革命军人,训练,习主席,新时期,苦与乐,冯贵,余人,兴军,其学,李建宇,艾孜,马竞,副班长,学生会堂,有品,武警总部,展现了

2020-08-12 #故事阅读

武警部队里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武警部队里都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武警,嫌犯,执行任务,樱田,无责,回答者,中华儿女,公安,子弹,感觉,现实,火海,消防队,燃烧瓶,镇暴,秀才,执勤,不用买,不执行,上的一,就是法,没有用

2020-06-28 #长篇故事

“大款班长”的带兵故事——记武警部队“优秀班长” 南平市支队士官刘文启

“大款班长”的带兵故事——记武警部队“优秀班长” 南平市支队士官刘文启

小朱,中队,李玉,刘文启,文启,刘文,朱金,班长,支队,爸爸,组织,小李,恶魔,衣服,光伟,凤杨,破烂王,保镖,列兵,广西,家庭,市场,弟弟,战友,明帝,文档,晒衣,竹杆,积分,回家

2020-05-0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