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半月谈|扶志者祥哥:读书渡己 教书渡人

时间:2020-08-05

刘秀祥的故事感受200

提示:本文共有 24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半月谈|扶志者祥哥:读书渡己,教书渡人半月谈|扶志者祥哥:读书渡己,教书渡人

新华社客户端

发布时间:03 3017:38新华社客户端官方帐号

半月谈记者 郑明鸿 陈嫱

32岁的刘秀祥是贵州省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曾是12年前“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的主人公。

“我初中就知道他的事迹,觉得很神奇,特别崇拜他。”望谟县实验高中高三年级学生韦娟说,因为平易近人,亲近学生,同学们习惯叫刘秀祥“祥哥”。

“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刘秀祥1988年出生在贵州省望谟县的一个小山村,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

刘秀祥快乐无忧的童年戛然而止,但命运却没有停止捉弄他,小学三年级时,哥哥和姐姐外出谋生,母亲彻底失去生活能力。

年纪轻,体格小,种不了地,刘秀祥将自家土地转租,租金为每年500斤稻谷,这是他和母亲一年的口粮。“我的名字是我自己取的。”刘秀祥说,他是“秀”字辈,他希望自己平平安安,便取名“秀祥”。

被压上了生活的重担,刘秀祥却笃定: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1995年,7岁的刘秀祥走进学堂。几年的刻苦学习后,在小学毕业考试上,刘秀祥排名全县第三。

刘秀祥说,那时候乡下没有教育氛围,他却自觉读起了书,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可由于经济原因,刘秀祥没能如愿入读望谟县当时最好的中学。于是他自己找到一家民办学校,以摸底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免费入校。

“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

2001年,刘秀祥带着母亲去县城求学。初到县城,没钱租房,刘秀祥用稻草在学校旁的山坡上搭了间棚子。门前空地挖个坑,架上铁锅,便是厨房。

为了维持生活,放学后,刘秀祥会到县城里捡废品,周末则去打零工。他每周能挣20多元,勉强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2004年,刘秀祥初中毕业,考入安龙县第一中学。

到安龙求学时,刘秀祥身上只有600多元,那是他暑假跟着老乡去遵义修水电站挣下的,但这并不足以让他租下一间房屋居住。无奈之下,刘秀祥以200元每年的价格,租下了农户家闲置的猪圈当家。猪圈四面通透,刘秀祥用编织袋遮风。

高中3年,刘秀祥边刻苦读书,边打工赚钱维持生计。2007年,他迎来高考,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高考前一周,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加之压力过大,刘秀祥病倒,落榜了。

那段时间,刘秀祥内心满是绝望,甚至想过轻生。但坚强的他不想轻易放弃,他翻看日记,看到了他曾经写下的一句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一句话,让刘秀祥活了过来。“跟那些孤儿比起来,我至少还有母亲,她虽不能养育我、照顾我,但只要有她在,我就还有家。”刘秀祥说。

他决定再战高考,2007年8月,刘秀祥成功说服一家私立学校的校长接收他入校复读。2008年夏天,他成功了,考入原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拿到通知书时,他抱着母亲大哭一场。

通知书到了,学费和路费却让人发愁。窘境之下,刘秀祥决定:“只要能在假期挣够去山东的路费,我就带着母亲去,学校提任何条件、签任何协议我都答应。”

2008年8月,刘秀祥的故事开始被媒体挖掘,随之而来的还有方方面面的帮助。临沂师范学院为他和母亲提供了临时住处,并为他安排了勤工助学岗位。

入学后,不少热心人士和企业都曾找到刘秀祥,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但都被他拒绝了。刘秀祥说,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而应让人觉得可亲和可敬。

上大学后,刘秀祥从没停止帮助他人。大学期间,他将部分兼职收入寄回贵州,用以支持初中时捡废品认识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上学。

“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

2012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接到了家乡打来的电话。电话是刘秀祥捡废品时认识的一个妹妹打来的,她告诉刘秀祥,自己不想读书,要准备结婚了。这让刘秀祥觉得震惊且心酸。他决定回家乡教书。

“我想给这个地方带来一些改变。”刘秀祥说,他想告诉那些处于贫困和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有梦想。

回乡后,刘秀祥成为一名中学教师。2018年,他被任命为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曾经拼尽全力守护梦想的刘秀祥,成为一名扶志者。

2015年,刘秀祥主动请缨,接手了高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我们中考总分是700分,这个班学生中考的最高分是258分,最低分105分。没人认为自己考得上大学。”

接过了烫手山芋,刘秀祥决定先从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树立自信入手。为了拉近和学生的感情,他分批次将班上学生邀请到家中,亲自下厨做饭给大家吃。

