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何启示?

时间:2020-08-04

孟母三迁的故事的启示

提示:本文共有 208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孟母三迁居择邻的故事,我想对我们会有所启迪。故事是说: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逝世了,他母亲一个人抚养他长大成人。起初,他们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触目及见的丧葬过程就比较多。年幼的孟子,也跟着学会了一些大人们捶胸顿足、嚎啕痛哭的样子。母亲看到以后就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举家迁移,将家搬到街市中。但是这次又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太近,孟子又跟着学了些如何做买卖和屠杀牲口的知识,回家就模仿给母亲看。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又将家搬到一个学宫旁边。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在一旁看见了,也就一一地记住了,言语和行为变得循规蹈矩起来。孟子的母亲这才满意地感叹:“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也就最终在这个地方定居下来了。孟子经过母亲的精心培养和老师们的正确教导,后来成长为中国古代儒学的亚圣。

由此可见,作为家长和老师,只有高度重视外因对幼儿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力,积极预防不良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影响,防止对幼儿心灵产生积习成性的作用力,才是正确的教养之法。

因为幼儿生命期是先天无为的阶段,心灵如同白纸一张,学习模仿接受能力极强,正是“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跳大神”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关键年龄期。这一年龄期,如果家长和教师对外因的作用力不能正确认识,对外环境的作用力不予以高度重视,稍一不慎即可能影响孩子的终身。而且,幼儿时期沾染的不良习性,由于正处于大脑后天意识高速同步发展时期,因此习性能够极其容易地在大脑中转化成后天意识中的禀性,最后自然就会长期地体现在行为上。

只有“修之家,其德乃丰”的家庭,才能养育出道德品格的子孙和优秀的人才。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曾经记载着大量这样的事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作为父母,每天应该坚持在睡觉之前,主动反省一下自己。“前半晚上想别人,后半晚上想自己”。前半夜,先想一想人家的好处;后半夜,多想一想自己的不是。然后要感谢人家,反思自己的不足,反思该如何改变自己。这样,自己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好,因为总是在不断正性调整自己,查找自己的不足。首先使自己真实实践好,然后再教给自己的孩子,一代一代传递下去,那就是中华文化的优秀内容。

作为老师和父母,要想真正教育出贤才和贤人,培养出圣人,非得要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因为孩子们在十四岁之前,最大的学习模式就是模仿。他们不是听老师和父母在说什么,而是按照老师和父母的行为在进行模仿。

当老师和父母行走的步伐有气度的时候,孩子们也会背着小手在后面模仿老师和父母的步态;当老师和父母说话铿锵有力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在一旁体会老师和父母讲话语句的轻重缓急,他们都在进行模仿。孩子们的眼睛在盯着老师和父母看的时候,他们是在模仿老师和父母的神情。孩子们的模仿性,表现得非常细致。老师和父母的语言教育,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相对于行为教育,只是占据最少的一部分。成年人和老师、父母的行为教育,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是语言教育在图画思维方面的形态教育。

只有老师、父母整体把握住如何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这个时候孩子们才能更多学好;否则,理论和实际就会分家。比如说,无论是《弟子规》,还是老子《德道经》,不管老师和父母讲得如何好,但很可能因为成人自己的不慎和不检点,就会把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全部打翻、推翻。要建立一个东西很困难,但要摧毁和破坏一个东西非常容易。即使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或一句不经意的话,都可能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当中留下终身的记忆。大人们一些善的行为,留给孩子们的印象是终身难忘的。特别是一些坏的言行,能够给孩子带来印象深刻的恶果。

要想老师和家长的言行,能够在孩子们面前带来正确的影响,引导他们一生,就要高度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要高度符合“善正德”。要给孩子们做一个良好的表率,使老师家长的教育能够真正落实到孩子们的灵魂当中去,落实到孩子们后天智能意识逐步形成并且发育固定的过程当中去。

因为孩子们左脑的思维是一张白纸,是靠父母、靠老师、靠周围环境慢慢补写上去的。所以,老子说:“为学者日益”。每天教给他们后天的智能知识,一定要是有益的内容,而不能教给他们有害的内容。教育有益的东西,就能保护孩子们的右脑功能不退化、不封闭。如果让乱七八糟的东西塞满孩子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封闭他们右脑质层的功能。大脑核心层次的功能,就更没办法发挥。

