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

时间:2020-08-04

老子问道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

太平书院

百家号04 1103:34

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并见于《礼记》《孔子家语》《庄子》等著作,相比这些书籍,《文子·道原》中记载的孔子问道故事应该更为原始。文子作为老子的嫡传弟子,对老子的记录和解读,相对而言应该更为可信。

故事原文如下——

孔子问道,老子曰:「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正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容,道将为汝居。瞳兮,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形若枯木,心若死灰,真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孔子见老子,儒家的书上都说是问礼,道家的书上都说是问道,具体问什么,当然只有当事人知道。但孔子是崇尚周公礼乐的,不问礼当然不可能;老子是道家的真人,孔子与老子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问道也是有可能的。《文子》中这一段,你可以说是确有其事,也可以理解为文子编的寓言。无论故事真假,这些话是真的,所以不妨碍我们去学习他。

「正汝形」,就是端正你的外形,修行人的打坐、站桩等等,都属于「正汝形」;军队里要求军容军姿,也属于「正汝形」。前几天,我这边的读书社进消防大队搞活动,我也去听讲了,期间发现所有军人都端端正正地听完了一两个小时的讲座,不由得心生佩服。

「一汝视」,就是专一你的视线,不要东张西望。一个人心是定的,眼神也是定的;心是慌的,眼神也游移不定。眼神都定不住,就不要奢谈心定了。专一,很重要,净慧老和尚讲「守一不移」,讲了整整一本书。

「天和将至」,就是自然的和气即将到来。《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正所谓「与心和,神自全;与境和,事自圆」——这个和,非常重要。冯学成先生常教人「养喜神,养和气」,就是这个道理。

「摄汝知」,就是收摄你的智慧,「正汝度」就是端正你的态度,《史记·老子列传》里记载孔子见老子,老子告诫他「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神将来舍」,就是神就要住进来了。正所谓「心安乐处即是身安乐处」,神能够安住下来,才是身心自在。反之,我们看到一些人身心不安,就会说他「魂不守舍」,神魂不在家,游移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

「德将为汝容」,就是德将成为你的容貌,一般人是以皮相为容貌,修行人是以德为容貌。比如佛教说,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佛累世修行各种美德综合示现的报身。《礼记·大学》上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也是这个意思。

「道将为汝居」,就是道将成为你的居室。一般人,要找个房子,才会安住下来;修行人不同,他们是安住在道中。

「瞳兮,若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眼神就像出身牛犊一样清澈明亮,不会无端刨根问底。陶渊明说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佛教有「十四无记」,这些都是「无求其故」。

「形若枯木,心若死灰」,这两句话很有名,《庄子》一书曾多次引用两句话,苏东坡也曾引用过。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儒家看重的是生生不息的生机,道家看到的则是生机背后的静寂。

「真其实知而不以曲故自持,恢恢无心可谋」,归真其实际的智慧,但不用伪诈装点门面,堂堂正正没有什么心机可以谋划。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段话出自《老子道德经》,也作「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这句话其实是解释前面那句的,其含义是真正的智慧通达无碍,能不用不要使用权谋?

同样一段开示,在《庄子·知北游》中被改编、被嫁接到两个上古真人身上。原文如下——

啮缺问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言未卒,啮缺睡寐。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实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无心而不可与谋。彼何人哉!」

这两个故事,核心内容虽然有个别字词的差异,但在根本上大同小异,所以就不多加解释了,如果有兴趣,可以翻阅冯学成先生的《禅说庄子·知北游》一书。

最后想说的是,因为《文子》长期以来一直被误判为伪书,所以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但书中很多故事和词句,却被庄子、诸葛亮等后世名人悄悄引用。很多名言,大家耳熟能详,却不知道其原作者其实是文子。我说这些,一是推荐文子其人,二是推荐《文子》其书,并希望大家不要辜负了这位通玄真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太平书院

百家号最近更新:04 1103:34

简介:国学、文言、教育相关文章分享

作者最新文章《曹颖甫:过锡山谒李紫璈师超琼》注04 1121:1604 1114:2704 1103:34相关文章东方头条04 06仰望国学04 07经史之家04 05千秋历史04 10东方头条04 07??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

孔子问道于老子(文子的记载)

老子,文子,孔子,庄子,故事,眼神,汝知,来舍,汝居,神将,求其故,天和,心若死灰,智慧,汝容,若新生,修行人,明白四达,儒家,佛教,先生,容貌,安住,枯木,生机,道家,身心,一般人,原文如下,安乐处

2019-02-11 #故事阅读

2500多年前 老子会晤孔子

2500多年前 老子会晤孔子

孔子,老子,庄子,鲁昭公,史记,礼记,于老子,章太炎,孔子家语,诸家,后世,儒家,洛阳,思想,老聃,著作,道家,互相尊重,孔子世家,曾子问,老子说,何大智,古圣先贤,刚毅,周太祖,大开,少正卯,左贤,戴圣,文子

2018-12-19 #长篇故事

解析老子对孔子的批评之语 分析孔子的性格

解析老子对孔子的批评之语 分析孔子的性格

孔子,老子,君子,汝容,老子说,大道,仁义,仲尼,文子,一世,容貌,智识,于老子,周问礼,子曰,庄子,盛德,春秋,史实,主观,伤痛,原话,品质,四海,弟子,相貌,缘故,老莱子,脸色,若愚

2016-04-11 #小故事

道家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饱含着谆谆教导与批评

道家老子与孔子的对话 饱含着谆谆教导与批评

孔子,老子,庄子,师事,周问礼,儒家,师徒,老聃,司马迁,文子,鲁君,有记,仁人,典籍,史家,君子,圣人,弟子,性格特点,思想,立场,分析,于老子,博辩,危其身,周游列国,周洛邑,周景王,周景,周敬王

2007-05-12 #故事大全

孔子曾求学于老子 孔子从老子学到了什么?

孔子曾求学于老子 孔子从老子学到了什么?

孔子,老子,礼仪,孟僖子,条件,鲁国,南宫,鲁昭公,国君,子路,思想,欲望,理想,孟僖,不一样,中华民族,万恶之源,世界,人员,主张,乘风,仆人,仁人,儿子,低调,使命,关系,公务员,典型,始祖

2020-01-04 #故事会

孔子问礼于老子 将老子比作龙 老子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呢

孔子问礼于老子 将老子比作龙 老子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呢

孔子,老子,周礼,孔融,李膺,学说,儒家,主张,后人,弟子,道家,于老子,庄子,世交,创始人,典籍,史记,思想家,亦师亦友,多大,明老子,国家图书馆,过老,学派,中国,东周时期,全世界,中都,佳话,人们

2008-06-21 #小故事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告诫孔子 不要因为太聪明嘲笑他人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告诫孔子 不要因为太聪明嘲笑他人

孔子,老子,周礼,社会,等级,老师,仲尼,世道,仁义,天下,尊卑,时代,礼崩乐坏,逢时,我听说,中曾,司马迁,富贵,温良,不一样,好的,象中,过老,不语,严苛,享有盛名,人心,人们,儒道,何意

2014-08-25 #小故事

孔子“适周于老子问礼”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适周于老子问礼”考辨——读《史记·孔子世家》心得

孔子,老子,战国,于老子,南宫,铭文,金人,太史公,孔子世家,钱穆,太史,史记,年代,思想,弟子,材料,孟僖子,文本,问题,公所,左传,源流,春秋,笔者,道家,于昭公,钱穆先生,道合,分析,儒道

2007-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