3年时间,全方位陪伴,刘秀祥让曾经的差班完成华丽转变。该班47名学生全部考上了大学。“中考258分那位同学高考成绩是586分,105分那位同学也考上了本科大学。”刘秀祥说,“我想要告诉他们,不要低估梦想的力量,你们的老师就是这么走来的。”

当教师的7年多时间里,刘秀祥每个假期都会到学生家中家访,了解情况。他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的各个乡镇,单是摩托车就骑坏了8辆,先后把40多个孩子从打工工地拉回了校园。

学生杨兴旺曾因为家庭原因和缺乏信心不愿上学。“我没来学校的那段时间,祥哥每次都要打电话和我聊很久。”杨兴旺说,祥哥的劝说让他打消了读书无用的念头,“不管压力多大,我都要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

在刘秀祥看来,教育的关键在于唤醒,“除了唤醒学生,还要唤醒社会的关注”。刘秀祥到各个地方演讲,用自己的事迹鼓励更多人追逐梦想。至今,他已经到各地演讲超过1100场。

“我最初想,能改变一两个人就足够了。但我后来想,我不可能只改变一个人。我当班主任,一个班50人,那我就有可能改变50人。”他笑着说,“可能很多年后,我改变的人是500、5000甚至5万。”

2018年,刘秀祥入选“中国好教师”。“当时很激动,但我只是一个代表,扎根一线和边远地区的老师太多了。”刘秀祥说,“我只是一个幸运者。”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刘秀祥说,苦难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懂得担当。(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6期)

03 3017:0503 3017:0403 3016:58相关文章 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半月谈|扶志者祥哥:读书渡己 教书渡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2019年半月谈第11期

2019年半月谈第11期

乐山,农村,半月谈,记者,基层,政府,粉丝,问题,乡村,村民,村里,群众,信息,项目,扶贫,校园欺凌,马克龙,全国,碧桂园,电子眼,警示,包装,烟盒,高位,产权交易中心,服务,国家,图形,行为,邱县

2017-04-05 #小故事

2019年半月谈第10期

2019年半月谈第10期

扫黑,半月谈,叶小纲,记者,中国,女性,年轻人,学校,黑恶,武汉市公安局,人员,婚姻,音乐,孩子,广州,工作,全国,武汉,中国音乐,公安机关,校舍,社会,线索,中国故事,创作,核查,专项斗争,谈恋爱,乡镇,人数

2009-10-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2019年半月谈第13期

2019年半月谈第13期

郑板桥,第一书记,半月谈,记者,安置房,老师,书包,生态,驻村,东北制药,干部,群众,赣州,扫黑,思政,企业,民情,建设,人才,问题,部门,基层干部,黑恶势力,思政课,专项斗争,摄像头,数据,工作队,培训,制度

2015-11-23 #故事大全

半月谈丨思政课“潮”起来 师资瓶颈凸显

半月谈丨思政课“潮”起来 师资瓶颈凸显

思政,教师,思政课,学生,课堂,青年教师,教学,各高校,半月谈,教师队伍,记者,马克思主义,张卫,爱晚亭,龙兵,教学能力,专业,价值观,受访者,学科,岳麓山,建议,故事,数量,比例,培训,建设,大班额,高校,了学

2009-06-03 #经典故事

半月谈|华衣背后:传统文化内涵有待破茧成蝶

半月谈|华衣背后:传统文化内涵有待破茧成蝶

汉服,复兴,传统文化,文化,人们,宋楠,发展,汉服文化,半月谈,人群,年轻人,服饰文化,服饰,铠甲,张禧,胡汀,郑惠,马面裙,高永安,内涵,历史,外表,总会,才能,服装,现象,穿着,表面,衣服,停留在

2020-09-15 #短篇故事

半月谈评论|向疫情中的逆行者们致敬!

半月谈评论|向疫情中的逆行者们致敬!

...一站,最前线,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半月谈,上级,丈夫,临危受命,不计报酬

2014-11-20 #经典故事

半月谈|“一带一路” 让我看见中国 三位留学生的来华故事

半月谈|“一带一路” 让我看见中国 三位留学生的来华故事

中国,沈凡,罗威,牙买加,何诗雅,一带,专业,中医,国家,南京,贡献,何诗,高速公路,斯里兰,南京林业大学,半月谈,中文,优势,全球,记者,印度,家乡,留学生,港口,森林,河海,牌子,父亲,环保部门,生态

2013-10-05 #经典故事

鬼渡人免费 鬼渡人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鬼渡人免费 鬼渡人小说全文在线阅读

黄涛,时候,王叔,回复,刘守,这件事,老二,阳台,兄弟,老三,植培,渡人,我们俩,对我说,痴情男,看着我,小说,办法,声音,女朋友,女鬼,宿舍楼,寝室,帖子,老大,身子,高人,监控,坐在床上,就没有

2020-06-23 #故事会