所以,教人就是在教自己。要自己教育好自己,主动实践老子思想,实践传统根文化,实践经典诵读,这样就能完善自己的人格,修改人生道路上的坎坷,甚至有可能提前防治将来可能产生的疾病。别看现在还年轻,一旦因果循环到来,而且体内元气又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各种疾病就会纷至沓来,降临到身体上。与其那个时候再去疲于应付,还不如现在就“谋之于未动之先”。“其未兆者,易谋也”。在疾病还没出现之前,通过经典诵读主动完善自己,就会预先修改掉命运轨迹上该出现某种疾病的可能。因为经典诵读,特别是对老子五千言的诵读,含有很高的能量补益性和品格规范性,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教育方案,实践在体内能够一生受益无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对于我们教育孩子有何启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老师,父母,孩子们,孟子,行为,孩子,时候,母亲,教育,东西,作用力,后天,幼儿,内容,功能,地方,大脑,心灵,意识,疾病,经典,老子,影响,这个地方,将家,一生,习性,人家,右脑,家长

2020-08-04 #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孟子家里穷吗?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孟子家里穷吗?

孟母,孟子,孟孙氏,中介,后裔,风水先生,农贸批发市场,不适合,儿子,别墅,圣人,日子,菜贩子,区的,这地方,乡间别墅,位置,人生,商品房,城市,孩子,学校,鲁国,工业园,屠宰场,屠夫,思维,现款,眉头,教育

2012-04-19 #故事大全

10.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 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青夏

10.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 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青夏

生命,藏羚羊,人类,史怀哲,敬畏生命,地球,围巾,高原,地球上,感觉,物种,生命体,草芥,鸟儿,飞机,阿尔贝特,沙图什,利益,动物,古人,可可西里,弹弓,大象,小分队,尸骸,汽车,汉子,生物,草原,自然生态

2015-11-16 #长篇故事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兔子,乌龟,爸爸,保罗,小保罗,孩子,会指,寓言,父亲,教益,故事,朝天,神情,难以名状,胜利,加下划线,困惑地,地回答,我没有,不自量力,津津乐道,语重心长,刘易斯,玛莎,米赛,贝利,马拉多纳,在中途,比你,上下文

2020-07-21 #故事大全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兔子,乌龟,爸爸,保罗,小保罗,孩子,会指,寓言,父亲,教益,故事,朝天,神情,难以名状,胜利,加下划线,困惑地,地回答,我没有,不自量力,津津乐道,语重心长,刘易斯,玛莎,米赛,贝利,马拉多纳,在中途,比你,上下文

2020-08-10 #小故事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3.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兔子,乌龟,爸爸,保罗,小保罗,孩子,会指,寓言,父亲,教益,故事,朝天,神情,难以名状,胜利,加下划线,困惑地,地回答,我没有,不自量力,津津乐道,语重心长,刘易斯,玛莎,米赛,贝利,马拉多纳,在中途,比你,上下文

2020-08-10 #短篇故事

小猪佩奇成为孩子最受欢迎的动画之一 这种事实 说明了什么?

小猪佩奇成为孩子最受欢迎的动画之一 这种事实 说明了什么?

动画片,动画,佩奇,孩子们,家长,小猪,孩子,最受欢迎,动漫,少儿,内容,事情,心声,方面,日常生活,迷路,对自己,家长们,教育意义,很多人,更重要,说明了什么,要知道,简单易懂,多其,和家,长和,之列,东西,中都

2007-07-18 #短篇故事

除了孟母三迁还有哪些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除了孟母三迁还有哪些母亲教育孩子的故事

孟子,母亲,孟母,欧阳修,岳飞,陶母,陶侃,父亲,儿子,糟鱼,姚太夫人,延宾,谌氏,孔子,精忠报国,孩子,投军,时候,老母,长辈,教育,周游列国,子思,孟母三迁,宗泽,范仲淹,金军,一生,亚圣,事迹

2020-06-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